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胸膜凹陷征在孤立肺结节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60例周围型肺癌和40例良性结节的MSCT资料,并行MPR、VR、SSD等显示结节与胸膜之间关系的影像表现。结果:胸膜凹陷发生于肺肋胸膜面46例,纵隔面11例,膈面22例,叶间胸膜面13例,壁胸膜与叶间胸膜同时发生8例。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胸膜凹陷征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轴位图像(P〈0.05)。周围型肺癌典型胸膜凹陷征和伴相关结节切迹的出现例数显著高于良性结节组(P〈0.05);良性结节粗线影和伴胸膜粘连增厚的检出例数高于周围型肺癌(P〈0.05)。结论:MSCT图像后处理显示胸膜凹陷征对孤立肺结节的定性诊断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孤立性肺结节 胸膜凹陷征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目的:分析结肠憩室炎的CT表现,提高CT对结肠憩室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3例经结肠镜证实为憩室炎患者的CT资料及临床资料。结果:23例CT均示结肠憩室炎,其中4例同时伴阑尾炎,位于右半结肠20例(升结肠12例,回盲部5例,盲肠3例),占87.0%;左半结肠3例(降结肠2例,乙状结肠1例),占13.0%。结肠憩室炎CT表现为突出于肠壁的小囊袋状突起,其内为气体21例(91.3%),液体2例(8.7%),粪石4例(17.4%),憩室内可见环状高密度影13例(56.5%),憩室壁毛糙增厚、邻近肠壁毛糙增厚、周围脂肪结构紊乱23例(100%),淋巴结反应增大15例(65.2%),邻近腹膜增厚17例(73.9%)。结论:憩室炎具有特征的CT表现,CT在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方面有着重要价值。

  • 标签: 憩室炎 结肠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其诊断标准及手段也在不断完善,而影像学诊断依据在其诊断中尤为重要。现对冠心病的影像学诊断方法进行简要综述。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诊断显像
  • 简介:目的:探讨葡萄膜转移癌的超声诊断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1月北京同仁医院眼科收治的葡萄膜转移癌患者25例(29只眼),分析超声检查中病变的位置、形态、隆起高度、基底-高度比率、内回声及其特点、有无挖空征和脉络膜凹陷征、有无继发视网膜脱离和玻璃体混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Dopplerflowimaging,CDFI)检查病变内血流情况等。其中14例(14只眼)行超声造影检查,并进行时间-强度曲线分析。结果:25例(29只眼)葡萄膜转移癌患者,累及左眼8例(32.0%)、右眼13例(52.0%)、双眼4例(16.0%);位于虹膜睫状体4只眼(13.8%)、脉络膜25只眼(86.2%);7只眼(24.1%)病变超声表现为扁平隆起回声、7只眼(24.1%)为半球形隆起回声、15只眼(51.7%)病变表面回声不规则(可见切迹或呈波浪状);病变隆起高度平均为(3.5±2.2)mm,基底-高度比率平均为3.7±2.1;27只眼(93.1%)病变内回声表现为低于相邻眶内组织的低回声;2只眼(6.9%)挖空征阳性,5只眼(17.2%)脉络膜凹陷征阳性;21只眼(72.4%)出现继发视网膜脱离,11只眼(38.0%)合并玻璃体混浊。CDFI检查显示,21只眼(72.4%)病变内可见树枝状血流信号。14例(14只眼)行超声造影检查,其中13只眼(92.9%)病变的时间-强度曲线表现为快进快出型。结论:葡萄转移癌超声检查有一定的特征表现,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依据。

  • 标签: 葡萄膜转移癌 彩色多普勒超声 造影剂
  • 简介:目的:通过对比分析脉络膜黑色素瘤、脉络膜血管瘤、脉络膜转移癌和视网膜母细胞瘤等眼内常见肿瘤的超声弹性应变率比值,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对鉴别眼内肿瘤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就诊的眼内肿瘤患者65例(67只眼),对患眼进行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测算肿瘤与周围正常组织的应变率比值;并根据临床诊断结果,比较眼内恶性与良性肿瘤之间及几种眼内恶性肿瘤之间应变率比值,从而分析超声弹性成像鉴别诊断眼内肿瘤良恶性的价值。结果:65例(67只眼)眼内肿瘤测得的应变率比值分别为:脉络膜黑色素瘤42.27±18.88、脉络膜血管瘤14.40±12.66、脉络膜转移癌50.69±6.20、视网膜母细胞瘤48.28±12.05。应用方差分析对上述肿瘤的应变率比值进行比较,脉络膜黑色素瘤、脉络膜转移癌及视网膜母细胞瘤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它们与脉络膜血管瘤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眼内恶性肿瘤脉络膜黑色素瘤、脉络膜转移癌及视网膜母细胞瘤与良性肿瘤脉络膜血管瘤之间硬度有显著差异,超声弹性成像可作为眼内肿瘤良恶性鉴别的重要检查方法。

