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消化内科门诊胃食管反病的临床治疗方法以及效果。方法:将近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胃食管反病患 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埃索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进行治疗。 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效果进行记录并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6.0%,显著高于对照组 的 70.0%;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8.0%(4/50)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18.0%(9/50) ,上述两组指标差异均具备 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消化内科门诊 胃食管反流病 治疗方法 临床疗效
  • 简介:十二指肠胃返又称胆汁返,是胃窦部与十二指肠运动失调而引起的一种病理现象。空腹时十二指肠内容物(胆汁、胰液)返流入胃可引起胃黏膜的病理性损害,称为碱性返流性胃炎或胆汁返流性胃炎,患者口干、口苦,上腹部灼热、疼痛、恶心,有的伴有呕吐胆汁和体质量减轻,严重的伴有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等改变。现将188例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镜、X线钡餐检查及胃液胆汁酸浓度测定的结果进行对照分析,以总结十二指肠胃返病的X线诊断分型经验。

  • 标签: 十二指肠胃返流 X线透视检查 双重造影 倒水征
  • 简介:目的:探索超声造影预测乳腺肿瘤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价值。方法:建立裸鼠人乳腺肿瘤模型,模拟临床给药方案,在各次化疗后测量肿瘤生物学数据、超声造影数据及血管微循环指标。结果: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在化疗早期显著下降,微血管密度在第2次化疗后显著下降;超声造影上肿瘤灌注峰值强度在化疗早期显著下降,灌注达峰时间在第2次化疗后显著上升。结论:超声造影部分指标的变化与肿瘤微循环指标一致,具有深入研究价值。

  • 标签: 超声造影 肿瘤模型 化疗
  • 简介:目的:通过对科室的灾害脆弱性分析,明确科室需应对的灾害事件,提高放射科对应急事件的管理能力,有效避免和处治灾害事件。方法:借用Kaiser模型,通过对放射科发生过和可能发生的灾害事件进行统计分类,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危害性及防范工作完备情况进行评分,用统计学公式计算出事件的风险系数,并进行评估。结果:放射科排前5位的灾害事件分别为:就诊患者严重碘过敏反应致呼吸心跳骤停(31.74%)、金属物品进入磁体间(28.43%)、群体伤害救治应急事件(28.33%)、信息网络突发故障(24.81%)、治疗过程患者突发意外(24.00%)。结论:通过制订具有科室特色的应急预案,可提高科室管理。

  • 标签: Kaiser模型 放射科 灾害脆弱性分析 风险事件 应急预案
  • 简介:目的:比较分析胃食管超声造影、胃镜、X线钡餐造影诊断胃食管反病(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GERD)的价值。方法:对50例主诉胃灼痛、反酸、反食、胸背部疼痛等经临床拟诊GERD的患者同时进行胃食管超声造影、胃镜、X线钡餐造影检查,比较3种方法对GERD的检出率和诊断价值。结果:胃食管超声造影检出38例GERD(阳性率76%),未检出12例(阴性率24%);胃镜检出19例GERD(阳性率38%),未检出31例(阴性率62%);X线钡餐造影检出16例GERD(阳性率32%),未检出34例(阴性率68%)。3种方法之间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胃食管超声造影与胃镜、胃食管超声造影与X线钡餐造影比较,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食管超声造影可直观、实时显示有无反,较胃镜、X线钡餐造影诊断GERD更有价值,可作为GERD的筛查手段。

