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报道了假性静脉瘤临床资料一例,探讨了浅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假性静脉瘤发病机理、临床诊断等,提出相应应对措施。

  • 标签: 浅静脉留置针 假性静脉瘤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穿刺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7.3-2021.6期间治疗的14例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患者临床治疗的资料,对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时,实施的护理措施主要是穿刺护理和预防治疗时并发症的护理干预。结果:应用护理措施的14例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患者,其中9例患者的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完好,并且没有发生并发症的症状,其中1例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患者在使用1年后出现了内瘘闭塞情况,其中另外2例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患者在使用3年后出现了内瘘闭塞情况,这3例患者又重新进行了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另外2例患者因为其他疾病死亡。结论:正确的穿刺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升患者穿刺的成功率,降低患者治疗时的痛苦,采取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

  • 标签: 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 护理措施 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技术在手术预麻醉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80例手术患者,均为各种因素导致无肉眼可视或无法触摸到四肢静脉血管,术前必须建立一条外周静脉输液通道,满足手术需要而又不必要行深静脉穿刺置管的血管穿刺困难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外周静脉穿刺。采用单双号日期分组法分为超声实验组和常规组。超声实验组是使用超声引导技术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的全过程,包括操作前患者皮肤、血管评估,留置针型号选择,操作时的计时引导操作和穿刺置管完毕确认。常规组按常规留置针穿刺置管技术。观察两组穿刺时间、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液体渗漏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超声引导下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平均操作时间4.5min,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7%,无渗漏,患者满意率100%,无并发症。结论 超声引导外周静脉穿刺较传统触摸盲探式穿刺法快速、安全、实用、有效,对静脉条件差的手术患者有显著优势。

  • 标签: 超声引导 外周静脉穿刺 手术预麻醉室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与探究两种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的运用效果以及护理方式。方法 选择于本院就诊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的模式将病人分为对照和实验组,每组各100例患者。对照组以传统方式实现静脉穿刺,实验组以改良方式展开静脉穿刺。对2组患者的首次穿刺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结果 实验组的首次穿刺成功率更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 运用改良式静脉留置针穿刺模式能够将穿刺成功率大幅度的提高,可减轻病人在静脉穿刺中所感受到的不适感,将穿刺时间有效缩短,也能加快护理人员的工作成效。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穿刺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首次使用穿刺的方法及护理。方法 对本中心收治的首次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入组患者的穿刺方法及护理方案进行总结。结果 成功率97%,有2例患者因袖口过紧,在血液透析完成后的1小时内,出现了内瘘出血、血肿的情况,经积极处理后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内瘘穿刺前充分评估、掌握穿刺部位及技巧是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成功的必要条件;加强护理可明显减少内瘘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内瘘使用的年限、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首次穿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本院提高留置针使用率和无痛静脉穿刺率的措施的应用价值,为后续输液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3月——2021年7月于我院接受输液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将3月份我院护理模式实施前的患儿视为对照组,将4、5、6、7月份患儿视为研究1组、2组、3组及研究4组,随着时间的跟进分别施以不同的护理措施,护理结束对比两组患儿的留置针使用率和无痛静脉穿刺率。结果:研究组患儿的留置针使用率和无痛静脉穿刺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留置针使用率和无痛静脉穿刺率情况为研究4组>研究3组>研究2组>研究1组,P<0.05。结论:护理措施以及护理责任化等方式可提高留置针使用率和无痛静脉穿刺率,可在儿科的输液护理工作中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留置针 无痛静脉穿刺 责任化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探究在PICC静脉穿刺导管患者中实施综合护理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的对象均为本院2020年5月至2020年12月阶段性PICC静脉穿刺置管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PICC置管护理,观察组在采取PICC置管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综合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PICC 静脉穿刺 导管 并发症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到本院诊治的静脉留置针穿刺80例患儿临床资料,随机分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40例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穿刺优良率95.00%比对照组80.00%高(P<0.05);研究组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5.00%比对照组20.0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护理效果较好,可增强一次成功穿刺率,减少并发症的产生。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小儿 静脉留置针 穿刺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门诊护士提升静脉采血穿刺成功率的护理措施。方法 随机将100例静脉采血患者分成两组,50例研究组、50例对照组。将常规护理措施用于对照组,将针对性干预措施用于研究组,比较两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穿刺后不良事件率。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静脉采血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门诊护士 静脉采血穿刺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减轻体检者静脉穿刺疼痛的效果。方法:将200例入组研究体检者,用乱数表法分成对照组(200例,常规静脉穿刺)与观察组(200例,护理干预下静脉穿刺),观察比较两组疼痛情况、穿刺成功情况、护理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轻度疼痛发生率69.00%,高于对照组30.00%,重度疼痛发生率1.00%,低于对照组28.00%(P<0.05);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97.00%,高于对照组78.00%(P<0.05);护理满意度(服务态度、护理内容、操作行为、护理结局、教育沟通)评分[(8.98±0.22)分、(8.95±0.43)分、(8.87±0.32)分、(8.96±0.46)分、(8.99±0.25)分]高于对照组[(8.21±0.07)分、(8.33±0.11)分、(8.35±0.24)分、(8.26±0.34)分、(8.19±0.18)分](P<0.05)。结论:为体检者行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静脉穿刺疼痛,提高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给予患者满意护理体验。

