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卵巢肿瘤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抽调2014年1月~2017年3月在我院确诊的1142例卵巢肿瘤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结合组织学特点、患者年龄、肿瘤部位,总结卵巢肿瘤发病特点。结果1142例卵巢肿瘤患者中97.4%(1112/1142)为原发性卵巢肿瘤。良性肿瘤患者年龄多集中分布在21~50岁,恶性肿瘤患者年龄多集中分布在31~60岁,生殖细胞肿瘤患者年龄多集中分布在20岁以下。结论组织学分类复杂多样的卵巢肿瘤与患者年龄存在密切相关性,分析总结卵巢肿瘤病理特点是提高临床早期诊断、治疗水平的关键着手点。

  • 标签: 卵巢肿瘤 病理特点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症肺炎的临床特点,分析影响疾病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本院重症肺炎患者71例作为样本,调取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特点加以分析。结果重症肺炎患者临床症状以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胸闷心慌、发热为主,症状发生率分别为80.3%、76.1%、80.3%及50.7%。年龄、器官衰竭情况、消化道出血情况、合并糖尿病情况以及住院天数,均属于影响疾病治疗效果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临床应加强对危险患者的关注,应为之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高疾病治疗有效率。

  • 标签: 重症肺炎 危险因素 器官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动态血压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信息。方法选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102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观察组)和同期接收的96例单纯高血压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展开24h动态血压监测,并对比两组患者监测的结果。结果在对比两组患者24h平均收缩压、舒张压、昼间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时,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同时对比中还发现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非杓型比例、晨峰出现频率均超过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24h动态监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昼夜血压和变化规律,可及时调整患者治疗方案,并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动态血压 高血压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胃穿孔的临床特点,探讨具体的手术治疗方式及应用效果。方法53例胃穿孔患者被纳入本次研究,均为本院普外科收治的住院患者,临床资料收集时间为2012年5月~2017年5月。对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总结,实施针对性的手术治疗,并观察手术效果。结果53例患者临床主要表现出恶心呕吐和反酸以及一定的腹部症状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平均住院时间(7.15±0.25)d,术后1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1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3.78%(2/53)。术后对患者实施为期1个月的随访,5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且未出现复发情况。结论胃穿孔具有一定的临床特点,临床要注意早发现、早诊断,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手术方案进行治疗。

  • 标签: 胃穿孔 临床特点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双侧甲状腺癌的临床新特点。方法对比两组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在B超检查准确率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有6例进行姑息手术。两组在手术方式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在冰冻切片病理检查方面相对比,差异较小(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5.31%低于参照组31.03%,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随着B超检查及时的提高,对单侧和双侧甲状腺癌患者能进行有效的区分和发现,对双侧甲状腺癌实施常规性的中央区清扫,对中央区出现淋巴性转移的患者要注意探查颈侧区。

  • 标签: 甲状腺癌 双侧 临床新特点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3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笔者对相关知识的了解与掌握情况,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年龄一般为60岁以上,同时此类患者一般合并有电解质紊乱、呼吸衰竭、肺部感染等多种疾病症状。结论肺心病患者一旦出现心律失常现象后应该积极寻找病因,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进行治疗,同时对患者各项指标加强监护,防止产生不良后果。

  • 标签: 肺心病 心律失常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7月-2016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38例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并发症、临床特点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例患儿在性别、年龄段比例、并发症情况比较,有一定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本组38例患儿不同年龄段的主要致病原比例比较,存在一定差异(P<0.05),并发症种类与平均治愈时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r=0.38,P<0.05);不同致病原感染的患儿临床治愈率、病死率存在一定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科重症肺炎严重危害着小儿的健康,细菌感染多见,早期防治是降低重症肺炎、病死率的关键,临床医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积极综合治疗。

