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了解新辅助化疗乳腺癌对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表达的影响,为以后临床治疗提供治疗思路。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50例乳腺癌的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的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化疗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ER和PR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雌激素和孕激素阳性表达率都低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辅助化疗对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有一定的影响,在治疗过程中应当注意配合内分泌的治疗,增强疗效。

  • 标签: 新辅助化疗 乳腺癌 雌激素受体(ER) 孕激素受体(PR) 表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胃癌临床X线诊断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6月~2015年11月院收治的76例疑似胃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观察目标,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参照组38例患者给予术后活检,实验组38例患者给予胃精细钡气造影X线检查,对两组胃癌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38例疑似胃癌患者的检出率为81.6%,参照组38例疑似胃癌患者的检出率为86.8%,两组进行统计学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胃癌诊断中使用X线诊断,可显著提高检出率,为临床早期准确诊断胃癌提供重要的参考结果。

  • 标签: 胃癌 效果观察 X线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急腹症X线影像特征及临床诊断。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小儿急腹症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所有患儿的X线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然后总结出急腹症患儿疾病类型、确诊方法类型及其占比,最后归纳出不同年龄段不同疾病的X线影像特征和临床表现。结果患儿急腹症种类主要包括急性阑尾炎、肠梗阻和急性腹膜炎等,不同小儿急腹症的X线影像特征不同。结论小儿急腹症种类多样化,使小儿急腹症X线影像特征多种多样,所以儿科临床医生要根据各种小儿急腹症X线影像特征和临床表现,做出正确的诊断结果。

  • 标签: 小儿急腹症 X线影像特征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X线诊断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20例肺结核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给予摄正位胸片检查,部分病例给予胸部X线、CT片检查,分析肺结核的X线诊断、鉴别。结果临床上多见肺结核,按照X线与其他辅助检查,可准确诊断、鉴别本病。结论针对肺结核疾病,给予CT片、X线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X线诊断 鉴别 肺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β受体阻滞剂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采集于2016年8月-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及治疗组(β受体阻滞剂),每组均分为48例,观察与比较两组心律失常患者经不同药物治疗后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治疗组心律失常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47(97.91),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的39(81.25)%,两组差异,有可比性,P<0.05.结论采用β受体阻滞剂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beta 受体阻滞剂 心律失常 治疗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肺癌诊断中的胸部X线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疑似肺癌患者予以研究,所有患者均给予临床病理、胸部X线、螺旋CT检查,对胸部X线与螺旋CT检查方法的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胸部X线检查的准确性为76.25%,特异性为46.67%,敏感性为83.08%;螺旋CT检查的准确性为95.00%,特異性为86.67%,敏感性为96.92%,二者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肺癌早期筛查中,胸部X线是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之后可给予螺旋CT进一步检查,从而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参考。

  • 标签: 肺癌 胸部X线 螺旋CT
  • 简介:乳腺表皮囊肿是乳腺皮肤附属器的良性肿瘤,并非少见病,本病以20~50岁发病率最高;因临床症状与体征不明显,在日常工作中易被忽视,而造成误诊.现对X线片误诊的乳腺表皮囊肿6例分析如下.

  • 标签: 乳腺表皮囊肿 乳腺肿瘤 误诊 X线诊断 病因 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X线自从被发现以来,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摄影成像领域。X线在摄影过程中的主要工作方式包括传统的X线摄影技术、计算机X线摄影技术和数字X线摄影技术。不同摄影方式在摄影过程中的原理不同,影响被照体成像质量的因素也各不相同,但是评价被照体成像质量的标准三种摄影方式应该一致。因此,为了在工作中得到高质量的影像资料,更好服务于临床治疗,本文基于X线摄影工作实践和工作过程中的质控经验,总结了评价被照体成像质量的要点因素,为今后工作提供借鉴。

