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我院新生儿科NICU病房从2003年开始实行“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以来,采用腋静脉留置针法替代头皮、手、足等静脉留置针法,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穿刺术 腋静脉
  • 简介:随着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并向临床医学的广泛渗透,临床实验室在工作内容、方式及其在临床诊疗工作中的地位正起着深刻的变化。由于这一学科在理论体系和技术支撑方面出现的重大进展和变革,学科的定位,领域和性质以及对人才的需求的规范和队伍结构方面也正在发生历史的变化。本文试从国际上这一学科领域的发展前景,结合国情作一初步分析和探讨。

  • 标签: 检验医学学科 专业队伍 国际化 临床医学 人才培训 学科建设
  • 简介:在日常的护理过程中,静脉穿刺拔后止血法通常是在穿刺点的上方压迫,时有引起皮下血肿或瘀血的现象,不但增加患者的痛苦,而且严重影响再次静脉穿刺.我们对130例静脉穿刺后采用远心端压迫止血法,避免了以上缺点,现介绍如下.

  • 标签: 静脉穿刺 拔针 出血预防
  • 简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自1990-09~2000-10共收治直肠肛管损伤87例,男85例,女2例,年龄15~78岁,平均40.5岁.车祸65例,建筑工伤8例,刀及硬物刺伤12例,医疗操作误伤2例.其中合并骨盆骨折37例,合并肝、脾、肾、胃、小肠、结肠损伤共23例,合并膀胱损伤3例,尿道断裂13例,阴道损伤1例,下肢骨折6例.住院时间5~46d,平均18d.治愈85例,死亡2例(2.3%),延误诊断7例(8.05%).

  • 标签: 直肠肛管损伤 诊断 手术方式 并发症 临床特点
  • 简介:目的对比研究三组模型的特点,探讨海水及其成份对肺直接损伤机制,为治疗提供研究平台。方法为了排除低氧血症和酸中毒等因素对海水直接肺损伤机理研究的影响,随机选择普通级健康杂种犬18只分为三组(n=6),即全肺海水灌注组(A组),右肺海水灌注组(R组),有隔叶海水灌注组即海水直接肺损伤组(D组);对比观察三组血流动力学和血气酸碱及电解质等指标变化、肺组织细胞学改变。结果A组、R组PaO2、PaCO2、PH、AB、BE、Vt、RR值与D组组问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A组、R组各时段PaO2、PaCO2、PH、AB、BE、Vt、RR值与海水灌注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D组血流动力学和血气酸碱及电解质等指标与海水灌注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模型海水灌注区肺组织损伤均明显。4小时内海水末灌注区肺组织形态学结构无异常发现。结论三组模型海水灌注区肺组织均发生损伤性改变;低氧血症和酸中毒的发生及其严重性与海水灌注区范围呈正相关;D组模型在排除了低氧血症和酸中毒等因素的作用后肺损伤明显。因此,海水淹溺后海水可导致直接肺损伤,是海水淹溺后急性肺损伤的原发性因素。

  • 标签: 海水淹溺 肺损伤 动物模型 全肺海水灌注 右肺海水灌注
  • 简介:目的探讨血、尿IL-6、IL-8在肾脏损伤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肾损伤患者241例,分为尿蛋白定性阴性组和尿蛋白定性阳性组,应用ELISA法分别检测血、尿IL-6、IL-8水平.结果肾脏损伤患者尿蛋白定性阴性时血、尿IL-6、IL-8轻度升高,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尿蛋白定性阳性组尿IL-6、IL-8明显增高;血、尿IL-6、IL-8之间无相关性.结论IL-6、IL-8等细胞因子检测对肾损伤早期诊断价值不大,但可反映肾损伤的严重程度,对发病机理的探讨、病情的观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肾疾病 蛋白尿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 简介:我院1997-01~2002-12单纯采用肱骨髁上外侧闭合楔形截骨,同侧克氏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儿童肘内翻畸形20例,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 标签: 畸形 骨固定钢丝 肘外科学
  • 简介:目的观察重型开放性颅脑损伤后海水浸泡对其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利用改进的免重型开放性颅脑损伤模型进行30分钟海水浸泡,对照组不进行海水浸泡。分别在伤后立即、3小时、8小时各挫裂伤区取材,固定于10%福尔马林,作HE染色,光镜下观察创伤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浸泡组和对照组在伤后先后出现了严重的创伤性脑水肿,但水肿高峰期出现时间不一致,对照组早到伤后3小时即出现创伤性水肿改变,伤后8小时水肿依旧;而海水浸泡组在伤后8小时才出现明显的水肿,水肿呈现逐步加重趋势。结论海水浸泡延迟了创伤性脑水肿的高峰的出现。

  • 标签: 开放性颅脑损伤 合并症 海水浸泡 病理变化 实验研究
  • 简介:脊髓损伤(SCI)不仅造成损伤平面及其以下的肢体瘫痪,而且也引起内脏器官的运动功能障碍,尤其以脊髓终末支配的盆底排泄器官功能障碍对患者影响最大,如何改善SCI患者的排尿、排便功能,是至今尚未很好解决的医学难题.这类患者的膀胱内高压状态,通过膀胱-输尿管返流可逆向损伤肾脏功能,是SCI患者晚期死亡的重要原因[1].

  • 标签: 脊髓损伤 病理生理学 排尿 电刺激 脊神经根 SCI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剂量(2.5-5.5Gy)中子辐射对小鼠血细胞参数的影响。方法采用二级BALB/C小鼠作为实验动物,所有BALB/C小鼠均为雄性,共计278只,将上述278只小鼠分为5组。包括1个对照组和4个实验组,分别对各动物组进行90%中子照射,照射剂量分别为2.5Gy(80只),3.0Gy(60只),4.0Gy(60只)及5.5Gy(60只),对照组18只,分别在照射动物后6h,12h,1d,3d,4d,5d,7d,10d,14d,21d及28d采取静脉血,利用SYSMEXKX-21多项目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细胞分析。结果(1)中子照射后外周血白细胞的变化:2.5-5.5Gy中子照射可使小鼠外周血WBC于照射后6h均明显降低,12h呈现一过性升高,之后又进行性降低,4.0-5.5Gy组未见恢复;而2.5Gy于照射后21d恢复至正常状态。(2)中子照射后外周血血小板的变化;在照射2.5Gy后6h-12h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变化。照射后1-3d,小鼠外周血PLT开始降低,于第5d进一步降低,至第10d血小板降至最低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别非常显著(P<0.01)。在照射14-28d后血小板开始恢复,逐步恢复至正常状态,在照射3.0-4.0Gy后6h即开始明显降低。于第10d外周血PLT降至最低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别非常显著(P<0.01)。结论2.5-5.5Gy中子辐射可以引起小鼠重度骨髓型放射病和极重度骨髓型放射病;破坏小鼠骨髓的造血功能,引起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数质量参数的显著变化。

  • 标签: 2.5-5.5Gy中子辐射 小鼠 白细胞 血小板损伤 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