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5 个结果
  • 简介:维骨骼成像是维表面成像的一种模式,通过最大、透明和X线的方式显示胎儿的骨骼系统,图像更加直观立体,可以显示采集区域内完整的骨骼图像,对观察骨骼的发育情况及判断有无畸形都有其临床价值。目前维骨骼模式在脊柱成像、肋骨的应用已逐步得到了国内外医生的认可,但颅骨、面部、脊柱、肋骨及四肢骨骼等都是骨骼模式的应用领域,可以为骨骼系统疾病的诊断提供更多的信息。本文拟从脊柱畸形和面部异常这两个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的维骨骼成像在临床的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三维骨骼成像 脊柱畸形 面部异常
  • 简介:目的探讨孕期(20~26周)经维超声定位胎儿脊髓圆锥及其对于隐性脊柱裂的诊断价值。方法经维骨骼模式成像分别对290例孕期正常胎儿(正常组)和10例隐性脊柱裂胎儿(异常组)的脊髓圆锥进行定位,计数正常组脊髓圆锥末端水平所对应的腰椎椎体,观察胎儿脊髓圆锥的位置在孕期正常胎儿的分布趋势及两组脊髓圆锥的位置差异。结果282例孕期胎儿经维骨骼模式可清晰定位脊髓圆锥末端的位置,正常组的脊髓圆锥在孕20~21周可位于L3.5及以上水平,孕22周开始全部位于L3及以上水平,脊髓圆锥的位置与孕周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0.179X+4.536(R=0.953,P〈0.01)。异常组的10例均位于L3水平以下。结论通过维骨骼模式成像可以识别椎体的位置,以此进行脊髓圆锥的定位,隐性脊柱裂的胎儿脊髓圆锥的位置明显低于正常水平。脊髓圆锥的定位对于隐性脊柱裂的明确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隐性脊柱裂 三维骨骼模式 脊髓圆锥
  • 简介:目的探讨维超声在胎儿产前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维超声表面成像、透明成像及多平面成像技术对具有高危因素孕妇的胎儿进行孕期检查。结果720例胎儿超声检查能获取较理想的维超声图像的有662例,占91.94%;产后或尸检证实胎儿结构异常44例:其中体表畸形32例,维超声产前确诊31例,占96.87%;内脏畸形12例,维超声产前确诊8例,占66.6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能获取较理想维超声成像的有58例,占8.06%。结论维超声成像能提高胎儿结构显示的清晰度,图像立体直观,并能反映病变部位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在胎儿的产前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尤其在体表畸形方面。

  • 标签: 三维超声 胎儿 产前检查
  • 简介:中消协最近发出一项警示:洋快餐膳食结构不均衡,因此儿童不宜多吃。调查表明,洋快餐具有“高”(高脂肪、高热量、高钠)和“低”(低维生素、低矿物质、低纤维)的特点。

  • 标签: 膳食结构 儿童 饮食健康 营养均衡 洋快餐
  • 简介:目的探讨维超声诊断胎儿半椎体畸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8月在北京妇产医院经超声诊断的48例胎儿半椎体的病例,包括本院超声筛查诊断的10例和外院来本院会诊的38例,并将维超声图像与产前或产后影像学检查进行比较。结果在本院筛查病例胎儿半椎体检出率为0.13‰。48例病例,单发34例(颈椎l例、胸椎18例、腰椎13例、骶椎2例),多发14例(胸椎3例、腰椎3例、胸椎合并腰椎6例、腰椎合并骶椎1例、颈椎合并胸椎和腰椎1例);合并其他畸形16例,无合并畸形32例;足月分娩14例,引产34例。维超声检查均可见脊柱排列异常,椎体形态改变,与产前或产后影像学检查比较,诊断准确率为91.67%(44/48)。结论维超声对胎儿半椎体的诊断更准确、直观,是二维超声很好的补充,能为临床诊断、鉴别及预后的评估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 标签: 半椎体 三维超声 超声检查 产前诊断
  • 简介:口服药物通过胃肠粘膜吸收入血分布到全身,在全身各组织器官发挥防病治病作用的同时被机体代谢和排泄,致使有效血药浓度降低,药物的作用减弱,为保证有效血药浓度及稳定疗效,应在血药浓度降至一半时再次给药,即根据半衰期给药。