  • 标签: 眼内肿瘤 超声弹性成像 应变率比值
  • 简介:目的:分析甲状旁腺良性肿瘤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9例甲状旁腺良性肿瘤患者的术前CT图像。结果:病变位于甲状腺周围、气管外血管内间隙。其中,腺瘤5例,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类圆形肿块,增强扫描周边实成分呈明显均匀强化;囊肿4例,表现为边缘光滑、囊壁菲薄的囊肿物,增强扫描未见强化。结论:CT检查可准确显示甲状旁腺肿瘤的部位、形态、大小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对临床诊断有重要价值。

  • 标签: 甲状旁腺肿瘤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 简介:目的:针对临床怀疑卵巢癌术后复发和转移的患者,比较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antigen125,CA125)及18F-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PET/CT探测卵巢癌复发及转移的效能,探讨两者关系,以发现最优化的检测手段。方法:157例卵巢癌术后临床怀疑复发或转移的患者均进行CA125及PET/CT检查,两者时间间隔少于7d。结果:PET/CT显像阳性97例,阴性60例,两组的CA125值分别为(188.61±202.70)U/mL、(32.49±67.61)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根据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FederationofGynecologyandObstetrics,FIGO)卵巢癌分期,Ⅱ期患者16例、Ⅲ期33例、Ⅳ期48例,CA125分别为(155.73±174.23)U/mL、(181.01±211.70)U/mL、(204.80±207.48)U/mL,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standardizeduptakevalue,SUVmax)分别为8.45±4.18、8.79±3.55、9.32±4.33,3组之间CA125和SUV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A125与SUVmax之间存在低度相关(r=0.203,P=0.046)。CA125预测PET/CT显像阳性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的最佳切点值为19.07U/mL,最大曲线下面积为0.871(0.8100.931),灵敏度为89.7%,特异度为81.7%,阳性预测值为86.1%,阴性预测值为85.7%。结论:血清CA125与PET/CT显像检测卵巢癌复发和转移有较好的一致,特别是对CA125≥19.07U/mL的卵巢癌术后患者,PET/CT尤为适用。

  • 标签: 卵巢肿瘤 复发 转移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糖类抗原125
  • 简介: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Dopplerflowimaging,CDFI)在睾丸扭转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33例超声诊断为睾丸扭转的患者声像图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回顾对照分析。结果:33例患者中,睾丸扭转32例、睾丸破裂1例;高频CDFI诊断符合率为97.0%(32/33)。结论:高频CDFI诊断睾丸扭转的准确率高,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睾丸 扭转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 简介:目的:探讨睫状体黑色素细胞瘤的超声诊断特征,并与睫状体黑色素瘤进行鉴别。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5月—2015年9月北京同仁医院眼科收治的睫状体黑色素细胞瘤患者22例(22只眼),同时选取同期就诊的睫状体黑色素瘤患者23例(23只眼)作为鉴别,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诊断确诊。分析所有患者的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biomicroscopy,UBM)、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及超声造影表现。结果:UBM检查显示21例睫状体黑色素细胞瘤中,呈高回声14例、中等回声4例、低回声3例,17例侵犯虹膜及房角,1例侵犯巩膜;15例睫状体黑色素瘤中,呈中等回声5例、低回声10例。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显示,22例睫状体黑色素细胞瘤中,形态呈梭形1例、半球形21例,15例病变内可见血流信号;23例睫状体黑色素瘤中,形态呈梭形1例、半球形15例、蕈状7例,22例病变内可见血流信号。超声造影检查显示,睫状体黑色素细胞瘤峰值强度低于睫状体黑色素瘤,平均渡越时间长于睫状体黑色素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睫状体黑色素细胞瘤的超声检查有一定的特点,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依据。

