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性脑病的诊疗。方法抽选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16例肝性脑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患者中,轻型肝性脑病9例,中型肝性脑病)4例,重度肝性脑病2例,深昏迷1例。患者在12小时时清醒5例,24小时清醒5例,48小时清醒3例,急性肝性脑病死亡2例,慢性复发性肝性脑病死亡1例。结论根据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结合检查,进行诊断,实施针对性治疗,可提高肝性脑病的苏醒率和存活率。

  • 标签: 肝性脑病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白血病的护理措施及应用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6例慢性白血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缓解,務并发症发生,均达到预期目标,患者满意度达93.8%(15/16)。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促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缓解,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有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白血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肋骨骨折诊断中实施16层螺旋CT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2016年7月到2017年7月间70例肋骨骨折患者实施研究,对所有患者均进行16层螺旋CT技术及DR检查,①分析了解患者实施两种检测方式的诊断效果;②分析了解两种检测方式下不同体位及处理方式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实施16层螺旋CT技术对肋骨骨折的诊断准确率与DR检查相比明显较高(P<0.05),实施16层螺旋CT技术对肺挫伤、气胸、胸腔积液的诊断准确率与DR检查相比明显较高(P<0.05)。DR检查中正位摄片检出率为82.9%,斜位检出率为77.1%,切线位检出率为60.0%。16层螺旋CT技术检测时VR重建检出率为81.4%,MPR重建检出率为100.0%,CPR重建检出率为100.0%。结论肋骨骨折诊断中实施16层螺旋CT技术效果优良。

  • 标签: 肋骨骨折 诊断 16层螺旋CT技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16排螺旋 CT诊断早期中心型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6年 3月 ~2017年 3月收治的 72例早期中心型肺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经 16排螺旋 CT诊断,观察 16排螺旋 CT诊断的价值。结果: 16排螺旋 CT诊断 72例患者中,包括支气管内径> 14mm肿块者、肺部阻塞性炎症者、阻塞性肺气肿者、肺腺癌者、肺泡肿大者各 12例、 20例、 18例、 6例、 16例。支气管壁为结节状增厚> 4mm者、支气管腔阻塞者、支气管狭窄者分别为: 45例、 15例、 12例。 16排螺旋 CT诊断、手术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性不显著, P> 0.05。结论:早期中心型肺癌患者经 16排螺旋 CT诊断,可充分了解患者肺部病变情况,诊断安全、可行性强。

  • 标签: 16排螺旋 CT 早期中心型肺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 16排螺旋 CT技术质量管理与机器保养探究,将 CT技术人员的工作压力降到最低程度,积极发挥机器应用性能,并且获得质量较高的 CT影像,以适应诊断需要。材料与方法:分析本院应用的飞利浦 16排 CT扫描机器,从应用手段到相关保养方式着手研究,最终得出提升 CT技术拍摄质量的最佳方式。结果:落实 16排螺旋 CT技术科学质量管理,能够帮助 CT技术人员提升其工作效率,保证日常工作秩序。结论:研究发现,对 CT技术的质量管理和机器保养,能够有效提升 CT科室工作标准,使技术人员操作更加科学化和精准化。

  • 标签: CT 技术 机器保养 质量
  • 简介:摘要高危型HPV感染是目前公认的宫颈癌的危险因素,在80多个类型中,高危型16和18型所导致的宫颈癌高达70%。研究发现,HPVE5、E6、E7癌基因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导致了不同程度的宫颈病变,形成了全世界99.7%的鳞状上皮细胞宫颈癌,89%腺癌。本文主要针对HPV16、18癌基因E5、6、7诱导宫颈癌发生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标记物的应用以及宫颈癌的防治,综述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 标签: 宫颈癌 E5 E6 E7 发病机制 标记物 预防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16号针头治疗拇指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一次性16号注射器针头治疗拇指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90例,评价其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患者治疗后平均随访时间6个月,90例病例中治愈84例(93.3%),好转4例(4.4%),无效2例(2.2%),无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应用一次性16号注射针头治疗拇指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临床效果满意,操作简单,取材方便,微创治疗损伤小,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标签: 狭窄性腱鞘炎 拇指屈指肌腱 16号注射针头
  • 简介:目的研究与分析16排螺旋CT用于颅脑外伤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自2015年2月起至2016年12月经本院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74例,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37例。对照组实施4排螺旋CT检查,试验组则实施16排螺旋CT检查。对比两组检查效果及两种诊断方法的符合情况。结果试验组特异性(94.74%)、敏感性(97.2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特异性(84.21%)、敏感性(86.11%);16排螺旋CT诊断符合率(97.30%)明显高于4排螺旋CT诊断符合率(8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6排螺旋CT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对于颅脑外伤患者而言,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诊断 16排螺旋CT 颅脑外伤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诊断中应用16排螺旋CT诊断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接收的原发性肝癌患者46例,诊断时先后给予常规CT检查和16排螺旋CT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率及在各扫描期病灶显示率。结果16排螺旋CT诊断准确率高于常规CT诊断,16排螺旋CT在动脉期和静脉期病灶显示率均高于常规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诊断中,应用16排螺旋CT检查可提升诊断的准确率,促使患者尽早接受治疗,改善患者预后,临床应用价值比较高。

