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无痛胃镜在老年人消化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与护理。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0月至2017年7月期间在我院行消化异物取出术的100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行常规取出术,观察组行无痛胃镜取出术,观察对比临床应用效果,并总结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操作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无痛胃镜老年人消化异物取出术安全有效,临床不良反应少,具有临床应用的重要意义。

  • 标签: 无痛胃镜 消化道异物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急性消化大出血患者干预过程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3月到2017年1月间收治的80例急性消化大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以对照组为基础同时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满意率、健康知识评分、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健康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7.5%相较于对照组82.5%高,两组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急性消化大出血患者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促进患者及时恢复,同时提高护理满意率,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消化出血时采取的急诊护理措施。方法取我科室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消化出血患者88例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急诊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效果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上消化出血的患者实施的急诊护理,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急诊护理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上消化出血患者的疾病原因进行探讨,并探讨如何对上消化出血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方法,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必要的防范的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15年至2016年期间收治住院治疗的130例消化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临床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舒适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两组消化出血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不具备统计学差异,对两组患者的总体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全面对比分析。结果从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住院时间、止血时间以及SAS评分等)以及总体满意度对比情况来看,舒适护理组均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标准,提高了患者的预后治疗效果。结论在给予患者进行治疗中给予其进行精心的护理可为治疗提供保障作用。提升对于患者的护理质量,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对上消化出血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内科护理,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消化道出血 内科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上消化出血患者的急救和护理措施进行深入研究。方法任意选择46例从2015年3月~2016年10月于我院诊疗的消化出血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并且均对该批患者予以针对性的急救和护理。对所有患者在经过相应急救和护理后的临床效果以及生命指标进行记录且对比分析。结果通过急救和护理后,该批上消化出血患者的临床具体情况为均抢救成功(成功率100%),无一例死亡;其在接受急救后的各项生命指标均显著优于刚入院时的各项生命指标(舒张压、收缩压、体温、血红蛋白等),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上消化出血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急救和护理措施,可有效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并缓解患者病情,同时大大提高抢救成功率,在临床上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出血实施急诊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90例消化出血患者,常规组对患者开展基础护理。研究组对患者开展急诊护理。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7.78%,常规组的临床有效率为84.44%,两组进行比较,存在一定差距(P<0.05)。研究组的护理总满意率100%高于常规组的91.11%,两组对比,有一定差距(P<0.05)。结论急诊护理应用于消化出血患者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治疗前、治疗时以及治疗后实施全方面护理,可提升治疗效果,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值得推广。

  • 标签: 急诊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急性消化出血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本院近年来收治的65例急性消化出血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方法及其效果。结果经过必要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之后,65例急性消化出血患者中,显效45例,所占比例为69.23%,有效19例,所占比例为29.23%,无效1例,所占比例为1.54%。结论对于急性消化出血患者,除了要进行必要的治疗之外,还需要针对患者的特点,对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加以护理,只有这样,才可以使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前超声诊断胎儿消化闭锁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引产胎儿给予尸体解剖,证实消化闭锁胎儿有26胎,对其产前超声图像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尸体解剖后发现消化闭锁共28处,超声检出消化闭锁16处,检出率57.1%;漏诊12处,其中幽门闭锁1处、食管闭锁4处、肛门闭锁7处。结论产前超声的方法简便,用于胎儿消化闭锁的诊断,进一步加强动态观察,减少漏诊,对晚孕期系统检查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产前检查 超声 消化系统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口腔护理对上消化出血患者禁食期间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消化出血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7例。两组均开展常规护理,对照组使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清洗护理,观察组先使用0.3%双氧水进行护理后,再使用无菌蒸馏水进行漱口。观察两组患者口腔内部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口腔内菌落、pH值及口腔内舒适度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41%)低于对照组(24.32%),差异显著(P<0.05)。结论于消化患者禁食期间选择有效口腔护理清洗液进行口腔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口腔舒适度,降低口腔并发症发生率,增强患者免疫力。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口腔护理 禁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药物治疗急性消化出血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我院接收的急性消化出血患者82例,按照自愿原则和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凝血酶、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模式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止血时间和再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消化出血患者使用凝血酶和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可有效控制出血症状,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奥美拉唑 生长抑素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效果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化内科对上消化出血患者的内科治疗方法及治疗措施。方法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消化出血患者,60例作为我院研究消化出血的内科治疗方案的人选。把这60例随机抽取的病人随机的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在这两组中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内科西医治疗。观察组增加使用奥曲肽静脉滴注进行辅助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76.00%。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治疗消化出血患者的内科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常规内科西医治疗的同时采用奥曲肽静脉滴注进行辅助治疗效果比较理想,值得推广。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内科治疗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消化出血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舒适护理的有效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98例消化出血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联合舒适护理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有效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后,SAS评分、住院时间、止血时间等临床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分别为91.83%、71.42%,观察组护理满意率较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舒适护理措施应用在上消化出血护理中,可明显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降低患者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全方位推广应用。

