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导管漂移应用非手术复位的影响因素 方法收集本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进行腹膜透析导管漂移患者进行非手术复位患者80例,根据患者病情采用手法复位、重力复位、肠蠕动复位及联合复位,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及自身情况,复位成功情况,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男性患者、年龄小于60岁、体能较好、正常腰围,肠功能正常等更易复位成功。结论 患者一般资料及自身情况会对非手术复位成功率产生影响,临床上需考虑患者一般情况。

  • 标签: 腹膜透析 导管漂移 非手术复位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后患者交替采用卧位和低卧位对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9年 6月—2019年 12月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为卧位和低卧位交替采用,对照组为持续卧位,对两组的生命体征、引流管拔除时间、腹部疼痛和睡眠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引流管拔除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而在脉搏和血压的波动方面实验组比对照组波动范围小,实验组的睡眠质量比对照组睡眠质量要高;结论卧位和低卧位交替采用不会影响患者的康复速度,反而能改善患者的睡眠状况,增加舒适感提高康复质量。

  • 标签: 肝脏术后 半卧位 低半卧位 康复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骨盆肿瘤手术为骨科难度系数最大的一类综合手术,因骨盆周围解剖复杂并与很多重要脏器相毗邻,手术创面大,肿瘤血运比较丰富,肿瘤周围支配下肢的血管和神经多,骨盆腔内容纳有许多重要的血管、神经及脏器,手术风险性较大。广泛性切除肿瘤容易造成大出血和损伤神经,重者导致下肢缺血坏死或下肢瘫痪,甚至休克死亡。手术技术要求高,难度大,术后并发症多。因此,充分的术前准备,与良好的患者管理不仅可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安全保障,还可为术后患者的康复创造必要的条件。

  • 标签: 骨盆肿瘤 骨盆重建 护理配合 康复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盆肿瘤切除与重建围手术期护理是治疗骨盆肿瘤前提,对其预后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围手术期护理,有效避免了住院期间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对提高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方法:回顾本科室2005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院骨科收治的36例骨盆肿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15-64岁,平均(45.2 6.3)岁。良性肿瘤8例,占22%,其中单纯性囊肿4例,韧带样纤维瘤1例,纤维结构不良1例,血管瘤2例。恶性肿瘤28例,占78%,其中骨肉瘤5例,软骨肉瘤12例,脊索瘤1例,骨巨细胞瘤2例,恶性软骨母细胞瘤1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2例,转移性肿瘤5例。总结肿瘤切除与重建护理方法和临床经验。结果:经过严密的术前准备,术后细心护理,患者恢复良好,围手术期无并发症。结论: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围手术期护理在骨盆肿瘤切除与重建治疗中为患者手术成功及术后康复创造有利条件,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骨盆 肿瘤 重建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于接受基于静脉导管置入的永久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周期内罹患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运用回顾性分析研究的方法从与我院接受基于静脉导管置入术的血液透析患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供纳入55名患者,根据在治疗期间有无罹患静脉血栓分为罹患血栓的静脉血栓组13人和未罹患静脉血栓的非静脉血栓组42人,分析两个组别中在纳入指标的多个因素之间的统计学差异。结果:经过对纳入研究的多个危险因素中,单因素分析中呈现显著统计学差异的因素有置管时间、透析次数、APTT、PT和D-二聚体指标,且这几个因素也是导致永久血液透析患者出现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P

  • 标签: 半永久血液透析 导管置入术 静脉血栓 风险因素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对剖宫产后早期母乳喂养应用躺式母乳喂养手段干预意义。方法:由于开展的喂养体位不同,因而将剖宫产产妇分组,即传统坐位母乳喂养(比对组20例)与躺式母乳喂养(分析组20例),较比不同体位喂养的临床应用效果差异。结果:分析组产妇剖宫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率明显较高,相较于比对组患者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躺式母乳喂养可促进产妇乳汁,保证母乳喂养成功概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半躺式母乳喂养 剖宫产 早期母乳喂养
  • 简介:目的探讨卧曲大腿蹬足体位对产妇分娩第二产程的影响。方法选择足月单胎头位、无明显头盆不称且无严重合并症的初产妇300例,按人院顺序分为观察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观察组产妇第二产程取卧曲大腿蹬足体位,对照组取膀胱截石位。结果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阴道助产率、肩难产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卧曲大腿蹬足体位可缩短产妇第二产程时间,降低阴道助产率、肩难产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率。

