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胃癌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研究发现,早期胃癌患者术后的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而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的5年生存率仅为20%[1]。为提高胃癌患者的生存率,对癌前病变和早期胃癌进行筛查和精确诊断至关重要。传统的白光内镜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仍存在特异度和灵敏度不足的缺点,不能准确诊断胃癌及癌前状态[2]。分子影像的出现和发展则为解决这些临床难题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 标签: 胃癌 分子影像 诊断
  • 简介: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占恶性肿瘤死亡的首位[1],其预后与肿瘤TNM分期密切相关。螺旋CT检查诊断胃肠道肿瘤性病变已在国内外得到较广泛的应用。随着影像技术进展,CT在胃癌诊断中已突破单一的"诊断+分期"模式,逐步形成涵盖精确、疗效评价、预后评估和术后并发症检测及随访为一体的影像学评价体系[2]。本文就多排螺旋CT(multi-detectorCT,

  • 标签: 胃癌 CT 诊断
  • 简介:目的:分析胃黏膜下肿瘤(gastricsubmucosaltumors,SMTs)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类病变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SMTs患者的CT资料,分析总结其特征表现。结果:39例SMTs患者中,间质瘤(gastricstromaltumor,GST)19例,影像表现为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肿块,肿块实性部分增强后呈均匀或不均匀中度至明显强化,静脉期强化程度高于动脉期,17例GST长轴与胃壁垂直,14例表面覆盖完整黏膜,4例病变出现钙化,所有患者胃周未见肿大淋巴结;神经鞘瘤6例,表现为密度均匀的肿块,较少出血、坏死及囊变,仅2例患者病灶表面有小溃疡形成,增强后呈中度至明显强化,2例患者病灶周围出现肿大淋巴结;淋巴瘤8例,表现为范围较广的胃壁增厚而无梗阻,病灶长轴与胃壁平行,强化不明显,7例胃周出现肿大淋巴结;异位胰腺6例,表现为扁平状肿块影,增强后明显强化,强化方式与正常胰腺类似,1例见中央导管征。结论:SMTs病灶多在CT图像上有特征性表现,CT检查及多平面重组可清晰显示病灶的形状、大小、强化方式及胃腔内外情况等,对SMTs的诊断及鉴别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胃黏膜下肿瘤 计算机 X线断层扫描 诊断
  • 简介:诊断学理论与实践》杂志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主办、编辑出版的全国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本刊自2004起刊期由原季刊改为双月刊(逢双月25日出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的办刊宗旨是:提高读者的诊断理论水平、诊断技能和拓宽诊断循证思路,提高综合分析能力,为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病情观察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 标签: 诊断学 杂志 稿约 上海交通大学 综合分析能力 瑞金医院
  • 简介:目的:评价多排CT(multi-detectorcomputedtomography,MDCT)在结肠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且具备完整MDCT影像资料的136例结肠直肠癌患者,以Burton等的分期标准对术前CT影像资料进行分期,并与术后临床TNM分期对照。计算MDCT诊断结肠直肠癌的准确率,分析MDCT术前结肠直肠癌分期与临床术后分期间的一致性。结果:MDCT对结肠直肠癌TNM术前分期诊断的准确率,T分期为77.0%、N分期为71.2%、M分期为99.3%;MDCT对结肠直肠癌的术前分期诊断与术后临床分期一致性较高。结论:MDCT是一种无创、快捷、准确的检查方法,能为结肠直肠癌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主要依据,对结肠直肠癌的术前分期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结肠直肠癌 TNM分期 多排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
  • 简介:本刊对以下部分常用缩写的英文全称在正文中将减少或不再出现,届时以中文(英文缩写)形式出现,英文全称以本刊缩写名录为准。

  • 标签: 英文缩写 医学科技术语 名录 诊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