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就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治中临床特点、肺外表现、X线表现、微生物学检测、重症特点,做简要分析,并提出误诊问题的存在,并分析误诊主要原因,而后探讨了几种治疗方法。

  • 标签: 小儿肺炎 支原体肺炎 临床诊治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右伴结肠切除术中运用改良中线入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右伴结肠切除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其中有48例行改良中线入路术式为观察组,选取同期70例患者行中线入路术式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第三站淋巴结平均清扫数与对照组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在手术时长、手术出血量以及平均引流量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行改良中线右伴结肠切除术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对肠系膜根部淋巴结能够彻底的清除,同时手术难度较低,患者出血量低。

  • 标签: 右半结肠切除术 改良中线入路 结肠癌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急性心梗的护理体会。方法以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90例急性心梗患者为对象进行随机分组,进行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策,实验组应用系统护理。比较两组急性心梗患者满意人数;急性心梗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依从性、介入治疗后住院时间;护理前后患者心率水平以及焦虑症状;介入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急性心梗患者满意人数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急性心梗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依从性、介入治疗后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心率水平以及焦虑症状相似,P>0.05;护理后实验组心率水平以及焦虑症状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介入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护理在急性心梗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减轻焦虑症状,减轻生理应激和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以及提高配合度和满意度。

  • 标签: 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 急性心梗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益气固通窍汤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过敏性鼻炎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益气固通窍汤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西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现实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固通窍汤在治疗过敏性鼻炎当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鼻炎症状,增强身体抵抗力,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益气固表通窍汤 过敏性鼻炎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稳心颗粒结合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衰合并房颤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慢性心衰合并房颤患者82例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予以对照组卡维地洛治疗,予以研究组稳心颗粒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静息心室率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研究组静息心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稳心颗粒结合卡维地洛在慢性心衰合并房颤治疗中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室率,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稳心颗粒 慢性心衰 卡维地洛 房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用于院前急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救患者100例,收治时间为2016年4月到2018年1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院前急救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改良的早期预警评分法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抢救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加以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92.0%,比对照组患者高16.0%,数据的比较差异显著。实验组患者的抢救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的抢救时间,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2.0%,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8.0%,二者相差14.0%,数据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改良的早期预警评分在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患者的抢救时间短,并且护理满意度也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表 院前急救护理 抢救成功率 临床效果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在临床上,研究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女性患者采取固冲汤的方案进行治疗后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女性患者(均属于围绝经期的女性),例数合计为100例,选取时间范围是2016年5月1日到2017年5月1日,将其依据分段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妈富隆常规西药为主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再使用固冲汤进行联合治疗),各50例,对比2组的治疗效果指标、治疗7天的止血率和发生的不良反应指标。结果观察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女性患者在治疗后,其上述3项计数资料的指标得到良好改善,和对照组相比,前者处于优势地位,P<0.05。结论固冲汤用于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女性患者当中,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面、止血效果方面和控制发生的不良反应方面均可观。

  • 标签: 经期出血 固冲汤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长期使用局部抗青光眼药物对老年干眼症患者眼组织的影响。方法随机从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老年干眼症患者中抽取42例(42眼)纳入到讨论中(研究组),回顾分析其病历资料,患者均接受长期局部抗青光眼药物治疗,时间>3个月,并从同时期来我院体检健康且无角膜接触镜佩戴史人员42例(对照组,42眼),各研讨对象均接受角膜荧光染色(FL)、测定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实验(SIt),测定其泪液胰岛素指标,并比较。结果研究组泪液胰岛素、Sit、BUT、F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干眼症患者长期接受局部抗青光眼药物治疗,其眼基础泪液胰岛素指标受到影响,破坏眼正常结构,建议临床慎重给药。