  • 标签: 分娩 第二产程 体位
  • 简介:目的观察逐级卧位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患者近期临床症状的影响,探讨该干预措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入住某医院心内科重症监护室且发病12~24h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发病12~24h内即给予逐级45°卧位干预,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前3d绝对平卧位休息.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心功能指标以及舒适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早期相关心功能指标及临床体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后前3d腰酸背痛、排尿困难、焦虑等不适症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逐级卧位干预是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在不影响患者心功能的情况下缓解其部分不适症状.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逐级半卧位 临床症状 护理
  • 简介:结肠癌合并梗阻是一种闭袢性完全性肠梗阻,最终可致肠壁缺血、坏死、穿孔,全身感染中毒、休克而死亡,故需急性手术。因梗阻近端肠道停留大量粪便和细菌,以往手术时由于术前不能充分清洁肠道,不宜做一期切除吻合手术而采取分期手术,另外,数次手术增加患者身心痛苦,且容易造成腹腔内组织粘连,增加了第2次手术难度,并且增加了患者经济负担和延缓肿瘤的最佳治疗时间。

  • 标签: 螺纹管 左半结肠癌 肠梗阻 肠道灌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规管阻塞术治疗顽固性梅尼埃病的有效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将40例在我院接受规管阻塞术治疗的顽固性梅尼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实施常规护理)与观察组(20例,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住院天数也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有效避免接受规管阻塞术治疗的顽固性梅尼埃病患者合并不良反应,促进其早日康复。

  • 标签: 顽固性梅尼埃病 半规管阻塞术 不良反应发生率 住院天数 优质护理
  • 简介:目的改良胸腔镜下交感神经切断术的体位安置方法,确保患者的手术体位安全,节省安置体位耗时及总计手术时间,减轻护理工作量。方法选择2004年11月至2006年12月某院行交感神经切断手术治疗的42例手汗症患者按手术登记号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传统方法90°侧卧;B组采用改良的30°~45°卧位,观察两组患者体位安置所需时间、总计手术时间、患者术后舒适度、手术野暴露情况。结果B组患者体位安置时间、总计手术时间明显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患者术后舒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医生对两组患者的手术野暴露情况均满意。结论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断术使用改良卧位,安置方法省时、省力,总计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手术野暴露完全,并且卧位更趋于生理功能位,实施以来取得满意效果。

  • 标签: 胸腔镜 交感神经切断术 半卧位 护理
  • 简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成功率为60%~70%。但复发后二次缓解属难治性病例,如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据文献报道成功率仅为45%左右,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成功率就更小。2007年1月,我科成功地为1例复发性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且HLA相合患者进行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顺利出院,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 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半相合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护理 难治性病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评价全程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股骨颈骨折半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进行分析,共计40例,以不同护理方法分组,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2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20例,实施全程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两组生活质量比较,观察组较优(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全程护理 股骨颈骨折 半髋关节置换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腔镜肝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干预效果。方法 抽取在我院行腔镜肝切除术患者82例为观察对象,研究时段在2020年6月-2022年6月,按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1)、研究组(n=41),常规护理纳入对照组,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纳入研究组,比对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研究组比对照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护理满意度更高(P

  • 标签: 腔镜半肝切除术 围手术期护理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常规护理
  • 简介:目的比较颈部介入术治疗脑血管病两种穿刺方法的护理成本和效果.方法对40例脑血管病病人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头皮针组即采用头皮针垂直进针见搏动性回血后固定;留置针组即采用静脉留置针与颈内动脉成45~65°角进针见回血后放平针头再进针少许退出针芯,将针管全部送入血管内拔出针芯固定.结果留置针组的护理成本低于头皮针组;两种穿刺法引起的药物外渗、血肿形成等并发症及重复穿刺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留置针法可降低护理成本,效果良好.

  • 标签: 颈动脉穿刺 护理成本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躺式哺乳姿势应用于产妇对母乳喂养、乳头损伤和满意度的影响分析。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0年12月我院分娩的1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0例产妇,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母乳喂养姿势,研究组产妇实施躺式哺乳姿势。比较两组产妇母乳喂养情况、乳头损伤情况及产妇对哺乳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产妇乳汁分泌充足率与纯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半躺式 哺乳姿势 护理效果 母乳喂养 乳头损伤 产妇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