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将心理护理干预实施在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者检测过程中,分析护理对于减轻检测者负面情绪所取得的积极价值。方法:抽取在门诊咨询艾滋病检测者58名作为本次研究的护理对象,检测者的临床资料完整,同意配合护理。在检测者检测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比护理前、后检测者的焦虑(SAS)、抑郁(SDS)情绪评分。结果:在心理护理干预实施后,检测者的SAS、SDS情绪评分均下降,与护理前形成统计学对比。结论:对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检测者的内心负担与压力,提升其检测依从性,对于保障咨询效果也大有帮助。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艾滋病 自愿咨询检测
  • 简介:目的通过性病门诊就诊者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oluntarycounsellingandtest,VCT)的临床资料探讨实行VCT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98例性病门诊就诊者艾滋病VCT的临床资料,包括咨询的主要原因、危险因素评估、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及关心的主要问题等。结果为498例咨询者提供VCT服务,其中477例(95.9%)接受了艾滋病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抗体检测,9例(1.8%)初筛阳性;咨询主要原因:非婚性接触339例(66.5%),自觉有艾滋病或其他性病症状187例(37.6%),配偶性病感染史23例(4.6%),拒绝报告原因15例(3%),怀疑被室友传染4例(0.8%);危险因素评估:合并其他性病感染201例(40.4%),多性伴358例(71.9%),肛交史66例(13.3%),男男同性恋45例(9.0%);大部分咨询者对艾滋病基本知识有所了解,对HIV三大传播途径的知晓率达到85%以上,但仍存在着不少误区;咨询者关心的问题有艾滋病的传播途径(98.2%)、预防知识(98.0%)、临床表现(73.3%)。结论性病门诊是艾滋病高危人群集中的场所,医护人员认真履行VCT服务,做好咨询者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行为干预等综合关怀工作,对艾滋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性病门诊 艾滋病 自愿咨询检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自愿医疗戒毒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其焦虑及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该项目研究者人数为40,均自愿在我院行为医学科参与戒毒,最早入院时间为2019年1月,最晚于2021年1月入院。根据其入院后接受的护理措施差异,行分组。常规护理措施者归为对照组,20例,常规基础上开展优质护理措施者归为观察组,20例。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分值。结果:焦虑及抑郁严重程度在护理前不具差异,P>0.05,40例在护理后均好转,观察组严重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自愿医疗戒毒患者的护理工作中,优质护理措施的开展对其负面情绪的改善有正面作用,有利于戒毒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可予以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自愿医疗戒毒 焦虑状态 抑郁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