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利培酮联合氯氮平与单纯应用氯氮平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疾病中的疗效、安全性及推广应用价值。方法本文选取的94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采用PANSS评估疗效,实验组中治愈者为17例,临床总有效率为80.85%;对照组中治愈者为7例,临床总有效率为66.28%;在治疗期间实验组出现7例不良反应病例;而对照组出现13例不良反应病例。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估不良反应,两者患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经临床研究证实,利培酮联合氯氮平治疗方案在TBS治疗中疗效显著,未引发严重并发症,因此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 利培酮 氯氮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特征与病理对照临床效果。方法:于本院 2018年 4月 -2019年 7月抽取收治的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 60例开展研究,所有患者于手术病理确诊前,均采用超声检查诊断,以手术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对比超声诊断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结果:手术病理诊断确诊为急性阑尾炎者 56例;超声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者 53例。超声诊断符合度与金标准相比,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急性阑尾炎采用超声诊断,通过对其特征分析,有效提高诊断符合率,且超声诊断特征灵敏度较高,可为临床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超声诊断特征 病理对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T、B超检查对甲状腺癌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甲状腺癌的螺旋CT、彩色B超影像资料,与病理诊断做比较分析。结果: 针对病灶直径小于等于1.0cm的29例甲状腺微小癌B超诊断符合率为76.8%,CT诊断符合率为31.7%,两者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针对甲状腺微小癌诊断,彩色B超是现阶段已知最有效的诊断检查方法,对于病灶大于等于1cm的甲状腺癌,B超和CT检查均是阳性诊断率最高的临床诊断方法。

  • 标签: 甲状腺癌 CT B超 病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支原体肺炎采用克拉霉素与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8年7月诊治的84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成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使用阿奇霉素治疗,研究组给予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研究组咳嗽、发热、喘憋、肺部啰音症状解除时间为(5.73±1.62)d、(4.02±1.02)d、(8.74±2.71)d、(5.96±1.92)d,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76%,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奇霉素与克拉霉素联合应用于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安全性高。

  • 标签: 支原体肺炎 阿奇霉素 克拉霉素 疗效 临床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不同常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微小肝癌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本院63例微小肝癌和20例再生结节患者临床资料,为所有患者做超声、CT和MRI扫描,对比三种检查方法诊断准确率。结果 超声和CT平扫+增强扫描检出率,以及MRI平扫+增强扫描检出率,均有明显差异(P<0.05),CT平扫+增强扫描和MRI平扫+增强扫描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针对微小肝癌患者,应选择CT检查作为首选方案,同时以MRI扫描作为辅助手段,帮助临床进一步确诊。

  • 标签: 微小肝癌 超声检查 CT增强扫描 MRI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抑郁症疾病特点,评价药物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的预后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0月-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抑郁症患者,选择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法分组。对照组采取氟西汀治疗,观察组采取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比较抑郁症患者治疗情况,即抑郁情绪评分、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抑郁症兼具安全性、有效性优势,促进患者治疗预后。

  • 标签: 文拉法辛缓释片 抑郁症 抑郁情绪评分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估在对子宫腺肌瘤患者进行治疗中按照腹腔镜手术与海扶治疗的具体效果。方法 结合对比治疗评估的方式展开探究,选入患者70例,开展时间为2021年3月至2022年6月,数字表均分为2组,观察组A35例按照常规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B35例则按照海扶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 结合对两组在治疗前后月经血量、血块大小以及痛经评分对比,在干预前两组无差异,P>0.05,而在治疗后,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B在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观察组A,P

