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阿托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急性胃炎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胃炎患者150例为本次临床观察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使用山莨菪碱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使用阿托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75例急性胃炎患者,70例治疗效果显著,74例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8.67%,不良反应率为5.33%;对照组中75例患者,62例效果显著,68例临床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0.67%,且不良反应率为13.33%。两组对比结果P值均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急性胃炎临床疗效明显,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有利于患者康复,应积极进行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阿托品 奥美拉唑 急性胃炎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减少早期胎儿停的发生率,分析506例早期胎儿停的影响因素。方法根据随机原则的相关要求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早期胎儿停患者和产检的正常妊娠孕妇中各选取50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依次列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详细询问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查找诱发早期胎儿停的危险因素。结果本次研究中,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种危险因素(胎儿母体因素、生殖道处于亚健康状态、职业过度紧张以及外界环境)的发生率均明显增加且组间统计学差异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导致早期胎儿停的因素很多,临床常见的包括胎儿母体因素、生殖道处于亚健康状态、职业紧张以及环境因素等,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尽可能避免早期胎儿停的发生。

  • 标签: 早期胎儿停育 影响因素 临床分析 预防
  • 简介:摘要生石膏具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喘咳,胃火亢盛,头痛,牙痛等。宝贵教授为张锡纯的再传弟子,从医50余载,临床经验丰富,治疗疾病辨证准确,组方灵活而严谨,用药精当,用量精准,善于治疗脾胃病及疑难杂症,而且疗效颇佳,现对其应用生石膏治疗各类热证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

  • 标签: 陈宝贵教授 生石膏 运用经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胚胎停高危因素及其并发症,为早期预防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就诊并经门诊确诊的80例胚胎停孕妇为研究组对象,另选取同期来我院产检诊断胚胎发育正常孕妇50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对象的基本资料。结果研究组孕妇流产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且早期熬夜较多、用电脑时间较长、体育锻炼较少、吸烟者比重较大,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研究组孕妇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显著(P<0.01),其余生殖道感染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早期熬夜、吸烟、解脲支原体感染、衣原体感染等均是导致胚胎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胚胎停对妇女身心健康及生殖健康都产生不良影响,不良生活习惯可以引起胚胎或者胎儿染色体异常,占胚胎停相当大的原因,所以孕期妇女尽量戒除不良生活习惯及避开环境中危险因素、及早进行临床干预意义重大。

  • 标签: 胚胎停育 高危因素 并发症
  • 简介:大学生是我国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力量之一,对于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将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成功,关系到能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学校的班级管理及学生管理是一项艰巨繁杂而意义重大的工作。笔者在实际工作中,把学生工作的重点放在党建、共青团组织、教学管理及日常生活等四个方面开展,做一个可以让学生信服的班主任。

  • 标签: 党建 班主任 管理
  • 简介:摘要宝贵教授从医近50载,熟悉药物的属性及治疗病证,且配伍灵活多变,剂量随证加减得当,常常取得药专利功之效,余有幸跟随师门诊十年,总结运用虫类药,治疗疑难病证的几味中药,望能以管窥豹,传承创新,指导临床。

  • 标签: 陈宝贵 虫类药 临症经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循证护理在胆结石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接收治疗的胆结石患者1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且每组各有5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循证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为76.0%,护理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为92.0%,护理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护理满意程度和护理总有效率均低于观察组(P<0.05),比较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胆结石患者的术后采用循证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效果及满意程度。

  • 标签: 循证护理 胆结石 术后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急性肠炎患儿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6例急性肠炎患儿按照治疗方法的区别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治疗与阿奇霉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数据显示,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10%、77.58%,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止血时间等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肠炎患儿通过阿奇霉素进行治疗,不仅可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还能缩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肠炎 阿奇霉素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干预在脊柱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100例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人性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评分与SDS评分的差异,并采用问卷调查的模式询问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前SAS评分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脊柱外科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同时有助于提升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脊柱外科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心内科护理管理的过程中采取风险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7月收治的152例心内科患者进行对照分析,并按照所采取的管理模式不同将其分为风险管理组和常规管理组,各组患者分别为76例。风险管理组应用风险管理模式,常规管理组应用常规管理模式,对比风险管理组和常规管理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投诉事件发生率以及总体满意度。结果风险管理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2例(2.63%)以及投诉事件发生率2例(2.63%)均低于常规管理组11例(14.47%)、10例(13.16%),风险管理组的总体满意度71例(93.42%)显著高于常规管理组62例(81.58%),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心内科患者应用风险管理模式,不仅能够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投诉事件发生率,还能够提高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效果显著。