  • 标签: 对比研究 胃食管反流病 诊断
  • 简介:【摘要】近年来医疗卫生信息化发展迅速,医疗卫生领域也迎来了大数据时代的潮流。简述了医疗卫生系统中数据资源现状,分析了通过大数据平台构建临床决策支持系统、提高医药产品研发效率、疾病监控防治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大数据 医疗卫生系统
  • 简介:目的:该研究旨在评估针对CD147的美妥昔单抗靶向结合其他肿瘤的能力。方法:在人肿瘤细胞系的BALB/c裸小鼠转移瘤模型中,以125I标记美妥昔单抗HAb18F(ab’)2,利用小动物SPECT/CT显像长时间持续观察HAb18F(ab’)2靶向结合人肝癌SMMC-7721、胰腺癌SW1990和肺癌A549细胞的能力,并利用仪器自带的InVivoScope软件计算肿瘤/肌肉(tumorto-muslce,T/M),比较不同肿瘤摄取125I-HAb18F(ab’)2的能力。结果:SPECT/CT显像结果表明,SMMC-7721、SW1990和A549细胞均高度摄取125I-HAb18F(ab’)2,呈现明显的肿瘤放射性浓集,全身放射性本底低,影像对比度高,T/M比值分别达432、234和26。其中,SW1990与SMMC-7721一样持续摄取长达9d以上。结论:3种不同类型的肿瘤细胞均能高度摄取美妥昔单抗,并且在肿瘤中滞留时间较长。美妥昔单抗不仅可以用于肝癌,也可试用于肺癌、胰腺癌等其他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 标签: CD147 美妥昔单抗 125I标记 SPECT/CT显像
  • 简介: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放射科影像信息的采集摄取和处理已全面数字化.目前CR、DR成像系统的广泛应用,使影像技术检查图像由传统的模拟成像转向了数字化成像.由于图像的数字化,可以对原始图像信息进行多方面的调节处理,使采集到的信息根据需要进行显示,使图像质量得到有效保证.目前,CR成像设备使用比较广泛,软硬件开发更加成熟,图像处理软件内容比较丰富.CR系统功能很多,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各种功能的作用?如何将这些开发功能适当搭配?将图像内容调节到最佳水平,是我们在使用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 标签: CR 图像后处理技术 应用
  • 简介:目的建立前列腺癌弥散加权成像(DWI)与非影像学指标结合的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评估患者前列腺癌发病的可能性,以便后续诊断方法的选择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14例2012年1月—2013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先后行DWI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的资料,其中前列腺癌患者70例、非肿瘤患者44例。应用DWI影像评价患者前列腺癌发病率,按危险高低行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评分(由低到高依次为1~5分)。随机抽取一半患者分入建模组,其余分入验证组。分析建模组中良恶性病例年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游离PSA与总PSA比值(f/tPSA)、肛门指检(DRE)、PI-RADS分级等指标的差异,选取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为考察变量,以穿刺病理是否为前列腺癌为应变量,建立两项Loglstic回归模型。A:非影像学指标+PI-RADS;B:只含非影像学指标。利用验证组病例数据建立Loglstic回归模型和PI-RADS预测概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相应的灵敏度、特异度,确定最佳界值。结果良恶性患者PSA、f/tPSA、DRE及PI-RADS分级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考察变量。前列腺癌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建立如下:A:LogitP=-6.18+0.0006PSA+1.73DRE-8.01f/tPSA+1.3PI-RADS;B:LogitP=-0.095+0.0467PSA+1.88DRE-7.3959f/tPSA。应用A模型预测验证组的穿刺结果,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02,明显高于单独使用DWIPI-RADS分级(0.835)和临床指标(0.751)。A、B模型最佳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4%、80.0%,90.9%、62.9%;PI-RADS分级最佳灵敏度和特异度为63.6%和94.3%。结论联合PSA、f/tPSA、DRE及PI-RADS这4个指标,利用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有助于评估个体患前列腺癌的可能性,准确率较高,为可疑前列腺癌患者行前列腺穿刺提供了更充分的依据。

  • 标签: 前列腺癌 弥散加权成像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肛门指检
  • 简介:IDL是一种目前在国外流行的交互式数据语言.与现有的一些著名计算机语言相比,IDL在图像处理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因此深受国外医学图像处理专家的厚爱,它在医学图像处理领域里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IDL在国内还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名字.本文对IDL及其在医学图像处理中的应用进行讨论.

