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康复治疗联合乳房按摩对剖宫产术后初产妇泌乳的影响。方法:选取剖宫产初产妇334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单纯实施乳房按摩;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康复治疗治疗,比较两组产妇始动泌乳时间、24h和48h泌乳量、母乳喂养率、乳房胀痛程度和硬度。结果:观察组产妇泌乳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泌乳充足率、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产妇产后24h和48h泌乳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乳房胀痛程度、硬度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康复治疗结合乳房按摩可以有效促进剖宫产初产妇泌乳,提高产妇泌乳量,进而提高母乳喂养率,并可减轻产妇乳房胀痛等不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康复治疗仪 乳房按摩 剖宫产 初产妇 泌乳
  • 简介:[目的]探索针刺手法针疗配合心理护理干预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筛查12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针刺手法针疗对相应穴位进行刺激,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手法针疗配合心理护理干预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确切,效果叠加,提高了总有效率。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 针刺手法针疗仪 心理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盆底康复治疗结合人工按摩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PFD)及急迫性尿失禁(UU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PFD及UUI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联合组和单纯训练组,各60例。联合组采用盆底康复治疗结合人工按摩治疗。单纯训练组给予常规治疗,疗程6~8周。观察两组疗效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优于单纯训练组(P〈0.05);两组治疗后盆底肌电位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联合组好于单纯训练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评分低于单纯训练组(P〈0.05)。结论盆底康复治疗结合人工按摩治疗PFD及UUI,能有效缓解患者的预后及盆底电生理特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盆底功能障碍 尿失禁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放疗病人家属焦虑的影响。[方法]选择100名住院放疗病人家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名,对照组给予一般指导,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入院当天和入院1周后填写焦虑自评量表(SAS),比较两组病人家属焦虑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病人家属干预后SAS评分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放疗病人家属的焦虑状况。

  • 标签: 放疗 家属 焦虑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咨询联络护理在综合医院的应用效果。方法筛选出焦虑标准分≥50分、抑郁标准分≥53分的普通科住院患者25例。由心理咨询联络护士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评估和个体干预,对管床医护人员进行心理学支持,并于出院当天再次采用SAS、SDS量表测量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进行比较,同时测量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管床医护人员对心理咨询联络护理的评价。结果干预前后患者的焦虑、抑郁量表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及家属对心理咨询联络护理的满意度达91%;管床医护人员对心理咨询联络护理的评价"较满意"以上的占94%。结论心理咨询联络护理对综合医院患者及家属心理健康管理、医护人员心理支持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 标签: 心理咨询联络护理 综合医院 心理干预
  • 简介:总结妊娠期高血压并发HELLP综合征病人的护理,包括病情观察与监护、HELLP综合征的抢救、心理护理、用药护理、术后护理、产褥期护理、预防并发症等。

  • 标签: HELLP综合征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8月在我院生殖中心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术治疗且并发OHSS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治疗前后患者焦虑、抑郁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病程、白蛋白用量。结果:观察组平均病程与对照组相比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白蛋白使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SAS及SDS评分分别为(46.15±9.42)分、(47.98±10.42)分,与对照组(51.17±9.62)分、(52.96±11.08)分相比显著降低(P〈0.05)。结论:OHSS患者常出现焦虑、抑郁负性情绪,针对性心理干预对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效果较好。

  • 标签: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心理干预 焦虑 抑郁 病程
  • 简介:渗出性多形性红斑严重者称斯-琼综合征(steven-johnsonsyndrome,SJS),是由免疫复合物所致的一种自限性的与免疫有关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可在机体表皮真皮交界处发生皮肤及黏膜分离,外观如烫伤样,90%的患儿有呼吸道、消化道、眼部、生殖器黏膜的广泛坏死。SJS病程较凶险,严重者可导致病死[2],病死率最高可达90%。

