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神经源性膀胱的分类评估及个体化护理方法的效果。方法将164例神经源性膀胱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膀胱功能分类评估结果,针对协调性痉挛性膀胱、失协调性痉挛性膀胱、协调性驰缓性膀胱、失协调性弛缓性膀胱、近似生理性膀胱采取个体化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患儿尿动力学指标改善,尿路感染阳性率降低,生命质量评分降低(P〈0.01),且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神经源性膀胱患儿,根据膀胱功能分类评估结果,采取个体化护理措施,能够明显改善患儿尿动力学指标,减少尿路感染发生率,提高患儿生命质量。

  • 标签: 神经源膀胱 分类评估 个体化护理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8月在我院生殖中心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术治疗且并发OHSS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治疗前后患者焦虑、抑郁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病程、白蛋白用量。结果:观察组平均病程与对照组相比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白蛋白使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SAS及SDS评分分别为(46.15±9.42)分、(47.98±10.42)分,与对照组(51.17±9.62)分、(52.96±11.08)分相比显著降低(P〈0.05)。结论:OHSS患者常出现焦虑、抑郁负性情绪,针对性心理干预对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效果较好。

  • 标签: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心理干预 焦虑 抑郁 病程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病人及配偶的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泌尿外科行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病人及配偶,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心理干预、行为干预和治疗性干预,于术后第6周运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对两组病人及配偶的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病人及配偶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缓解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后病人及配偶的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 病人 配偶 生活质量 负性情绪
  • 简介:目的总结12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确定间歇性导尿时间点的做法与体会。方法患者进行间歇导尿前,在饮水计划的前提下统计每小时尿量,根据尿量统计的结果分析尿液集中产生的时间,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确定间歇导尿的时间点。结果92%的患者从开始间歇导尿起1周内掌握了间歇导尿的时间点,所有纳入者在2周内基本掌握了间歇导尿的时间点。结论间歇导尿前进行饮水计划联合记录每小时尿量能帮助患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较准确地掌握间歇导尿的时间点。

  • 标签: 间歇导尿 饮水计划 尿量 神经源性膀胱
  • 简介: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膀胱肿瘤术后灌注化疗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6例膀胱肿瘤术后灌注化疗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0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干预,包括讲解相关知识、发现不良认知、认知重建、健康行为塑造。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得分低于对照组(P〈0.01);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够显著改善膀胱肿瘤术后灌注化疗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且成本低廉,值得推广。

  • 标签: 认知行为干预 膀胱肿瘤 灌注化疗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主动膀胱功能训练预防剖宫产术后尿路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0例剖宫产且留置导尿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被动膀胱功能训练,观察组患者采用主动膀胱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尿路感染、拔管后首次排尿时间、残余尿量及排尿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尿路感染发生率、残余尿量较对照组少、拔管后首次排尿时间较对照组短、首次排尿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腹肌锻炼联合提肛运动对剖宫产产妇留置导尿期间进行主动性膀胱功能训练,可有效促进膀胱功能恢复,减少尿潴留,降低术后尿路感染。

  • 标签: 剖宫产 主动膀胱功能训练 尿路感染 尿潴留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清洗尿道口对脊髓损伤反射性膀胱功能障碍留置尿管患者的影响。方法将92例脊髓损伤反射性膀胱功能障碍留置尿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0.5%碘伏消毒尿道口,观察组采用灭菌注射用水清洗尿道口。比较2组患者菌尿、尿路感染、尿道口局部皮肤红肿及疼痛烧灼感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留置尿管后第3天、第7-10天和第14天的菌尿发生率和尿路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尿道口局部皮肤红肿和清洗时疼痛烧灼感的发生率分别为4.35%和8.70%,低于对照组的17.39%和47.83%。结论灭菌注射用水清洗尿道口并未增加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但可降低尿道口局部皮肤红肿及疼痛烧灼感的发生率。

