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精神病性抑郁(PD)与抑郁症(MD)在临床特征及治疗上的异同点。方法:随访研究74例患者,分别于治疗开始前,治疗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的评定。结果:(1)治疗前PD组HAMD总分及因子3评分高于MD组。(2)HAMD减分率显示PD组12个月及24个月时疗效好,MD组6个月及12个月时疗效好。(3)PD组单用抗抑郁药治疗疗效差。结论:(1)PD组临床表现以抑郁症状和认知障碍为主,MD组以抑郁症状群为主。(2)对PD患者必须使用抗抑郁药与抗精神病药联合治疗。(3)PD患者更易产生自杀行为。(4)抑郁症患者维持治疗至少2年以上。

  • 标签: 精神病性抑郁 临床对照研究 抑郁症 治疗
  • 简介:对海洛因依赖伴有抑郁者30例进行了临床分析。发现海洛因依赖者较多伴有抑郁性精神障碍,其发生率为34%;与对照组相比,其躯体不适症状、焦虑、易激惹、言语、动作减少,体重减轻、心悸、便秘等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因此,在海洛因依赖治疗中,有效地运用心理治疗,采取综合治疗,才能使患者全面康复。

  • 标签: 海洛因依赖 抑郁 临床对照分析 临床特点 治疗 心理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女性肺癌的影像资料进行分析。方法对病人进行螺旋CT扫描并拍摄胸部X线平片进行检测。结果对80例病人的胸部影像进行分类。周围型肺癌病人所占比例为71.25%,中央型肺癌病人所占比例为21.25%,弥漫型肺癌病人所占比例为7.5%。对80例病人进行癌症转移部位的研究。其中骨骼转移的病人占48.75%;脑转移的病人占15.00%;肝转移的病人占8.75%;淋巴结转移的病人占27.50%。结论对女性在肺癌的预防上要加强宣传,在女性肺癌的诊治上做到积极避免。

  • 标签: 女性 影像诊断 肺癌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并验证气管导管拔除评分法(tracheal extubation score, TES),探讨更合适、更精准的拔管时机。方法根据气管拔管的相关指南和专家共识,提取气管拔管中3个关键因素(意识、肌力、呼吸),请麻醉科专家分别就这3个因素的重要性进行评分赋分,建立TES。纳入2020年1月—2020年5月行气管插管的患者183例。患者TES评分≥2分时可拔除气管导管,并按拔管时患者的情况将183例患者分为深麻醉拔管组(A组,潮气量≥6 ml/kg、呼吸频率≥10次/min、呼之不应)、清醒拔管组(B组,潮气量≥6 ml/kg、呼吸频率≥10次/min、肌力≥3级、完全清醒并能遵指令)和实验组(C组,TES评分≥2分的其余患者),每组61例。比较3组患者一般情况、拔管后呼吸不良事件(① SpO2<90%;②拔除气管导管时咬住导管或牙垫;③需抬下颌或插入口咽通气道处理的部分上气道阻塞;④完全性喉痉挛;⑤支气管痉挛;⑥持续10 s以上的严重咳嗽)发生情况、拔管时患者舒适度及躁动发生率(Riker镇静躁动评分≥5分)。对患者入组情况与患者性别、年龄、麻醉时间、术中舒芬太尼用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3组患者ASA分级、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组、C组患者术中舒芬太尼用量少(P<0.05)、麻醉时间短(P<0.05)、女性占比高(P<0.05),C组患者年龄大(P<0.05)。与B组比较,C组患者年龄大(P<0.05)、麻醉时间长(P<0.05)。C组患者拔管后呼吸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A组(P<0.05),3组患者拔管时舒适度和躁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不良事件③的发生率高于B组和C组(P<0.05),3组患者不良事件①、②、④、⑤、⑥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入组情况与患者性别、年龄呈正相关,与麻醉时间、术中舒芬太尼用量呈负相关。结论TES可以安全应用于临床,并将气管导管拔除时机进行了细化、分值化,可为气管导管拔除时机提供参考。

