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电图数据在不同病症的临床诊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间30例成人失神癫痫患者为研究组和30例感染性脑炎患者为对照组,并对两组患者进行脑电图的检查,数据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对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脑电图结果比较,研究组癫痫样放电率为66.6%,非特异性异常率为16.7%,总异常率为83.3%;对照组感染性脑炎患者放电率为55.7%,非特异性异常率为13.3%,总异常率为69.0%;研究组癫痫样放电率、总异常率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感染性脑炎放电率、总异常率,两组数据比较有明显的差异。结论临床中对不同的病症采取脑电图诊断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能够准确诊断患者的脑电异常放电情况,在临床诊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成人失神癫痫 脑电图 感染性脑炎
  • 简介:摘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对人们健康带来危害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管理工作已经成为了全球当中的关注热点。目前我国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由于缺乏一些个体差异化的干预措施,因此面临着比较大的挑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数据分析手段将会越来越成熟,能够在慢病的管理当中发挥着积极的功效。

  • 标签: 大数据分析 慢病管理 应用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32例瞳孔异常患儿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32例有瞳孔异常表现收治我科住院及要求我科会诊的患儿。结果32例患儿中,瞳孔病理性增大的24例;双侧瞳孔均病理性减小的有8例。脑炎、药物性的瞳孔改变及与动眼神经神经相关的瞳孔改变为小儿瞳孔异常的常见原因,仍有部分瞳孔异常原因并不明确。结论瞳孔异常虽然病因复杂,但各种疾病有相应的临床特点,应仔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的瞳孔检查,并结合影像学检查综合考虑,避免误诊。

  • 标签: 瞳孔异常 病因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力异常分娩产妇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来我院接受产力异常分娩产妇46例,运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产妇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分娩后无并发症发生,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力异常分娩产妇采取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满意度较高,产妇较为认可,且并发症发生情况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产力异常 临床护理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电图ST-T异常患者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总结。方法选取了2017年6月~2018年6月一年之内来我院住院的200例心电图ST-T异常患者采取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进行检查。结果确诊为冠心病患者150例.发病时临床表现为心悸失常,心绞痛,或突然剧痛,胸闷气短,面色苍白,出冷汗等。确诊为非冠心病患者50例,发作时临床表现为胸闷,气短,心烦等等,并且无规律性。结论对无糖尿病,高血压等病史的女性型患者,心电图有ST-T异常,在发病时表现为无典型心绞痛症状,患冠心病概率较低。

  • 标签: 心电图 ST-T 异常 冠脉造影 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音乐、认知和心算三个实验的脑电图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得出左右脑皮层在每个实验不同状态下的情绪反应。方法由于在不同状态或不同条件下人脑的状态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对各种事件进行分析,获得不同状态下人脑的不同特征。结果本文因子分析是针对不同因子产生的信号进行分离的,所以比其它方法更能反映这种复杂的高级脑活动的过程。通过三个试验的结果,可以看出左脑皮层在心算状态、听中文和听喜欢的音乐时起主要作用,而右脑皮层在实验前后闭眼放松、听日文和听不喜欢的音乐时起主要作用。结论左脑皮层和人们感兴趣的事情有关,右脑皮层和人们不感兴趣的事情有关。左脑皮层和闭眼心算状态有关,右脑皮层和闭眼放松状态有关。

  • 标签: 脑电图 因子分析 皮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异常白细胞直方图和异常的血小板直方图在临床检验中应用的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住院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异常白细胞直方图提示符通常情况下有WL、T1、T2、F1、F2、F3、WU七种,其中较为常见的为WL、T1、F1;异常血小板直方图提示符通常情况下有PL、PD、MP、DW四种,噪音干扰为PL、PD出现的主要原因,PL、PD出现频率很低。结论临床检验人员在进行血常规检查的过程中应该对异常白细胞和血小板直方图提示符进行良好的分析和理解,将有效的依据提供给临床医师,从而将漏诊、误诊率降低到最低限度。

