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内科护理中协同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将我院心内科 2017年 1月 ~2018年 6月收入的 130例患者分为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及采取协同护理模式的观察组各 65例,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前两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自护能力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自护能力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心内科护理中应用协同护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改善其负性心理状态并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加以推广使用。

  • 标签: 心内科 协同护理模式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早期护理干预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诱发心肌炎病人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 2016年 8月到 2017年 9月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诱发心肌炎患者 168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8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生活质量以及两组患者 干预 前后肌钙蛋白和心肌酶谱变化。 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 81.2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 95.2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 LDH、 CK、 cTnl水平均有所下降,观察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 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诱发心肌炎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促进血清指标恢复正常,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心肌炎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和分析对患有心内科疾病的患者应用协同护理的临床护理疗效及对其消化系统的影响。方法 选用 2015年 1月到 2017年 1月来我院心内科接受入院治疗的心内科疾病患者 100例为受试对象,按照随机分化表的划分,将 10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 50例,其中实验组的 50例患者接受协同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护理的总体满意度及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接受协同护理的实验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护理的总体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结论 对心内科疾病患者应用协同护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并降低其出现消化系统并发症发生几率,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协同护理 心内科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偏头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 60 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0 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及护理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头痛程度、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分。 [结果]观察组的头痛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患者满意度更高。 [结论]护理干预应用在偏头痛患者中临床疗效确切, 可明显缓解患者 临床症状 , 患者满意度较高, 值得 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偏头痛 头痛症状积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体位干预对头位异常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 2015年 3月到 2016年 3月接受助产的持续性枕后位与枕横位的初产妇 100例,将这些持续性枕后位与枕横位的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 50名患者。对于对照组的初产妇采用常规的胎背对侧卧位与宫口开全采用膀胱截石位的方式,对于实验组的患者采用双膝跪位、宫口开全采用 McRo bert体位方式,记录两组患者治疗的数据,经过这两种不同的体位干预进行进行分娩后,比较两组初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产程需要的时间、婴儿出生后的评分情况与初产妇产后出血量情况。结果 经过不同的体位进行分娩,实验组初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产程需要的时间、婴儿出生后的评分情况与初产妇产后出血量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顺产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剖宫产率与对照组相比更低,总产程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更短,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采用特殊体位干预也就是说在产妇进行分娩时采用双膝跪位、宫口开全采用 McRo bert体位方式进行分娩,可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缩短产妇的产程,且可减少婴儿窒息与降低产后出现大量出血的状况,减少了危害几率。

  • 标签: 体位干预 头位异常 产妇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接受注水式结肠镜检查中患者的护理要点,为患者提供全程系统的护理干预和优质护理,更好的减轻患者在检查中的不适症状。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法选取 300例接受注水式结肠镜受检患者,分别采取方法注水式护理方法和常规结肠镜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受检患者的紧张、焦虑感、床面污染、疼痛评分及进镜时间。结果 注水式护理组患者在焦虑紧张感、疼痛程度、创面污染方面均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 P< 0.05),而两组患者退镜时间无显著差异( P> 0.05)。 结论 在注气式肠镜检查护理干预基础上辅以全程系统的注水式护理干预模式,在检查过程中可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紧张、焦虑羞耻感等不适感并可降低床面污染率。

  • 标签: 注水式结肠镜 患者焦虑紧张度 创面污染 疼痛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肿瘤患者开颅术后头痛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 50例脑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于 2017年 6月至 2019年 6月间入院接受开颅术治疗,术后采用 VAS视觉模拟评分法按照重度、中度、轻度以及无痛四级评价标准对所有患者的头痛程度进行评估,比较性别及不同肿瘤部位对头痛的影响。 结果:男性患者的疼痛程度要明显低于女性患者,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 p< 0.05);肿瘤部位位于幕上脑时患者的疼痛程度要高于肿瘤部位位于幕下脑,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脑肿瘤患者开颅术后头痛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病灶部位、痛阙以及情绪因素,因此围术期护理人员应当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做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环境护理以及生活护理,以保障开颅术后患者的预后质量,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脑肿瘤 开颅术 头痛 影响因素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对淋巴瘤化疗患者预后康复的疗效影响。 方法: 选择我院 2015 年 4 月 -2017 年 2 月收治的淋巴瘤患者 70 例进行研究,对 70 例化疗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升高,不良反应的发生也明显减少, 差异显著, P < 0.05 。 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淋巴瘤化疗患者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淋巴瘤 护理干预 预后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时围术期存在的相关危险因素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 2017年 9月 -2018年 1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的 70例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以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围术期期间 2组分别给予常规、整体护理干预,对比 2组患者术后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疼痛等的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疼痛评分、生存质量评分的改善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术后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给予患者整体护理干预,可提高其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 危险因素 围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对 ICU脑出血病人预防肺部感染的效果。 方法 研究对象为100 例脑出血 患者,所有患者均出现肺部感染,并根据随机数表的方式将这些患者 随机平均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全程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 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出现 不良反应、肺部感染以及死亡病例数均少于对照组 ,并且观察组患者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2 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对 ICU脑出血病人 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明显的减少肺部感染等不良情况,并可以提高护理满意率 。

