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学龄前癫痫患儿应用奥卡西平悬液治疗的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在我院收治的学龄前癫痫患儿中随机选取5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患儿采用奥卡西平悬液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卡马西平治疗,就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治疗组患儿的总有效率94.44%高于对照组的74.36%,且不良反应发生率11.11%低于对照组的28.21%,P<0.05。结论在儿童癫痫临床治疗中应用奥卡西平悬液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服用方便,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奥卡西平混悬液儿童癫痫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常规标本临检前匀静置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将检验仪器进行校准后,随机抽取5支血常规标本标准品将其编号1——5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匀后分别静置0秒、10秒、20秒、30秒、40秒,并分别进行10次检验,对5份血常规标本的检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匀后静置时间为0秒的血常规标本RBC、Hb、WBC及PLT检验结果均值最低、变异系数最大并且与靶值的偏差最大;匀后静置时间为10秒和20秒的血常规标本,其RBC、Hb与靶值最为接近,偏差最小并且变异系数相对较小;匀后静置时间为30秒和40秒的血常规标本,其RBC、Hb均值增加,同时与靶值偏差增加;WBC及PLT在血常规标本匀后静置时间为10秒至40秒之间的均值、变异系数以及与靶值的偏差均不存在明显变化。结论将血常规标本匀后静置时间10秒或20秒,RBC、Hb、WBC及PLT参数最稳定,其变异系数和偏差最小,所以在进行血常规检验时推荐将血常规标本进行匀后静置10秒至20秒再进行检验。

  • 标签: 血常规标本 临检前 混匀静置时间 检验结果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高热治疗中布洛芬悬液与对乙酰氨基酚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阶段为2016年1月~2017年12月,共纳入研究对象123例,均为高热患儿,根据入院顺序先后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3),对照组采用对乙酰氨基酚治疗,观察组采用布洛芬悬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第1h体温改变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第2h、第3h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81.67%(49/60)低于观察组总有效90.48%(57/63),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8.33%(11/60)高于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7.94%(5/63),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洛芬悬液用于小儿高热的治疗临床疗效明显,可有效降低患儿体温,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具有良好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小儿高热 布洛芬混悬液 对乙酰氨基酚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环酯红霉素干悬剂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9月间我院接治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试验对象,对个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符合试验要求的60例纳入研究序列,随机分为A、B两组,各30例。A组患儿采用环酯红霉素干悬剂进行口服治疗;B组患儿则采用阿奇霉素干悬剂进行口服治疗。把发热时间、体征状况作为临床观察指标,对治疗痊愈率、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组间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儿的痊愈率、有效率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比较两组患儿发热、咳嗽等变化,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仅A组1例患儿有呕吐、恶心等药物不良反应,但可耐受,对治疗无明显影响。结论环酯红霉素干悬剂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与阿奇霉素干悬剂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

  • 标签: 环酯红霉素 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铝碳酸镁悬剂联合胃炎Ⅰ号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2例,采用奇偶分组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铝碳酸镁悬剂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铝碳酸镁悬剂联合胃炎Ⅰ号方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7.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均改善,实验组患者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接受铝碳酸镁悬剂联合胃炎Ⅰ号方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胃部症状,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铝碳酸镁混悬剂 胃炎Ⅰ号方 慢性萎缩性胃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估布洛芬悬液与对乙酰氨基酚在小儿高热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用药不同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间收治的234例小儿高热病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对乙酰氨基酚,试验组给予布洛芬悬液,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对比用药前后不同时点两组患儿体温变化。结果用药前两组患儿体温无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后1h、2h、4h、6h时试验组患儿体温明显低于对照组,独立样本t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卡方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试验组患儿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略低于对照组的2.6%,卡方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洛芬悬液治疗小儿高热效果显著,可快速退热,无明显不良反应,用药安全性高,建议在临床上加以推广使用。

  • 标签: 小儿高热 布洛芬混悬液 对乙酰氨基酚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探析在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中联合应用布地奈德悬液与阿奇霉素起到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0月至2017年03月期间接收的15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并依据掷骰子原则将150例患儿分为74例对照组与76例实验组。将单纯应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作为对照组,将联合应用阿奇霉素与布地奈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组作为实验组。观察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胸部X线检查恢复正常时间与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远比对照组优,P<0.05。实验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胸部X线检查恢复正常时间与住院时间远远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与布地奈德悬液雾化吸入对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有利于尽快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促进病情的早日康复,因此颇具临床应用的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小儿支原体肺炎 阿奇霉素 布地奈德混悬液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双黄连颗粒联合阿奇霉素干悬剂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7年4月到2018年4月期间到本院诊治的所有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当中随机选取其中的90例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分析对象,根据患儿入院时间的先后将这90例患儿分为45例对照组和45例观察组两组;对照组的45例患儿采用单一阿奇霉素干悬剂进行治疗,观察组的45例患儿采用双黄连颗粒联合阿奇霉素干悬剂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的消失缓解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从临床疗效来看,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5.5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从临床症状的消失和缓解时间来看,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从不良反应来看,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78%,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56%,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双黄连颗粒联合阿奇霉素干悬剂进行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儿的临床疗效,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双黄连颗粒 阿奇霉素干混悬剂 小儿支原体肺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悬液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8年3月我院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8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3)与观察组(n=43)。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于此基础上对照组采取布地奈德悬液治疗,观察组采取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悬液治疗,均持续治疗7d。治疗7d后统计比较两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7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35%(41/43)高于对照组74.42%(3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98%(3/43)与对照组4.65%(2/43)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予以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悬液治疗可明显提升临床效果,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 标签: 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 孟鲁司特 布地奈德混悬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输注盐酸氨溴索联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悬液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方法小儿肺炎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常规治疗和静脉输注盐酸氨溴索联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悬液,对照组30例进行常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66.66%高于对照组有效率36.66%,两组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静脉输注盐酸氨溴索联合雾化吸入硫酸布地奈德悬液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疗效显著。

