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 目的:比较用尿沉渣镜检法、尿干化学检测法、 Labumat-UriSed 检测检测 尿液标本 中的有形成分的效果 。方法 :随机选取 201 8 年 4 月 至 2019 年 4 月 我院 检验 科进行尿常规检查的 484 例受检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分别使用尿沉渣镜检法、尿干化学检测法和 Labumat-UriSed 检测法对这些受检者的尿液标本进行红细胞、白细胞及管型的检测,并比较检测的结果。结果:用尿沉渣镜检法、尿干化学检测法和 Labumat-UriSed 检测法 在检测尿液标本 红细胞、白细胞阳性率 之间比较, 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Labumat-UriSed 检测法和尿沉渣镜检法 检测 尿液标本 中 管型的阳性率 显著高于尿干化学检测法,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尿沉渣镜检法、尿干化学检测法和 Labumat-UriSed 检测法在检测尿液有形成分中的应用效果均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但是,在对尿液中的管型进行检测时应首选尿沉渣镜检法。

  • 标签: 尿液有形成分检测 尿沉渣镜检法 尿干化学检测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断中抗体和生化检测指标所发挥出的作用。 方法: 本次研究以我院 30 例未接受治疗的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为主,收治时间为 2018 年 7 月 -2019 年 6 月,根据病症类型的不同,可将患者分为 AIH 组和 PBC 组 ,在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志愿者中选取与观察组同等人数,将其作为对照组,采取同样的方式对两组研究人员进行检查,通过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观察 三组 实验人员抗体和生化检测各项指标含量水平,以此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评判依据。 结果 :与健康体检者各项检测指标相比较, AIH 组患者、 PBC 组患者 ALT、 AST、 γ-GCT、 TBA四项指标含量水平明显偏高,其余 CHE 和 PAB两项指标含量水平偏低,组间差值具有可比性( P<0.05 )。对于两种不同类型的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而言, AIH 组患者中的 ALT、 AST两项指标含量为( 169.42±14.66 ) U/L、( 134.25±21.46 ) U/L,与 PBC 组患者( 82.45±10.34 ) U/L、( 114.54±9.54 ) U/L对比,患者 γ-GCT、 CHE、 TBA和 PAB四项检测指标, AIH 组均低于 PBC 组患者,组间差值具有可比性( P<0.05 )。 PBC 组患者中 ANA、 AMA、 AMA-M2三项指标抗体阳性率相同,均为 100% 。 结论 :在对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疾病诊断过程中,通过患者的抗体和生化检测指标进行检测,可提高患者的疾病诊断准确率,便于后期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在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抗体 生化检测指标 自身免疫性肝病 诊断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检测在尿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在 2018年 1月到 2019年 1月选取我院接受尿常规检验的 100例患者作为案例进行对比研究。 80例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且同意参与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尿常规检验,分别采用干化学法、尿沉渣法以及联合检测技术。总结判断是那种方式的检验检出率。 结果:干化学法与尿沉渣法在具体的检验阳性率方面数据差异不明显,对比结果无意义(P> 0.05);联合检验方式相对于干化学法、尿沉渣法而言均有明显优势,数据优势明显,对比结果有意义( P< 0.05)。 结论: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检测在尿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突出,能够有效提高整体检出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干化学法 尿沉渣法 尿常规 检验效果
  • 简介:【 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检测血清 同型半胱氨酸( HCY ) 及血脂指标 在心脑血管疾病预防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疾病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 2018 年 3 月 -2019 年 2 月 收治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120 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根据患者所患疾病不同,将其分为心血管疾病组 与脑血管疾病组,每组各有患者 60 例 ; 另外, 选取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3 月 来 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 60 例作为对照组 ,检测 3 组的血清 HCY 、总胆固醇( TC )、三酰甘油( TG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水平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血管疾病组以及脑血管疾病主组患者患者 TG 、 TC 、 LDL 以及 HCY 水平均明显升高, HDL 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心血管疾病组与脑血管疾病组之间 TG 、 TC 、 LDL 、 HCY 以及 HDL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在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早期,患者血清 HCY 水平及血脂水平均发生明显变化,对其进行及时检测在心脑血管的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且对预后有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血脂 心脑血管疾病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糖尿病患者用血糖水平、尿微量白蛋白的联合检验,来探讨和分析该种检验方法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肾损伤的意义,判断诊断的价值,为以后的类似诊断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借鉴。方法:选取内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患者 45例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进行体检的 45例健康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 血糖及尿微量蛋白水平检测。对比两组患者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的血糖、尿微量白蛋白两项检验学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二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采用 血糖、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诊断效果良好,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 标签: 血糖水平 尿微量白蛋白 糖尿病患者 早期肾损伤 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联合检测 血常规、血清高敏 C反应蛋白( CRP)、红细胞沉降率( ESR)水平在诊断和鉴别诊断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 2017 年 6 月至 2018 年 1 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急性期患儿 80 例作为研究 组,将同期我院收治的 支气管肺炎非急性期患儿 80 例作为观察组 ,另外,选择 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儿童 80 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所有观察对象的 血常规、 ESR及 CRP水平。结果 研究组和观察组患儿的 ESR 、 WBC 、 N 以及 CRP 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研究组患儿的 ESR 、 WBC 、 N 以及 CRP 水平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联合检测 血常规、血清高敏 CRP、 ESR水平可以准确的诊断小儿支气管肺炎,并可以鉴别疾病的急性期与非急性期,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较高。