  • 标签: 儿科重症肺炎 细菌感染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宫外孕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探讨。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5年02月-20156年10月收治的62例宫外孕患者,对其采取科学的临床护理措施,对患者的心理特点以及临床护理疗效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后,62例宫外孕患者的焦虑、紧张发生率17.74%,恐惧发生率为19.35%,自卑发生率为19.35%,烦躁发生率为19.35%,和护理干预前各项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外孕患者实施科学的临床护理干预后,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消除患者的焦虑、紧张不安情绪,帮助患者更好的度过妊娠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宫外孕患者 心理特点 护理对策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胎盘早剥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7年1月期间胎盘早剥患者130例进行分组,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终止妊娠组采用立刻终止妊娠的方法治疗;硫酸镁组采用保守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分娩孕周、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死亡率。结果130例胎盘早剥患者中,有40例有腹痛症状,45例阴道流血,23例伴随血性羊水。经治疗,硫酸镁组患者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和终止妊娠组无显著差异,P>0.05;硫酸镁组分娩孕周、新生儿Apgar评分显著比终止妊娠组好,P<0.05;硫酸镁组新生儿死亡率显著比终止妊娠组低,P<0.05。结论胎盘早剥的临床特点有腹痛、阴道流血、血性羊水等,经保守治疗有有效延长孕周,改善妊娠结局,减少新生儿死亡,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胎盘早剥 临床特点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重视和加强对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使之达到充分透析提高生活质量。方法根据患者存在的不同心理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人性化的心理沟通和情感支持。结果患者普遍乐于接受心理护理,对生活态度有明显改善,提高了血透的治疗效果。结论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长期维持血透的患者有显著的意义。

  • 标签: 血液透析 心理特点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NICU病房发生医院感染的特点与干预对策。方法抽取2015年7月-2016年8月期间我科室收治的89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血液以及痰液标本情况,分析真菌、大肠杆菌等病原菌患者分布情情况。结果本次研究的590例患者中,86例发生医院感染,44.19%(38/586)为呼吸道,感染例数最多的部位,紧接着是22.09%(19/86)泌尿道;呼吸道感染比重44.19%(38/86)明显高于泌尿道22.09%(19/86)(=3.475,P=0.038)、胃肠道13.95%(12/86)(=5.346,P=0.032)等其他部位,对比差异显著(P<0.05);格兰阴性菌比重59.78%(69/116)显著高于革兰阳性菌35.34%(41/116)(=4.524,P=0.036)(P<0.05)。结论NICU病房发生医院感染最多的是呼吸道感染,紧接着是泌尿道感染,对患儿的康复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医护人员应当重视预防感染,主动向家属宣传相关的预防措施,降低感染率。

  • 标签: NICU病房 医院感染 特点 干预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T、MRI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影像学特点。方法撷取本院收治的70例脑卒中患者,撷取时间是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对其进行CT、MRI检查,并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出血性脑卒中MRI示超急性期存在T2低信号、T1等信号;急性期存在T2低信号、T1低信号或者等信号;亚急性期T2以及T1均是高信号;慢性期T2高信号周边伴随低信号,T1低信号;CT示囊变期是低密度、同侧的组织可见萎缩、未出现水肿、边界清晰;吸收期低密度、占位突出、水肿较大、边缘模糊;亚急性期高密度影的周边是低密度;急性期占位轻、水肿少、边界清晰、高密度;缺血性脑卒中MRI示急性期DWI是高信号、FLAIR是高信号、T2W1是高信号、T1W1是低信号;24小时之后,T1W是低密度,T2W是高密度,DWI是低信号、FLAIR是低信号,周边环绕高信号,并且存在增生的胶质,T2W1是高信号、T1W1是低信号。CT示早期出现致密动脉征,颈内动脉密度增高、大脑中增高;岛带灰白质界面消失,存在岛带征;豆状核轮廓密度降低或者模糊,24小时之后斑片状或者片状的低密度影,脑实质的密度降低,时间越长,密度越低,模糊效应会在2-3周出现,1个月之后,受损的脑组织存在液化,软化灶出现,CT下表现为脑脊液样低密度影。结论在脑卒中的检查中,CT以及MRI的应用价值相当,出血性的脑卒中患者予以CT检查、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予以MRI检查效果更为确切,所以临床医师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予以针对性的检查。

