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管理对于控制医院感染的作用。方法选取592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治疗顺序进行分组;对照组296例,采取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观察组29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加强护理管理,包括术前护理评估、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规范手术操作流程、改进医护人员的手卫生管理、安全管理手术位置及方式;对比两组手术室护理管理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发生情况,包括术中频繁活动、手卫生不彻底、术中护理操作不规范、器械消毒不彻底,并根据医院感染标准,对比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洁净手术室护理管理过程中的不规范现象发生率为12.50%,显著小于对照组的3.72%,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01%,显著小于对照组的4.05%,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医院感染控制中规范、加强护理管理,对于纠正不规范行为,减少医院感染发生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手术室 医院感染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原因,从而采取管理对策。方法本研究时间在2016.4-2018.4,研究对象为80例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患者,回顾分析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原因,根据分析的原因采取管理对策。结果80例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原因为乙二胺四乙酸引起的45例,冷凝集引起6例,大血小板引起24例,白细胞周围卫星现象2例,原因不明3例。枸缘酸钠抗凝剂仪器法与手工计数方法在检测结果方面无统计学意义,而采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抗凝剂则存在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与上述检测结果相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细胞分析仪使用中会因为较多因素引起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实际检测中需要重视上述相关因素的影响。

  • 标签: 血小板计数 假性减少 原因分析 应用对策
  • 简介:萨奇病毒为一种肠道病毒,属RNA病毒,虽其属肠道病毒,但可在呼吸道复制传播,引起小儿肺炎.本研究通过检测萨奇病毒肺炎患儿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探索其在判断萨奇病毒肺炎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和指导治疗方面的意义.

  • 标签: 儿童 柯萨奇病毒肺炎 血浆 肿瘤坏死因子 测定
  • 简介:摘要临床气管切开术的应用主要是为保证有效确保临床患者呼吸道处于通畅状态的手术,气管切开术在我国哦临床上使用已有多年历史。人体在正常状态时,其机体中的鼻、咽腔以及机体呼吸道对患者所吸入气体发挥着加温湿化的生理作用,当对患者采取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机体吸入的气体将会绕开发挥加温湿化功能的呼吸道,这将导致进入人体中的气体作用相对干燥,继而导致患者粘液纤毛系统出现临床损伤,进而导致该系统中异物清除作用削弱。同时还会引发呼吸道炎症等疾病临床症状。本文针对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湿化的护理进展进行研究,以寻找出更有效的气道湿化方案,现综述如下。

  • 标签: 气管切开术 气道 湿化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数字随机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86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的43例归为对照组,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的另43例归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治疗后的血压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血压、总有效率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的意义,P<0.05;但两组心率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显著,可推广。

  • 标签: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 治疗 高血压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呼唤式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致昏迷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某院收治的100例颅脑损伤致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呼唤式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清醒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清醒时间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呼唤式护理干预针对颅脑损伤致昏迷患者的护理过程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清醒率,缩短苏醒时间,提升满意度,具有十分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呼唤式护理 常规护理 颅脑损伤 昏迷 清醒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螺旋CT在肝癌与肝血管瘤的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肝癌患者24例。对肝癌患者与肝血管瘤患者的CT特点进行总结,分析各自的CT特点。结果肝癌平扫发现病灶31个,27/34为低密度,4/34为高密度;肝血管瘤平扫发现病灶27个,24/32为低密度,3/32为高密度;肝癌增强扫描门脉期以及延迟期的低密度病灶明显多于动脉期(P<0.05),且多于肝血管瘤的门脉期和延迟期(P<0.05)。结论根据CT平扫和增强扫描的不同特点,对于区别肝癌和肝血管瘤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重视。

  • 标签: 螺旋CT 小肝癌 肝小血管瘤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难治性鼻-鼻窦炎联合鼻内镜与改良陆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1月~2017年8月,于我院收治的难治性鼻-鼻窦炎患者中选取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鼻内镜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联合鼻内镜与改良陆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患者44例,较对照组多1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明显,P<0.05。结论难治性鼻-鼻窦炎联合鼻内镜与改良陆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难治性鼻-鼻窦炎 鼻内镜 改良柯陆手术 联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细胞肺癌的CT表现和分型以及诊断途径。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3月至2016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98例细胞癌患者,对其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病理的观察和对照,分析诊断细胞癌的CT表现和病理关系。结果肺门和纵隔淋巴结广泛肿大和肺内肿块,是细胞癌的CT主要表现特征,CT诊断的准确率达到80%以上,再配合经皮穿刺活检可以提高到90%以上。结论CT螺旋扫描配合CT导向经皮穿刺活检和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是细胞癌确诊的最主要手段之一。

  • 标签: 小细胞 肺癌 CT表现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拇外翻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6年8月我医院手术治疗拇外翻4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症状分为四类单纯跖骨头内侧疼痛,单纯小趾畸形,单纯前足胼胝疼痛。根据X线测量拇外翻角、跖骨间角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使用微型动力系统专用器械切口截骨,手法矫形、复位、绷带外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均无拇内翻及仰趾畸形,46例中38例70足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年,平均1年6个月,其中优64足(91.4%),良2足(2.9%),差4足(5.7%)。差4足为症状较重,疼痛缓解后过早活动,肌腱移位附着尚未愈合,或穿尖头高跟鞋引起拇外翻复发。结论改良的微创法治疗拇外翻后,患者满意度高,术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切口治疗 拇外翻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近年来,在人们生活方式转变的形势下,细胞肺癌的发病率日益上升。与此同时,人们开始关注细胞肺癌的治疗。从某种角度而言,靶向药物在细胞肺癌的治疗中,取得了突出性的效果。现阶段,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展开了对细胞肺癌的靶向药物应用研究。基于此,本次研究主要从前人学者的角度出发,对其研究成果加以总结和归纳,整理成综述如下。

