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生物反馈疗法、电刺激疗法联合治疗女性压力尿失禁的疗效。方法将2015.02.01日至2017.01.01日在本院就诊的64例女性压力尿失禁患者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治疗方法为电刺激疗法)、观察组(治疗方法为电刺激疗法+生物反馈疗法),每组有32例患者,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最大尿流量、持续收缩力、协调能力、最大收缩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的上述对比指标无较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最大尿流量(35.56±6.64)、持续收缩力(72.58±15.30)、协调能力(5.41±1.49)、最大收缩力(86.21±14.23)都大于对照组数据(26.65±6.31)、(50.20±7.54)、(4.01±1.19)、(61.56±9.69)(p<0.05)。结论在女性压力尿失禁治疗中联合应用生物反馈疗法和电刺激疗法效果十分优越。

  • 标签: 女性 压力性尿失禁 生物反馈 电刺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刺及生物反馈治疗慢性功能便秘(失弛缓型)临床疗效。方法符合诊断的慢性功能便秘(失弛缓型)81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共41例采用生物反馈及针刺治疗;对照组共40例,仅采用生物反馈治疗,两组均治疗2疗程后,观察两组便秘PROs积分及临床疗效评估。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便质评分、便意感、排便频率、排便时间、排便费力程度、排便不尽感、肛门坠胀感、排便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生物反馈疗法治疗慢性功能便秘(失迟缓型)具有更加持久和稳定的疗效。但两者疗效中是否具有交互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针刺 生物反馈 慢性功能性便秘 失弛缓型 疗效
  • 简介:医学专业实验课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主要目标。在教学中应用控制论和信息学原理分析课堂教学,采取即时反馈的方法,不断接受来自学生的输出信息,及时地调整教学方法,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 标签: 控制论 医学实验课 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偏瘫早期下肢运动功能与平衡能力的相关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共52例)作为此次研究分析的对象,并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随机分设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其中,两组全部患者均给予物理因子及常规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25例)在此基础上给予A1-下肢智能训练系统进行康复训练,对照组(27)则给予老式普通站立床进行训练,对比分析两组治疗2周及4周后的效果分析。结果两组治疗2周、4周后的下肢运功功能、步行功能的改善幅度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存在,且P<0.05,有统计学差异存在;研究组下肢运功功能、步行功能的改善幅度与对照组存在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A1-下肢智能训练系统进行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下肢运动的功能、步行的能力,建议推广。

  • 标签: A1-下肢智能训练系统 老式站立床 脑卒中 偏瘫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比较产妇产后盆底康复运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对康复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妇产科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99例产妇作为本次临床观察的观察对象,将33例经产妇分为一组,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联合治疗、66例初产妇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3例产妇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联合治疗,对照组33例产妇采用产后健康宣教治疗。观察3组产妇治疗3月后盆底综合肌力及尿失禁发生几率。结果观察组产妇经治疗后综合肌力明显高于其余两组患者P<0.05.观察组产妇在治疗后尿失禁3例,占总比例的9.09%,对照组尿失禁10例,占总比率的30.30%,经产妇组尿失禁7例,占总比率的21.21%。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对产后盆底康复有明显效果,能有效提升产妇盆底综合肌力。

  • 标签: 盆底功能障碍 产后修复 盆底综合肌力 盆底肌锻炼 生物反馈 电刺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焦虑症患者采用脑电生物反馈疗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83例焦虑症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以不同疗法作依据随机分为实验组(42例)和参照组(41例)。实验组患者施以脑电生物反馈疗法,参照组患者施以常规疗法,观察比对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阳性项目数、抑郁症状、焦虑、恐惧、敌对等因子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抑郁自我评估(44.30±6.26)分、焦虑自我评估(41.21±3.74)分;参照组抑郁自我评估(53.11±7.05)分、焦虑自我评估(51.48±6.59)分,实验组抑郁、焦虑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結论在对焦虑症患者开展治疗工作时,建议选用脑电生物反馈疗法,可在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恐惧等症状的基础上,提升临床疗效。