  • 标签: 交互式数据语言 医学图像处理 可视化 数据类型 结构化语言
  • 简介:摘要:分析口腔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及处理。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8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口腔内科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对口腔内科常见疾病诊断及处理进行总结。结果:60例患者中17例为牙根尖周病,16例为龋齿,8例为牙周病,16例为牙髓病,3例为其他疾病,经对症治疗,56例为显效,2例为有效,2例为无效,总有效率达到96.67%。结论:常见口腔疾病包括牙根尖周病、龋齿、牙周病、牙髓病等,通过临床诊断采取对症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确保口腔健康。

  • 标签: 口腔内科 疾病诊断 口腔疾病
  • 简介:目的:比较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MBIR)和自适应迭代重建(ASIR)对肺部CT计算机辅助检测系统(CAD)气道成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使用能谱CT行胸部平扫的患者30例,分别采用肺算法ASIR40(40%ASIR与滤波反投影混合)、MBIR重建层厚0.625mm的图像。应用自动CT定量方法(Dexin-FACT)自动提取支气管树,选取走行平直且分叉较少的右肺中叶支气管测量隆突至显示气道终端长度,对不同算法重建图像显示的长度采用配对t检验。由2位放射科医师采用双盲法评价MBIR和ASIR对支气管树结构连续性、清晰度,采用Wilcoxon符号等级检验比较2位医师主观评分差异性。结果:MBIR算法图像自动提取的右肺中叶支气管长度较ASIR算法图像长(P〈0.05),且提取的支气管树连续性、清晰度明显优于ASIR算法(P〈0.05)。结论:与ASIR算法相比,MBIR可通过改善图像质量提高CAD气道分析性能。

  • 标签: 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 计算机辅助检测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酒精致精神障碍患者脑萎缩头颅CT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53例酒精致精神障碍患者脑萎缩患者的相关人口学资料、CT影像结果,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相关特征描述,定性资料之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秩和检验,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s分析。通过R软件调用AUC包和rem包绘制ROC曲线和列线图。结果:在53例精神障碍患者中,脑萎缩者35例(66.03%)。经单因素分析年龄、病程、饮酒量、饮酒方式是精神障碍患者脑萎缩的高危因素。经logistics回归分析,病程与饮酒方式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在ROC曲线中可知敏感性为0.95,特异性为0.79,AUC为0.935,模型的预测能力较强。列线图总分为100分,受病程影响较大。结论:由病程和饮酒方式构建的模型能较好地预测酒精致精神障碍患者脑萎缩,从而为临床治疗脑萎缩提供依据,提升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

  • 标签: 酒精 精神障碍 脑萎缩 头颅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时期医院病案大数据管理的具体实施方法,总结病案管理实施过程中的经验体会。方法:选择 2016年 1月~ 2019年 2月我院档案室归档保存的 2856份档案作为研究对象, 2016年 1月~ 2017年 12月实施常规病案管理, 2018年 1月~ 2019年 2月实施标准化的病案管理,对比实施前后病案管理效果。结果:实施标准化病案管理后病案回收率、归档率明显高于实施前,而且病案缺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开展病案标准化管理有利于提高病案管理水平,值得在新时期病案大数据管理中落实。