  • 标签: 护理干预 ICU脑出血病人 肺部感染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雾霾天气中哮喘患者的影响。方法:针对 2015年 10月份至 2016年 3月份在雾霾天气中收治的哮喘患者 146例,对其进行“认知 -行为干预”、药物使用指导、病情自我监测、饮食及心理综合性护理干预等。结果:通过综合性护理干预哮喘患者在雾霾天气中对自身疾病及治病因素有了更高的认识,自我防护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结论:哮喘患者通过医护人员全方位护理干预措施的落实,降低了哮喘的发病率,提高了生活质量,使哮喘发作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 探讨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 2017 年 12 月~ 2019 年 05 月收治的 96 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传统一般护理措施 + 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完成;就组间眩晕护理总有效率以及 HAMA 评分展开对比。 结果: 最终发现,护理前,实验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 HAMA 评分同比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 P >0.05 );护理后,实验组 HAMA 评分低于比照组明显( P <0.05 )。 结论: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于临床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后,利于眩晕护理效果提升以及 HAMA 评分降低,最终促进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疾病转归。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以妊娠期高血压者为例,观察分析产科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 40例为对象,以整群随机化方式分设组别。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予以研究组患者产科护理。观察二者的血压水平。结果:对照组患者干预后血压水平指标明显高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率为 25.00%,高于研究组的 0.00%,差异大( P< 0.05)。结论: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予以产科护理干预,能控制血压水平在合理范围内,改善病情。

  • 标签: 妊娠期高血压 产科护理干预 血压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 : 探讨 分析青年女性面部烧伤患者护理中实施认知行为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8 年 3 月一 2019 年 3 月 48 例青年女性面部烧伤患者作为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干预效果及应用价值 。方法 统计 2016 年 1 月 -2017 年 12 月急诊入住我 院的病患,从中筛选出 88 例急性有机磷中毒的病患,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分别给予 优化的 急救护理和常规急救护理 。观察、记录入院治疗时间(抢救室救治时间、用药时间以及留观时间)、治疗效果和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并分析、对比这些指标结果 。结果 研究 组在的入院治疗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 P< 0.05, 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实施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治疗 效果好 , 治疗时间短,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优化急救护理 急性有机磷中毒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护理干预对无痛分娩产妇分娩结局及产后尿潴留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8 年 6 月 1日到 2018 年 12 月 30日期间来我院行无痛分娩的 400名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 n=200)与治疗组( n=20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添加临床护理干预。对两组产妇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治疗组分娩结局、新生儿出生

  • 标签: 临床护理干预 无痛分娩产妇 分娩结局 产后尿潴留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研究 使用 针对性护理对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手术患者的干预效果分析。 方法 选 择 2017 . 1 .1 -2018 . 1 .1 我院 收治的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 160 例进行研究 ,随机分为观察 、 对照 两 组,每组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老年白内障 青光眼 效果分析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骨科手术中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 2017 年 6 月至 2019 年 6 月骨科收治的 90 例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依据患者所采取的护理干预措施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均 45 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护理效果和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比对照组更佳,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 0.05 ,差异显著。 结论: 在患者骨科手术护理中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护理效果明显提升,护理效果更佳,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 标签: 骨科手术 手术室护理干预 切口感染 运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和分析个性化健康教育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干预的临床价值效果。方法 选取在 2017年 1月到 2018年月在我院诊疗的 9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化分配的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实验组采取常规护理联合个性化健康教育,对比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治疗的依从率、健康知识评分等数据。结果 经过统计数据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患者疼痛明显缓解,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较高;经过健康教育,患者对疾病了解较为全面,实验组的治疗依从率较高;实验组患者的健康教育评分较高,以上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个性化健康教育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干预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患者经过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治疗依从性较高,了解相关健康教育知识,健康知识评分较高,患者疼痛症状明显缓解,生活质量显著提升,临床疗效较显著,因此,可在临床治疗中作为首选方案。

  • 标签: 个性化健康教育 类风湿性关节炎 干预价值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术前心理护理干预护理对甲状腺癌手术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消化系统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于 2017年 4月 --2018年 4月选取我院收治的 120例甲状腺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与临床研究,根据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 60例,实验组患者接受术前心理干预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分析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焦虑状态评分及消化系统功能恢复速度。结果:经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且实验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进食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在甲状腺癌手术过程中给予患者术前心理干预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促进其消化系统功能的恢复,优化心理状态,促进患者预后恢复。

  • 标签: 术前心理干预护理 甲状腺癌手术 临床疗效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