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饮食护理+运动疗法痛风治疗应用效果。方法:选择50例痛风患者随机数字法分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饮食护理联合运动疗法。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无差异,护理后观察组血尿酸水平和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饮食护理+运动疗法痛风治疗应用效果理想,可以辅助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尿酸指标,缓解疼痛症状,患者满意度高,值得应用。

  • 标签: 饮食护理+运动疗法;痛风;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反应(PCR)细菌真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快速诊断临床价值。方法收集137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留存脑脊液进行DNA提取,采用细菌真菌通用引物扩增病原体DNA并进行序列测定,对比同期脑脊液培养方法与PCR方法检测结果。结果137份脑脊液标本PCR检测到细菌50株,真菌6株,脑脊液培养检测到细菌38株,真菌5株;PCR检测法灵敏度40.9%,特异度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38.2%,诊断效率56.7%;传统培养法则分别为31.4%、100%、100%、34.7%、44.4%。PCR灵敏度、阴性预测值诊断效率均明显优于传统培养方法,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与培养法相当,两方法鉴定菌种符合率97.7%。结论通用引物PCR扩增法具有快速、特异、灵敏、准确等特点,对细菌真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原学快速诊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 脑脊液 细菌 真菌 聚合酶链反应
  • 简介:目的评价注射用去甲万古霉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应用安全有效,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观察去甲万古霉素静脉用药HSCT住院患者在用药期间发生任何不良事件,判断不良事件与药物关系、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观察疗效。结果2004年5月至2007年5月共入选病例95例,其中可进行临床实验室安全评价93例。出现不良反应者共1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6.1%。其中肾功能损害7例(7.5%)、肝功能损害4例(4.3%)、肝肾损害伴血尿1例(1.1%)、肠道菌群失调1例(1.1%)、耳鸣1例(1.1%)、血栓静脉炎1例(1.1%)。年龄≥45岁,合并应用其他易造成肾脏损伤药物(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两霉素B、膦甲酸钠)都是造成肾脏损害高危因素。而以上因素均不是肝脏损害高危因素。可评价疗效81例,47例有效,总有效率58.0%。结论注射用去甲万古霉素HSCT患者临床应用中有疗效,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般人群高,合并应用其他易造成肾脏损伤药物(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两霉素B、膦甲酸钠)易发生肾脏损害。

  • 标签: 去甲万古霉素 造血干细胞移植 不良反应
  • 简介:1例71岁男性患者发热3周及夜间盗汗,伴背部疼痛1周,体重下降7蚝。磁共振显示胸椎腰椎多处病变。髂嵴前部活组织病理切片检查发现非坏死性肉芽肿,培养获非结核分枝杆菌,经测序证明为嗜血分枝杆菌。给予环丙沙星、克拉霉素、利福平,得以治愈。

  • 标签: 分枝杆菌感染 自身抗体 播散性 非结核分枝杆菌 坏死性肉芽肿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前降钙素(PCT)检测对进人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发生严重感染败血症诊断价值。方法选择ICU患者121例,其中无感染患者24例作对照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31例,败血症患者26例,重症败血症患者25例败血症休克患者15例。检测血清PCT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进行评价。结果败血症组(平均2.39ng/mL)、重症败血症组(4.64ng/mL)败血症休克组(5.86ng/mL)与对照组(0.59ng/mL)相比,PCT水平显著差异,并且随感染程度加重升高趋势,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败血症组+重症败血症+败血症休克组)PCT水平高于非感染组(对照组+SIRS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PCT水平ROC曲线下面积为0.897,临床诊断临界点1.0ng/mL,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5.84%80.00%。结论经ROC曲线评价,PCT可以作为ICU患者感染败血症鉴别诊断指标。

  • 标签: 前降钙素 败血症 感染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 简介:头孢比普作为广谱头孢菌素,对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所致复杂皮肤软组织感染(cSSSI)疗效不逊于万古霉素和头孢他啶联合用药方案。该临床试验分析头孢比普治疗cSSSI疗效与T〉MIC百分比(游离血药浓度超过MIC持续时间占给药间隔时间百分比)关系。该项研究309例革兰阳性菌(或)革兰阴性菌引起复杂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接受头孢比普治疗,

