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急诊男护士择业原因的认识,分析男护士在急诊护理工作中的优势与劣势,为护理管理人员和护理教育者进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法,以资料饱和为样本量选取标准,最终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12名男护士进行深度半结构式访谈,并对搜集到的资料采用Colaizzit七步分析法进行整理、归纳。[结果]男护士职业选择的动机被提炼出发展前景乐观、追求家庭健康、急诊科室的特殊性、自我价值的实现4个主题。[结论]急诊男护士对工作的角色呈现出不同的认识,护理管理人员应注重男护士的健康发展,从而更好地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

  • 标签: 择业原因 急诊科 男护士 质性研究
  • 简介:[目的]了解急诊护士对静脉输注高危药品的认知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静脉输注高危药物知识问卷对150名急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急诊护士静脉输注高危药物认知总得分为74.48分±9.39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学历、婚姻状况、工作年限、职称护士静脉输注高危药物认知得分不同(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婚姻状况、工作年限和职称是影响急诊护士静脉输注高危药物认知水平的因素。[结论]急诊护士对静脉输注高危药物的认知水平有待提高,护理管理者应根据护士不同工作年限、职称等因素开展相关培训。

  • 标签: 急诊科护士 高危药物 静脉输注 认知 影响因素 用药安全
  • 作者: 王静侯颖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7-02-12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年第2期
  • 机构:[摘要]目的:探讨护理评估表在急诊分诊中的作用与效果。方法:统计近两年(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诊患者,其中2014年采用传统的急诊分诊方式(对照组),2015年则应用护理评估表进行急诊分诊(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对急诊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分别于两组中抽取100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8.2%,对照组则为88.8%;比较两组的投诉情况,观察组仅占0.01%,对照组则占0.03%;可见,观察组急诊分诊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组间统计学差异十分显著(P<0.05)。结论:急诊分诊中应用护理评估表后,急诊科分诊工作日渐趋于制度化、系统化,显著提高了预检分诊工作效率,极大的促进了分诊台的建设,减少了投诉事件发生,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也有所提高。
  • 简介:目的:了解精神护士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探讨精神护士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为精神护士培训提供依据。方法:以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将山东省17个省辖市根据地域特征划分为6个自然层,整群抽取每层内一个精神病医疗机构,共对6所精神病专科医院的813名精神临床护士进行调查。调查工具应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结果:精神护士自我效能感得分低于国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性别、不同受教育程度精神护士自我效能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积极应对方式与自我效能成正相关(P〈0.01),消极应对方式与自我效能呈负相关(P〈0.01),并具有预测作用。结论:在护理工作中,开展提高护士自我效能感的干预性措施,探索有效的培训方式和适宜的培训内容,重视提高精神护士的自我效能感。

  • 标签: 精神科护士 自我效能感 应对方式
  • 简介:目的探讨急诊消化内镜诊疗过程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6月收治的120例消化内镜诊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1.67%低于对照组的11.67%,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Z=-2.385,P=0.017)。结论护理风险管理不仅降低了诊疗护理的风险,而且提高了急诊消化内镜诊疗的质量,还增强了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以及抗风险能力。

  • 标签: 内窥镜检查 消化系统 护理风险管理
  • 简介:目的建立急诊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方法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由30名专家对构建的培养模式进行2轮函询,对各级指标的重要性进行评价,初步构建急诊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结果通过2轮专家函询,最终形成3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76个三级指标,专家对各项指标意见趋于一致。结论该培养模式的构建具有专科化的特点,可为急诊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

  • 标签: 教育 护理 研究生 专业学位 急救医疗服务 培养模式
  • 简介:目的探讨集束化管理在呼吸危重患者转运中的效果。方法将呼吸120例需行院内转运的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转运措施,实验组实施危重患者安全转运集束化管理。结果实验组患者安全转运的意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集束管理策略可明显降低呼吸危重患者的转运风险,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率。

  • 标签: 集束化管理 危重患者 转运
  • 简介:[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管理对提高急诊护理质量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急诊就诊的300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急诊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根据《广东省医院临床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南》制定急诊专科护理服务质量的考评指标,采用满意度调查表评估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情况;统计并比较观察期间两组病人的护理投诉情况和遵守医嘱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接诊护士分诊不准确发生率和接诊期间病人意外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急救车、急救箱物品和药品准备的完好率和急诊护士急救技术考核的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的严格遵守医嘱率为89.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7%(P〈0.05);观察组的护理投诉率为0.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管理有助于提高急诊护理质量,对减少医护纠纷、提高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遵守医嘱行为具有促进作用。