  • 标签: STEVEN-JOHNSON综合征 血浆置换 儿童 护理
  • 简介:总结采用全方位定位标识法管理手术室仪器的效果。具体方法为每一仪器都设立固定资产“身份证”标识和序列号标识及定位标识;用白板制成仪器分布表悬挂于手术室中心控制室墙上,同时各手术间电脑桌面上都有仪器分布表,可快速查询仪器状态;使用手术间房间号牌对换借用公用仪器,明确公用仪器的去向。经过2年实践,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仪器设备归位率提高到95.7%,使用率提高到93.8%。

  • 标签: 手术室 仪器设备 管理 定位标识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6例接受微创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护理前后日本骨科学会(JOA)及视觉模拟(VAS)评分、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JOA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VAS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应用于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能提高手术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综合护理 微创手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非手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66例LIDP非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8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出院1年JO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出院时、出院1年Roland-Morris问卷(RM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LIDP非手术治疗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非手术治疗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在放射性口干症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0例行放射治疗并出现放射性口干症的头颈部恶性肿瘤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病人使用中医辨证疗法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放射性口干症的临床疗效,放射前、放射结束时及放射治疗后1年唾液分泌量以及放射性口干、急性黏膜反应、白细胞下降及食欲减退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病人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病人放射性口干、急性黏膜反应、白细胞下降及食欲减退的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放射性口干症病人的治疗效果,改善病人的口干症状。

  • 标签: 放射性口干症 中医辨证治疗 综合护理干预 唾液 分泌量 食欲减退
  • 简介:目的评价老年呼吸科实施健康管理对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老年患者影响的效果。方法成立健康管理小组,建立健康档案、实施家庭护理等措施,运用埃普沃斯嗜睡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对老年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在控制烟酒、体质指数、避免使用安眠药、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疾病监测方面与对照组比较依从性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睡眠质量高于对照组,白天嗜睡的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老年患者实施健康管理,可以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提高睡眠质量,减轻症状。

  • 标签: 健康管理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老年患者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社会支持对年轻宫颈癌放化疗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6例病理确诊为宫颈癌的年龄40岁及以下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的方法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病人在整个放化疗期及出院期间在常规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加上综合社会支持行为干预,并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宫颈癌病人生命质量评价量(QLSCCP)对病人进行问卷调查,两组病人均在放化疗前和放化疗结束后出院时进行1次综合社会支持调查,并在放化疗结束出院时和出院后3个月时生活质量问卷进行专门调查。[结果]观察组病人放化疗后综合社会支持评分、出院3个月后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社会支持可以提高年轻宫颈癌病人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宫颈癌 综合社会支持 生活质量 放化疗
  • 简介:目的调查三级甲等医院护士对各项护理技能临床重要性的认识,为护理技能教学内容的调整与完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浙江省5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个科室的355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所列出的233项护理技能中,重要性均值〉4分者共181项(77.7%),其中基础护理技能102项(43.8%),专科护理技能49项(21.0%),基本重症急救护理技能18项(7.7%),中医护理技能12项(5.2%);重要性均值在3~4分者共43项(18.5%),分别为基础护理技能27项(11.6%),专科护理技能7项(3.0%)及中医护理技能9项(3.9%);重要性均值〈3分者共9项(3.9%),均属于基础护理技能的范畴。结论护理教育者在进行课程设置及安排临床实习时,应根据护理技能的临床重要性适当调整技能教学的内容和学时,以更好地实现教学与临床的接轨。

  • 标签: 教育 护理 护理技能 护士 重要性 态度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减轻早产儿父母疾病不确定感及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20名接受住院治疗的早产儿父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名,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常规干预措施基础上,增加信息支持、情感支持及群体支持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在早产儿住院第2天、出院时、出院第2周时的疾病不确定感、焦虑及抑郁评分。结果:早产儿出院时和出院第2周,观察组疾病不确定感、焦虑及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早产儿父母疾病不确定感、焦虑及抑郁状态,有助于提高早产儿的生活质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早产儿父母 疾病不确定感 焦虑 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