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睡眠质量与病情发展归的关系。方法选取我科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6年7月前收治的33例患者为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2016年7月及以后收治的33例患者为观察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实施多种措施促进并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疾病发展情况。结果两组治疗7d后均存在不同情况的睡眠质量问题,PSQI评分结果显示,两组每单项评分及总评分差异均不明显(P>0.05)。治疗并随访1个月,观察组心绞痛复发、新增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例数均明显低于常规组,病情稳定率87.9%明显高于常规组的51.5%(P<0.05)。结论改善并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睡眠质量,可以促进疾病的良性发展,有效预防疾病的复发及进展,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睡眠质量 病情发展 转归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手部微型岛状皮瓣位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治疗效果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100例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式(包括V-Y成形,局部旋转皮瓣,指腹推进皮瓣),观察组采用手部微型岛状皮瓣移植修复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8%,4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80%,4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毛细血管反应时间短于对照组,皮瓣温度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手部微型岛状皮瓣修复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手术安全、可靠,促使患者尽快康复。

  • 标签: 手部微型岛状皮瓣移植 手指软组织缺损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自粘树脂水门汀粘树脂嵌体中表面预处理对微渗漏产生的影响。方法此次抽取2014年9月-2017年12月在我医院拔出的100颗新鲜拔除的磨牙(无龋坏)当做分析的对象,根据嵌体制作要求对邻牙合Ⅱ类窝洞进行制备,同时制作树脂嵌体。遵拔除顺序分为四组(甲组、乙组、丙组以及丁组),每组25颗。甲组为直接粘、乙组为自酸蚀处理、丙组为全酸蚀处理、丁组为磷酸处理,对四组的龈壁渗入深度、轴壁渗入深度进行总结。结果甲组的龈壁渗入深度大于乙组、丙组、丁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轴壁渗入深度大于乙组、丙组、丁组,差异显著,P<0.05。乙组、丙组、丁组间的龈壁渗入深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丙组、丁组间的轴壁渗入深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组轴壁渗入深度大于龈壁渗入深度,差异显著,P<0.05。甲组、乙组、丙组轴龈壁渗入深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自粘树脂水门汀粘树脂嵌体的表面预处理中,酸蚀处理能减少牙体组织同自粘树脂水门汀间的微渗漏,而磷酸单独预处理对于龈壁处牙本质粘结界面微渗漏影响大于轴壁处釉质。

  • 标签: 表面预处理 自粘接树脂水门汀 粘接树脂嵌体 微渗漏 影响
  • 简介:目的观察HIF-1α和VEGF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两者相关性,同时探讨其在骨肉瘤血管形成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5例骨肉瘤、14例骨软骨瘤中HIF-1α和VEGF的表达情况,同时用CD34标记血管内皮细胞,计算微血管密度(MVD)。结果35例骨肉瘤组织中,HIF-1α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34.3%(12/35),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有非常统计学意义(P〈O.01);VEGF的阳性表达率为82.9%(29/35),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HIF-1α和VEGF的表达同时呈阳性,13例(37.1%)同时呈阴性,两者表达显著相关(r=0.589,P=0.000),且与癌组织分期显著相关(P〈0.05);HIF-1α和VEGF均阳性的骨肉瘤组织中MVD值高于两者均为阴性者,两者相比较差异有非常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IF-1α和VEGF在骨肉瘤组织中均为高表达,提示它们可能对骨肉瘤新生血管生成中具有协同作用,在骨肉瘤的发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 标签: 骨肉瘤/代谢 缺氧诱导因子1 α亚基/代谢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代谢 新生血管化 病理性
  • 简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老年患者常见疾病之一,尽管目前对其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其病理变化过程中有正常肺组织结构的破坏,本研究探讨以定量的方法评判肺组织结构损伤的程度.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呼气量 最大肺活量 比值 肺组织 病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简介:摘要本文就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治中临床特点、肺外表现、X线表现、微生物学检测、重症特点,做简要分析,并提出误诊问题的存在,并分析误诊主要原因,而后探讨了几种治疗方法。

  • 标签: 小儿肺炎 支原体肺炎 临床诊治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我市近年来新生儿卡介苗(BCG)接种质量和卡介苗的免疫效果。方法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后84-120天,用卡介苗纯蛋白衍生物(BCG-PPD)皮试,72h后记录皮试结果并查看卡痕大小。结果统计分析8928例,阳8812例,阳率98.70%,卡痕率98.73%。结论通过监测本市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工作质量和免疫效果已达较高水平。