  • 标签: 海扶治疗 腹腔镜手术 子宫腺肌瘤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输尿管结石的诊断过程中,采取MSCT平扫与腹部B超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于2019年5月-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患者中随机抽取72例进行,按照其就诊顺序均分,各36例。其中,通过腹部B超诊断的为参照组,通过MSCT平扫诊断的为研究组,对比诊断的结果。结果 两组的结石检出情况对比,研究组明显更高,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 在输尿管结石的诊断过程中,采取MSCT平扫能够更加准确的对输尿管结石的数量和位置进行确定,其准确性明显高于B超诊断,有利于对输尿管结石疾病进行辨别,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助力,有应用价值。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MSCT平扫 腹部B超
  • 简介: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热垫式治疗仪在治疗腰肌劳损方面的疗效及安全性,并与传统治疗方法进行比较,以评估热垫式治疗仪在腰肌劳损治疗中的优势和局限性。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120例腰肌劳损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热垫式治疗仪。研究期间,患者需遵循医嘱,配合相应的生活方式调整和腰肌锻炼。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评价热垫式治疗仪在治疗腰肌劳损方面的疗效和安全性。 结果 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有所降低,但热垫治疗组(实验组)的降低程度更为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热垫治疗组在缓解腰肌劳损症状方面表现出更好的疗效。在实验组中,腰背伸肌群和下肢柔软度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热垫式治疗仪治疗组在不良反应方面表现出一定的优势。不同治疗方式的干预下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垫式治疗仪在治疗腰肌劳损方面具有显著疗效,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选择。

  • 标签: 热垫式治疗仪 腰肌劳损 临床效果
  • 作者: 田晶 卫风蕾 陈萍 舒虹 郭艳萍 姬爱华 钱秋芳 路永红 陈谨萍 李云玲 杨挺 王榴慧 陈戟 宋俐 杨苏 王向东 钱华 韩秀萍 李萍 马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2年第10期
  • 机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皮肤科,北京 100045,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大连 116012,徐州市儿童医院,徐州 221006,昆明市儿童医院,昆明 650103,哈尔滨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哈尔滨市儿童医院),哈尔滨 150010,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济南 250022,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 200062,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成都 610021,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广州 510120,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杭州 310005,无锡市儿童医院,无锡 214023,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上海 20110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上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外用复方紫草油治疗轻中度尿布皮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9年7月至2020年8月采用多中心、随机、阳性药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在全国19家医院纳入0 ~ 12月龄轻中度尿布皮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外用复方紫草油,对照组外用氧化锌乳膏,每日6 ~ 8次,观察期为7 d。分别于治疗第0、7天进行访视,评估总有效率、临床治愈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皮肤病家庭生活质量评分(DFI)的变化,记录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两组间正态分布的连续性资料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连续性资料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组间无序分类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对生存资料绘制生存曲线,两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343例尿布皮炎患儿中,31例违背方案,312例纳入符合方案分析集(试验组157例、对照组155例),均完成第0、7天访视。试验组总有效率87.26%(137/157),对照组总有效率78.71%(122/15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04,P = 0.044)。试验组和对照组中位临床治愈时间分别为5.33 d、6.13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67,P = 0.025)。治疗7 d后,两组DFI均较治疗前下降,但两组间DF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4.02 ± 6.96,对照组3.58 ± 5.90,Z = -0.39,P = 0.686)。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92%(5/171),对照组5.45%(9/16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03,P = 0.865)。结论复方紫草油可显著改善尿布皮炎患儿临床严重程度,提高总有效率,缩短临床治疗时间,提高患儿家庭生活质量,且安全性好。

  • 标签: 治疗结果 复方紫草油 尿布皮炎 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 简介:观察组45例使用阿司匹林100mg,观察组45例使用阿司匹林100mg,方法 90例TI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

