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5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介绍一种人体器官保存运输箱的研制与使用方法。该运输箱由箱体、拉杆和滚轮3部分组成,供人体器官切取后保存和运输使用。该运输箱设有温度感应设备能实时监测箱体内温度,并在超过规定保存温度0-4℃时启动制冷系统,满足器官恒定低温保存标准;设有移动制冷功能保证运输箱内温度恒定,保持器官的活性;注重省力原则,设有拉杆与滑轮,方便医务人员长途运输。

  • 标签: 器官保存 运输箱 制冷设备 恒温设备
  • 简介:近年来,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静脉输液的应用日益广泛,而静脉输液中的不溶性微粒可对人体造成危害,如较大的不溶性微粒可造成局部循环障碍,引起血管栓塞;微粒过多则可造成局部堵塞和供血不足,并进一步导致组织缺氧,产生水肿和静脉炎,还可引起肉芽肿、过敏反应、热源样反应等,均可对人体造成危害。这些问题已引起世界医药界人士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 标签: 静脉输液 不溶性微粒 危害 控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在宫颈癌病人热疗过程中进行心理干预对体温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宫颈癌病人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50例及对照组(未给予心理干预)50例,比较两组病人在热疗时达到的目标体温的时间差异。[结果]心理干预组宫颈癌病人在热疗时体温目标温度较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在热疗前给予宫颈癌病人心理干预,可使病人在热疗时与热疗机很好地匹配,减少反射功率,从而有效地提升体温,达到更好的疗效。

  • 标签: 心理干预 宫颈癌 热疗 体温
  • 简介:你一定听说过生物钟,它也叫生物节律、生物韵律,指的是生物体随时间作周期变化的现象,包括生理、行为及形态结构等。生物钟对人健康的影响非常大,整个人类都是按24小时为周期进行作息,人体的生理指标,如体温、血压、脉搏,人的体力、情绪、智力和妇女的月经周期,体内的信号,如脑电波、心电波、经络电位、体电磁场的变化等等,都会随着昼夜变化作周期性变化。

  • 标签: 生物钟 生理指标 周期性变化 生物节律 周期变化 形态结构
  • 简介:[目的]探讨基于学习风格的个体化教学在高职护生的《人体结构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泰州职业技术学院2014级护理1班和2班的学生,1班为试验组,2班为对照组,试验组在《人体结构学》教学中采用基于学习风格的个体化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对教学的评价.[结果]试验组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对教学的评价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学习风格的个体化教学应用于《人体结构学》教学中有助于提高护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满意度.

  • 标签: 学习风格 高职护生 人体结构学 个体化教学 教学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非创伤性胸痛患者急诊分诊流程实施的准确性,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方法:采用医院7名急诊科分诊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结果:关于急诊科护士对非创伤性胸痛病人的分诊体验提炼出病人主诉很重要、缺乏分诊工具、急诊科护士储备不足、建设胸痛中心至关重要4大主题。结论:非创伤性胸痛急诊患者采用分诊流程机制,可有效提高急诊胸痛患者护理分诊准确性。

  • 标签: 急诊 非创伤性胸痛 护理分诊 分诊流程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微课在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我校2020级两个班的80名护理专业学生进行分析,对照组传统教学法,观察组联合使用微课教学,比较两组学生考试成绩、自主学习能力评分差异。结果 观察组学生各项考核成绩、自主学习评分均好于对照组,(P

  • 标签: []人体解剖学 护理专业 实验教学 微课
  • 简介:介绍了采用1:2000洗必泰加碘伏对骨髓移植病人体表皮肤粘膜进行消毒的方法。在应用1:2000洗必泰的基础上根据体表细菌监测结果加用碘伏(含有效碘伏0.5%)进行消毒,取得良好效果,保证了治疗的顺利进行。

  • 标签: 洗必泰 碘伏 骨髓移植 皮肤粘膜 消毒
  • 简介:现代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高技能人才,为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以实用、够用为原则,将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和病理形态学课程整合为人体形态学。整合后的人体形态学课程在内容上得到充分肯定,但在教学实施中却带来了许多难题。为了让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更好地学好人体形态学这门基础课,采用课前案例分析教学法,利用形态学知识解释临床疾病常见症状,通过临床的思维方式分析疾病的发生过程,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摄取知识,达到较好的效果,并受到学生和临床带教教师的肯定。

  • 标签: 学生 护理 教学方法 人体形态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在高职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应用基于数字人解剖系统的项目教学法所取得的成效。方法 选取我校101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21年1月到2022年10月。按照双色小球法对学生分组,其中51名为对照组采用常规以“教”为主的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其余50名为实验组应用基于数字人体解剖系统的项目教学法,观察对两组的教学成果。结果 比较两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期末考试及格率以及期末平均考试成绩,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高职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应用基于数字人解剖系统的项目教学法有着更为确切的效果,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高职院校 人体解剖学 教学 数字人解剖系统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某社区老年人群的超重、肥胖现状及其与血压、血糖、血脂异常的关系,为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2月986例≥60岁老年人的体检数据,分析不同体质指数、腰围与血压、血脂、血糖异常的关系。结果 超重、肥胖、腹型肥胖检出率较高;性别、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在体质指数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健康信念模式对社区老年人体检依从性及认知度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参加社区体检的100例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开展传统健康教育,观察组开展健康信念模式,对比两组的依从性和认知度,观察健康信念模式对社区老年人体检依从性及认知度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依从性和认知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的依从性和认知度(P

  • 标签: 健康信念模式 社区老年人体检 依从性 认知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病原微生物检验中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我院接受病原微生物检验的患者中抽选9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分别采取荧光RT-PCR检测和常规的RT-PCR检测,对比不同检测技术的检验结果。结果:荧光RT-PCR检测阳性检出率为87.50%,常规的RT-PCR检测阳性检出率为72.92%,荧光RT-PCR检测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的RT-PCR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31,P

  • 标签: 病原微生物检验 分子生物学技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 通过对病案信息管理的研究,讨论病案信息管理对病案信息利用的作用。方法 进一步研究病案信息的管理与病案信息利 用,通过对病案信息的合理 管理 ,来保证病案信息可以在 医院以及社会 当中得 以更好地应 用。结 果 作为卫生 医疗资料 ,病案信 息的管理尤为重要 ,建立 完善的管理体制 ,加 强病案信息的质量 与内容 。从 而更好地利 用病案信息。

  • 标签: 病案信息管理 病案信息利用 病案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就炎性肠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联合家庭肠内营养后的人体成分变化进行分析。方法:将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收入本院的100例炎性肠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为护理干预联合家庭肠内营养,采用生物电阻抗分析法进行人体成分分析。结果:从数据可见,观察组患者在骨骼肌含量、体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等多个指标上均与对照组形成差异,且在体内细胞量和基础代谢上也有显著改善,两组对比存在差异(P<0.05)。结论:针对炎性肠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联合家庭肠内营养,有助于改善人体成分的各项指标,具备推广价值。

  • 标签: 护理干预 家庭肠内营养 炎性肠病 人体成分变化
  • 简介:摘要:当前,由于各种原因,医患关系的紧张已经变得日益严峻,这也给医疗行业带来了巨大挑战。然而,由于一些高职院校仅注重技术的提升,缺乏对医务人员的道德修养的培养,这一问题仍然有待解决。因此,我们应该以提升医务人员道德修养的理念为指导,将其纳入到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内容。本文重点阐述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医学高职高专人体解剖学教学各环节的设计,以此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 标签: 课程思政元素 医学 高职高专 人体解剖学 教学各环节 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