  • 标签: 异常白细胞直方图 异常血小板直方图 临床检验 应用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异常分娩当中臀位助产术的临床应用效果,为今后的临床助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分娩的异常臀位产妇60例,将这60例产妇分成三组,分别实行臀位牵引产、剖宫产和臀位助产三种分娩方式,观察出现臀位异常分娩时,多采取何种分娩术,以及每种分娩术的并发症与死亡率等情况。以此来具体分析臀位助产术在臀位异常分娩中的重要作用。结果在体重小于3500g的围生儿应采取臀位助产的分娩方式,体重大于3500g的围生儿应采取剖宫产的分娩方式,臀位牵引术的并发症率显著大于臀位助产术,而臀位助产术的并发症率显著大于剖宫产术,臀位牵引术的死亡率显著大于臀位助产术和剖宫产术,具有可比性。而臀位助产术的死亡率与剖宫产术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处理臀位异常分娩的过程中,剖宫产与臀位助产术应用比较多。结论在对异常分娩的产妇选择科学的分娩方式时,要先对胎儿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有针对性地选择臀位产的分娩方式,能够明显降低新生儿的并发症和死亡率,值得在今后的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异常分娩 臀位助产术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体位干预对头位异常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 2015年 3月到 2016年 3月接受助产的持续性枕后位与枕横位的初产妇 100例,将这些持续性枕后位与枕横位的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 50名患者。对于对照组的初产妇采用常规的胎背对侧卧位与宫口开全采用膀胱截石位的方式,对于实验组的患者采用双膝跪位、宫口开全采用 McRo bert体位方式,记录两组患者治疗的数据,经过这两种不同的体位干预进行进行分娩后,比较两组初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产程需要的时间、婴儿出生后的评分情况与初产妇产后出血量情况。结果 经过不同的体位进行分娩,实验组初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产程需要的时间、婴儿出生后的评分情况与初产妇产后出血量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顺产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剖宫产率与对照组相比更低,总产程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更短,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采用特殊体位干预也就是说在产妇进行分娩时采用双膝跪位、宫口开全采用 McRo bert体位方式进行分娩,可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缩短产妇的产程,且可减少婴儿窒息与降低产后出现大量出血的状况,减少了危害几率。

  • 标签: 体位干预 头位异常 产妇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使血细胞检验在检测中获得更为稳定、有效、精准的可靠数据,避免临床诊断出现偏差,病情和治疗方案判定错误。方法通过对血细胞标本采集、标本抗凝、标本保存和运输、仪器校准等环节的分析,防范血细胞检验工作中异常因素对最终结果的影响。结果科学、合理的开展血液检验工作的每一个步骤,认真细致的防范,可有效提高血细胞检验的质量。结论要充分考虑血细胞检验的多种影响因素,严格控制,保证检验的准确性。

  • 标签: 血细胞检验 异常因素 防范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孕症和自然流产患者染色体核型分布的关系。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行外周血染色体检查的不孕症和自然流产患者41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发现异染色区异常病例进行C显带确认,发现随体及随体柄异常进行N显带确认。结果在对该院就诊的不孕症和自然流产患者核型分析检查的416例样品中,共检出的51例染色体异常核型和2例性发育异常病例,总异常率为12.26%。51例染色体异常核型中常染色体结构异常有34例;异染色区多态性9例;性染色体结构异常4例。染色体数目异常4例,其中1例为嵌合型数目异常。结论染色体核型异常与不孕症和自然流产密切相关,也是出生异常胎儿的重要原因,为达到降低出生人口缺陷率优生优育的目标应进行必要的遗传学咨询、产前筛查、产前诊断。

  • 标签: 不孕症 自然流产 染色体核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甲亢患者异常心理状态护理。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1例甲亢患者,实验组34例给予综合干预,对照组27例接受常规干预。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亢患者异常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和综合干预,有助于身体健康的恢复。

  • 标签: 甲亢患者 异常心理状态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异常心电图的临床发生率和表现形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间门诊和病房就诊且接受心电图检查的老年患者为研究目标,所有患者均充分休息后进行12导联心电图扫描,并由2名专业医师进行分析。结果1000例老年患者中317例患者出现心电图异常,百分率为31.7%。60~79年龄段的心电图异常者最多,高达37.97,其次为60~69年龄段患者,为30.99%;80~90年龄段心电图异常者最少,仅为22.5%。三个年龄段间比较心电图异常发生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17例老年异常心电图患者中主要以T波改变、窦性心律不、ST段改变为主,分别占50.19%、35.96%和29.02%。。结论心电图在老年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老年异常心电图发生率较高,且以以ST段改变、房性早搏、右束支传导阻滞为主,应加强对老年患者定期心电图检查,以早期发现疾病。