  • 标签: 16排螺旋CT 原发性肝癌 诊断
  •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研究 GE BrightSpeed16排螺旋 CT高压技术分析,对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故障进行维修和解决。方法 通过对 GE BrightSpeed16排螺旋 CT仪器核心技术的了解,并结合其工作原理,解决实际使用过程中的问题,通过具体故障维修体会,总结出该仪器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结果 针对不同故障均可以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结论 CT故障维修是一项复杂繁琐的工作,所以日常维护保养工作显得格外重要。

  • 标签: 螺旋 CT 高压技术 故障维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诊治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于 2015年 2月 -2016年 2月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 16例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 8例)和观察组( 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在治疗总有效率上差异不明显,但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妊娠成功率( 87.5%)高于对照组( 62.5%),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而言,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和传统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相当,但前者手术指标更加优良,有利于患者的恢复,提高了妊娠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妇产科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急救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16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按照不同急救护理模式将其分成常规组与个性组各8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个性组实施个性化急救护理,对比两种急救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常规组患者的急救成功率为62.5%,个性组患者的急救成功率为87.5%,个性组明显高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的患者满意度为75.0%;个性组的患者满意度为87.5%;个性组明显高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个性化急救护理效果显著,可明显提升急救成功率与患者满意度。

  • 标签: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急救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6S管理模式在母婴同室区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高危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100例高危妊娠患者分为两组,其中50例患者行常规护理,为常规组,另外50例患者行6S管理模式,为层级组。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层级组的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另外,层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母婴同室区护理管理中应用6S管理模式可以保证护理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6S管理模式 ICU护理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科室创建“4S”护理服务,即“微笑(smile)服务”、“温暖(snug)服务”、“精细(scrupulousness)服务”、“满意(satisfaction)服务”对提高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充分了解每一位患者的需求,使以往“自已实施什么护理,患者就接受什么护理的服务,变为“患者需要什么,我就护理什么”的服务,创建具有干部病房专科特点的“4S”特色护理服务品牌。比较实施“4S”特色护理前后患者对护士服务态度、技术熟练程度、基础护理质量、健康教育知晓等方面的满意率。结果实行“4S”护理服务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科室开展“4S”特色护理服务,根据专科特点加以实施,深化了专科服务内涵,提升了患者满意度,创新了工作模式,提高了护理质量

  • 标签: &ldquo 4S&rdquo 特色护理 品牌 创建 实施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心电门控 16 层螺旋 CT 肺血管造影在肺动脉栓塞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分析。 方法 :回顾本院 2013 年 5 月 ~2016 年 5 月收治的 26 例疑似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分别给予 26 例患者心电门控 16 层螺旋 CT 肺血管造影( ECG-MSCTPA )与传统多层螺旋 CT 肺血管造影( MSCTPA )检查,对两种检查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 26 例患者经两种检查方式检查后确诊 20 例为肺动脉栓塞,心电门控 16 层螺旋 CT 肺血管造影的图片质量明显比传统多层螺旋 CT 肺血管造影更优( p < 0.05 ),两组对肺动脉内栓子的诊断也差异明显( p < 0.05 )。 结论 :临床对肺动脉栓塞的检查时可采用心电门控 16 层螺旋 CT 肺血管造影,其能够使心脏冲动伪影有效消除,且能够更好的诊断心缘旁肺动脉内肺栓塞,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肺动脉栓塞 心电门控 16 层螺旋 CT 肺血管造影 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