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视觉系统的发展过程涉及了从基本的视觉功能到复杂的视知觉整合的逐步建立。在这个过程中,早期的视觉刺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从新生儿视觉系统的发展过程出发,详细探讨了早期视觉刺激对其发展的影响。不同类型的视觉刺激,如高对比度图像、运动刺激和面部表情等,都对新生儿视觉能力的促进起到重要作用。特别地,研究表明,在早期阶段进行适当的视觉刺激可以加速新生儿视觉系统的成熟,对其后续认知和感知能力的发展具有长期的积极影响。了解早期视觉刺激的重要性,为婴幼儿提供合适的视觉刺激环境,对于促进其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 标签: 新生儿 视觉发展 早期刺激 认知 感知。
  • 简介:摘要:青光眼作为一种不可逆性视觉损伤疾病,其对患者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影响极大,借助患者残余视力功能实现视觉损伤康复,以改善青光眼患者生活质量,已成为当前社会各界关注重点。本文将对青光眼视觉康复研究现状与展望进行全面分析,并结合实际做好相应整理和总结。

  • 标签: 青光眼 视觉康复 研究 现状 展望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动态血糖监测(CGM)的发展,简述了回顾性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实时CGMS、3C系统、iPro2回顾性CGMS、瞬感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微泰AIDEX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的优缺点,分析了CGM技术的应用情况,包括适应症及捕捉低血糖,指出CGM技术已成为糖尿病管理的重要手段。

  • 标签: 动态血糖监测技术 发展 应用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弱视及斜视治疗中视觉功能训练的应用价值。方法:时间节点范围在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间,抽取本院收治的40例弱视及斜视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患者按1:1比例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组20例,对照组用常规训练,实验组用视觉功能训练,就两组治疗效果、视力水平。结果:治疗效果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视力水平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弱视及斜视治疗中,视觉功能训练的应用,不仅可以提升治疗效果、又能改善视力水平,故值得积极实施并大力推广。

  • 标签: 弱视及斜视 视觉功能训练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基于远程监测技术的糖尿病患者护理模式对患者管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通过随机取样法,选取了2022年8月到2023年8月入院的12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传统的糖尿病患者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基于远程监测技术的护理模式。观察指标包括生理参数监测、患者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结果:统计结果显示,在生理参数监测方面,实验组的血糖水平和血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在满意度评分和治疗依从性方面,实验组表现出更高的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结论:因此,基于远程监测技术的糖尿病患者护理模式能够提高生理参数控制、患者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这一研究结果有助于改进糖尿病患者管理,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 标签: 糖尿病患者 远程监测技术 护理模式
  • 简介:本公司研制生产的动态供氧监测系统是一种电子信息类产品。它是以医院中每个病区为单位,对患者吸气数据进行统一有效管理的一套系统。

  • 标签: 监测系统 供氧 电子信息 有效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远程监测技术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其对患者血糖控制、生活质量和医疗成本的影响。方法:采用前后对照研究设计,共纳入120名2型糖尿病患者。实验组患者使用远程监测设备进行血糖自我监测,并将数据实时传输给医疗团队,而对照组患者则进行常规血糖监测。两组均接受相同的标准糖尿病教育和护理。研究持续12个月,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和医疗成本。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平均血糖控制指标(HbA1c)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5),生活质量评分亦显著提高(P<0.05)。此外,远程监测组患者的医疗成本分析显示,长期看护成本较对照组有所降低。结论:远程监测技术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提高生活质量,并可能降低长期医疗成本。推荐在糖尿病护理中广泛应用远程监测技术

  • 标签: 远程监测 糖尿病 血糖控制 生活质量 医疗成本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重症医学镇痛和镇静临床治疗的评估与监测方法、效果进行探讨。方法:研选取2023年1月到2023年12月在我院重症科需镇痛镇静治疗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有43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干预组在新的镇痛和镇静临床治疗的评估与监测规范下治疗,对两组患者的镇痛镇静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就患者的镇痛镇静不足以及过度情况发生率来看,干预组明显低对照组低。结论:新的镇痛和镇静临床治疗的评估和监测规范使患者镇痛镇静治疗效果得到改善,值得推广。

  • 标签: 重症患者 镇痛治疗 镇静治疗 评估 监测
  • 简介:摘要:患有斜视的儿童视力会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甚至会导致产生弱视。双眼视觉主要是指人体的双眼协调、准确以及同时工作时人体视力功能中关键的部分,如果人体的双眼视觉受到损害,会对人体的生活和学习造成相对应的困扰,当前双眼视觉成为了斜视治疗中治疗的关键。通过视觉训练能够使斜视矫正术后双眼视觉功能建立效果更加理想,维持斜视矫正手术后眼位矫正的实际效果,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并且使患者的术后视力障碍减少,保证治疗的满意度。