  • 标签: 老年患者 异常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唐氏筛查中单项血清学指标异常与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进行产检的35792例孕妇作为考察对象,进行唐氏筛查单项血清学指标检测、无创DNA产前检测和侵入性产前诊断,分析各项指标数据。结果针对唐氏筛查单项血清学指标异常且无创产前DNA检测异常的26例孕妇,行侵入性产前诊断,确诊16例染色体异常,其中9例为21-三体,5例为性染色体异常(4例为性染色体数目异常,1例基因芯片检测结果提示X染色体微重复),2例为染色体多态性。结论唐氏筛查单项血清学指标异常对胎儿染色体异常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 标签: 唐氏筛查 单项血清学指标异常 无创DNA产前检测 侵入性产前诊断 染色体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异常白细胞直方图和异常的血小板直方图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以来收治的86例住院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异常白细胞直方图提示符通常情况下有WL、T1、T2、F1、F2、F3、WU七种,其中较为常见的为WL、T1、F1;异常血小板直方图提示符有PL、PD、MP、DW四种,其中最不常见的为PL、PD,而PL、PD是出现噪音干扰的主要原因。结论临床检验人员在进行血常规检查的过程中应该对异常白细胞和血小板直方图提示符进行良好的分析和理解,将有效的依据提供给临床医师,从而降低漏诊率及误诊率。

  • 标签: 异常白细胞直方图 异常血小板直方图 临床检验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贵港地区产前诊断中羊水染色体异常与多态性发生率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优生遗传科门诊就诊的3828名符合产前诊断指征的孕中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均行羊水穿刺对胎儿染色体进行检查。结果3828例受检孕妇水染色体异常检出218例(5.69%),其中数目异常184例,结构异常30例,嵌合体4例;另羊水染色体多态性核型检出288例(7.52%),其中1号、9号及16号染色体多态166例,D组和G组染色体多态55例,Y染色体多态67例。结论临床上通过核型分析能够对胎儿染色体疾病进行诊断,而异常核型所导致的胎儿临床效应及妊娠结局也会大相径庭,临床上需要借助分子检测来辨别不同的微小结构改变,从而对多态性核型进行进一步的明确和诊断。

  • 标签: 羊水穿刺 染色体异常 多态性 产前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低磷饮食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钙磷代谢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行规律血液透析、血磷>1.5mmol/L的MHD患者40例,在原有的治疗MHD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的基础上进行低磷饮食干预。3个月后观察低磷饮食干预前后的钙磷代谢指标如血钙、血磷、钙磷乘积、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及营养指标如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的变化。结果低磷饮食干预后,MHD患者血磷、钙磷乘积较干预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血钙、iPTH、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较干预前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MHD患者长期低磷饮食,对改善钙磷代谢紊乱,防止其因钙磷代谢紊乱所引起的营养不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血液透析 低磷饮食 钙磷代谢 营养状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第二产程异常时产钳助产和剖宫产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情况。方法现对2017.05-2018.05我院分娩产妇在第二产程异常时选择产钳助产和选择剖宫产结束分娩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其母婴结局。结果产钳助产组产后出血率、产褥感染率、新生儿窒息率显著低于剖宫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在新生儿肺炎方面无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第二产程异常时采用产钳助产可减少剖宫产的发生率,提高分娩结局,减少产妇产后出血、产褥感染的发生情况,提高新生儿的出生质量,使产妇产后的身体及早恢复。

  • 标签: 第二产程异常 产钳助产 剖宫产 母婴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宫腔镜在子宫异常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妇科使用宫腔镜诊治的60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最佳时机行宫腔镜检查,并在宫腔镜直视下将刮宫所得标本行病理检查,对症积极治疗。结果60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中;宫腔内有异常病变者50例,占83.33%,其中子宫内膜息肉20例,子宫内膜增生10例,子宫黏膜下肌瘤10例,慢性子宫内膜炎8例,子宫内膜癌2例。镜下诊断与病理活检的符合率为95.10%,经宫腔镜治疗病例治愈率为96.74%。结论子宫异常出血原因主要包括内膜息肉、内膜增殖症、子宫内膜癌、黏膜下肌瘤,宫腔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子宫出血 宫腔镜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