  • 标签: 气管导管拔除评分法 清醒拔管 深麻醉拔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腔隙性痴呆的危险因素,以期通过适当干扰,预防或延缓腔隙性痴呆的发生.方法对114例住院的腔隙梗死病人,经MMSE和Hachiski量表检查分为血管性痴呆组和非痴呆组,比较各种变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14例中,腔隙痴呆组45例,非痴呆组69例.二组性别无差异,平均年龄痴呆组显著大于非痴呆组,此外,腔隙梗死总容积,腔隙梗死复发次数,高血压,脑白质疏松与腔隙痴呆密切相关.结论了解腔隙痴呆危险因素,并积极干预,对预防腔隙痴呆,提高腔隙梗死病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腔隙梗死 痴呆 危险因素 腔隙性痴呆 预防
  • 简介:目的探讨子宫息肉的超声表现与病理及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98例子宫息肉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与病理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经腹超声提示49例,检出率为87.5%,漏诊7例。42例宫颈息肉患者经腹超声9例提示占位,18例宫颈肥大,16例宫腔积液。两者的临床表现多为腰痛、月经紊乱及阴道不规则出血。结论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子宫内膜息肉检出率较高,基于其无创、简便的特点,作为子宫息肉的基本检查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子宫息肉 超声诊断 病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肾盂肾炎临床正确治疗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抗菌疗法;研究组在常规抗菌疗法治疗基础上加用肾舒颗粒。记录两组慢性肾盂肾炎患者临床疗效,将所得数据经专业分析(统计学)后获得结论。结果两组慢性肾盂肾炎患者经上述相应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88.10%)显著低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1.43%),数据对比P<0.05则提示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肾盂肾炎患者给予常规抗菌治疗基础上加用肾舒颗粒可获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有利于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对于急腹症(Acute abdominalgia)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以检查方式差异作为区分将128例急诊收治急腹症患者分组,对照组接受选择性腹部超声检查,观察组接受全面腹部超声检查。结果:对照组(Elective abdominal ultrasound)诊断准确率84.38%,观察组(Comprehensive abdominal ultrasound)诊断准确率96.88%(P<0.05);观察组检查时间指标高于对照组,检查次数与诊断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面腹部超声对于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较高,相对于选择性腹部超声检查具有更高检查效率与诊断质量。

  • 标签: 全面腹部超声 急腹症 诊断价值 临床对照
  • 简介:对照阅读GerichtbilligtSolar-kraftwerkaufBalkonDerStreitzwischenderHam-burgerinunddenBehrdenerstreck-tesichtibervieleMonate.Zunchs...

  • 标签: 阅读和书写 太阳能装置 发电设备 地方当局 太阳能电站 太阳能设备
  • 简介:星期一的早上,我接到电话,是一位名叫谢艾格的女孩打来的,她告诉我她们将在九月中旬在德国驻上海领事馆举办一个陶艺展,作品展现的是关于女性的话题,而创作者也是两位女性,一个德国人和一个中国人。这是一件有趣的事,也是一个有意义的展览,于是,第二天,我欣然前往。

  • 标签: 德国人 领事馆 中国人 女性
  • 简介:对照阅读ChinesemitMuchnerDialektDiedeutscheSpracheisteinExportschlager。WeitweithatdieZahlderer.dieDeutschalsFremd-sprachelemenwol...

  • 标签: 女大学生 邮政业务 高地德语 德国大学 邮政事业 短训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对脑梗塞急性期采用依达拉奉与常规方法治疗的疗效对比。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8例脑梗塞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34例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配合使用依达拉奉30Mg加入250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35%,两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在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同样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塞急性期运用依达拉奉结合疏血通治疗疗效非常理想,副作用很小,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 标签: 脑梗塞 急性期 常规治疗 依达拉奉
  • 简介:目的探讨自知力不良型强迫症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将75例强迫症患者根据自知力的三个维度评分分为研究组(自知力不良型组)22例,对照组(自知力完整组)53例,均常规应用氯米帕明治疗,观察8w。于治疗前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定两组焦虑抑郁的严重程度,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w、4w、6w、8w末采用强迫症状量表评定两组患者强迫症状及药物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研究组强迫症状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两组强迫症状量表总分均随着治疗时间的延续呈持续性下降,研究组治疗前及治疗6w、8w末强迫症状量表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知力不良型强迫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强迫症状较严重,对药物治疗反应较差。

  • 标签: 强迫症 自知力不良 临床特征 强迫症状量表 焦虑自评量表 抑郁自评量表
  • 简介:目的分析多发性硬化脊髓受累患者临床表现及MRI影像学特点,并探讨其临床诊断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09年12月住院治疗的46例多发性硬化脊髓受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表现。结果起病形式以急性(58.70%,27/46)或亚急性(34.78%,16/46)为主,临床主要表现为肢体瘫痪(95.65%,44/46)、感觉障碍(84.78%,39/46)和尿潴留(67.39%,31/46)。MRI受累部位以颈髓最常见(45.65%,21/46),其次为胸髓(28.26%,13/46),呈脊髓内单一或散在多发长T。、长T:斑片状异常信号影,病灶长度一般不超过2个椎体节段(84.78%,39/46),个别患者(15.22%,7/46)病灶长度超过2个椎体节段;增强扫描可有不同程度强化(78.26%,36/46)。结论多发性硬化脊髓受累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MRI脊髓受累可呈现单一或散在多发病灶,病灶长度较少超过2个椎体节段,但病灶节段延长不能排除多发性硬化。MRI是诊断多发性硬化脊髓受累最敏感和最特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 标签: 多发性硬化 脊髓疾病 磁共振成像 病例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照研究电针、针刺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到2013年收治的100例颈椎病颈痛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行电针疗法,对照组进行针刺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和总的有效率分别为74%和96%,对照组则为50%和8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在颈椎病颈痛的临床治疗上,相对于常规针刺治疗,电针疗法可以取得更显著的治疗效果,而且具有操作简捷、成本低、副作用小等优点,应当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电针治疗 针刺治疗 颈椎病颈痛 临床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