  • 标签: 皮肤软组织感染 广谱头孢菌素 复杂性 药效学模型 治疗 耐甲氧西林金葡菌
  • 简介:2011年5月,2种HCVNS3蛋白酶抑制剂口服药——特拉泼维(telaprevir)博赛泼维(boceprevir)获美国FDA批准上市。此后,HCV-1型慢性丙型肝炎(CHC)治疗方案改变为聚乙醇干扰素(pegIFNa)联合利巴韦林(Ribavirin),加入特拉泼维或博赛泼维联治疗方案。但pegIFNa联合利巴韦林仍是非1型CH-C标准治疗方案。、pegIFNaIFNa最先用于治疗CHC药物之,相比之下,pegIFNa药动学、患者依从总体疗效方面都更好。pegIFNa2种剂型:pegIFNα-2apegIFNα-2b。项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两药效安全无明显差异。该临床试验评价3种治疗方案对HCV-1型CHC患者疗效,即pegIFNa~2b每周1μg/kg、1.5μg/kgpegIFNa~2a每周180μg分别联合利巴韦林。

  • 标签: 聚乙二醇干扰素 利巴韦林 临床治疗 NS3蛋白酶抑制剂 三联治疗方案 HCV-1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脂多糖(LPS)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BEC)不同时间8防御素-3(hBD-3)表达,探索hBD-3在呼吸道感染作用及与细菌感染量效关系、时效关系,为人工调控其分泌、防治呼吸道感染进行基础研究。方法不同浓度LPS(0.01、0.1、1、10mg/L)诱导HBEC后,分别在不同时间点(1、2、48h)用RT—PCR法检测hBD-3mRNA表达;同时用0.1mg/LLPS诱导HBEC4h后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hBD-3蛋白表达。结果0.1mg/LLPS诱导HBEC4h后,可见培养支气管上皮细胞胞质呈棕褐色阳性颗粒,hBD-3蛋白明显表达;不同浓度LPS诱导细胞相同时间后,时间点随浓度增加hBD-3mRNA表达亦随之增加,不同浓度组间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1);相同浓度LPS诱导细胞不同时间后,浓度组hBD-3mRNA表达亦随时间而增加,不同时间组间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BD-3HBEC胞质表达,LPS能诱导HBEChBD-3表达上调,LPS诱导hBD-3表达在范围内呈剂量时间依赖,hBD-3可能参与气道对LPS最初防御反应。

  • 标签: 脂多糖 人支气管上皮细胞 β防御素3 量效 时效
  • 简介:目的评价卡泊芬净注射剂治疗中国成年人侵袭念珠菌病食管念珠菌病疗效及安全。方法本研究非对照、多中心、开放临床研究,入选对象年龄≥18岁,确诊侵袭念珠菌病或食管念珠菌病需要进行抗真菌治疗中国成人患者。采用卡泊芬净静脉给药,每日50mg,首日采用70mg负荷剂量。最后次血液或其他正常无菌部位培养阳性后继续治疗至少14d。食管念珠菌病患者每日50mg,疗程至少7d,症状缓解后继续治疗72h。结果共入选63例患者,包括侵袭念珠菌病60例,食管念珠菌病3例,其中安全分析集(SS)63例,全分析集(FAS)63例,符合方案集(PPS)50例。SS63例患者,14例发生19例次严重不良事件,均与研究药物无关;发生与药物有关非严重不良事件31例73例次,其中4例同时发生临床不良事件实验室指标异常;8例发生12例次临床不良事件,主要为皮疹等,其中91.7%(11/12)属轻、中度。27例发生实验室指标异常,主要为ALT等肝酶升高、血钾降低等。与研究药物相关不良事件总发生率49.2%(31/63),其中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12.7%(8/63),实验室指标异常发生率42.9%(27/63)。1例因不良事件终止治疗,占1.6%(1/63)。FASPPS总有效率分别为58.1%(36/62)70.0%(35/50)。FAS,侵袭念珠菌病有效率57.6%(34/59),食管念珠菌病2/3。PPS,侵袭念珠菌病有效率68.8%(33/48),食管念珠菌病3/3。结论卡泊芬净治疗中国成年人侵袭念珠菌病食管念珠菌病临床不良反应大多为轻、中度,患者可耐受。卡泊芬净可有效治疗中国成年人侵袭念珠菌病食管念珠菌病。