  • 标签: 斜视 双眼视觉训练 视功能重建
  • 简介:摘要:摘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消化内镜检查镇静状态监测技术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法,选取2023年6月至12月间的50例消化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应用消化内镜检查镇静状态监测技术,对照组接受常规监测技术。观察指标包括镇静深度控制情况、患者不良反应和护理效果评价。统计数据采用SPSS22.0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在镇静深度控制情况、患者的不良反应和护理效果评价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实验组的镇静深度控制更佳(8.8±2.8 vs.对照组的6.8±5.9,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5%vs.对照组的10%,P<0.05),护理效果评价更高(89±1.8 vs.对照组的78±1.9,P<0.05)。结论:消化内镜检查镇静状态监测技术在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镇静深度控制水平,减少患者不良反应风险,并改善护理效果,使检查过程更加顺利和有效。因此,该技术对于提升消化内镜检查的护理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消化内镜检查镇静状态监测技术 护理 应用
  • 简介:通过对重点科室空气消毒效果的监督与监测,探讨如何进一步做好病区的空气消毒,尽量减少医院感染的机会。

  • 标签: 空气监测 院内感染 消毒
  • 简介:摘要:医院是为人们提供医疗服务的场所,在医疗服务工作的开展中,常会使用到大量的医疗器械,器械清洗消毒质量的优劣将会直接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医院应当做好器械的清洗消毒工作,保障患者的就医安全。消毒供应室是医疗器械处理的重要场所,需要完成器械的清洗、消毒、包装、灭菌以及配送等工作,是医院的重要构成部门,同时也是全院控制感染的关键部门。本文就医疗器械的清洗方法和质量监测展开综述。

  • 标签: 器械 清洗 消毒 质量监测
  • 简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现代意义的视网膜复位手术所强调的最佳治疗方案是:更稳妥的一次性视网膜永久复位,更早期的视力提高,更大程度的视功能康复,最少的并发症及最小的手术创伤或不适。这也对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前的护理提出更高的要求。研究局麻下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患者的视觉体验,

  • 标签: 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 局部麻醉 视觉 视网膜复位手术 最佳治疗方案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内压监测技术在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时间为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患者80例,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划分成观察组(腹内压监测技术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及对照组(经监测胃残余量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治疗),各40例。比较分析两组的喂养不耐受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腹胀、呕吐、腹泻等的早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发生率1例(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例(20.00%),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重症患者,通过采用腹内压监测技术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疾病营养指标,提升疾病疗效,明显改善疾病预后,降低喂养不耐受发生率,适合应用于临床推广。

  • 标签: 早期肠内营养 喂养不耐受 腹内压监测技术
  • 简介:不同病种、不同患者所用药品种类不同,每一种药物都有其不同的观察重点。在心内科硝普钠(SNP)应用较为广泛,其化学性质不稳定,对光敏感,易失效;降压迅速易发生低血压,因此,做好护理监测十分重要。为了保证监测的及时性、可靠性,确保医疗安全,同时也为了适应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举证倒置,我们设计应用了“特殊药物监测单”,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药物监测 临床中的应用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药品种类 化学性质 护理监测
  • 简介:动态血压监测是通过仪器自动间断性定时测量日常生活状态下血压的一种诊断技术,可提供24h内上百次血压测量结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高血压病及药物疗效观察提供有价值的可靠数据。我院选用便携式动态血压监护仪,该设备操作简单、仪器小、重量轻,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影响小,使患者更容易快速熟悉和操作。

  • 标签: 动态血压监测 血压测量 血压监护仪 诊断技术 疗效观察 高血压病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李莉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3-06-22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第15期
  • 机构:四川省眉山市中医医院,四川 眉山620010
  • 简介: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个体化护理联合睡眠监测监测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患者中的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2022年1月-2023年2月我院200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患者,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SAS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一般化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了个体化护理,并配备睡眠监测仪进行监测。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氧饱和度、呼吸暂停指数(AHI)、血压等指标,评估个体化护理与睡眠监测仪联合使用对SAS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AHI明显低于对照组,氧饱和度得到有效改善,血压也有明显下降(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明显提高,白天嗜睡情况减轻(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联合睡眠监测监测具有显著的治疗SAS的作用,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因此,在SAS的治疗过程中,个体化护理联合睡眠监测仪的应用值得推广。

  • 标签: 个体化护理;睡眠监测仪;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导睡眠监测监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行多导睡眠监测监测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共计7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比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行综合护理),各37例。比对两组的监测成功率与睡眠质量。结果:相较于参比组,试验组多导睡眠监测监测成功率更高,阻塞性暂停次数、觉醒次数、低通气次数均更少,睡眠潜伏时间更短(P<0.05)。结论:予以多导睡眠监测监测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综合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可行推广。

  • 标签: 多导睡眠监测仪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