  • 标签: X线摄影 成像质量 质控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β受体阻滞剂在临床抗心律失常治疗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本院于2017年4月到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所有心律失常患者当中随机选取其中的96例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研究的观察和分析对象,将这96例患者根据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两组各48例;对照组的48例患者给予门冬氨酸钾镁片进行治疗,观察组的48例患者给予门冬氨酸钾镁片联合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率、LVEF、心功能等级以及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9.58%,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心率、LVEF以及心功能等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β受体阻滞剂应用到抗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当中,能够显著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心功能指标,减少和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显著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beta 受体阻滞剂 比索洛尔 心律失常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数字X线全景成像技术的进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查阅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其中采用DR成像技术拍片检查的患者有,4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传统X线片检查的患者有,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拍片质量。结果观察组优质片率为95%,对照组优质片率为77.5%,观察组优质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字X线全景成像技术操作方便,诊断准确率高,图片质量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数字X线全景成像 进展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CT与X线诊断鼻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鼻骨骨折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其中观察组采用CT诊断,对照组采用X线诊断,对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准确率显著低于观察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检查技术诊断鼻骨骨折准确率相对较高,对鼻骨骨折患者的骨折类型以及骨折程度等都能进行有效分析,在鼻骨骨折诊断上临床价值明显高于X线诊断,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CT诊断 X线诊断 鼻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CT和X线诊断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对比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肺结核11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被选者均采取螺旋CT与胸部X线检查。比较观察经不同方法诊断后取得的效果情况。结果X线的诊断诊断正确率、空洞检出率和病灶检出率等情况均显著低于螺旋CT(P<0.05);在本研究118例患者中,经给予螺旋CT检查,高低混杂密度清晰可见者81.36%,肺小叶或肺段病变内蜂窝影或条状清晰可见者38.98%;其中,并多发纵隔淋巴结肿大和气胸者17.80%。经胸部X线检查,患者的肺气肿和病灶内钙化、费大牌和支气管透亮影及气胸等诊断率均显著低于CT检查(P<0.05)结论对肺结核患者予以CT检查,取得的诊断效果显著优于行胸部X线检查的诊断率,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数据支持。

  • 标签: 肺结核 X线 CT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CT、X线在胸腰椎骨折上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该院收治的8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X线、CT检查,且均接受手术治疗,通过对CT、X线检查结果与手术观察结果,对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符合率、胸腰椎骨折分型检出情况、影像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研究发现,在诊断符合率上以手術观察结果为“金标准”,CT诊断符合率为95.29%,X线诊断符合率为82.35%,CT明显高于X线,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骨折分型检出情况上经CT检查单纯屈曲压缩型骨折、安全带型骨折、骨折脱位型骨折的影像学效果均明显高于X线(P<0.05),两种检查技术在爆裂型胸腰椎骨折检出效果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影像学特点上,经CT检查患者在椎管狭窄、椎体骨折线、附件骨折、椎弓根间距增宽方面的影像学检出效果均明显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腰椎骨折的临床诊断上,相对于X线检查,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更高,可对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分型进行判断。在临床治疗上,采用CT进行临床诊断,可为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值得进行进一步的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CT X线 临床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梗阻通过X线与CT诊断的价值,为肠梗阻患者诊断方法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肠梗阻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检查,并依据诊断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X线技术检查,共2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CT技术检查,共34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检查结果情况、肠梗阻类型、病因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检出率为94.12%相比于对照组的67.86%,观察组明显更高,两组患者肠梗阻类型为单纯性、绞窄性、动力性、不确定类型;病因为肠粘连、结肠癌、肠麻痹、粪石性、胆石性、肠套叠、不确定原因;组间比较,观察组的准确率明显更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线与CT技术对肠梗阻患者的检查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两种方案进行比较,CT诊断技术的检出率明显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肠梗阻 X线诊断 CT诊断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美托洛尔静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多形性室速的疗效。方法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急性心梗合并多形性室速患者5例,给予美托洛尔5mg静注,0.5~1mg/min,2min后重复给药,用药次数3~4次,总量15~20mg,改用美托洛尔12.5~25mg口服,2次/d。结果4~6h后,患者心电监护无多形性室速发生。结论静注美托洛尔在急性心梗溶栓后出现的频发多形性室速的治疗是行之有效的。