  • 标签: 黑色素细胞瘤 黑色素瘤 超声生物显微镜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造影剂
  • 简介:目的:总结髂胫束综合征的MRI特征,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8例髂胫束综合征患者(9膝)的MRI资料。结果:9膝中,病程≥3个月者(3膝)与〈3个月者(6膝)髂胫束厚度分别为股骨外侧髁上方3.85~7.02mm、2.57~4.29mm,股骨外侧髁范围2.48~4.11mm、1.11~2.63mm,胫骨Gerdy结节2.61~3.81mm、2.51~3.89mm。髂胫束信号不均者(4膝)与信号正常者(5膝)髂胫束厚度分别为股骨外侧髁上方3.45~7.02mm、2.57~4.23mm,股骨外侧髁2.48~4.11mm、1.11~2.48mm,胫骨Gerdy结节2.61~3.81mm、2.51~3.89mm。9膝中髂胫束浅方脂肪结构信号异常4膝;髂胫束深方脂肪结构水肿6膝;滑膜侧隐窝局限性积液7膝;其他伴发异常有5膝合并关节积液、4膝合并半月板损伤、2膝合并交叉韧带损伤。结论:MRI在发现髂胫束和周围结构的形态及信号异常,协助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评估髂胫束损伤部位、程度及范围,指导临床治疗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 标签: 髂胫束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 简介:超声是眼科重要的特殊检查手段之一,由于其无创、经济且有效,在眼内肿瘤诊断和随诊等方面应用广泛。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发展和超声成像方式的进步,超声诊断在眼科中的应用范围得到积极扩展。本文总结了超声在眼内肿瘤诊断、治疗、随访和预后中的应用,跟踪最新前沿动态,并展望超声技术在未来发展中的潜力。

  • 标签: 超声 眼内肿瘤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MRI常规扫描联合MRCP在胆管梗阻病因诊断中的优势。方法:回顾分析60例胆管梗阻患者,对其MRCP图像结合常规MRI图像进行综合诊断。结果:60例中,根据胆管扩张形态(枯枝状、软藤状)和胆管梗阻部位的形态(倒杯口状、截断状和鼠尾状)单纯MRCP确诊36例,定性诊断准确率为60.0%;常规MRI扫描联合MRCP确诊50例,定性诊断准确率为83.3%;2种方法对良恶性胆系梗阻的病因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MRI扫描联合MRCP可明显提高胆管梗阻病因诊断准确率。

  • 标签: 黄疸 阻塞性 磁共振成像
  • 简介: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acousticradiationforceimpulseimaging,ARFI)是近年来推出的超声成像新技术,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virtualtouchtissuequantification,VTQ)是其中之一。声脉冲辐射力使组织产生纵向压缩及横向振动,间接反映组织弹性,实现了无创检测特定解剖部位的组织弹性,具有无创、准确、客观等特性。本文对ARFI在甲状腺超声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VTQ技术可对正常甲状腺、甲状腺弥漫性病变(桥本甲状腺炎和弥漫毒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进行定量诊断,与实时弹性成像(realtimeelastography,RTE)、超声造影、细针穿刺等联合应用,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

  • 标签: 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 甲状腺 超声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硬化性腺病的声像图与X线特征,比较超声与X线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45例乳腺硬化性腺病患者的超声和X线特征,根据乳腺影像与数据报告系统(BreastImagingReportingandDataSystem,BI-RADS)进行分类。结果:共151个病灶,超声表现为片状低回声型9.3%,结节或肿块型65.6%,局部声影型4.0%,阴性21.2%。136例行X线检查,钙化型31.6%,肿块影23.5%,非对称致密影14.7%,局部结构扭曲22.8%,7.4%阴性。超声、X线对良恶性判断的准确率分别为53.6%、40.4%。结论:硬化性腺病缺乏典型的声像图及X线表现,影像科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有待提高。

