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有效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关键点在于评估量表的合理应用,文章将以重症病患为研究主体,综述分析常用的几种压力性损伤评估量表,旨在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 标签: 重症患者 压力性损伤评估量表 综述
  • 简介:摘要: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一种严重疾病,尤其在老年住院患者中构成重大威胁。预防VTE至关重要,而Padua量表作为评估住院患者发生VTE风险的工具,其适用性和效果存在争议。研究表明,Padua量表在预测非手术住院患者VTE风险方面的有效性有限,且与其他风险评估模型相比性能较差。尽管如此,Padua量表提供了一种简化的风险评估方法,其在老年住院患者中的应用需结合个体化的风险评估和预防策略。近年来,关于Padua量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预测准确性的改进、在特殊老年患者群体中的应用,以及与新技术结合的可能性。未来,随着更多研究的进行和技术的发展,预计将进一步优化Padua量表,使其在不同患者群体中的预测准确性得到提升。

  • 标签: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 Padua量表 老年住院患者 风险评估 预防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于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应用风险预警评估量表下的精细化护理的临床效果以及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以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为研究时间区间,甄选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共计68例展开分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可分为34例对照组和34例观察组。将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内。将风险预警评估量表下的精细化护理应用于观察组。以血气指标改善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作为观察指标。结果 ①PaCO2、SaO2、PaO2水平护理前比较(P>0.05),PaCO2水平护理后两组较护理前均降低,观察组更低,SaO2、PaO2水平护理后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更高(P<0.05)。②并发症发生率和对照组展开比较,观察组显著较低(P<0.05)。结论 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应用风险预警评估量表下的精细化护理可发挥显著作用效果,利于患者血气指标水平改善,且可有效预防各类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风险预警评估量表 精细化护理 重症呼吸衰竭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小儿湿疹是常见的慢性皮肤疾病,对患儿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本研究旨在评价一种护理干预措施对小儿湿疹患者的效果。方法:我们选择了40名被诊断为小儿湿疹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采用前后对照设计,患者在干预前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然后,他们接受为期12周的护理干预措施。干预措施包括皮肤保湿、使用温和的洗涤剂、避免刺激性物质、穿着柔软透气的衣物等。结果:在干预后的评估中,我们观察到显著的改善。患者的湿疹症状严重程度得到显著减轻,包括瘙痒、红肿和湿疹病灶的数量。皮肤的光滑度和湿润度也得到明显改善。此外,患者报告湿疹对日常活动、睡眠和心理社交方面的影响减少了。药物使用频率也显著降低,患者对药物的依赖性减弱。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该护理干预措施对小儿湿疹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它能够减轻症状、改善皮肤状况,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它还能够减少对药物的需求和使用频率。这个干预措施可能成为小儿湿疹管理的有效方法,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然而,进一步的研究仍然需要考虑更大样本量和更长时间跟踪,以验证这些发现并推动小儿湿疹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小儿湿疹 护理干预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Caprini风险评估量表的分级护理联合心理疏导对胰腺癌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21年06月-2023年06月收治胰腺癌术后患者,共计60例,做随机分组处理,对照组30例,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予以基于Caprini风险评估量表的分级护理联合心理疏导。 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呈更低水平(P <0.05);观察组GSES评分呈更高水平(P<0.05)。结论:基于Caprini风险评估量表的分级护理联合心理疏导可改善胰腺癌患者术后心理状态,提高自我效能,值得肯定。

  • 标签: Caprini风险评估量表 分级护理 心理疏导 胰腺癌 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促进妇幼健康状况改善的有效干预措施。方法:现场访谈及收集报表资料。结果:进行妇幼保健干预后,住院分娩率有一定提升,新生儿、孕产妇死亡率降低,有效提高了妇幼保健水平。结论:加快建立公共财政体系,加强妇幼保健政府责任;加强网络建设,以提高妇幼保健服务质量。

  • 标签: 妇幼保健干预 效果评价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效果。方法:从2021年11月至2023年11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中抽选88例,采用单双数法分为两组,实验组44例,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44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运动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运动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患者恢复效果好,值得推广。

  • 标签: 脑卒中偏瘫 早期康复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胆道引流管居家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12月期间在本院行胆道引流管置入术的78例患者,其中38例选择在院内进行护理,40例选择出院后在家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引流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引流效果无显著差异,但家庭护理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院内护理组(5%vs.18%,P<0.05)。在生活质量评价方面,家庭护理组的患者更为满意(90%vs.76%)。结论:胆道引流管居家护理是安全可行的,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需要注意患者和家属的护理培训,以确保引流管的正确使用和维护。

  • 标签: 胆道引流管 居家护理 引流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急诊分级护理在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创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急诊分级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伤情评估正确率、分级护理实施正确率、护理满意度、急救时间以及护理人员理论和技能考核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伤情评估正确率、分级护理实施正确率、护理满意度和急救时间均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理论和技能考核评分亦显著提高。结论:急诊分级护理可以提高创伤患者的伤情评估正确率、分级护理实施正确率、护理满意度,缩短急救时间,并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