  • 标签: 急诊 无缝隙护理 护理管理 服务质量 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讨同质化管理在精神病房保洁实践中的效果观察.方法:2016年7~12月由医院感染管理科、护理部协同保洁公司对我院12个病区环境保洁进行同质化管理,采取制定目标、完善工作制度及流程、同质化培训及多维度考核的方法.结果:干预后保洁人员清洗保洁相关措施执行率均明显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病房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对保洁工作满意度较干预前明显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质化管理应用于精神病房保洁实践中,能有效提高保洁人员清洁消毒相关措施执行力,提升医护人员、患者或家属的满意度,为预防和控制医院相关性感染打下基础.

  • 标签: 同质化管理 精神科病房 保洁质量
  • 简介:[目的]调查肿瘤医生、护士对临终病人优逝的认知。[方法]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以半结构式开放性访谈提纲对某三级甲等医院20名医护人员优逝认知进行深入访谈,并运用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医护人员的优逝认知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强烈责任与义务感、维持病人希望和信念、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病人家属的重要作用、病人生命终末阶段医护人员优逝技术实施的两难境地。[结论]肿瘤医护人员对优逝认知有了很大提高,但优逝技术的应用仍然不成熟,优逝课程培训有待提高。

  • 标签: 优逝 肿瘤科 医生 护士 认知 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急诊预检分诊系统优化就医流程的有效性。方法按急诊预检分诊系统上线前后来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3例。监测记录2组分诊分区准确率、就诊等候时间、直接护理时间占总护理时间比例。结果观察组分诊分区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0.01);就诊等候时间低于对照组(P〈0.01);直接护理时间占总护理时间比例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急诊预检分诊系统能迅速准确地甄别急危重症患者,提高分诊分区准确率;缩短危重患者的等候时间,减少意外发生;增加急诊护士直接护理时间。使急诊预检分诊更为规范化、流程化。

  • 标签: 急诊预检分诊 信息系统 就医流程
  • 简介: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精神患者工娱治疗参与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以“提高精神患者工娱治疗参与率”为主题,对科室患者目前参加工娱治疗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影响患者不参加工娱治疗的原因,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实施并进行效果评价,比较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患者工娱治疗参与人数。结果经品管圈活动后患者工娱治疗参与率从45%增长达到90%以上。结论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精神患者工娱治疗参与率的效果显著,可以促进患者积极参加工娱治疗,促进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 标签: 品管圈 精神科患者 工娱治疗 参与率
  • 简介:[目的]了解我国西北地区综合医院急诊护士的核心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护士一般资料调查表和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对随机抽取的我国西北地区11所不同等级综合性医院的172名急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我国西北地区急诊护士核心能力总均分为(2.90±0.65)分,其中法律伦理得分最高,批判性思维/科研能力得分最低;年龄和工作时间与护士的核心能力得分呈正相关(r=0.230,P=0.002;r=0.273,P〈0.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护士核心能力的主要因素为职称。[结论]我国西北地区综合性医院急诊护士核心能力处于中上等水平,建议对护士进行分级培训。

  • 标签: 急诊护士 核心能力 西北地区 影响因素 职称 分级培训
  • 简介:目的了解肿瘤护士人文关怀能力与工作满意度的现状及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护患关怀互动简表(caringnurse-patientactionscale,CNPI-23)和明尼苏达满意度量表(Minnesotasatisfactionquestionnaire,MSQ)对215名肿瘤护士进行调查。结果肿瘤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得分(88.42±13.54)分,工作满意度得分(44.87±11.34)分。肿瘤护士人文关怀能力与其工作满意度呈正相关(r=0.433,P〈0.001),回归分析显示,控制一般资料后,人文关怀能力对护士工作满意度影响显著(t=6.617,P〈0.001),共解释了23.4%的变异量。结论护理管理者应根据肿瘤护士特点,制订和实施针对性的人文关怀干预措施,加深其对患者情感的体验,在提高肿瘤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同时,以增进其工作满意度。

  • 标签: 肿瘤科 护士 人文关怀能力 工作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