  • 标签: 卡泊芬净 侵袭性念珠菌病 食管念珠菌病 安全性 耐受性 疗效
  • 简介:目的分析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临床特征起病后30d内死亡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8-2015年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血流感染患者临床微生物学资料,分析30d内死亡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共121例患者入组,其中MRSA血流感染检出率17.4%(21/121)。相比较于MSSA血流感染,MRSA血流感染中年龄≥65岁老年患者更多、医院感染呼吸道感染更为常见(P值分别为0.026、0.0350.001);并且MRSA血流感染患者复数菌感染更多接受了更多不恰当初始抗感染治疗(P值分别为0.0050.001)。患者起病后30d内死亡率18.2%(22/121)。通过单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示仅实体肿瘤(OR,8.932,P=0.004)感染性休克(OR,56.721,P〈0.001)患者起病后30d内死亡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实体肿瘤感染性休克,比MRSA感染在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患者死亡起了更重要作用。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菌 血流感染 死亡率 危险因素
  • 简介:近年来,由各种原因引起侵袭真菌感染发生呈现上升趋势,而且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如念珠菌菌血症已跃居医院致死性血流感染第1位,侵袭曲霉病已经成为白血病骨髓移植受等重症免疫受损(immunocompromised)患者死亡主要原因[1-2].此外,些少见病原真菌,如毛孢子菌、镰刀菌、赛多孢菌、接合菌等引起感染也逐渐见诸报道.因此,深部真菌感染防治已经成为目前医学实践十分重要课题.

  • 标签: 深部真菌感染 实验室诊断 药物敏感性
  • 简介:目的了解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中国汉族人群新发复发肺结核分布情况,探讨其与新发、复发肺结核相关打下基础。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择新发、复发肺结核患者健康对照各30例,使用SNaPshotSNP分型技术对以上入选VDR基因TaqIFokI多态位点进行检测分析。结果VDR基因FokI位点ff多态肺结核对照组分布差异(OR=6.53,95%CI:1.26~33.9,P=0.03);TaqIFokI位点多态新发复发肺结核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DR基因ff多态与中国汉族肺结核易感性有关;TaqIFokI位点多态新发复发肺结核分布是否存在差异有待进步研究。

  • 标签: 维生素D受体基因 多态性 肺结核 复发
  • 简介:目的研究我院临床分离产ESBL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及ESBLs基因型与耐药表型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1—3月临床分离92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用K-B纸片法作药敏试验,酶抑制剂增强法表型确证,应用PCR、产物测序,确定ESBLs基因型。结果我院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菌株检出率分别为50.6%57.3%;产ESBLs菌株对亚胺培南100%敏感,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环丙沙星耐药率分别为88.2%、14.7%、5.9%29.0%,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则分别为75.6%、35.6%、28.9%5.2%。92株产ESBLs菌株,共检出7种β内酰胺酶基因型,TEM型酶检出率70.7%,均为TEM-1广谱酶,CTX型、SHV型ESBLs检出率分别为66.3%44.6%,其中CTX-M-14阳性率48.1%;SHV基因型都在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结论我院临床分离产ESBL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情况严重,且其耐药表型也不尽相同。CTX-M型我院产ESBL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中流行基因型。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耐药性 基因型
  • 简介:系统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种不明原因,以产生多种自身抗体系统靶器官损害特点自身免疫性疾病.而新型隐球菌脑膜炎则是由新型隐球菌引起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好发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如SLE、AIDS、糖尿病、恶性肿瘤、器官移植及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其临床表现与脑脓肿、脑肿瘤或结核脑膜炎相似,但该病治疗周期长,病死率高,临床上容易出现误诊而耽误病情.为了让临床医师提高对本病认识诊治水平,现将我们诊治1例SLE合并隐球菌脑膜炎病例报道如下.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新型隐球菌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 简介:目的探讨创伤连枷胸并发呼吸性相关肺炎(VAP)危险因素。方法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71例确诊呼吸相关肺炎(VAP)病例,按同科室、同性别、年龄相同或相近(±5岁)、入院时间相同或相近(〈1周)、病情相似,配对71例对照组进行VAP危险因素探讨。结果对16种可能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9种因素有统计学意义。对这9种主变量进步进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留置胃管(OR=20.4)、呼吸通气时间(OR=7)、手术与引流(OR=2.2)、ICU入住时间(OR=2)均为VAP发生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创伤连枷胸并VAP与留置胃管、呼吸通气时间、手术与引流、ICU入住时间有关。

