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比较振动与人工扣击对老年长期卧床患者的痰效果。方法85例长期卧床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人工扣击组(46例)和振动痰机组(39例)行辅助痰,比较2组痰量及SpO2和住院期间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经1周治疗后,SpO2均高于入院时;振动痰机组每日痰量、1周后SpO2高于人工扣击组,而住院期间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人工扣击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振动痰效果优于人工扣击,适于在老年长期卧床患者中作为一种常规理疗手段日常应用。

  • 标签: 排痰 医疗仪器 人工扣击 老年人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监测管理对于控制械的消毒灭菌质量作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我们主要是利用数字随机法,随机从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实施质量监测管理前一年和实施该管理措施后一年接收的器械中各选择1400件,将其分别纳入常规管理组和质量监测管理组,在上述器械的消毒灭菌工作中应用不同的管理,最后对两组不同管理措施下器械的医疗物品的清洗、消毒及包装合格情况。结果:两组医疗物品在供应科实施质量监测管理后的95.71%的清洗合格率、94.79%的消毒合格率及96.57%的包装合格率均明显优于精细化管理之前。结论:质量监测管理对于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器械的消毒灭菌质量有着明显的效果,可以显著提高医疗物品的清洗合格率、消毒合格率及包装合格率,有利于减少院感的发生情况,对于维持临床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临床医疗安全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质量监测管理 器械的消毒灭菌质量 作用效果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振动与人工扣击对老年长期卧床患者的痰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7月到2021年7月收治的老年长期卧床患者80例进行研究,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给予人工扣击痰,观察组40例,给予振动痰。比较两种痰手段对老年长期卧床患者的痰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痰效果和舒适度都优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振动排痰机 人工扣击 排痰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振动结合护理干预对重症肺炎患者痰效果及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2.3-2023.3收治的88例重症肺炎患者,按照随机综合平衡法分组分为对照组(44例)与观察组(44例),两组患者均实施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取人工叩击痰措施,观察组采用振动痰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痰量及血气指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痰量更多,血气指标更佳(P<0.05)。结论:在重症肺炎患者护理中实施振动结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痰量,改善血气指标,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振动排痰机 护理干预 重症肺炎 排痰效果 血气指标
  • 简介:目的探讨适合肺叶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应用的更为安全高效的痰方法,促进患者康复。方法2016年11月至2017年5月,便利抽样法选取青岛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胸外科收治的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振动痰背心进行痰,观察组患者应用兼具痰功能的呼吸训练进行痰。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口痰咳出时间早于对照组(P<0.001),疼痛评分、肺不张及肺部感染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肺癌行肺叶切除术患者,围术期采用兼具痰功能的呼吸训练进行痰,较常规方法更有助于术后排痰排出,且能降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肺癌 振动排痰 肺叶切除术 呼吸训练器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分娩配合自由体位助产对初产妇的影响。方法 于2020年11月-2021年10月开展研究,将本院收治的70例初产妇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助产护理,观察组实施分娩配合自由体位助产。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产痛分级较对照组低(P

  • 标签: 初产妇 分娩球 自由体位助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活跃期自由体位待产与分娩联合助产对产妇产程及分娩控制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待产妇8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将待产妇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n=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助产方法,研究组则采用活跃期自由体位待产与分娩联合助产,对比两组产妇产程和分娩控制感。结果:研究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和总产程明显少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形成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呼吸控制技巧、特定姿势、疼痛管理技巧、自我放松技巧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讨论:活跃期自由体位待产与分娩联合助产有效降低产妇产程,提高分娩控制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活跃期自由体位待产 分娩球 产妇产程 分娩控制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予以慢阻肺患者振动+无缝隙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中选取本院在2021年1-5月间收治的72例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采集患者均分为2组,A组予以无缝隙护理,B组基于此配合振动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肺功能、护理1d后排痰量及住院时间。结果:经统计对比,B组患者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水平均高于A组,且护理1d后排痰量高于A组,住院时间短于A组(P

  • 标签: 振动排痰机 无缝隙护理 慢阻肺 肺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以优质护理为基础,联合干预效果。方法:择我院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n=100例,随机分为对照、观察组,各50例,前组实施优质护理、后组联合干预,对组间干预结局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痰效果较优(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优质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应用效果理想,值得研究。

  • 标签: 排痰机 优质护理 重症颅脑损伤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透水处理设备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的应用。方法:将原水通过反渗透设备处理后的反渗水作为血液透析用水,通过定期的抽查和维护以及定期更换来对血透的运行状况以及水质的变化进行评估,同时也确保了反渗水处理设备的良好运转。结果:长达 4年来的实践治疗,没有发生任何不良反应症状,例如像恶心、呕吐、发热等情况。结论:只要我们对反渗水处理设备进行定期观察和维护并且在第一时间能够采取正确措施来处理,这样就可以保障患者在透析过程中的安全性。