  • 标签: 新时期 大数据病案管理 实施效果 标准化 信息网络技术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影像和数据报告系统(TI-RADS)对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8例共195个甲状腺微小结节(直径≤10mm)完整超声检查资料,并进行TI-RADS分类.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超声TI-RADS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绘制超声TI-RADS诊断甲状腺微小癌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结果:TI-RADS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98.8%、35.5%、54.2%、97.5%、0.764.结论:超声TI-RADS分类方法对甲状腺微小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超声检查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超声影像和数据报告系统
  • 简介:目的:用16α-18F-17β-雌二醇(18F-FES)小动物PET/CT评价不同类型乳腺癌模型雌激素受体(ER)表达的差异。方法:用ER阳性人乳腺癌细胞(ZR-75-1、MCF-7)和阴性细胞(MDA-MB-231)构建荷瘤裸鼠动物模型。阳性组每组各10只,接种前3d植入雌激素缓释片,再将细胞与基质胶混合液接种于乳腺脂肪垫,成瘤后显像前3d取出缓释片。阴性组5只,直接将细胞悬液接种于乳腺脂肪垫。当肿瘤长至长径5mm左右时行18F-FESPET/CT显像,用%ID/gmax定量ER表达,然后用免疫组化测定并比较ER结果。数据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ZR-75-1、MCF-7和MDA-MB-231的瘤体成瘤率分别为100%(10/10)、70%(7/10)和100%(5/5),瘤体随时间延长而增大,但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F-FES%ID/gmax分别为6.6±1.0、3.3±0.5和1.1±0.1,三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M比值分别为4.2±0.3、2.6±0.2和1.1±0.1,三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18F-FES显像结果与免疫组化结果呈正相关(%ID/gmax:r2=0.65,P<0.001;T/M:r2=0.87,P<0.001)。结论:18F-FESPET/CT的%ID/gmax能准确评价不同类型荷人乳腺癌模型的ER表达水平,从而为进一步研究乳腺癌内分泌疗效提供了一种活体、无创、动态的分析方法。

  • 标签: 乳腺癌模型 雌激素受体 MCF-7 ZR-75-1 MDA-MB-231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 3D 打印模型辅助治疗复杂髋臼骨折手术的办法和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 10 位髋臼骨折患者,经排除 后,纳入研究复杂型髋臼骨折,都进行 3D 打印 1:1 骨盆模型后采用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钢板治疗,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通 过在手术前以 3D 打印模型进行操作,医疗人员对骨折情况把握清晰,降低术中骨折复位消耗的时间,以最有效的路径复位完成。 患者手术时间 113min,失血 760ml(均为均值),随访 10 例髋臼骨折患者,平均愈合时间 3.7 个月。结论 3D 打印模型能够帮助 骨科医生了解受术者髋臼骨折特点, 提前做好手术计划,节约术中时间,且能更精确的对病人骨折部位进行钢板形状的匹配。

  • 标签: 3D 打印 复杂髋臼骨折 辅助模型 钢板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深入探讨了数字图像处理在医学影像方面的应用。方法:挑选了8例肺癌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进行CT检查以及PET全身影像,经过ps软件处理,最终进行图像的输出,获得的PET和CT融合图像。结果:CT影像经过PS软件处理之后图像更加清晰。结论:为了能够从医学影像中获得更多的生物信息,需要对医学影像产生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

  • 标签: 数字图像 医学 影像
  • 简介:随着CT在早期肺癌筛查中的广泛应用,肺部非实性结节的检出率越来越高。这类结节常缺乏特征性而难以确诊,因此患者比较焦虑,医师的处理也多样化、不规范。国际多学科2011年推出了肺小腺癌的病理新分类,Fleischner协会也于2012年底推出了肺内非实性结节的推荐处理指南。遵循指南,正确处理这类结节,可以帮助患者改善预后。

  • 标签: 肺结节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磨玻璃密度影
  • 简介:摘要: 医学影像的出现,让医务工作人员拥有了更多的病患诊断手段,极大推进了现代医学的发展进程。医学影像通常采用 X射线设备作为照射手段,但是,这种设备所形成的影像,其最终效果很差,病情的具体信息无法有效获取,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后期处理,以满足不同组织部位的诊断需求。本文将会以医学影像后处理技术的处理方法及所应用到的各类技术为切入点,针对其对 X射线影像优化中所产生的效能,做出一定的分析与探讨,希望可以对相关从业人员起到借鉴意义。

  • 标签: 医学影像后处理技术 X射线影像优化 影像后处理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