  • 标签: 创伤患者 急诊分级护理 伤情评估 护理满意度 急救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急诊护理中实施基于循证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的急诊患者纳入研究并将其设置为观察样本,样本例数为60例,参照随机分组法将这60例急诊患者进行分组,由其中30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组成常规组,由另外30例接受基于循证护理干预的患者组成研究组,之后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满意度的对比结果表明,研究组总满意度更高(P<0.05);两组护理质量的测评结果可见,研究组护理质量更高(P<0.05)。结论:对于急诊患者来说,应采用基于循证护理进行干预,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基于循证护理 急诊护理 实践 效果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肺癌)患者的正面影响。方法:随机性划分我院100例肺癌患者至A组(50例,施以对症治疗与常规护理)与B组(50例,在A组患者基础上强调心理护理干预),随后对比相关指标以分析不同护理模式差异性。结果:经对比,B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HAMA)与功能状态评分(KPS)均优于A组患者(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平衡肺癌患者心理状态,改善其生命质量,以为后续治疗工作开展奠定基础,尽可能延长生存期。

  • 标签: 肺癌 心理护理干预 临床护理 HAMA评分 KP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肺癌)患者的正面影响。方法:随机性划分我院100例肺癌患者至A组(50例,施以对症治疗与常规护理)与B组(50例,在A组患者基础上强调心理护理干预),随后对比相关指标以分析不同护理模式差异性。结果:经对比,B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HAMA)与功能状态评分(KPS)均优于A组患者(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平衡肺癌患者心理状态,改善其生命质量,以为后续治疗工作开展奠定基础,尽可能延长生存期。

  • 标签: 肺癌 心理护理干预 临床护理 HAMA评分 KP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肺癌)患者的正面影响。方法:随机性划分我院100例肺癌患者至A组(50例,施以对症治疗与常规护理)与B组(50例,在A组患者基础上强调心理护理干预),随后对比相关指标以分析不同护理模式差异性。结果:经对比,B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HAMA)与功能状态评分(KPS)均优于A组患者(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平衡肺癌患者心理状态,改善其生命质量,以为后续治疗工作开展奠定基础,尽可能延长生存期。

  • 标签: 肺癌 心理护理干预 临床护理 HAMA评分 KP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 儿科急诊中心护理质量评价及改进策略的研究。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儿科急诊中心的100例患儿,按照不同的护理策略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采用改进策略进行护理,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主要观察两组患儿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家长对护理方法的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00% vs 16.00%),而家长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98.00% vs 80.00%),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48,0.008)。结论 采用改进护理策略能有效降低儿科急诊患儿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并提高家长对护理方法的满意度,表明对儿科急诊中心护理质量的改进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儿科急诊护理 护理质量评价 改进策略
  • 简介:摘要:深入探讨了高危新生儿家庭康复护理的多个层面,通过复杂性分析和变化性考量,揭示了其现状、挑战及优化策略。一是概述了高危新生儿家庭康复护理的重要性及其特点,二是详细剖析了当前存在的家长护理知识不足、医护人员指导缺乏以及康复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对策,包括加强家长教育培训、提升医护人员指导能力以及优化康复资源配置等。通过综合运用多样化的句子结构和复杂的论述方式,为高危新生儿家庭康复护理的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 标签: 高危新生儿 家庭康复护理 复杂性分析 变化性考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术后头痛的强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从本院于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间收治的甲状腺术后头痛患者中,随机抽选80例进行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强化护理,两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的疼痛评分在术后24h、术后48h、术后72h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 标签: 甲状腺术 头痛 强化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输液室护理中的疼痛管理策略及效果评价。通过分析疼痛管理在输液室护理中的重要性,研究探讨不同的疼痛管理策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评价,以提高患者在输液过程中的舒适度和治疗效果。

  • 标签: 输液室护理 疼痛管理 策略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手术前后脑出血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本研究受试者为80例脑出血病例,以2021.01~2023.07为研究期限,经双盲法分为40例/组,组名分别设置为甲和乙。甲组应用常规护理,乙组应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情况及满意水平。结果:乙组病例的并发症合计比例较甲组病例更低(P<0.05)。乙组病例的满意水平总体较甲组病例更高(P<0.05)。结论:手术前后脑出血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则可对各种并发症予以积极防控,且利于其术后迅速恢复,患者普遍满意,可推广和借鉴。

  • 标签: 手术前后脑出血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优化护理咨询在肿瘤医院门诊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2年12月~2023年12月本院门诊接诊的患者中抽取12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就诊时间分为两组,每组64例患者,其中实施常规护理咨询服务的患者为对照组,实施优化护理咨询服务的患者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科学饮食、自我心理调整以及药物使用的掌握率分别为95.31%、92.19%、98.44%,对照组患者的科学饮食、自我心理调整以及药物使用的掌握率分别为78.13%、75.00%、84.38%(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31%,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4.38%(P<0.05)。结论:在肿瘤医院门诊服务中优化护理咨询,能够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疾病基本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并且有利于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构建良好的关系。

  • 标签: 肿瘤医院 门诊服务 优化护理咨询 应用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急性创伤是一种常见但严重的医疗情况,对其进行有效的急诊护理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评价急性创伤患者应用急诊分级护理的效果。通过比较实施前后的死亡率、医疗纠纷发生率以及患者家属满意度,探讨了急诊分级护理对急性创伤患者护理的影响。

  • 标签: 急性创伤 急诊分级护理 死亡率 医疗纠纷 患者家属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