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程序对小儿腹泻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情况的影响,明确综合护理程序对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收治的98例小儿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应用综合护理程序进行分组;对照组占44.90%(44/98),给予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占55.10%(54/98),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综合护理程序;以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大便性状恢复时间、止泻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作为对比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大便性状恢复时间、止泻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89%,对比对照组的65.91%,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综合护理程序可显著缩短小儿腹泻患儿症状改善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对于促进住院情况转归,提高疗效均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小儿腹泻 综合护理程序 症状改善时间 住院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分级护理查房在实施护理程序中的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从我院的三个不同的科室选取90例不同病况的患者来探讨出更加适应现今的医学模式的分级护理查房模式。结果结合现代医学模式和健康理念,探讨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分级护理查房在实施护理程序中的作用。结论分级护理查房在实施护理程序中更有利于提高护理服务理念,满足患者的生理以及心理上的需要。

  • 标签: 分级护理 查房 护理程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程序化护理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74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7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37例)与观察组(37例)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程序化护理,对比两组实施不同护理方案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程序化护理可使护理服务具有针对性,使护理服务的规范性、系统性显著提高,促进患者的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快速恢复。

  • 标签: 脑出血 程序化护理 应用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程序化护理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实施程序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FMA评分及FIM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实施程序化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程序化护理 常规护理 急性脑出血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变化,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加以及老龄化社会的来临,临床上发现,失眠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范围内失眠病人占到总人口数量的11.76%,也就意味着全国有近2亿失眠病人,他们通常长期服用镇静催眠药,药物的使用可产生诸多的不良反应和躯体依赖性,采用非药物治疗方法也就是目前极有前途的一种新型心身治疗方法音乐疗法是很可取的。本文通过对新兴的微信小程序信息技术的分析,探索以微信小程序为依托运用音乐疗法改善睡眠质量的新路径,即自主研发设计的这款助睡眠小程序,这将是“互联网+医学”时代下医学载体的有益尝试与创新。

  • 标签: 微信小程序 音乐模式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心衰患者在重症监护室(ICU)中的标准化护理程序的效果分析。方法我院收治的心衰患者86例从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平均分成探究组和对比组各43例,分别从护理效果、急救及院内反应时间等方面比较了对比组的常规程序护理和探究组的标准化程序护理。结果在护理后,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均有改善,但探究组改善效果更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究组急救反应时间、院内反应时间均少于对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调查,探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3%,显著高于对比组的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ICU心衰患者开展标准化护理程序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减少死亡发生,且可提升护理满意度,临床意义重大。

  • 标签: 标准化护理程序 心衰患者 重症监护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冠心病患者临床护理使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根据2012年2月至2014年1月我院的98例冠心病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AB两组。A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B组患者使用预见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并发症几率、死亡率等指标。结果A组患者临床中并发症几率是30.6%,B组患者的并发症几率是12.3%,两组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两组无死亡病例,结果无差异性。A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是69.4%,B组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是91.8%,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对冠心病患者而言具有非常好的效果,能够降低并发症几率和死亡率,临床中我们推介冠心病患者接受预见性护理,让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提升,保障护理安全。

  • 标签: 冠心病 预见性护理程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在颅脑损伤患者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3月-2017年11月80例颅脑损伤患者分组,对照组进行传统护理干预,实验组开展护理程序风险管理。比较两组颅脑损伤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护士风险意识、风险评估和处理能力;护理前后患者负面情绪状态、生存质量;风险事件出现率。结果实验组颅脑损伤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士风险意识、风险评估和处理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负面情绪状态、生存质量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负面情绪状态、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风险事件出现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程序风险管理在颅脑损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减轻患者负面情绪,强化护士责任意识和风险评估、处理能力,降低风险发生率,提升满意度。

  • 标签: 护理程序 颅脑损伤患者 护理风险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外科病房2016年01月~2017年06月收治的8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施以神经外科常规护理以及预见性护理程序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结果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程序的应用,可减少脑出血患者并发症,缩短住院天数,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预见性护理程序,神经外科护理 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健康体检中应用程序化和谐护理的必要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普通居民428例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健康体检的的体检者采用常规的体检程序级护理,观察组的体检者采用程序化和谐护理模式。对比两组的满意度以及体检结果情况。结果观察组体检总满意率97.66%,对照组体检总满意率78.97%;观察组体检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体检者体检时长为(3.12±0.37)小时,对照组体检者的体检时长为(5.12±0.87)小时,两组体检时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程序化和谐护理在健康体检过程中非常有必要性,不仅利于体检过程的效率,同时体检者的满意度也大大提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健康体检 程序化和谐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肺炎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小儿肺炎患者例数为84例,入院治疗时间为2016年12月~2018年1月,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在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有效率为71.4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都比对照组低,观察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发热消失时间、肺部阴影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都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肺炎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改善临床症状,减少患儿咳嗽消失时间、发热消失时间、肺部阴影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综合疗法 小儿肺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喉源性咳嗽的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中医药对喉源性咳嗽有着丰富的认识和显著的治疗效果。本文结合临床经验,从宣肺降火法对喉源性咳嗽的诊断、治疗做一些探讨,旨在为喉源性咳嗽的中医治疗研究提供进一步的理论基础。

  • 标签: 喉源性咳嗽 中医 宣肺降火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结扎疗法治疗痔疮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6年1-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痔疮患者10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原则设置2个研究组,观察组(n=54)和对照组(n=54)。观察组患者采取中医结扎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结扎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3、7和10天时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结扎疗法治疗痔疮不仅能够获得较高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同时在改善患者术后疼痛、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方面均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 标签: 中医结扎疗法 痔疮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骨科创伤患者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程序的效果。方法将76例骨科创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程序,观察组则应用预见性护理程序,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治疗费用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26%,低于对照组21.05%的并发症发生率(P<0.05)。结论对于骨科创伤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程序可缩短患者抢救时间,加快患者康复及降低患者治疗费用,减轻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骨科创伤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缺铁性贫血采用静脉补铁疗法的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2017年2月3日至2018年4月9日我院66例缺铁性贫血患者,遵循平均、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口服补铁法,予以观察组静脉补铁疗法。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在临床效果方面,观察组总有效概率(96.97%)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6.06%)较对照组(24.24%)更低,P<0.05。结论静脉补铁疗法应用于缺铁性贫血治疗中,效果确切,可显著控制病情,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缺铁性贫血 静脉补铁疗法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雾化吸入方法治疗小儿哮喘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126例小儿哮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患儿雾化吸入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超声雾化吸入法)和B(氧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法)各63例,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肺功能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采取氧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法治疗的B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65%,显著高于进行超声雾化吸入法治疗的A组患儿,组间差异显著(P<0.05);B组患儿心肺功能各项指标(心率、呼吸频率、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以及最大呼气流速)均显著优于A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A在患儿刺激性呛咳、唇部发绀、哭闹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75%,显著高于B组患儿的12.7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法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超声雾化吸入法,能够有效改善患儿心肺功能,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 标签: 不同雾化吸入方法 小儿哮喘 临床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踝关节扭伤的内容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踝关节扭伤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患者使用中医正骨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正骨手法用于治疗踝关节扭伤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提高了治疗的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中医正骨手法 踝关节扭伤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程序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25例高血压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113例和观察组11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采取包含程序化健康教育的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高血压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调查,并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高血压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97.32%)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81.42%),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程序化健康降雨运用至高血压的护理工作中,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疾病知识掌握度,还能让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得到提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程序化 健康教育 高血压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