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2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心脏疾病,对患儿及其家庭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本文旨在探讨不同年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心理护理策略,以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患儿 心理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研究不同年龄老年患者漂浮导管监测肺动脉压力的价值。 方法:于 201 8 年 1 月 --201 9 年 8 月 ,选取拟手术老年患者 120 例,根据不同年龄分为 3 组,即 A 组( 65 ~ <75 岁, 40 例)、 B 组( 75 ~ <85 岁, 40 例)、 C 组(≥ 85 岁, 40 例) 。 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基础资料,并于麻醉手术前对肺动脉压力经置入漂浮导管监测。观察对比三个组别基础情况、肺动脉收缩压( PASP )和平均压。 结果:两个组别性别、 BMI 、体质量、身高等对比无明显差异( P>0.05 )。两个组别肺动脉平均压、 PASP 等两两对比发现差异显著( P<0.05 )。 结论:拟手术老年患者中≥ 65 岁者随年龄增高, PASP 和肺动脉平均压呈不断升高的趋势。

  • 标签: 老年患者 不同年龄段 漂浮导管 肺动脉压力 监测价值
  • 简介:摘要:系统性血管炎是以血管壁的炎症和纤维素样坏死为病理特征的一组系统性疾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cytoplasmicantibody,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ANCA-associatedsystemicvasculitis,AASV)是一种多累及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为主的全身多系统、多脏器损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 标签: ANCA相关性 血管炎肾损害患者 临床病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3个月内勿吃盐3个月内的婴儿并非不需要盐,而是从母乳或牛奶中吸收的盐分已足够了。3个月后,随着身体的生长发育,宝宝的肾脏功能逐渐健全,盐的需要量也逐渐增加,此时可适当吃一点点,原则是6个月后方可将食盐量控制在每日1克以下。

  • 标签: 不同年龄 宝宝 禁忌 饮食 生长发育 肾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BL教学模式结合现场观摩在消化内镜病房[2]中心护理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方法:于2022年12月-2023年12月,对消化内镜中心的20名护理老师[3]进行培训[4]。通过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5]010例。对照组传统教学,观察组PBL教学模式+现场观摩,分组探究教学的效果。结果:观察组考试成绩考核更优异,结果比较P<0.05。观察组综合护理技能评分更高,结果比较P<0.05。对照组满意度60.00%,观察组满意度100.00%,结果比较P<0.05。对照组满意度73.33%,观察组满意度96.67%,结果比较P<0.05。观察组教学模式质量评价更高,结果比较P<0.05。结论:在消化内镜中心[6]护理临床教学中,结合PBL教学模式和现场观摩,能够帮助消化内镜中心实习生[7]护理人员深入参与学习,与真实的临床实践相结合,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消化内镜中心[8]护理人员实习生[9]的护理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 标签: PBL教学模式 现场观摩 消化内镜 病房护理 临床教学
  • 简介:目的:探讨结扎颈、腹食管治疗食管破裂患者术后护理。方法:对10例食管结扎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呼吸道及各种引流管护理,肠内营养支持及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10例患者术后全部治愈,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后除严密观察病情,做好呼吸道及引流管护理外,加强营养和心理支持是预防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 标签: 结扎 食管 食管破裂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小儿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将520例患儿按照年龄分为新生儿组、1个月~2岁组、3~6岁组和7~12岁组,各130例。并在各组内随机再分为两组,分别使用静脉留置针和传统头皮针实施静脉输液治疗,观察比较穿刺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新生儿组与7~12岁组比较,两种静脉穿刺方法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分别与1个月~2岁组和3~6岁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6岁组与1个月~2岁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新生儿组和7~12岁组中,采用两种穿刺方法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1个月~2岁组和3~6岁组中,采用两种穿刺方法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年龄组患儿静脉穿刺并发症发生率存在差异,通过采用静脉留置针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但1个月~2岁组和3~6岁组中效果不好。

  • 标签: 输注 静脉内 留置针
  • 简介:摘要:为了了解并验证ASQ和DDST两者对儿童发育迟缓的筛查结果是否一致,本文选取在2018年1月到2019年12月之间通过ASQ进行发育迟缓宣传的儿童1206例,并对这1206名进行过ASQ筛查的儿童同时进行DDST筛查,之后对ASQ和DDST两者的筛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ASQ筛查异常率为16%,ddst筛查异常率为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以看出,ASQ筛查敏感性优于ddst,两者可结合使用提高儿童发育迟缓筛查精确性,这样的研究结果一方面可以对相关的研究进行补充和丰富,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婴儿的智能发育保健工作制定方针政策提供参考借鉴依据。

  • 标签: ASQ筛查 DDST筛查 儿童发育进程筛查 对比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年龄2型糖尿病痛人自我管理行为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以提高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有效性。[方法]将371例2型糖尿病病人分为中年组135例、老年组236例。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两组病人的自我管理行为和糖化血红蛋白值进行比较。[结果]①中年组与老年组病人在自我血糖监测、遵医嘱服药、长期规律运动、饮食控制、足部护理、参加健康教育6个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病人的糖化血红蛋白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年组病人在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控制方面明显差于老年组,提示医护人员应采取针对性的行为教育来改善中年组病人总体血糖状况。

  • 标签: 中年人 老年人 糖尿病 自我管理行为 血糖控制 行为教育
  • 简介:目的比较不同年龄组患儿静脉留置针发生并发症的情况。方法选择住院患儿400例,按年龄分层,分为新生儿组(〈1个月)、婴幼儿组(1个月~3岁)、学龄前期组(3岁~6周岁)和学龄期组(6~12岁),各100例,比较4组留置过程中外渗、脱出、阻塞、皮肤压痕及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新生儿组及学龄期组出现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婴幼儿组和学龄前期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年龄患儿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不同,应根据患儿的年龄特点给予针对性护理,保证留置针的有效应用。

  • 标签: 小儿 年龄 静脉留置针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科高年龄患者围手术期采取快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骨科进行手术的64例骨科高年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患者在围术期中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采取快速康复护理理念,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的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高年龄患者的围术期中采取快速康复护理具有非常理想的效果,不仅有利于患者更好更快康复,还能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骨科 高年龄患者 围手术期 快速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探究应用优质护理的作用与整体效果。方法 本文研究对象选择到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起始时间为2020年5月,终止时间为2021年4月,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数量对等均为43例。其中对照组使用常规方式护理,观察组则应用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知识掌握度、视力恢复情况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数据进行对比。结果 通过数据对比可以看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视力整体恢复情况明显更好,P<0.05;在知识掌握度方面观察组评分明显更高,P<0.05;除此之外,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整体效果比较理想,患者视力恢复情况明显更好,同时知识掌握度得到显著提升,不良事件发生率得到大幅度降低,因此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可以普及推广优质护理。

  • 标签: 优质护理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护理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