  • 标签: 中的对照 临床防治 丹参短暂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于高血压脑大量出血老年患者采用微创钻孔引流与传统开窗清除术临床疗效对照。方法将本院近期(2014年10月-2016年04月)以高血压脑大量出血为诊断收入院并行传统开窗清除术64老年患者为对照组,2016年5月我院开展微创手术治疗,对(2016年5月-2017年08月)收治另64例同种疾病老年患者行微创钻孔引流术为微创组。将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率对照解析。结果微创组总有效率为90.63%,对照组为70.31%,微创组不良反应率为20.31%,对照组为5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大量出血的老年患者而言,微创钻孔引流术较传统开窗清除术,临床疗效更佳,不良反应率更低,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老年高血压 脑大量出血 微创钻孔引流 开窗清除 疗效对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与分析介入或药物联合清宫术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8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6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46例患者按其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比组,每组各23例患者。研究组接受本院介入联合清宫术治疗;对比组接受本院药物(甲氨蝶呤+米非司酮)联合清宫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结果经观察与分析,研究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比组,经统计学分析,P<0.05;研究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月经周期恢复正常时间明显少于对比组,经统计学调查,差异较为显著;经本院治疗的46例患者有3例发生大出血,均为对比组患者,给予本院相应处理后均有好转。结论经介入联合清宫术治疗的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较佳,且介入联合清宫术治疗安全性较为可靠,临床可行推广与应用。

  • 标签: 介入 药物 清宫术 剖宫产术 子宫瘢痕妊娠 安全性
  • 简介:摘要据相关的临床资料显示,心电图可以明确诊断老年冠心病患者,具有十分肯定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作为筛查冠心病患者的重要临床手段;本文研究主要意图在于观察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对照临床价值,并做综述形式阐述。

  • 标签: 老年冠心病 心电图 冠状动脉造影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脓毒症患者通常会出现发热,然而目前临床上针对发热的脓毒症患者是否需要进行降温治疗仍存在争议,本研究拟通过随机临床研究评估外部物理降温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开放标签、随机临床试验,选取2020年6月至2020年12月苏北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体温大于38.3℃成人脓毒症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控温组与对照组。控温组患者在入组4 h内将核心体温降至正常范围(36.5~37.5℃)并维持48 h,对照组行标准护理,不采用退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28 d病死率、72 h-Δ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定义为入组时SOFA评分减去72 h SOFA评分)、总住院时长、ICU住院时长。结果研究期间共纳入符合入选标准患者53例(男32例,女21例),其中控温组26例,对照组27例。两组间年龄、性别、感染来源、入组时SOFA评分及体温等基线数据特征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控温组28 d病死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38, 95% CI: 0.62~3.07, P=0.430)。控温组72 h-ΔSOF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均数差值为1.90(95% CI: 0.09~3.71, P=0.040)。两组患者总住院时长、ICU住院时长和28 d生存率等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外部物理降温不能显著降低脓毒症患者28 d病死率,但能明显降低脓毒症患者72 h SOFA评分,改善患者器官功能。

  • 标签: 物理降温 发热 脓毒症 病死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比较头孢他啶与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6年期间收治的84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应用头孢他啶进行治疗的为甲组,给予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的为乙组,每组各4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经比较观察数据可知,甲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乙组的则为95.24%,两组数据无明显差异,其处理结果也不符合P<0.05的标准,可见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左氧氟沙星在针对急性胆囊炎应用时具备起效快、效果好等治疗优点,可将其在临床上积极推广应用。

  • 标签: 头孢他啶 左氧氟沙星 急性胆囊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颅脑外伤伴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129例急性颅脑外伤伴颅内血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每组43人,分别采用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比较3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中医组和西医组的总体有效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而两者与中西医结合组的总体有效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中西医结合组的疗效明显优于中医组、西医组。中医组和西医组的血肿消失时间直接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中西医结合组的血肿消失时间明显少于中医组和西医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越性。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颅脑外伤伴颅内血肿疗效明显而确切,可缩短疗程和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颅脑损伤 颅内血肿 中西医结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推针手法与常规针刺治疗中风后指过屈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86例于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中风后指过屈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43例。甲组使用推针手法治疗,乙组使用常规针刺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2个月后掌指关节活动范围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2个月后甲组患者掌指关节活动范围明显优于乙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2个月后肌张力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2个月后甲组患者肌张力明显优于乙组(P<0.05),甲组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乙组(P<0.05)。结论推针手法治疗中风后指过屈,能够有效提高掌指关节活动范围,改善患者肌张力,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推针手法 常规针刺 中风后指过屈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