  • 标签: 留置尿管 尿道口 消毒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开展俱乐部活动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按入院先后次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将6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后进行传统的健康教育,实验组开展俱乐部活动,每个月1次,共6次。干预前后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ualityoflifequestionare-core30,QLQ-C30)对患者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患者QOL-C30各功能量表和整体生活质量得分较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俱乐部活动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乳腺癌 生活质量 俱乐部
  • 简介: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降低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品管圈活动主题为降低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分析活动前后患者尿潴留发生率变化。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后宫颈癌术后尿潴留发生率较实施前降低(χ2=4.11,P=0.04)。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宫颈癌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率。

  • 标签: 品管圈 宫颈癌 尿潴留
  • 简介:目的探讨实施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围生产期产妇健康教育效果中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幸孕圈”,以2015年1-3月收治于上海市宝山区罗店医院产科病房的277例产妇为对照组,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对围生产期产妇健康教育内容及方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拟定整改措施;以2015年6-8月收治的283例产妇为观察组,比较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两组产妇健康教育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妇对围生产期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度、纯母乳喂养率、新生儿护理技能均明显提高(P均〈0.01);早吸吮成功率也明显提高(P〈0.05)。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规范了健康教育内容,改善了健康教育流程与模式,增加了产妇易于掌握的健康教育方式,强化了护士专科护理能力,有效促进了产妇对健康知识的掌握。

  • 标签: 围生产期产妇 健康教育 品管圈活动
  • 简介:目的探讨功能康复轮椅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早期离床活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11月-2014年10月在本院骨外科住院行手术治疗的34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设为对照组,术后麻醉清醒后指导其进行早期床上功能锻炼;将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本院骨外科住院行手术治疗的34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设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功能锻炼基础上给予多功能康复轮椅协助其早期进行离床锻炼。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4d髋关节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iesofdailyliving,ADL)评分和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使用多功能康复轮椅协助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早期进行离床锻炼,可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患者 髋部骨折 多功能康复椅 髋关节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简介:受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委托,上海市护理学会组织举办的"天使靓影"主题微摄影评选活动已于即日启动。此次活动以护理人员的工作、学习、生活和医疗机构的建设发展为主要题材,面向全市护理人员征集微摄影作品。由各医疗机构统一报送,每家单位作品数量不超过5张。评选将采用专家评审与微信投票相结合的方式。

  • 标签: 护理学会 护理人员 作品数量 医疗机构 专家评审
  • 简介:[目的]分析早期功能锻炼路径对头颈部烧伤并吸入性损伤病人张口困难和颈部活动受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头颈部烧伤并吸入性损伤病人38例,依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和功能锻炼,制订早期功能锻炼路径表,观察组病人每个阶段均进行相应功能锻炼,分析病人张口困难发生率、颈部活动受限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病人均得到随访,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病人张口困难发生率(7.7%)和颈部活动受限发生率(15.4%)显著低于对照组(30.7%、38.9%),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可信度检验,Cronbach’ɑ=0.82,结构效度为0.71,观察组病人对医疗护理满意度(92.54分±7.3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82.64分±7.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颈部烧伤并吸入性损伤病人开展早期功能锻炼,能够明显改善病人颈部活动能力,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头颈部烧伤 吸入性损伤 早期功能锻炼 临床路径
  • 简介:目的探讨自我护理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情绪及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84例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自我护理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及生活活动能力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干预1个月、3个月、6个月时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健康精神、情感职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护理训练能有效改善脊髓损伤患者负性情绪,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脊髓损伤 自我护理训练
  • 简介:目的观察作业疗法结合家庭环境改造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120例脑卒中患者分成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脑卒中二级预防治疗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落实家庭环境改造,同时给予为期3个月的作业疗法干预。在患者出院入社区时,入社区1个月、2个月、3个月,分别进行改良Barthel指数和Frenchay活动指数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两组患者负性情绪。结果两组患者在进入社区时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Frenchay活动指数量表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社区1~3个月时两组患者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Frenchay活动指数量表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改善,2个月及3个月时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良好占比例数、Frenchay活动指数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个月时观察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作业疗法结合家庭环境改造可改善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负性情绪。

  • 标签: 脑卒中 作业疗法 家庭环境改造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负性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