  • 标签: 每天 服药 三次 原因
  • 简介:对于本身关节就不太好的人来说,要纠正一个误区,当感觉骨关节不适的时候,不要休息不活动,而是要在病情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正确、适当的体育锻炼。这样不仅能缓解关节疼痛,还能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并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 标签: 骨关节 保护 体育锻炼 关节疼痛 病情
  • 简介:颈部是人体的重要部位,有很多从颈椎通向脑部的神经和血管,其中有一条叫颈内动脉,脑组织的犬部分血液由其供应。很多老年人,由于患高血压、高血脂等血管病变,颈内动脉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或是钙化。如果随便按摩颈部,容易造成硬化斑块脱落,随血液进入颅内,

  • 标签: 人群 动脉粥样硬化 颈内动脉 部分血液 血管病变 硬化斑块
  • 简介:现在,越来越多的准妈妈属于白领女性一族,工作与孩子,成为了她们生活的两个重心,那么,对于白领女性来说,她们都会面对什么样的问题呢?

  • 标签: 白领女性 准妈妈 生育 孩子 问题 生活
  • 简介:某农场住着一对夫妻,两人都30多岁,女的又懒惰又邋遢,尤其令丈夫不能忍受的是她的性冷淡,任你怎么调情,也唤不起她一点儿热情.最后忍无可忍的丈夫,不得不和她离了婚.

  • 标签: 夫妻 生活 丈夫
  • 简介:哈佛大学脂类研究中心的研究结果证实,人体内缺乏Q-3是肿瘤生长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在日常饮食多“掺杂”一些富含Q-3的食物,如青菜、水果、深海鱼,能有效帮助预防癌症。青菜最好选择新鲜、无污染的蔬菜,其叶绿素等物质能有效降低致癌物质的毒性。如果难以确保无污染,也可以尽量增加青菜种类,如菠菜、西兰花、卷心菜等;

  • 标签: 防癌饮食 致癌物质 哈佛大学 肿瘤生长 日常饮食 无污染
  • 简介:许多女性害怕手术,因此倾向选择药物流产,实际上药物流并不像想象得那么简单、迅速和安全。首先,只适合停经50天以内怀孕的妇女。还要通过辅助检查排除宫外孕。在药流之前一般有两周的准备时间,即使是这样也不能完全做到彻底,大约有20%的人还得再次做清宫处理。

  • 标签: 人流手术 药物流产 辅助检查 宫外孕
  • 简介:目的探讨孕中期母血清筛查21-体、18-体高风险病例的染色体异常情况。方法对沈阳地区153910例怀孕15~20+6周的妇女采用时间分辨荧光法进行母血清常规二联筛查,风险值计算21-体以1/270,18-体以1/350为切割值,筛查出的高风险孕妇进行羊膜腔穿刺,细胞培养及染色体分析。结果153910例筛查中有8559例为高风险病例,占筛查总人数的5.56%。其中3546例进行染色体分析(占高风险总数的41.4%),发现76例异常核型,其中21-体21例,18-体15例,性染色体异常11例,其他核型异常29例,异常发生率2.14%。结论产前筛查和诊断能减少染色体异常患儿的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 标签: 产前筛查 产前诊断 三体型
  • 简介:目的研究阴性乳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supervision法对阴性乳腺癌标本进行VEGF—C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阴性乳腺癌VEGF—c表达与临床病理特点之间的关系。计数资料问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阴性乳腺癌VEGFC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月经状态无关(P〉0.05),而与肿瘤大小、分期、淋巴结状态及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肿瘤大、分期晚的患者,VEGF—C表达较肿瘤小、分期早的患者强,组织学高分级者VEGFC表达较低分级者强,淋巴结阳性患者VEGF-C表达较阴性患者强。结论阴性乳腺癌VEGF—C的表达可能在促进肿瘤生长、浸润及转移起作用。

  • 标签: 三阴性乳腺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转移
  • 简介:母爱,是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儿童对母爱的需要称为“皮肤饥饿”,必须以抚摸、拥抱和亲昵来满足。儿童从初生到3岁是生命过程的重要阶段,母亲的爱抚对其心理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 标签: 母爱 儿童心理健康 营养 婴儿 皮肤饥饿 生命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