  • 标签: 乳腺疾病 硬化性腺病 超声检查 乳房X线摄影术
  • 简介:目的:探讨胎儿单发半椎体畸形的二维声像图特征,以提高产前二维超声对单发半椎体畸形的认识。方法:从2010年5月—2015年5月在广东省东莞市茶山医院进行常规产前超声检查的孕妇中,选取产前超声提示单发半椎体畸形7例,回顾分析单发半椎体畸形声像图特征及产前超声检查方法。结果:7例单发半椎体畸形中,胸椎半椎体5例,腰椎半椎体2例;产前超声检查过程中,旁正中切面显示脊柱后凸和前凸畸形5例,冠状切面显示脊柱左侧弯曲和右侧弯曲6例,在没有侧弯、成角情况下,横切面很难发现椎体形态异常。结论:旁正中切面可显示半椎体畸形引起的脊柱后凸和前凸,冠状切面可显示半椎体畸形引起的脊柱左侧弯曲和右侧弯曲,横切面可显示椎体形态异常。胎儿半椎体畸形具有典型声像图特征,二维超声可作为胎儿单发半椎体畸形的常规筛查手段。

  • 标签: 半椎体 产前超声 单发
  • 简介:手、腕部软组织肿瘤及瘤样病变常见,高频超声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能清晰显示肿块的形态、边界、范围和毗邻关系。根据声像图特征并结合临床资料,超声检查能对很多手、腕部软组织肿块做出病理诊断。本文主要介绍常见手、腕部肿块的临床表现、声像图特征和超声诊断要点。

  • 标签: 软组织 肿瘤 超声
  • 简介: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ultiparametricMRI,mpMRI)已成为前列腺癌检出、分期、指导活检及治疗后随访最常用的影像学方法。由于MRI技术的复杂诊断具有较强的经验依赖。计算机辅助诊断(computer-aideddiagnosis,CAD)技术可进行多变量分析,提高疾病的临床诊断效能,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医学图像分析。基于mpMRI的前列腺癌CAD系统近几年取得了较大进展并显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结合本单位实际经验,简要介绍CAD在前列腺癌mpMRI诊断中的进展。

  • 标签: 计算机辅助诊断 磁共振成像 前列腺癌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hyroidImagingReportingandDataSystem,TI-RADS)分级对诊断甲状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甲状腺结节患者75例并进行外科手术或细针穿刺活检(fineneedleaspiration,FNA),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双侧甲状腺进行扫查。根据TI-RADS对甲状腺结节分级,选择TI-RADS3~5级的患者63例(81个病灶),将甲状腺TI-RADS分级情况与病理切片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评估TI-RADS分级对鉴别甲状腺癌的效能。结果:在63例患者(81个病灶)中,病理学活检结果显示,28个TI-RADS3级病灶中,良性23个(82.14%)、恶性5个(17.86%);32个TI-RADS4级病灶中,良性5个(15.63%)、恶性27个(84.37%);21个TI-RADS5级病灶中,良性0个(0)、恶性21个(100%)。TI-RADS分级诊断甲状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67%和82.14%。TI-RADS3~5级病灶的纵横比边缘、边界、钙化、血管充盈、血流阻力指数(resistanceindex,RI)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I-RADS分级诊断甲状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在高频超声检查甲状腺中,应用TI-RADS分级对诊断甲状腺癌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超声 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 简介:目的:比较分析胃食管超声造影、胃镜、X线钡餐造影诊断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GERD)的价值。方法:对50例主诉胃灼痛、反酸、反食、胸背部疼痛等经临床拟诊GERD的患者同时进行胃食管超声造影、胃镜、X线钡餐造影检查,比较3种方法对GERD的检出率和诊断价值。结果:胃食管超声造影检出38例GERD(阳性率76%),未检出12例(阴性率24%);胃镜检出19例GERD(阳性率38%),未检出31例(阴性率62%);X线钡餐造影检出16例GERD(阳性率32%),未检出34例(阴性率68%)。3种方法之间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胃食管超声造影与胃镜、胃食管超声造影与X线钡餐造影比较,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食管超声造影可直观、实时显示有无反流,较胃镜、X线钡餐造影诊断GERD更有价值,可作为GERD的筛查手段。

  • 标签: 对比研究 胃食管反流病 诊断
  • 简介:目的:初步探索基于体积参数的蛋氨酸(methionine,MET)PET显像在胶质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36例胶质瘤患者的METPET图像并以此图像数据为基础计算相应的体积参数。结果:基于METPET图像的体积参数在不同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分级的胶质瘤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但当包括少突胶质细胞瘤时,WHOⅡ级与Ⅲ级胶质瘤之间体积参数差异不显著。结论:基于METPET的代谢体积参数对胶质瘤诊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但实际应用时应注意考虑少突胶质细胞瘤等特殊摄取情况。

  • 标签: 蛋氨酸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 胶质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