  • 标签: 水处理设备 反渗水 质量保证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呼吸管道清洗消毒与灭菌全程质量控制效果。方法:将2021年2月-2022年3月消毒供应科20件呼吸管道设为参照组,采取常规管理,将2022年5月-2023年6月间消毒供应科20件呼吸管道设为实验组,采取全程质量控制管理。评估两组器械消毒合格率。结果:实验组器械消毒合格率、医师满意度与参照组相比较高(P<0.05)。结论:全程质量控制管理,可有效提高器械合格率,具有可靠性。

  • 标签: 全程质量控制管理 呼吸机管道 清洗消毒 灭菌
  • 简介:目的:探讨振动配合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将接受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的12例COPD患者设为实验组,进行有创机械通气,出现肺部感染后拔除气管插管,改用经口鼻面罩无创机械通气,并给予振动叩击和振动,4次/d,直至脱机.选择同样病情患者12例作为对照组,出现肺部感染后,继续给予有创机械通气.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有创机械通气的时间分别为6.0±2.3d和15.0±8.0d,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行机械通气出现肺部感染时改用经口鼻面罩无创机械通气和振动治疗,可减少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和护理工作负担.

  • 标签: COPD 呼吸衰竭 振动排痰机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不同频率振动用于重症颅脑损伤护理中的护理结果对。方法:将我院自2020年开始到2022年接诊治疗的15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a、b两组,每组平均75例。两组患者均借助振动来进行痰,a组机器频率设置在20-25cps范围内,b组的频率设置为30-35cps范围内,主要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和痰效果。结果:a组的痰实际有效率(97.33%)明显比b组(89.33)更高,差异显著(P

  • 标签: 不同频率 振动排痰机 重症 颅脑损伤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呼吸在临床医学中是至关重要的,往往在使用呼吸的同时需要利用雾化设备给患者进行雾化,由于在注射雾化药物的过程是暴露在空气中的,可能会导致二次感染,因此在临床医学上对一体可控式呼吸湿化罐专用注水的需求是迫切的,目前市面上已有种类繁多的可控式呼吸湿化罐专用注水,但是仍旧存在许多问题,例如不能实现给药效率的调节以及自动补药功能等,在使用过程中极为不便,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设计一款可控式呼吸湿化罐专用注水。该可控式呼吸湿化罐专用注水操作简单,在实现呼吸雾化基本功能的同时,还可以实现自动给药效率调节和自动补药调节,由于全过程采用密封、自动方式,因此大大提高了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呼吸机 雾化 注水器
  • 简介: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为空气传播,最主要的也是非常常见的流行性感冒、肺结核.还有一些特别严重的呼吸道传染病,如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都是空气中病原微生物气溶胶粒子随气流水平或垂直扩散,从而造成这些疾病的交叉传播[1].吸痰是临床常用的抢救器材,尤其是气管切开的病人需要吸痰时.负压抽出的空气中含有病人的痰液及呼吸道的微小颗粒,其中不乏细菌和病毒,因此吸痰排出的气体对于外界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检测使用吸痰的病房空气微生物状况,采取预防措施,对预防医院交叉感染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重点在于探明吸痰排出空气对周围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提出改善病房空气质量的消毒隔离措施.

  • 标签: 吸痰器 排出空气 空气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机械痰法对ICU危重患者的痰效果。方法选取40例合并肺部感染、血氧饱和度(SaO2)〈90%的患者,按完全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应用振动痰,对照组采用传统手叩击法痰,比较两组患者首次痰前后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呼吸频率、咳痰或吸痰量。结果观察组患者肺部听诊、SaO2、PaO2、呼吸频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机械痰效果优于人工叩击痰,可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机械 振动排痰 传统扣击 危重患者
  • 简介:雾化吸入给药是一种理想的给药途径,该方法能避免注射或口服给药所致的全身不良反应,达到更有效的治疗效果。目前,无创呼吸没有自带雾化吸入装置,在给无创通气患者行雾化吸入给药时,需脱机雾化,使通气治疗受到限制。笔者对氧气驱动雾化与呼吸管路进行了巧妙连接,使用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 标签: 氧气驱动雾化器 无创通气 呼吸机管路 护理技术
  • 简介:总结27例肩损伤内固定治疗术后的康复护理。将康复重点放在正确指导患者行肩部功能锻炼的程序上,根据个体差异,制定并实施个体化的康复锻炼计划。27例患者术后随访3月-1年,肩关节功能按Herscovici标准评定,优17例,良8例,可2例。

  • 标签: 浮肩损伤 内固定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持续湿化气道联合机械治疗对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效果。方法:选择医院神经外科2021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52例气管切开患者为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持续湿化气道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机械治疗,观察患者血气指标、住院情况以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动脉氧分压高于对照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拔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3.85%低于对照组26.92%(P<0.05)。结论: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采用持续湿化气道+机械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患者疾病预后。

  • 标签: 持续湿化气道 机械排痰机 神经外科 气管切开 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