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螺旋CT及MRI检查在肝脏灶性结节增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到2017年5月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33例肝脏灶性结节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把行螺旋CT检查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行MRI检查的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并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特征与价值。结果对照组18例,平扫呈低密度的11例,等密度的4例,高密度的3例。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的15例,动脉期无明显强化的3例,静脉期及延迟期持续强化的13例,呈等密度的5例。观察组15例,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9例,中央瘢痕11例,增强扫描动脉期12例呈明显强化,2例轻度强化,1例无强化,而延迟期与静脉期的信号强度呈下降趋势,11例中央瘢痕病灶均见延迟期强化。结论螺旋CT及MRI对肝脏灶性结节增生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两者联合检查能有效提升诊断精确率,MRI中央瘢痕延迟强化为其特征性表现,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螺旋CT MRI诊断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在小儿肺炎治疗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74例,按照随机数字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红霉素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对比两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发热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3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2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患儿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可缩短病症消失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阿奇霉素 小儿肺炎 红霉素 作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肝脏灶性病变诊断展开超声弹性成像方案应用有效性。方法选择100例因肝脏灶性病变而于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老年患者,均进行常规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再于术后观察病理结果,并以此为标准,分析两种诊断技术准确性。结果常规超声技术准确性70%,超声弹性成像方案是86%,(P<0.05)。结论临床诊断老年肝脏灶性病变时,开展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实践价值突出,推荐选用。

  • 标签: 常规超声技术 超声弹性成像 精准性 老年肝脏局灶性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间苯酚、山莨菪碱、地佐辛治疗急性内科腹痛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观察,探寻能迅速缓解急性腹痛、安全有效,又不掩盖其症状的有效药物。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间苯酚40mg+灭菌注射用水2ml肌肉注射),对照1组(山莨菪碱10mg肌肉注射),对照2组(地佐辛5mg肌肉注射),观察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2组总有效率均为96%,对照1组总有效率为88%,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间苯酚治疗急性内科腹痛疗效显著,安全,无不良反应。

  • 标签: 间苯三酚 急性腹痛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64层螺旋CT鉴别肝癌及肝脏灶性结节增生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90例肝脏灶性结节性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45例,参照组采用常规超声检测的方法,实验组采用64层螺旋CT检测的方法,对比两组肝脏灶性结节增生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实验组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两组间数据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针对肝癌及肝脏灶性结节增生患者的病情和需求,采用64层螺旋CT的检查方法,其鉴别和诊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64层螺旋CT 肝癌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超声造影对肝脏灶性病变的良恶性鉴别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诊治的68例肝脏灶性病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68例患者都通过增强MRI或者CT进行检查。结果26例属于恶性病灶,其中15例为肝细胞性肝癌、7例为胆管细胞性肝癌、4例为转移性肝癌;42例为良性病灶,其中14例为血管瘤、6例为灶性结节增生、15例为局部脂肪缺失、3例肝脓肿、2例肝硬化增生结节、另外两例分别为炎性假瘤和肝囊肿,鉴别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100%和92.7%。超声造影对肝脏灶性病变的良恶性鉴别的方式显著不同。结论在鉴别肝脏灶性病变良恶性当中,超声造影有着非常大的价值,尽管其有着一定的限制,但是基于其安全无创性以及较高的诊断准确率,还是值得临床推广的。

  • 标签: 超声造影 肝脏局灶性病变 良恶性 鉴别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灸联合阶梯药物疗法治疗癌症疼痛的疼痛缓解情况。方法62例癌症疼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采用针灸联合阶梯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阶梯药物进行治疗。结果2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阶梯药物治疗癌痛疗效良好,优于单独使用阶梯药物治疗。

  • 标签: 癌痛 针灸疗法 三阶梯药物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7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30例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患者为观察组,另选30例手术切口未感染的阑尾炎患者为对照组,比较导致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观察组的平均年龄和体重指数均比对照组大,化脓性穿孔和逆行法切除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长,切口长度相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致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有很多,诸如年龄、体重指数、手术时间、化脓性穿孔和逆行法切除等,为此需要从多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科学防治,以此有助于最大限度的降低患者痛苦,帮助患者早期恢复。

  • 标签: 阑尾炎 手术切口感染 相关因素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维重建在骨关节创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160例我院收治的骨关节创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常规DR摄片和螺旋CT维重建,并将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常规DR摄片的诊断准确率为62.5%,螺旋CT维重建的诊断准确率为100.0%,两者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维重建在骨关节创伤的诊断准确率要明显高于常规DR摄片,能够确定骨关节损伤的类型及严重程度,提高临床诊断的敏感度,从而为临床诊疗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CT三维重建 骨关节创伤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羊水栓塞的预防措施和临床护理观察。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5例羊水栓塞病理进行分析,根据患者自身病历、身体状况来综合分析,找出羊水栓塞的护理方式和预防措施。结果有12例患者在足月的妊娠期出现了羊水栓塞,其中8例阴道分娩,剖宫产有4例,全子宫切除有3例,第二产程发生羊水栓塞2例,发生妊娠中期有2例。结论羊水栓塞对孕妇的生命危害比较大,应该及时进行抢救,加强重视程度,尽量进行自然分娩。