  • 标签: CT MRI 脑卒中 影像学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80例儿童重症肺炎的临床特点以及临床表现。方法选取在本院(在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重症肺炎患儿。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80例重症肺炎患儿的病原学特点、病原学检查、治愈率、死亡率和高危因素。结果(1)80例儿童重症肺炎的临床特点为呼吸困难伴有心力衰竭、体温超过38.5°C;(2)病原体为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支原体、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阳性菌、呼吸道合胞病毒;(3)高危因素先天性心脏病、先天遗传代谢性疾病和营养不良;(4)在治疗过程中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和抗病毒药物等是治疗关键,80例重症肺炎患儿中治愈例数为77例,死亡例数为3例,治愈率为96.25%,死亡率为3.75%,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特点为呼吸困难伴有心力衰竭、体温超过38.5°C,积极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能够控制好重症肺炎患儿的炎症反应。

  • 标签: 重症肺炎患儿 病原学特点 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人消化性溃疡临床特点。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住院的102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2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中68例患者无明显腹痛症状,占66.7%,胃溃疡58例,十二指肠溃疡32例,两者之比为1.81∶1,巨型溃疡发生率高达41例,占40.2%。以上消化道出血(呕血、黑便)为首发症状的患者44例,占全部病例的43.1%,幽门梗阻11例占10.8%,胃穿孔9例占8.8%。结论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为发病症状不典型,疼痛无规律性;胃溃疡远比十二指肠溃疡多;巨大溃疡明显增多;溃疡的并发症以出血最为多见,幽门梗阻和穿孔次之;复发率高,愈合缓慢,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探讨。

  • 标签: 老年人 消化性溃疡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对盆腔脂肪增多症应用CT诊断,分析其临床特点。方法对15例盆腔脂肪增多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加以回顾分析,皆采取CT检查,分析其CT诊断特点和临床表现,并和病理诊断结果相比。结果CT显示所有患者皆显示膀胱与直肠周围出现大量的脂肪密度影,分布均匀,膀胱与直肠有受压变形症状,2例患者合并有腺性膀胱炎。病理诊断15例患者皆为盆腔脂肪增多症,CT诊断14例患者为盆腔脂肪增多症,两种诊断方法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根据CT检查及其临床特点分析,可正确判断出盆腔脂肪增多症的临床表现,为后期诊疗提供重要借鉴。

  • 标签: 盆腔脂肪增多症 CT诊断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孕期保健护理的实施意义。方法选取本院100例孕产妇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时间为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期间,经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保健护理,观察组进行孕期保健护理,对比两组孕产妇的妊娠结果。结果观察组孕产妇的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糖尿病发生率、巨大儿发生率及自然分娩率均优于对照组,X?值分别为7.16、6.35、8.58、13.50,P均<0.05。结论为孕产妇实施孕期保健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孕产妇 孕期保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的6月~2017年的6月我科所诊治的47例脑血栓病患,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在治疗期间实施常规临床护理,研究组则实施优质护理,对比施护效果。结果研究组在情感、服务、环境方面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血栓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能提升护理质量和护理服务的效率,促进治疗安全性与患者的恢复效率提高,也让患者及家属对医护工作更加满意。

  • 标签: 脑血栓 优质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节护理在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给临床护理提高理论研究。方法本次研究主要选取2016年1月份至2017年6月份医院收治的脑血栓患者84例,随机分成常规组和细节组,每组患者42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细节组采用细节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和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CSS评分低,MBI评分高,住院时间短,溶栓延误时间时间少;急性溶栓成功率高,出院后复发率低,护理满意度高,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细节护理应用到脑血栓患者中,有助于改善患者各项指标,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溶栓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脑血栓 细节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肺炎实施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于我科的108例肺炎患儿,按照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54例,实施常规肺炎护理措施,观察组54例,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有效率为98.15%,护理满意度为94.44%;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有效率为92.59%,护理的满意度为85.18%,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炎患儿在治疗过程中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儿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小儿肺炎 综合护理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