  • 标签: 焦虑症 脑电生物反馈疗法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肌电生物反馈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跖屈肌痉挛的效果,探讨联合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跖屈肌痉挛患者80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运动治疗方案,观察组则加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和综合痉挛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就生活质量和综合痉挛评分进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均较治疗前评分更佳,但是治疗后两组组间进行比较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跖屈肌痉挛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总有效率,缓解患者的痉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和预后的改善;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行。

  • 标签: 肌电生物反馈 运动疗法 跖屈肌痉挛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产后尿潴留尿失禁患者应用生物反馈仪与护理干预结合的临床效果及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经分娩后检查确诊为产后尿潴留尿失禁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基础上加以使用生物反馈仪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漏尿及产后尿道口的疼痛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经3个疗程的治疗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所应用的生物反馈仪与护理干预的结合治疗方式,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的仅为70.0%;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产后尿道口的疼痛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相较差异具有显著(P<0.05)。结论针对产后尿潴留尿失禁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予以患者生物反馈仪与护理干预的结合治疗方式,可显著提升患者的护理质量,有效缓解患者产后尿道口的疼痛情况,并改善患者漏尿的症状,值得临床借鉴实施。

  • 标签: 生物反馈仪 盆底肌功能锻炼 产后尿潴留 尿失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及盆底肌锻炼对产后盆底康复效果的积极作用。方法在2015年2月-2017年2月间接诊的产后需要进行盆底康复治疗的患者中选择68例进行此次调查分析,依据信封法进行分组,对照组采取盆底肌锻炼,观察组则加以实施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各34例。结果观察组Ⅰ类及Ⅱ类盆底肌力合格率为95.3%及82.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治疗总有效率也提示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对产后需要进行盆底康复治疗的患者实施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及盆底肌锻炼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改善患者的盆底肌力,值得推广。

  • 标签: 生物反馈 电刺激 盆底肌锻炼 产后盆底康复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针灸和肌电生物反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1日至2017年5月21日期间我院脑卒中后吞咽障碍78例患者(实施信封随机分组模式),对照组的39例患者进行针灸治疗,观察组的39例患者进行针灸和肌电生物反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一个疗程后的VFSS评分(5.15±1.36)分、治疗二个疗程后的VFSS评分(6.64±1.48)分、治疗三个疗程后的VFSS评分(7.19±1.35)分、总有效率(97.44%)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实施针灸和肌电生物反馈+康复功能训练效果显著。

  • 标签: 针灸 肌电生物反馈 康复功能训练 脑卒中 吞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电子信息反馈法在重症监护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我院从2017年1起,在重症监护室推行电子信息反馈,以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的护理状况为对照组,以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的护理状况为观察组;对两组护理状况实施对比。结果实施电子信息反馈法后的观察组护理质量的各项评分都显著高于实施电子信息反馈法前的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意外拔管、压疮与院内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监护室运用电子信息反馈发,能够有效改善护理质量,控制不良事件的发生,没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电子信息反馈发 重症监护室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生物反馈电刺激结合盆底肌训练对产后盆底肌肉功能康复效果。方法在2016年6月到2017年10月期间我院产科住院顺产产妇50例,按照计算机表法将其均分2组,各25例。对参照组采取盆底肌训练,对实验组采取生物反馈电刺激结合盆底肌训练。分析50例产妇的盆底肌康复情况。结果实验组阴道静息压、收缩压、收缩持续时间均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实验组盆底肌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性存在(p<0.05);实验组PUVA和UVJ-M值低于参照组,D值高于参照组,经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对产后产妇行生物反馈电刺激结合盆底肌训练,获得显著效果,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 标签: 生物反馈电刺激 盆底肌训练 盆底肌肉功能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不同Brunnstrom分期脑梗死患者腕背伸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到2017年8月120例脑梗死患者,BrunnstromI-II期与BrunnstromIII期患者分别为60例,其中BrunnstromI-II期患者中对照组27例,实验组33例;BrunnstromIII期患者中对照组28例,实验组32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治疗,实验组施以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观察4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结果治疗前,两个时期两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个时期的实验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同时期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不同Brunnstrom分期脑梗死患者腕背伸功能的改善具有显著效果,并且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肌电生物反馈 Brunnstrom 分期 脑梗死 腕背伸功能 改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难治结核胸膜炎的临床特点及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选取2012.1.1-2016.12.31期间本院收治的128例结核胸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128例患者中,有36例为难治,且其胸腔积液高达3cm及以上,并能够抽出一定量的积液,对其行胸腔内注射尿激酶和置管持续引流治疗三个月后,其中有16例积液完全被吸收、9例有轻度胸膜肥厚粘连、5例因胸腔塌陷实施胸腔镜手术治疗的,另6例行中药治疗后积液吸收明显。结论在难治结核胸膜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除积极进行抗结核治疗外,同时应综合应用药物化疗、胸腔置管引流、糖皮质激素、外科手术、中医等治疗手段,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难治性结核性胸膜炎 临床特点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孤立纤维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对其免疫表现的特点进行分析,从而为临床诊断和预后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孤立纤维肿瘤患者40例,所有患者进行immunocytochemistry以及光镜测定,记录所有患者的临床病理数据。结果对孤立纤维肿瘤患者的发病年龄判定,其中最大年龄80岁,最小年龄11岁,中位年龄50.2岁,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主要在人体的13个部位中发生。通过光镜检查可见特征改变现象,梭形细胞构成的肿瘤细胞稀少区交相分布,8例患者确诊为恶性。结论孤立纤维肿瘤主要为良性病症,其中生物学行为和肿瘤病理形态之间并不具有绝对相关,所以应对所有患者进行长期随访。