  • 标签: 小儿肺炎 氨溴索 布地奈德混悬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孟鲁司特钠片联合布地奈德悬液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效果。方法从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抽取75例,并将其中采用布地奈德悬液的35例作为参照组,而另联合孟鲁司特钠片治疗的40例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治疗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FVC、FEV1等肺功能的水平与参照组对比,P<0.05;且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5.00%高于参照组的74.29%,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片联合布地奈德悬液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推广。

  • 标签: 孟鲁司特钠片 布地奈德混悬液 治疗 咳嗽变异性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将布地奈德悬液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10月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10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观察组实施布地奈德悬液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进行布地奈德悬液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后炎症指标水平改善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布地奈德悬液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用于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中,临床疗效显著,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布地奈德混悬液 特布他林雾化吸入 咳嗽变异性哮喘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喘息型肺炎患儿采用吸入用布地奈德悬液和复方异丙托溴铵气雾剂治疗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的喘息型肺炎患儿共8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治疗,并采用对症治疗,如空气加湿、止咳化痰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吸入用布地奈德悬液和复方异丙托溴铵气雾剂治疗,两组共治疗2周,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为76.19%,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5.24%,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5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吸入用布地奈德悬液和复方异丙托溴铵气雾剂治疗喘息型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较佳,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 标签: 喘息型肺炎 布地奈德混悬液 异丙托溴铵气雾剂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头孢克洛干悬剂联合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20例急性扁桃体炎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为两组,对照组59人,给予头孢克洛干悬剂口服;治疗组61人,给予头孢克洛干悬剂联合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口服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9.7%,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4%,对比结果,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头孢克洛干悬剂联合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治疗急性扁桃体炎能缩短病程,治疗效果令人满意。

  • 标签: 头孢克洛干混悬剂 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 急性扁桃体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T2DM)住院患者经胰岛素泵强化降糖治疗血糖达标后,选用预胰岛素门冬胰岛素30维持降糖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择经胰岛素泵强化治疗1周后,血糖控制达标的初诊T2DM住院患者64例,分为观察组(32例)、标准组(32例)。标准治疗组给予基础胰岛素联合餐时门冬胰岛素皮下注射降糖治疗,观察组给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早、晚餐前各一次皮下注射降糖治疗。两组患者均同时给予二甲双胍0.5克每日三次口服。随访1年,每3个月门诊复查1次,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情况、缓解率、β细胞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HbA1c、BMI均低于治疗前(P<0.05),但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OMA-IR均低于治疗前,HOMA-β均高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过程中,两组在糖尿病缓解率上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新诊断T2DM住院患者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出院时改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皮下注射对改善胰岛功能的效果与基础胰岛素联合餐时胰岛素皮下注射相当,可减少患者胰岛素注射次数,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依从性。预胰岛素可作为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出院后维持用药的选择。

  • 标签:
  • 简介:摘要对于住院的骨科患者,一般多数是需要做手术的或者是手术后的患者,如果发生了感染,多数的病情就会恶化,或者感染不容易被控制,有的甚至会严重的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骨科医院要对患者病房的空气、对患者的护理用品以及医务人员的手等要进行加强消毒的管理,从而控制和预防医院的感染,并有效的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病率。

  • 标签: 骨科病房 控制 医院感染 对策
  • 简介:摘要探讨临床生化检测质量的影响因素和控制方法。方法通过分析影响临床生化检测质量的各种因素,提出改进的方法和措施。结果生理因素,检测仪器和试剂因素,饮食因素和标本因素均影响临床生化检测质量,加强标本和检验系统的质量管理,认真开展项目审查,妥善保存检验记录,临床生化检测质量。结论临床生化试验中影响试验质量的因素很多,严格管理操作规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可以提高临床试验质量,提高控制效果。

  • 标签: 临床 生化检验 质量控制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于血液净化中心感染控制中相应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血液净化中心在2017年6月-2018年2月期间诊治的160例患者,依据患者就诊时间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其中予以对照组常规感染的监控管理,观察则在此基础上予以感染制度化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感染的监控指标。结果经不同的方式予以感染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为3.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50%;同时观察组的反渗水及透析液质量却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关于在血液净化中心临床感染现象的控制,可应用制度化的管理方式将其感染现象的发生率降至最低水平。对其做好全程的有效管理,从而使每一个执行环节的感染风险降至最低程度,对于血液透析的安全性与患者医疗费用的节省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血液净化 感染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门诊药房贮藏和风险管理控制方法。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11月期间我院门诊药房贮藏的药品46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3种,对照组23种,分别接受门诊药房药品贮藏的风险管理和常规管理,比较两组药品的贮藏风险事件发生例数。结果观察组贮藏术语表述不当1例,药物不良反应0例,药患纠纷0例,贮藏差错1例,总计2例;对照组贮藏术语表述不当4例,药物不良反应2例,药患纠纷1例,贮藏差错1例,总计8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11例,较满意10例,不满意1例,满意度95.5%;对照组患者满意10例,较满意6例,不满意6例,满意度72.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药房药品贮藏的风险管理效果显著,有效降低了药品贮藏风险事件发生几率。

  • 标签: 门诊药房 药品贮藏 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