  • 标签: 羊水栓塞 预防措施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足里联合阴交艾灸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方法择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104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52例患者行以常规护理,研究组52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足里联合阴交艾灸,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1.15%,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恢复进食时间、首次排气与排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在腹部手术之后,对足里以及阴交两个穴位进行艾灸,可以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足三里 三阴交 艾灸 腹部手术 胃肠功能
  •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与经济的不断发展,医学问题已经成为我们国家非常关注的一项主题。其中牙周病是近些年来非常普遍的一种病痛,影响了许多人的生活。本篇文章将维牙周模型和维动画的技术引入牙周病学里面,通过新的方式和切入点让我们对于此类病种有了更新的认识。在此,我们对于此项技术做相关分析,并对于其具体的使用方法进行了介绍。希望能为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帮助。

  • 标签: 三维建模 三维动画 牙周病学 模型 探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第代喉罩在腹腔镜胆囊手术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6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4例接受腹腔镜胆囊手术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所有随机分为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52)两组。对照组于术麻醉时采用气管插管,观察组则采用第代喉罩,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插管(喉罩)后5min、拔管(喉罩)后5min时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插管(喉罩)后5min、拔管(喉罩)后5min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及麻醉苏醒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3.84%)明显低于对照组(15.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代喉罩应用于腹腔镜胆囊手术麻醉,可有效降低心率及平均动脉压,维持稳定的生命体征,缩短手术时间及术后苏醒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胆囊手术 麻醉 第三代喉罩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维彩超在胎儿产前的检测的使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接受产前检查的孕妇15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孕妇均进行维彩超检查和二维彩超检查,总结检查结果。结果经过维彩超检查,共计22例孕妇胎儿出现畸形,诊断符合率为100%;经过二维彩超检查,共计19例孕妇胎儿出现畸形,诊断符合率为86.4%,漏诊3例,漏诊率为13.6%。结论胎儿产前检测是孕妇产检的必要性工作,通过产前检测,能够了解到孕妇及胎儿情况,观察胎儿是否出现畸形、是否存在异样,便于医生及时干预,对孕妇腹胎儿实行保胎措施,避免恶性事件发生。临床上的产前检测方法较多,彩超是比较常用的一种。从本次研究来看,对孕妇实行维彩超,其诊断符合率远远高于二维彩超,日后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产前检查 胎儿畸形 三维彩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护理重点。方法选取2016年的2月~2017年的11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107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常规组按照常规方法实施护理,观察组则针对此类患者透析期间常见问题,实施更应针对性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透析期间SAS、SDS量表评分均低于常规组;观察组透析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重视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的护理工作,能够提高透析效率及效果,帮助患者调节身心状态,减少并发症发生。

  • 标签: 糖尿病性 慢性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物质条件的极大丰富,电脑及网络的普及,导致颈椎病患者数量逐年上升,而且年龄趋于年轻化。而且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目前最常见的颈椎病类型,其患者约占颈椎病患者50%以上,主要临床表现包括颈肩部疼痛,短时间内向上肢呈现放射痛,按照受到压迫的神经根不同导致放射痛的发作面积不同,以皮肤麻木感等为主要感觉异常情况,或伴发肢体肌力下降,这不仅严重干扰患者正常生活与工作节奏,还可导致其生活质量大幅度下降,因此建议针灸、推拿治疗,其中针灸、推拿治疗可从不同角度选择合适的穴位,联用整脊疗法、内外用中药、颈椎功能锻炼等,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 标签: 针灸 推拿 神经根型 颈椎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64层螺旋CT鉴别肝癌及肝脏灶性结节增生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90例肝脏灶性结节性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45例,参照组采用常规超声检测的方法,实验组采用64层螺旋CT检测的方法,对比两组肝脏灶性结节增生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实验组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两组间数据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针对肝癌及肝脏灶性结节增生患者的病情和需求,采用64层螺旋CT的检查方法,其鉴别和诊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64层螺旋CT 肝癌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核磁共振成像与CT对肝脏灶性结节状增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00例已接受手术治疗术后送病理学检查结果确诊为肝脏灶性结节状增生的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根据患者就诊时间的先后次序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手术前施行CT检查,给予研究组手术前施行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研究组检查确诊率为98.00%,检查漏诊率为2.00%,无发生误诊;对照组检查确诊率为80.00%,检查漏诊率为14.00%,误诊率为6.0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肝脏灶性结节状增生应用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准确率明显高于CT检查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核磁共振成像 CT 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维模式在院前急救护士业务培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3月参与常规培训急救中心护士18例为对照组,并于2017年4月~6月以维模式培训进行再次培训,设为实验组,对比培训前后护士对此次培训的满意度和认知情况。结果维模式培训后,护士的现场评估、评估与管理、颈托使用、脊柱板、初始检查、快速创伤检查的考核成绩均高于培训前,p<0.05;18名护士均对此次培训表示满意。结论维模式的培训对院前急救护士理论知识、操作水平的加强具有显著作用,有利于提高急救护士的思维判断能力和综合性反应能力,值得推广。

  • 标签: 三维模式 院前急救 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螺旋CT维重建在肋骨骨折法医临床鉴定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7年03月至2018年01月在我鉴定机构鉴定肋骨骨折的患者70例,70例患者均分别行螺旋CT维重建、X线、普通CT检查。比较分析种方法对肋骨骨折临床鉴定的价值。结果本次研究的70例患者,经各种检查确定为骨折的肋骨共计167根,经计算,螺旋CT维重建、普通CT检查、X线检查的检出率分别为98.80%(165/167)、95.80%(160/167)、74.85%(125/167)。螺旋CT维重建的检出率与普通CT检查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螺旋CT维重建、普通CT检查的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检查,P<0.05;经螺旋CT维重建,普通CT检查的图像清晰度要明显优于X线检查,p<0.05。结论螺旋CT维重建能显著提高肋骨骨折的检出率,在法医临床鉴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螺旋CT三维重建 肋骨骨折 法医 临床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