  • 标签: 创伤性连枷胸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
  • 简介:目的了解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临床分离肠球菌属细菌分布情况及对各类抗菌药物耐药性。方法使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检测分析系统对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从临床标本中分离271株肠球菌属细菌进行菌种鉴定药敏试验,并用WHONET5.6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71株肠球菌属细菌,屎肠球菌137株(50.6%),粪肠球菌80株(29.5%),其他肠球菌54株(19.9%)。肠球菌属细菌主要分离自尿液69株(25.5%)、脓液40株(14.8o,4)、伤口等分泌物34株(12.5%)。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率分别为1.3%1.5%;未检出呋喃妥因耐药株;对青霉素氨苄西林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1.8%2.6%;对高浓度庆大霉素高浓度链霉素耐药率分别为31.0%22.9%。屎肠球菌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4.4%,未检出利奈唑胺耐药株,对呋喃妥因耐药率19.1%;对高浓度庆大霉素高浓度链霉素耐药率分别为44.8%26.4%;但对四环素奎奴普丁达福普汀耐药率低于粪肠球菌,分别为58.3%0。结论屎肠球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较粪肠球菌高;并已出现对万古霉素耐药株;其耐药性存在地区菌种间差异,临床治疗应根据细菌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 标签: 肠球菌属 抗生素 耐药性
  • 简介:目的监测重症医学科临床分离菌分布耐药状况,临床医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年7月—2008年12月ICU患者各类标本分离出菌株,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自动微生物分析仪ATBExpression及配套试剂、试条进行鉴定药敏试验。结果分离鉴定出120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915株(75.8%),革兰阳性球菌87株(7.2%),真菌205株(17.0%)。革兰阴性杆菌不发酵糖菌占92.0%。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占64.3%,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占75.0%,金葡菌MRSA占81.8%,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占86.7%,肠球菌属VRE占22.2%。结论ICU临床分离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耐药性日益严重。定期细菌学监测,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非发酵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肠球菌属
  • 简介:侵袭肺曲霉病(IPA)快速诊断仍然存在挑战,作者等使用酶免疫方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半乳甘露聚糖(GM),以便该试验直接用于靶器官标本检测。对99例高危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其中58例患者确诊或拟诊侵袭肺曲霉病)使用酶免疫方法检测BALFGM含量并分析其结果。

  • 标签: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侵袭性肺曲霉病 血液系统疾病 半乳甘露聚糖 检测 诊断价值
  • 简介:目的比较欧洲抗菌药物敏感试验委员会(EuropeanCommitteeonAntimicrobialSusceptibilityTesting,EUCAST)和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inicalandLaboratoryStandardsInstitute,CLSI)微量稀释法检测曲霉体外药物敏感性差异。方法分别用EUCAST方法CLSI方法检测116株曲霉对两霉素B、伏立康唑、伊曲康唑、卡?白芬净米卡芬净敏感性,比较两种方法基本符合率、药敏符合率、极重大误差率重大误差率。结果EUCAST方法CLSI方法对116株曲霉药敏检测基本符合率96.3%~100%。两方法检测烟曲霉对伏立康唑药敏符合率98.8%,重大误差1.2%,极重大误差率0。烟曲霉黑曲霉对两霉素B以及烟曲霉黄曲霉对伊曲康唑药敏符合率均为100%,重大误差率极重大误差率均为0。结论EUCAST方法CLSI方法对检测曲霉体外药物敏感性具有良好

  • 标签: 曲霉 EUCAST CLSI 最低抑菌浓度 最低有效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