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休克是人体对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量不足所导致的代谢障碍,细胞受损的整个病理过程所作出的反应。本文旨在探讨产科休克的临床诊治。

  • 标签: 产科 休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学专业学生9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在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对两组学生成绩和教学满意度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学生理论课考试成绩和试验技能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病理学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效果显著,能够提高学生成绩,并提升其满意度,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病理学教学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任务导向性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 6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平均分 2组,分别实施常规康复训练和任务导向性训练,比较两组训练效果。结果:两组 FMFM评分相比,观察组评分显著提高( P< 0.05)。两组 WeeFIM评分差异较大,观察组 WeeFI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任务导向性训练能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上肢运动能力与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痉挛脑瘫患儿 任务导向性训练 精细运动功能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任务导向性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 6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平均分 2组,分别实施常规康复训练和任务导向性训练,比较两组训练效果。结果:两组 FMFM评分相比,观察组评分显著提高( P< 0.05)。两组 WeeFIM评分差异较大,观察组 WeeFI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任务导向性训练能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上肢运动能力与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痉挛脑瘫患儿 任务导向性训练 精细运动功能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药肉桂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方法通过调查2000年-2015年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发表过的肉桂提取成份及药理作用的相关文章,并进行系统性的检索和整理。结果结果指出,从中药肉桂中提取的成份主要由肉桂醛组成,其药理作用多由抗氧化、降低血糖、防止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结论目前,临床在开发新药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对于中药肉桂的药物成分及药用价值也研究相对透彻。但是在分离药物,提高提取率及其药理活性方面上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 标签: 中药肉桂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 简介:笔者在急诊临床工作中亲自遇到以心律失常为主要表现的中草药中毒12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5例,女7例,年龄41~67岁。中毒中药种类:因患风湿、类风湿服用白酒泡制“川乌、草乌”等9例(其中8例服用药酒20~50ml,1例服用150ml),因治疗心脏病服用冰凉花水煎液3例。

  • 标签: 中草药/中毒 心律失常/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任务导向训练对卒中后步行能力的康复作用。方法将我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82例卒中患者纳入至本次研究中,运用随机数字法将入选患者分成研究组(41例)及参照组(41例),对参照组患者单独实施任务导向训练干预,研究组则给予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任务导向训练,观察两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取得的Berg及FMA量表评分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下肢功能性步行能力(TUC时间)和膝关节屈曲活动角度(KFAROM)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的Berg评分及FMA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两组数据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但Berg评分的组间比较差异性不大(p>0.05);运用不同方法干预后,干预组的下肢功能性步行能力及膝关节屈曲活动角度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参照组,两组数据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讨论运用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任务导向训练也有效改善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下肢功能性步行能力及膝关节屈曲活动角度,但对改善患者下肢平衡方面并不理想。

  • 标签: 康复机器人 卒中 康复 导向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特点,并观察对呼吸道传染病进行预防控制干预的效果。方法择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70例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分析其主要特点,并对所选患者实施预防控制干预措施,观察临床效果。结果70例患者经过预防控制干预后,5例出现院内感染,2例成为传染源,5例需要继续治疗,58例痊愈出院。结论针对呼吸道传染病,需要注重预防控制干预,做到早发现、早控制,以有效预防传染病,使呼吸道传染病发生率降低。

  • 标签: 呼吸道传染病 主要特点 预防控制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国的医疗水平也随之提高。而病人在就诊时,医生所写的病案就显得愈加重要。病案首页是病人病案信息最重要的一个部分,而首页的编码工作对于病患的诊疗信息是极其重要的,是体现整个医疗团队的核心部分。

  • 标签: 病案首页 诊断编码 病种诊疗
  • 简介:全血细胞减少症的鉴别诊断是临床医师特别是血液科医师常见问题。大多全血细胞减少症可明确病因,但少数患者经住院全面检查仍无法明确病因。本文拟对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血液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出一些建议。