  • 标签: 小细胞肺癌 靶向药物 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
  • 简介:病例:患者,女性,39岁,发现左足跟部皮肤增厚、粗糙半年,偶尔瘙痒,遂入院就诊。患者否认有局部外伤、肿瘤或慢性病史。皮肤专科检查显示,患者左足跟部皮肤见一处粗糙稍隆起区域,范围约1.1cm×0.5cm,色发白,无明显肿胀、压痛或皮温升高。应患者要求,将病灶完整切除并送活检。

  • 标签: 小汗腺汗管纤维腺瘤 诊断 病理
  • 简介:摘要早期肺癌的首选治疗方式为外科手术治疗,肺叶切除结合淋巴清扫为其标准术式,但目前对淋巴结清扫的治疗作用还存在异议。本文从手术原则及手术方式等方面对非细胞肺癌外科手术治疗进展展开综述。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外科手术 外科手术 微创性
  • 简介:摘要伴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复发性细胞肺癌的治疗方案在逐渐趋于多元化,合理性细胞毒药物能有效对其进行治疗诊断,相关研究人员要对不同类型药物联合后的耐药性予以判定,从而提出更加系统化的药物治疗方案。本文集中讨论了化疗药物、分子靶向药物联合治疗复发性细胞肺癌的方法,仅供参考。

  • 标签: 复发性小细胞肺癌 化疗药物 分子靶向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晚期非细胞肺癌分层应用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治疗的意义及价值。方法接受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的晚期肺腺癌患者140例,根据患者是否行EGFR基因检测分为基因检测组70例(均为EGFR突变患者)和非基因检测组70例,口服吉非替尼250mg,每日1次,或厄洛替尼150mg,每日1次,连续服用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性的药物不良反应。分析比较2组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基因检测组组mPFS为13.0个月,非基因检测组mPFS为5.0个月,两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检测组CR2例,PR36例,SD26例,PD6例,ORR54.29%,DCR91.43%。非基因检测组CR1例,PR10例,SD11例,PD48例,ORR15.71%,DCR31.43%。两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在一线晚期非细胞肺癌患者中使用是安全的,但只有选择EGFR基因突变的患者,治疗的临床获益才能提高。

  • 标签: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吉非替尼 厄洛替尼
  • 简介:摘要目的提升前列腺细胞癌的临床诊疗水平。方法采用核磁共振及病理活检辅助诊断,采用放射疗法。结果2017.01.05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为前列腺细胞癌,免疫组化显示CD56阳性,Vimebtin阳性,其他均为阴性。放疗前MRI显示前列腺明显不规则增大,右侧髂血管间隙间增大淋巴结影,盆腔少量积液。放疗后MRI显示前列腺不规则增大,其内部有肿块大约9.7cm*6.8cm*9.4cm,可见包膜,膀胱充盈不佳,提示放疗无效。结论当前前列腺细胞癌依赖病理检查确诊,临床放疗尚无较好疗效,其治疗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 标签: 前列腺小细胞癌 病理 诊断与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腹部切口的手术方式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患有子宫肌瘤患者80例,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命名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应用于参照组患者,腹部切口手术对子宫肌瘤的治疗方式应用于实验组患者,在两组患者进行不同手术方式的过程中,对其手术时间、手术中的失血量、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进行记录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子宫内的肌瘤均得以成功剔除,其中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内出血量、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参照组,(P<0.05),具体统计学意义。结论腹部切口切除子宫肌瘤的手术方式安全可靠,治疗效果好,患者恢复快,是子宫肌瘤剔除手术的首先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子宫肌瘤 腹部小切口手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了著名中医皮肤科专家艾儒棣教授使用古方“定风珠”治疗混合结缔组织病1例,疗效显著。艾教授在治疗时以益气固表、养血柔肝、祛风解痉为主要治法,“活血通络”治疗痹症的思想贯穿始终,用药“精”、“准”、“效”、“廉”,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混合结缔组织病 小定风珠 玉屏风散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甲状腺腺瘤采取改良切口手术及传统甲状腺切除术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甲状腺腺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5.02~2016.01期间为收治时间,将其依据治疗方案分组为对照组、研究组,各为30例,对照组行传统甲状腺切除术,研究组行改良切口手术,对比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行改良切口手术治疗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长、切口长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甲状腺腺瘤采取改良切口手术的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更高,不良反应低,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改良小切口手术 传统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腺腺瘤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肾癌患者的螺旋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30例肾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特征。结果螺旋CT平扫之后密度较低的表现出20例,表现高密度的10例,增强扫描特征病灶明显强化的为22例,较轻现象的为剩余8例。结论经过螺旋CT平扫的大部分肾癌患者的皮质期明显强化,但在实质期降低的也非常显著,增强和消退的现象非常明显,而且速度快,有一定数量的病灶强化微弱,必须经过其它的判断方式来加以综合评估。

  • 标签: 小肾癌患者 螺旋CT 诊断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