  • 标签: 心肌梗死 &beta 受体阻滞剂 多形性室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天台乌药散联合α-受体阻滞剂治疗特发性慢性睾丸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2月门诊治疗的特发性慢性睾丸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给予天台乌药散联合α-受体阻滞剂治疗,对照组给予α-受体阻滞剂口服。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6.67%,对照组有效率5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台乌药散联合α-受体阻滞剂治疗特发性慢性睾丸痛临床疗效较好,无副作用。

  • 标签: 慢性睾丸痛 天台乌药散 &alpha -受体阻滞剂
  • 简介:目的:检测成人肝移植受体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状态,探讨监测肝移植受体术后丙型肝炎复发的意义.方法:收集本移植中心器官移植受体摘除肝脏标本52例,采用Tordji-22和NS32种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所有病例术前血清抗HCV检测均阴性.52例肝移植受体肝脏组织中20例(38.46%)肝细胞内有不同程度的HCV抗原存在.上述2种单克隆抗体的灵敏度及阳性表达方式略有不同,Tordji-22以肝细胞核表达为主,NS3以肝细胞胞质细颗粒状阳性为主.原发性肝癌肝移植组中HCV阳性细胞主要为癌旁肝细胞,少数癌细胞胞质也呈弱阳性.结论:在接受肝移植的慢性终末期肝病或原发性肝癌患者中,有相当病例受体肝脏有HCV感染.由于肝移植后应用大剂量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药物可促进HCV病毒在移植肝的肝细胞内复制,导致丙型肝炎复发,明确肝移植受体肝脏HCV感染状态,对肝移植后病情监测、制定治疗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肝移植 受体 病肝组织 丙型肝炎病毒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卵巢未成熟畸胎瘤致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的护理方法,为提高护理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10例卵巢未成熟畸胎瘤致抗NMDA受体脑炎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从气管插管护理、中心静脉护理、心理护理等方面加强护理,观察记录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况较之前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卵巢未成熟畸胎瘤致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进行全方位、精细化的护理服务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卵巢未成熟畸胎瘤 抗NMDA受体脑炎 心理护理
  • 作者: 郑云云
  • 学科: 医药卫生 > 诊断学
  • 创建时间:2022-08-17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第9卷第9期
  • 机构: 射洪市人民医院,四川 遂宁 629000
  • 简介:目的:分析临床诊断肠梗阻症状期间分别予以X线、螺旋CT进行检测对其诊断效果探究。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临床诊治患者52例,作为临床分析对象,研究起始时间为2021年6月开始,拟定临床研究计划,并依照其计划收集相关分析数据,直至2022年6月截止,将研究选取案例以检查方式进行分组,分别予以CT、X线等方式诊断,比较两组患者肠梗阻症状诊断准确率、影像学清晰程度。结果:经研究,两组患者症状诊断准确率比较,患者螺旋CT诊断准确率为(96.15%),显著高于X线症状诊断准确率(75.00%),经研究,患者X线诊断期间成像较为清晰的例数为(40)例,占比为(76.92%),比较螺旋CT诊断期间成像较为清晰的例数为(48)例,占比为(92.30%),对比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诊断肠梗阻症状期间予以螺旋CT检查,准确率较高,同时能够显著降低其误诊率、漏诊率等,能够以此作为临床诊断依据,帮助患者进行制定治疗策略,帮助其尽早恢复健康,临床应用价值极为明显,值得临床广泛推荐使用。

  • 标签: 肠梗阻;X线;螺旋CT;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线数字断层融合(DTS)技术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在司法鉴定中的作用。方法对40例胸部外伤后X线平片不能明确诊断或虽能明确诊断但因司法鉴定需要进一步明确诊断的病例进行DTS扫描及重建处理,其中有7例同时行胸部CT扫描及肋骨三维重建以便对照研究。结果DTS扫描后的重建图像均能清晰显示肋骨结构,明确诊断肋骨骨折163根,肋骨骨折检出率为98.8%。结论DTS技术在肋骨骨折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尤其在肋骨骨折的司法鉴定中可以完全代替X线平片,是CT扫描及其三维重建的重要补充。

  • 标签: X线数字技术 肋骨骨折 数字断层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