  • 标签: 护理干预 体检者 静脉穿刺 临床护理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人工肝治疗中静脉置管的常见护理问题与对策研究。方法:此次研究初始时间为2021年3月,截止时间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龄患者应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PA)的效果。方法:选取需于本院长期输液的68例高龄患者(2020年7月-2021年7月),随机均分患者,对照组(34例,采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观察组(34例,应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对比分析两组静脉置管导管留置率、导管并发症发生状况及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结果:第3、6、12个月,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导管留置率明显更高(P

  • 标签: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高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的临床护理管理中通过开展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联合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结果: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观察组为97.37%,对照组为86.84%,P<0.05;静脉留置针应用期间不良反应率观察组为5.26%,对照组为18.42%,P<0.05;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为100.00%,对照组为89.47%,P<0.05。结论:通过运用持续质量改进能够有效提升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的临床护理管理质量,可降低患儿的不良反应率、提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持续质量改进 小儿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早产儿应用风险管理的护理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接收的46例(2019年1月~2021年3月期间)接受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早产儿开展研究,按照电脑随机法分为甲组(23例)应用常规护理方法,乙组(23例)应用风险管理方法。对比组间风险事件发生率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乙组风险发生率低于甲组,且家属护理满意率高于甲组,P<0.05。结论 风险管理对接受PICC置管的早产儿,有效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满足家属对护理的需求,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早产儿 风险管理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提高年轻护士静脉穿刺技术中的价值。方法:从我血站2019年6月-2020年2月献血者中随机选取120名,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60名。观察组采用一般常规护理模式,对照组在观察组基础上加用综合护理模式。而后比较两组献血者穿刺成功率及不良反应评分。结果:对照组献血者在使用综合护理干预后成功率高于观察组,而有痛感低于观察组。结果:综合护理干预能够缓解献血者及年轻护士的紧张情绪,且有效按压穿刺点,能有效防止穿刺部位淤血。因此,在临床上使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年轻护士的静脉穿刺技术,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综合护理 年轻护士 静脉穿刺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小儿静脉输液一次穿刺成功率的干预效果。方法以小儿静脉输液者60例开展研究,其中30例是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30例患者是研究组,实施心理护理,研究时间是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更高,P

  • 标签: 小儿 静脉输液 依从性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讨论静疗专科护理对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干的预效果以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主要成员,其来自于2019年6月份至2021年6月份到我院就医并接受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的病人 。根据两组病人提供的护理方法分成了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组病人的数量是相等的50例,常规的护理措施应用于对照组病人,而静疗专科护理应用于实验组病人,对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以及依从性情况进行了解。结果:两组病人应用了不同的护理措施后,对照组病人的治疗效果以及依从性不及实验组病人,P

  • 标签: 静疗专科护理 经外周静脉穿刺 中心静脉置管 干预效果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对血液透析患者予以钝针扣眼穿刺法保护动静脉内瘘的价值。方法:50例血液透析患者(2021.01~2021.05)依照抽签法分组,各25例。对参照组实行区域穿刺法,对研究组实行钝针扣眼穿刺法。分析各指标水平。结果:比研究组数据,参照组疼痛情况、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对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我科86例静脉留置针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穿刺部位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穿刺部位皮下水肿、静脉炎、导管堵塞、局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

  • 标签: 细节护理 静脉留置针 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