  • 标签: 血常规 血清高敏 C反应蛋白 红细胞沉降率 小儿支气管肺炎 应用价值
  • 简介:摘 要: CT诊断技术在临床医学的应用为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以及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 CT诊断技术在医学方面的应用,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标签: CT 诊断技术 发展 综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有机合成药物为数众多,收载在各国药典中的已有数百种,成为商品公开发售的则在 3千种以上,而且仍在继续不断增加和更新。有机合成药物生产中,技术路线的合适与否对药物的质量、疗效、成本、产量以及环境保护等等一系列方面,都会带来直接的、显著的影响。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有机合成药物技术路线的选择与设计。

  • 标签: 有机合成药物 技术路线 选择
  • 简介:摘要:生物技术药物是指利用重组 DNA技术或单克隆抗体技术或其他生物新技术开发的蛋白质、抗体或核酸药物 (包括重组蛋白、单克隆抗体或基因工程抗体和寡核苷酸药物 )。为了正确评价各种生物制品对人体的功效和安全性,必须研究各种生物因子在动物和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规律。因此,设计合适的实验方案,选择正确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和可靠的测量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在此基础上,本文主要对生物技术药物的药动学进行了探讨,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 标签: 生物技术药物 药代动力学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护理对重症患者大便失禁皮肤干预的效果。方法: 依据患者入院就诊时间将我院从 2017年 11月至 2018年 11月期间收治的 66例重症患者随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 33例,对照组护理过程中予以我院重症科室常规护理,观察组护理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大便失禁患者,选用适应不同患者类型的重症患者大便失禁肛周皮肤护理流程和护理干预新技术。结果:重症患者的肛周皮肤损伤反应期: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两组重症患者均无Ⅳ期皮肤反应出现。观察组患者的肛周皮肤损伤痊愈率 90.91%,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肛周皮肤损伤痊愈率 56.25%。两组患者间的肛周皮肤损伤反应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临床上对于重症患者大便失禁情况进行干预的时候,为患者进行肛周皮肤护理干预,采用新技术能够更好地减轻患者皮肤炎症的发生。

  • 标签: 重症患者 大便失禁 肛周皮肤损伤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生物免疫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 56 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 28 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放射免疫分析,观察组患者则使用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对比两种检测方式的检车结果及两组甲状腺肿瘤患者的球蛋白水平。 结果 :就本次实验来看,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的观察组,准确检查数 27 例,符合率( 96.42% ),灵敏度 26 ,占比( 92.85% ),特异性 26 ,占比( 92.87% ),甲状腺球蛋白水平( 714.63±92.16 ) ng/ml ;而使用放射免疫检测的对照组,准确检查数 23 例,符合率( 82.14% ),灵敏度 22 例,占比( 78.57% ),具有特异性的患者 24 例,占比( 85.71% ),甲状腺蛋白水平( 652.98±53.06 ) ng/ml 。两组数据的差异较大,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使用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来对患者进行生化免疫检验,可以有效提升检验准确率,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有力依据,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生物免疫检验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 放射免疫检验 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