  • 标签: 舒适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片(25mg-~100mg/d)致消化出血的临床分析及防治对策。方法调查同期非食道静脉曲张性出血患者122例,根据出血前是否正在服用阿司匹林片分为两组ASP组28例(出血30次)与非ASP组94例(出血98次),回顾分析两组间的临床特点。结果ASP组消化出血者,平均年龄(64.5±5.4)岁,高于非ASP组(43.5±15.4)岁,胃溃疡和胃粘膜病变发生比例(64.3%)高于非ASP组(26.6%)(P<0.01),57.1%患者出血前有诱因。出血量、Hb两组间无差异,止血时间(平均3.7d)长于非ASP组(平均(2.4d)(P<0.05)。结论口服小剂量ASP是老年患者消化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胃部病变发生比率较高,止血所需时间较长,口服ASP时加强胃粘膜的保护、控制诱因有望预防上消化出血的发生。

  • 标签: 阿司匹林 副作用 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消化肿瘤的早期诊断与内镜下微创的治疗效果,为病患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对我院该病病患进行随机选取,选取的总数为114名,时间为2015年9月-2017年2月,将这114名病人平均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57人,其中一组称为常规组,另一组称为研究组。常规组通过以往的内镜诊断及常规治疗,研究组使用超声内镜进行诊断并在其监控下进行微创治疗,对两个小组病患的内镜影像呈现的状况、各项指标进行对比,以及对病人的不良反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机率和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对比后发现,研究组病患的影像状况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手术前后的各项指标明显比常规组高,差异明显(P<0.05),对两个小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研究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使用消化内镜技术来对消化肿瘤进行诊断和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消化道肿瘤 早期诊断 内镜下微创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消化出血胃镜诊疗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76例消化出血胃镜诊疗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采用舒适护理,观察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再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血压、配合度均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出血胃镜诊疗中应用舒适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有效促进止血效率,降低再出血率,进一步提高临床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胃镜 舒适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出血病人实施循证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接收在我院患有消化出血病人一共有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对病人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对病人采取循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的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上消化出血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干预,可以使病人的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使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循证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硬化消化出血疾病患者采用输血方案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以往昭通市一院收治的肝硬化消化出血疾病患者82例,将其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输入悬浮红细胞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输入血浆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在治疗期间再出血事件发生例数、肝硬化消化出血疾病控制总有效率、治疗总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仅有1例再出血事件发生,少于对照组的8例,差异显著(P<0.05);肝硬化消化出血疾病控制总有效率达到90.3%,高于对照组的68.3%,差异显著(P<0.05);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肝硬化消化出血疾病患者采用输血方案进行治疗,能够有效防止再出血事件的发生,使治疗的安全性水平提高。

  • 标签: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输血 再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肝硬化造成消化出血的患者病因进行分析。方法选择肝硬化合并上消化出血患者,据数据整理发现有患者100例,依据患者不同的出血原因又分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组与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组,对组间患者的呕吐咖啡样物和失血性休克比率、肝性脑病并发症和门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组间数据对比中没有差异性意义的观察项目有失血性休克比率、肝性脑病并发症和门静脉血栓的发生率,P>0.05,只有呕吐咖啡样物比率的观察项目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组的比率更低。结论可以通过识别呕吐咖啡样胃内容物分析肝硬化患者出现消化出血情况的原因。

  • 标签: 肝硬化 病因 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对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内科消化出血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消化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0例消化出血患者通过内镜检查诊断后,15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45例患者接受保守治疗。患者病情在2天内得到控制,最后出院。结论消化内科消化出血的主要原因是消化性溃疡。需要经过胃镜确诊,消化出血的临床治疗主要结合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临床实践良好,治愈率相对较高。

  • 标签: 消化道 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诊断和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吻合技术在胃癌切除消化重建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需行胃癌切除消化重建手术治疗的患者90例,随1机均分成ABC两组,分别对其实施单层吻合技术,双层吻合技术及国产吻合器吻合技术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AC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结果均显著优于B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AC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层吻合技术及国产吻合器吻合技术在治疗胃癌切除消化重建手术中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治疗的安全性较高,可作为临床首选吻合技术加以推广。

  • 标签: 胃癌切除 消化道重建手术 吻合技术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