  • 标签: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临床病理 鉴别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紫癜肾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2例紫癜肾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1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紫癜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 标签: 紫癜性肾炎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非酒精脂肪肝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30例非酒精脂肪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0例患者,经明确诊断,及时治疗后,患者自述不适症状消失或缓解,各项指标恢复或趋于正常,治疗有效率达100%。结论全面了解非酒精脂肪肝病,及早检查,及早明确诊断,有助于对患者的及时治疗,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路手术治疗退行腰椎侧凸椎管狭窄的疗效。方法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进退行腰椎侧凸并椎管狭窄后路手术治疗的17例病患的资料,从而对腰及腿部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腰椎前凸角、侧凸Cobb角的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对十七例的病人进行随访,随访时间7~21个月,平均(13.47±2.69)月。术前患者平均VAS评分(6.78±0.93)分,ODI评分(68.84±7.14)%,Cobb角(21.51±9.49)°;术后随访患者平均VAS评分(2.39±0.94)分,ODI评分(30.74±9.12)%,Cobb角(5.31±3.44)°,术前术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DI改善优良率为82.35%。在随访期间,没有出现椎间隙高度丢失,融合器移位,内固定断裂情况,且植骨融合率100%。结论对退行腰椎侧凸椎管狭窄进行后路减压、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可以有效的治疗退行腰椎侧凸。

  • 标签: 退行性腰椎侧凸 后路手术 椎管狭窄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在中上腹顽固内脏痛的治疗过程中应用双侧腹腔神经丛毁损阻滞,对治疗效果和安全进行探究。方法从我院中选取2015年1月到2017年8月进行保守治疗疗效欠佳,并接受过CT引导下双侧腹腔神经丛毁阻滞治疗的中上腹顽固内脏痛患者共20例,最终对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不良反应发生了率、并发症情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采用双侧腹腔神经丛毁损阻滞对中上腹顽固内脏痛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感,而与之相关的吗啡用量也有所降低。另外,疼痛的缓解会持续六个月或者直到患者的死亡。同时,在所有患者中有7例患者出现了轻微的腹泻,有8例患者出现了低血压,有1例患者出现了一过下肢无力,并没有出现于手术相关的死亡情况。结论在CT的引导下采用双侧腹腔神经丛毁损阻滞对中上腹顽固内脏痛进行治疗,不仅有效的缓解了患者的疼痛感,而且减少了药物的使用量,具有疗效佳、安全高的特点。

  • 标签: 双侧腹腔神经丛毁损性阻滞 中上腹 顽固性 癌性 内脏痛 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