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急诊科男护士择业原因的认识,分析男护士在急诊科护理工作中的优势与劣势,为护理管理人员和护理教育者进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法,以资料饱和为样本量选取标准,最终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12名男护士进行深度半结构式访谈,并对搜集到的资料采用Colaizzit七步分析法进行整理、归纳。[结果]男护士职业选择的动机被提炼出发展前景乐观、追求家庭健康、急诊科科室的特殊性、自我价值的实现4个主题。[结论]急诊科男护士对工作的角色呈现出不同的认识,护理管理人员应注重男护士的健康发展,从而更好地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

  • 标签: 择业原因 急诊科 男护士 质性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专科护生职业期望对择业效能感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职位期望量表和择业效能感量表对493名专科护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专科护生职业期望为中等水平,得分3.52分±0.55分;择业效能感为呈中等水平,得分3.59分±0.44分。择业效能感与职业期望总分、声望地位、自我发展及稳定性呈正相关(P〈0.01)。回归分析显示:职业期望总分可正向预测择业效能感,而稳定性因素可负向预测择业效能感,二者共解释总变量的19%。[结论]职位期望对专科护生的择业效能感有良好的预测作用,培养护生建立科学合理的职位期望和纠正护生过度重视稳定性因素的心理,是提高护生择业效能水平的有效途径。

  • 标签: 专科护生 职业期望 择业效能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专升本择业效能感与专业认同对职业决策困难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抽选于2020年9月至2021年6月期间本高校专升本护生中,共选取100名。以大学生职业抉择问卷、大学生专业认同问卷以及大学生择业效能感量表评估其择业效能感以及专业认同度,分析上述护生的职业决策困难和专业认同度、择业效能感评分情况。结果:以上护生的专业认同度总均分为(3.86±0.64)分,职业决策困难总均分为(2.79±0.58)分,择业效能感总均分为(3.24±0.39)分;无临床实习经验护生、实习不满意护生、未从招聘中获得就业信息护生的职业决策困难评分明显高于有临床实习经验、实习满意以及招聘中获得就业信息的护生,P<0.05。结论:护理专升本学生有中等水平的职业决策困难情况存在,其择业效能感和专业认同程度亦处于中等水平,教育者可以通过建设并且完善护理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将护生对于专业的认可度和择业自信提升,改善护生的职业决策困难情况。

  • 标签: 护理 专升本 专业认同 择业效能感 职业决策困难
  • 简介:择业效能感,是指个体对于自己实施和坚持与择业相关行为能力的信念[1],是自我效能感在职业指导领域的扩展。近年来,随着护理学高学历教育的崛起,护理硕士研究生数量迅速扩大,不少护理硕士研究生对自身专业特点、就业前景等情况尚未充分了解,包括其就业期望也常与就业形势存在差距,从而导致就业期间出现各种心理冲突及就业不理想等现象。

  • 标签: 教育 护理 硕士研究生 就业 择业效能感
  • 简介:目的通过对护理人员接受继续学习取向的调查,为与国外护理院校合作办学提供依据,以提高中国护士的护理水平及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方法对瑞金医院在职护士和高护系学生共189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综合分析.结果有90.1%的护理人员愿意继续学习;95.7%的护理人员认为可以设置与国外护理学院合作办学的项目,并有97.6%的护理人员愿意参加合作办学.参加合作办学学习的主要顾虑集中在经费、时间和英文水平方面.结论护理人员对继续学习有需求,与国外护理学院合作办学是可行的.

  • 标签: 护理人员 继续学习 调查 学习取向 学习目的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专业学生实习期间的差错取向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应用Rybowiak等编制、由郭维维等翻译的中文版差错取向问卷,对福州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实习的护理专业328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理专业实习学生差错取向的得分为(2.93±0.52)分,经成组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男生的风险承受能力高于女生(P<0.05);农村生源的实习生相较于非农村者更善于进行差错沟通(P<0.05);而不同学历实习学生的差错取向中有5个维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尽快建立实习生无惩罚性护理差错管理制度,以引导实习生差错学习、差错思考,增强学生应对差错的信心.

  • 标签: 学生 护理 临床实习 医疗差错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心绞痛病人的健康行动取向模型护理干预效果。方法;以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到我院就诊的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联合健康行动取向模型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与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SMS)评分明显较高(P<0.05)。结论:健康行动取向模型护理干预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冠心病心绞痛病人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与自我管理能力,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冠心病心绞痛 健康行动取向模型 健康知识 自我管理
  • 简介:目的调查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意向及有关问题取向,为制订相应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通过网络方式调查152名本科生和182名大专生对学习态度与效果、学习方式与方法及学习理念与精神3方面的学习意向与问题取向。结果本科生和大专生在学习态度与效果、学习方式与方法方面的学习意向与问题取向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科生和大专生在学习理念与方法4个问题的回答中,有3个问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教育者应根据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心态和主观意向,采取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加强班级学风建设、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和制订有效管理制度等对策,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学生 护理 学习 问题解决 问卷调查
  •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膝功能康复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组建康复护理管理小组,前意向阶段实施行为信念干预,意向阶段实施行为计划干预,行动阶段实施自我行为干预。结果干预后患者的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模型中危险感知、积极结果预期、行为意愿、自我效能、行为计划评分及患膝关节活动度均提高(P〈0.01或P〈0.05)。结论基于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的康复干预措施能更有效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训练效果,促进患膝功能早日康复。

  • 标签: 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 全膝关节置换 膝功能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冠心病(CHD)心绞痛患者实施健康行动过程取向模型(HAPA)的菜单式护理对其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80例、2022年5月~2023年5月期间我院心内科收治的CHD心绞痛患者,随机分组,对比观察组(HAPA的菜单式护理,40例)与对照组(常规护理,40例)的干预效果。结果: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的遵医行为及自我效能、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HAPA的菜单式护理可显著改善CHD心绞痛患者的遵医行为及自我效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健康行动过程取向模型 菜单式护理 冠心病心绞痛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应用以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为导向护理的作用。方法:将我院接收的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使用抽签的方法分为两组进行本次实验研究,时间为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病人分组为对照组和规范组,每组40例(常规护理方式,及以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为导向护理)。分析心理、生理指标(SAS、SD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健康知识知晓率)。结果:两组病人在实验结束后,结果显示,规范组各项指标更优(P

  • 标签: 以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为导向护理 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