  • 标签: 心内科患者 护理管理 风险管理 风险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放化疗肺癌病患生活质量受个性化护理的影响。方法筛选出100例放化疗肺癌病患,把他们分为护理组A和护理组B,两组病患都是50例,护理组A实行一般护理,护理组B实行个性化护理,对比其护理结果。结果护理组B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护理组A高,对比差异较大(P<0.05);护理组A的护理满意度是88.0%,护理组B是98.0%,护理组B比护理组A高,对比差异较大(P<0.05)。结论放化疗肺癌病患生活质量受个性化护理的影响较大,护理后大多数病患的生活质量获得明显改善,且护理满意度明显提升,值得推广。

  • 标签: 放化疗 肺癌 生活质量 个性化护理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胚胎停应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配合黄体酮防治效果。方法此次100例研究对象均选自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有胚胎停征兆的孕妇,按照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即研究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单应用黄体酮防治,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防治,将两组不同方式治疗后的胚胎发育情况以及孕酮、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在保胎成功率上,研究组为96.00%,对照组为84.00%,两组患者在孕酮、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上,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胚胎停应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配合黄体酮防治效果显著,可以有效减少和防预孕妇出现胎停现象。

  • 标签: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黄体酮 胚胎停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配合黄体酮防治胚胎停的效果。方法抽取至我院就诊的存在胚胎停史且血孕酮偏低的孕妇3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5.5.20-2017.5.20),其中对常规组单纯采用黄体酮治疗,对实验组采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黄体酮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0%和80.00%,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比较两组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配合黄体酮可有效降低与预防胚胎停情况,改善母婴结局,值得采纳。

  • 标签: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黄体酮 胚胎停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效果及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入住我院120例手术治疗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舒适化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8.33%,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8.83%,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进行舒适护理改善了手术室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手术的安全性。因此,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舒适护理 手术室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危重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及其变化。方法选用GEMPremier3000型血气分析仪对本院呼吸科38例危重患者进行动脉血气的全自动检测。并与对照组30例相比较,从pH,PCO2,PO2和HCO-3等主要血气指标的变化分析,得出血气诊断及统计结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支气管哮喘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组、呼吸衰竭组和晚期肺癌组pH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组、呼吸衰竭组和晚期肺癌组PaO2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组、呼吸衰竭组PaCO2升高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组、呼吸衰竭组HCO-3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支气管哮喘组PaO2降低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主要表现为呼吸性碱中毒或呼吸性酸中毒,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组、呼吸衰竭组和晚期肺癌组主要以呼酸或呼酸合并代碱为主,除晚期肺癌外还出现多种酸碱失衡的临床改变。结论脉血气监测可用于评价呼吸功能状况和判断酸碱失衡类型,对危重患者的及时救治和愈后判断均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 标签: 呼吸系统 重症患者 血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科就诊的7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35例,观察组35例。参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以及复发情况。结果患者临床疗效情况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97.14%,参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74.29%,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高于参照组患者;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参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7.14%,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患者;患者复发情况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5.71%,参照组患者的复发率为17.14%,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低于参照组患者;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比观察发现,相较于西医治疗手段,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手段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有利于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的机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段的患者复发机率更小。因此,在妇产科临床治疗慢性盆腔炎可以优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段。

  • 标签: 慢性盆腔炎 妇产科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核性肠梗阻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选择。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的结核性肠梗阻患者87例,均采取外科手术治疗方式,小肠切除吻合术有51例,右半结肠切除术有29例,肠粘连松解术有7例。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梗阻症状有不同程度缓解84例,其中完全缓解49例,部分缓解35例;3例无效,其中死亡1例;术后短期内炎性肠梗阻3例,经抗炎持续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等治疗后均好转;肠瘘2例,给予治疗1~3个月后,自行愈合1例。结论经短暂非手术治疗无效的结核性肠梗阻患者应尽早手术,手术方式宜简单、直接,不宜过多追求手术彻底性,需重视围手术期抗结核治疗和营养支持。

  • 标签: 结核性肠梗阻 手术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ICC置管后防止感染管路维护及护理改进措施。方法以本科室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90例留置PICC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5例,共86例,给予常规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干预,给予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PICC置管维护与护理改进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留置PICC置管患者实施维护与改进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置管后并发症的出现,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PICC置管 管路维护 并发症 护理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选择以及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收治区间为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的186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作为本次临床研究资料,回顾产妇临床资料,根据产妇分娩方式的不同将产妇分成剖宫产组以及阴道分娩组,阴道分娩组有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102例,剖宫产组有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84例。结果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实施阴道试产有助于降低产妇产时出血量,剖宫产产妇平均产时出血量358.3±68.4(ml),而阴道分娩组产妇平均产时出血量225.7±57.2(ml),且阴道分娩组新生儿Apgar评分8.7±1.5(分),高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7.1±1.3(分)。结论如果单纯为产妇行剖宫产手术,对产妇以及新生儿是不利的,只有当产妇有剖宫产指征时,才能够为产妇行剖宫产手术,因此建议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提供阴道试产机会,降低剖宫产并发症发生概率。

  • 标签: 瘢痕子宫 再次妊娠 分娩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