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葡萄糖广泛应用于日常的医学治疗,但其造成电解质变化(尤其血磷)较少引起人们注意。本文对40名患者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葡萄糖,观察注射葡萄糖前后血磷变化,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0例均为非糖尿病清醒的病人。其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21~87岁,平均64.2±16.9岁。

  • 标签: 葡萄糖 静脉注射 低血磷 不同剂量 电解质变化 非糖尿病
  • 简介:目的:探讨低钾血症的治疗方法.方法:用微量泵静脉注射高浓度钾对54例严重低血钾症患者进行补钾治疗.结果:全部病例48小时内纠正低钾,没有不良反应.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易行,疗效确切满意,值得推广.

  • 标签: 氯化钾 微量泵 注射治疗 低钾血症 临床资料 心律失常
  • 简介:目的:分析静脉注射氨茶碱致严重心律失常情况.方法:回顾分析12例静脉注射氨茶碱致严重心律失常的临床资料.结果:静脉注射氨茶碱诱发的心律失常表现为室性心动过速8例,心房扑动和纤颤各2例.结论:氨茶碱的有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很接近.常规剂量甚至小剂量注射氨茶碱也可能发生毒性反应,应提高警惕.

  • 标签: 氨茶碱 静脉注射 严重心律失常 常规剂量 有效治疗 回顾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的营养方式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术后患者营养的影响。方法:将196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三组:A组(66例)术后第2d开始肠内营养(EN)支持,术后第2~7d起,联合应用生长激素(GH);B组(61例)术后第2d开始胃肠外营养(TPN)支持;C组(69例)按传统方法鼻饲。测定术后不同时间的多项营养指标。结果: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术后第21d,A组与B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明显高于C组比较(P<0.05);外周总淋巴细胞计数:三组分别在第7d、14d、21d明显高于第0d(P<0.05);血糖:A组和C组,在术后第7、14和21d分别与正常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B组于第7、14和21d均明显高于正常值(P<0.05);谷丙转氨酶:术后第21d,A组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A组与C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甘油三酯:A组和C组第7、14和21d与第0d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B组在第21d与第0d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不仅可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而且不引起代谢紊乱。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早期肠内营养 胃肠外营养 传统鼻饲 营养状况
  • 简介:目的:观察穿琥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76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被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病毒唑治疗,治疗组给予穿琥宁注射液治疗,观察症状、体征和外周血白细胞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7%,对照组为73.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穿琥宁注射液能有效地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种良好的抗病毒药物.

  • 标签: 穿琥宁注射液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病毒唑
  • 简介:目的:观察静脉注射胺碘酮或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44例PSVT,并与普罗帕酮静脉注射治疗46例PSVT对比观察。结果:胺碘酮组和普罗帕酮组总终止率分别为82%和85%,无显著差异(P〉0.05);复律时间:胺碘酮组的20±5min明显慢于普罗帕酮组的8.5±2.5min。(P〈0.05);副作用发生率二者无显著差异性,但普罗帕酮组的副作用较重。结论:胺碘酮治疗PSVT疗效确切、安全.可作为治疗PSVT的一线药物之一。

  • 标签: 胺碘酮 普罗帕酮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