  • 标签: 新生儿 卡介苗(BCG) 阳转率 结核菌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后早期血压变异与组织再灌及远期预后的关系。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6年1月—2017年9月期间该院缺血性脑卒中147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24h收缩压变异率顺序进行分组,对照组73例(血压低变异率患者),观察组74例(血压高变异率),且均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mRS评分>2分率(56.76%)、复发性脑梗死率(9.46%)、出血转化(10.81%)、死亡率(9.46%)、组织再灌注率均(75.68%)均高于对照组(χ2=10.5931、4.6733、5.6988、4.6733、11.9828;P<0.05),同时与静脉溶栓后24h收縮压变异率相关因素包括组织再灌注(P=0.000;OR=0.523;Sig=1.331;Wald=5.982;SE=0.253;β=1.521)、NIHSS评分(P=0.000;OR=0.582;Sig=0.854;Wald=5.426;SE=0.154;β=2.658)、mRS评分(P=0.001;OR=0.789;Sig=0.007;Wald=8.458;SE=0.258;β=1.452)、复发性脑梗死(P=0.001;OR=0.524;Sig=1.251;Wald=7.865;SE=0.695;β=1.325)、出血转化(P=0.000;OR=0.452;Sig=0.485;Wald=5.412;SE=0.224;β=1.852)、死亡(P=0.001;OR=0.623;Sig=0.054;Wald=6.324;SE=0.362;β=1.029)。结论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后早期血压变异,可影响远期预后,脑组织在灌注率低。

  • 标签: 脑卒中 静脉溶栓 血压变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临床治疗归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间我院接收的肺结核患者20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对研究患者进行治疗归情况分析,得出对肺结核患者归效果的影响因素及相应的预防方法;结果200例肺结核患者并对其治疗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200例肺结核患者中治愈165例,治愈率为82.50%,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影响肺结核患者治疗的影响因素包括管理方式、劳动强度、营养状态、肺部病灶孔洞以及经济收入等因素;结论在治疗过程中,应该强化归治疗的分析与调研,特别是要针对影响归治疗的各项重要因素进行分析与调研,公共卫生组织要建立完善的监督与抽查机制,进而真正做到高效防治肺结核,使得诱发疾病的几率得到极大的降低。

  • 标签: 肺结核 临床治疗 转归效果 相关因素 预防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内直接粘加全冠修复治疗纵折后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纵折后牙患者56例的临床资料,按照平均分组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n=28,给予全部裂牙清除术后行体外再植粘结,术后14d实施全冠修复)和观察组(n=28,给予口内直接粘加全冠修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第3个月和第6个月的治疗优良率比较,两组无差异(P>0.05);而在术后第12个月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纵折后牙患者运用口内直接粘加全冠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且远期疗效相对常规治疗方案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 标签: 全冠修复 粘接 纵折后牙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单向诊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社区单向诊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对比分析患者一般特征,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多给予择期PCI治疗,非老年组,多行急诊PCI。另外,对比患者住院时间,组间差异并不显著,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单向诊老年AMI患者,适宜择期PCI,且临床医师应准确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社区单向转诊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徒手胎位处理头位难产的价值。方法2016年11月--2018年1月期间,选择我院收治的90例头位难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双盲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行胎头吸引术,研究组,徒手胎位处理,统计自然分娩情况,比较第二产程时间与产后出血量。结果①研究组自然阴道分娩率为91.11%(41/45),对照组为75.56%(34/45),P<0.05;②研究组第二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徒手胎位处理头位难产,可提高自然阴道分娩率,缩短第二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应用价值高。

  • 标签: 徒手转胎位 头位难产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群中不同糖代谢水平者的血清γ-谷氨酰肽酶(gamma-glutamyltranspeptidase,GGT)水平差异,并分析其与糖尿病前期[即糖调节受损(impairedglucoseregulation,IGR)]及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患病风险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甘肃省兰州市五泉铁路西村社区40~75岁的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生化检测;将人群分为正常糖耐量(normalglucosetolerance,NGT)组、IGR组及DM组,比较3组人群血清GGT水平的差异,并分析GGT水平与IGR及DM患病风险间的关系。结果:1DM组的GGT水平明显高于NGT及IGR组(P均〈0.01)。协方差分析显示,校正性别、年龄、饮酒等多种影响因素后,DM组的GGT水平仍明显高于NGT及IGR组(P均〈0.01)。2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GGT水平与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腰围和餐后2h血糖(twohourspostprandialbloodglucose,2hPG)的关系较为密切(r值分别为0.357、0.312、0.280,P均〈0.01);校正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腰围和饮酒的影响后,血清GGT水平与血糖指标(空腹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指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TG)呈正相关(P均〈0.01)。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GR、DM患病风险随着血清GGT水平的升高而增加,校正多种影响因素后,GGT〉69u/L组的IGR患病风险是GGT四分位水平最低组的2.296倍(95%CI为1.062~4.967,P〈0.05),且其DM患病风险是GGT四分位水平最低组的4.399倍(95%CI为2.020~9.579,P〈0.01)。结论:甘肃省兰州市五泉铁路西村社区40~75岁常住居民中,血清GGT水平异常者的IGR患病风险升高,且随着血清GGT水平的升高,DM患病风险亦增加,而GGT异常者的DM患病风险升高明显。结果提示该人群中血清GGT水平异常与糖代谢异常患病风险升高显著相关。