  • 标签: 全血细胞减少症 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颅内动脉瘤是临床中常见的疾病之一,近年来,其在我国的发病率居高不下,虽然在各地呈现不同程度的发病数据,但总体的发病率、病死率及致残率均很高。笔者通过对近年来颅内动脉瘤的流行病学和主要发病机制两方面进行了综述,拟探讨颅内动脉瘤发病的根本原因。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发病疾病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痴呆患者主要照顾者照顾负荷水平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到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的主要照顾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主要照顾者使用照顾负荷量表(CBI)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种量表的关联性。结果老年痴呆患者主要照顾者照顾负荷水平分别为时间依赖性负荷、情感性负荷、身体性负荷、社交性负荷和发展受限性负荷,总负荷得分为48.23±4.36,社会支持总分为27.89±3.46,照顾者照顾负荷水平总分和社会支持的各个项目均呈负相关(P<0.01)。结论老年痴呆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负荷水平过重,社会支持水平低于全国标准,护理人员应重点关注这两方面,给予其照顾者护理支持和健康促进,减轻照顾负荷,提高社会支持水平。

  • 标签: 老年痴呆 主要照顾者 负荷 社会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伊立替康的主要不良反应以及与迟发性腹泻的相关因素。方法研究对象是我院2016年12月到2017年2月期间采用伊立替康治疗的100例恶性肿瘤患者,回顾分析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以及出现迟发性腹泻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患者治疗期间恶心呕吐18例、骨髓抑制23例、迟发性腹泻24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5.0%。迟发性腹泻患者与非迟发性腹泻患者在年龄方面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伊立替康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主要有迟发性腹泻、恶心呕吐、骨髓抑制,年龄是迟发型腹泻的主要影响因素,对年龄较大患者采用伊立替康治疗期间需要注重迟发型腹泻的防治。

  • 标签: 伊立替康 不良反应 迟发性腹泻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结肠癌术后并发肠瘘致腹腔感染患者的主要致病菌及护理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40例结肠癌术后并发肠瘘致腹腔感染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进行比较,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结果送检结果显示结肠癌术后并发肠瘘致腹腔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占70.00%,革兰阳性菌占20.00%,真菌占10.00%。实验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QLQ-RC38评分得分中身体形象、对未来的期望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癌术后并发肠瘘致腹腔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优质护理在结肠癌术后并发肠瘘致腹腔感染患者的护理中显著疗效,且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护理的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结肠癌 肠瘘 腹腔感染 致病菌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在肾病综合征患儿主要照顾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0例肾病综合征患儿主要照顾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采取KAP模式健康教育,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评估患儿主要照顾者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采用MMAS-8量表评估患儿的依从性,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患儿的负性情绪。结果健康教育后,实施健康教育后,两组研究对象各维度疾病知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O5),干预组得分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依从性得分,干预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2=17.227P=0.000);焦虑抑郁评估干预组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7.865P=0.000,t=4.323P=0.000)。结论与常规健康教育相比KAP模式健康教育能显著性提高肾病综合征患儿主要照顾者的疾病知识水平和患儿的治疗依从性,降低其负性情绪。

  • 标签: 知信行模式 肾病综合征 照顾者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结肠癌术后并发肠瘘致腹腔感染患者的主要致病菌及护理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40例结肠癌术后并发肠瘘致腹腔感染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进行比较,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结果送检结果显示结肠癌术后并发肠瘘致腹腔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占70.00%,革兰阳性菌占20.00%,真菌占10.00%。实验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QLQ-RC38评分得分中身体形象、对未来的期望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癌术后并发肠瘘致腹腔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优质护理在结肠癌术后并发肠瘘致腹腔感染患者的护理中显著疗效,且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护理的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结肠癌 肠瘘 腹腔感染 致病菌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结肠癌术后并发肠瘘致腹腔感染患者的主要致病菌及护理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40例结肠癌术后并发肠瘘致腹腔感染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进行比较,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结果送检结果显示结肠癌术后并发肠瘘致腹腔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占70.00%,革兰阳性菌占20.00%,真菌占10.00%。实验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QLQ-RC38评分得分中身体形象、对未来的期望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癌术后并发肠瘘致腹腔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优质护理在结肠癌术后并发肠瘘致腹腔感染患者的护理中显著疗效,且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护理的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结肠癌 肠瘘 腹腔感染 致病菌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叶酸干预治疗对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和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效果作分析总结。方法研究中对照组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用常规方法+叶酸治疗。结果观察组Hcy水平低,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H型高血压患者在接受常规方法治疗的同时以叶酸干预的效果更佳,可显著降低其Hcy水平及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 标签: 叶酸 H型高血压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 主要心血管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