  • 标签: 干眼症 眼表组织 青光眼 长期 泪液胰岛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羊膜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眼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近年来来我院接受羊膜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的眼疾病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对个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筛选出符合试验研究要求的300例患者(均为单眼患病),并进行入组试验,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150眼)。实验组行羊膜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对照组行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术,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式的组间差异性。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半年至两年的跟踪随访,在相应的时间节点对眼上皮修复时间、炎症反应、新生血管、视力等研究指标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在术后眼上皮修复时间方面,组间差异显著,且实验组修复时间(3.1±0.2)优势明显高于对照组(3.3±0.5)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复发率为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33%(P<0.05)。实验组术后视力提升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67%(P<0.05);实验组的移植成活率为95.33%,对照组的移植成活率为92.67%,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羊膜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疗法在对眼疾病的治疗中可促进术后眼上皮的修复和患者视力的恢复,且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角膜缘干细胞 羊膜 移植 眼表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学龄前儿童咽喉反流性疾病的RSI和RFS评分结果与诊断性治疗结果,探讨RSI及RFS量化评分在学龄前儿童咽喉反流性疾病诊治过程中的应用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耳鼻喉科就诊,主诉包括声嘶、清嗓、咳嗽、咽异物感等症状的疑似咽喉反流性疾病的3岁至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2周以上的诊断性治疗。记录治疗前后RSI评分及RFS评分结果及疗效,去掉失访及不符合标准的病例共50名,全部患儿均排除近期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及哮喘病史。结果全部患儿治疗前RSI评分阳性率32%(16/50),RFS评分阳性率42%(21/50)。诊断性治疗显效及有效率76%(38/50)。RSI评分诊断灵敏度为36.84%(14/38),特异度为83.33%(10/12)。RFS评分诊断灵敏度为44.74%(17/38),特异度为66.67%(8/12)。治疗前后RSI及RFS评分总分有显著差异,少部分观察指标评分在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结论RFS及RSI量化评分法初步诊断学龄前儿童LPRD的能力稍差于成人。学龄前儿童LPRD症状及体征特点不同于成人,其临床症状轻,体征表现简单,RFS及RSI部分评分指标不但不能有效提供临床诊断价值,反而造成评分项目繁杂影响使用。尝试简化后的评分有相对较好的诊断准确性。

  • 标签: 咽喉反流性疾病,学龄前儿童,反流症状指数量表,反流检查评分症状评分表,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表浅层膀胱癌使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收集治疗的浅层膀胱癌患者170例为本次实验的临床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采取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对照组采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采取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可对比性。结论采取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浅层膀胱癌患者的临床疗效理想,术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机率低,创伤比较小,值得在临床引用上推广。

  • 标签: 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 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表浅层膀胱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乳腺癌疗患者应用序贯化疗与多西紫杉醇、环磷酰胺和阿霉素联合化疗的临床效果与特征。方法本次研究的分析对象是我院从2016年10月到2017年11月接收并治疗的89例乳腺癌患者,且通过纳入标准均判定为乳腺癌患者,并对抽取的乳腺癌患者分为研究、对照两组分别为45例与44例,研究组的45例例乳腺癌患者应用常规序贯化疗治疗,对照组抽取的44例乳腺癌患者则应用多西紫杉醇、环磷酰胺和阿霉素联合化疗,观察并分析两组乳腺癌患者分别应用常规序贯化疗与多西紫杉醇、环磷酰胺和阿霉素联合化疗治疗的效果与临床特征。结果抽取的两组乳腺癌患者分别应用常规序贯化疗与联合药物化疗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异常、血液系统反应分别为7(15.56%)、8(17.78%)、13(28.89%)优于对照组的22(48.89%)、16(35.56%)、33(73.33%),且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0.00%优于对照组常规序贯化疗的50.00%,且研究组患者对治疗后患者评分为8.9±2.5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常规治疗的评分为6.8±2.2分,两组数据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结论针对乳腺癌患者选择常规序贯化疗治疗优于多西紫杉醇、环磷酰胺和阿霉素联合化疗的效果,且降低了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了治疗的有效率和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治疗中选择和采用。

  • 标签: 多西紫杉醇 环磷酰胺 表阿霉素 联合化疗 序贯化疗 乳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