  • 标签: Γ-谷氨酰转肽酶 糖调节受损 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 横断面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临床诊断及归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效果将研究对象分为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组和甲状腺功能未恢复异常组两组,每组患者27李,对两组患者的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妊娠结局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异常组患者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贫血、羊水过多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组患者早产、胎儿畸形、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及时诊断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归。

  • 标签: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 临床诊断 转归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展为慢性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107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预后情况分为治愈组58例和慢性组49例。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治愈组和慢性组在发病年龄、病程、血型、家族过敏史、血清IgE水平升高、病毒抗体是否阳性、病初白细胞计数、抗血小板抗体PAIgG、PAIgA、PAIgM水平、治疗时是否输注血小板、血小板上升时间及恢复至正常时间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病程长、发病年龄大、PAIgG、PAIgM同时升高、血小板恢复至正常时间长、ORh(D)+血型相对于ARh(D)+和BRh(D)+血型是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展为慢性的危险因素。结论对这些危险因素早发现、早诊断乃至早治疗十分重要。应重视PAIg检测。治疗后应密切监测血小板计数的变化,及时给予适当处理,以改善疾病的预后。

  • 标签: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危险因素 小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干扰素栓剂对宫颈HPV感染患者HPV阴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宫颈病变患者84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42例。对照组实施LEEP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实施LEEP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干扰素α-2b栓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HPV阴率73.81%(31/42)显著低于观察组92.86%(39/42),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78.57%)显著低于观察组(95.24%),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显著长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干扰素栓剂对宫颈HPV感染患者具有显著疗效,能够有效提高HPV阴率,促进创面快速愈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干扰素栓剂 宫颈HPV感染 HPV转阴率
  • 简介:摘要皮肤病理是皮肤科的重要组成,没有高质量的皮肤病理切片和染色,就难以作出正确的病理诊断,本文总结了制片技术要领以尽量避免皮肤组织病理制片质量不高可能导致的误诊、误治。

  • 标签: 皮肤组织 病理制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131碘治疗Graves病(GD)后对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的发生、发展及归,分析影响归的因素。方法收集了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因GD于内分泌科住院行131碘治疗的患者356例,剔除资料不全者37例,纳入研究319例,于131碘治疗后3月和6月随访患者TAO的发生、发展及归情况同时通过统计学的方法探讨TAO发生以及恶化的危险因素。结果1、同位素治疗后3月甲亢的治愈率为47.0%,6月的治愈率为74.9%;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分别为3.8%和9.1%;2、同位素之后后3月时伴与不伴TAO的患者眼病恶化和新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11,p>0.05),单纯性突眼组与浸润性突眼组间患者的恶化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336,p<0.05),其好转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x2=3.89,p<0.05);3、同位素治疗后6月时伴与不伴TAO的患者眼病恶化和新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32,p>0.05),单纯性突眼组与浸润性突眼组间患者的恶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687,p<0.05),其好转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x2=9.297,p<0.05)。4、对131碘治疗后新发或恶化的TAO患者进行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前吸烟、TSH的大幅度变异、浸润性突眼的严重程度、高滴度的TR-Ab,是131碘治疗后引起或加重TAO的危险因素。结论1、131碘治疗前伴TAO的患者,治疗后眼病大部分好转,部分恶化;不伴TAO的患者可新发TAO;2、131碘治疗不加重或增加Graves病患者眼病的发生、发展;3、131碘治疗前吸烟、严重的浸润性突眼患者、高滴度的TR-Ab水平以及碘疗前后TSH变异幅度大的患者同位素治疗后其TAO的结局较差。

  • 标签: Graves病 甲状腺受体抗体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 同位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