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4 个结果
  • 简介:黄芪注射液是将黄芪中的有效成分[黄芪甲苷(C41H68O14)]提取制成的注射用中药针剂,具有益气养元,扶正祛邪,养心通脉,健脾利湿之功效.复方丹参注射液由丹参、降香水溶性提取物制成,有效成分为丹参酮、原儿茶酮、原儿茶酸等,具有活血化瘀,理气开窍的功效.根据中医"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的气血相关理论,以及"治病求于本"、"标本兼治"的治疗原则,临床将黄芪、丹参配伍应用,发挥二药的协同作用,取得较好疗效.现就二药联合在临床的应用归纳如下.

  • 标签: 黄芪注射液 复方丹参注射液 联合用药 急性脑梗死 冠心病 心肌炎
  • 简介:2003年11月-004年4月,本院采用侧隐窝注射加腰神经根管注射药物治疗腰椎间盘脱出压迫神经根导致的腰腿痛100例,治疗优良率为65%,总有效率为95%,无效率为5%。此种治疗方法,操作简便,创伤小、痛苦小,无特殊并发症发生,是值得推崇的一种治疗方法.

  • 标签: 治疗方法 腰神经根 侧隐窝注射 根管 腰腿痛 注射药物
  • 简介:丹参(RadixSalviaeMihiorrhizae)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eMihiorrhizaeBge)的干燥根及根茎,主要有效成分为丹参酮,异丹参酮,隐丹参酮,异隐丹参酮等。中医认为具有化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的功效。降香为豆科植物降香檀(DalbergiaodoriferaT.Chen)树干和根的干燥心材。中医认为具有行气活血,止痛,止血作用。临床用于脘腹疼痛,肝郁胁痛,胸痹刺痛,跌扑损

  • 标签: 丹参类注射液 配伍禁忌 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唇形科
  • 简介:掌腱膜挛缩症是一种侵犯掌腱膜,并延伸至手指筋膜,最终导致掌指及指间关节挛缩的进行性发展的疾病。1831年upuyeren较全面的描述了此病。并提出手术治疗,但术后复发率较高。我院于1990年至2001年应用曲安缩松—A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该病26例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局部注射治疗 曲安缩松 注射液 掌腱膜挛缩症 进行性发展 术后复发率
  • 简介:患者男,60岁,有乙型肝炎病史10余年.于2001年1月27日因纳差,乏力加重1周;门诊以慢性乙型肝炎收入院.查体:T36.5℃,P78次·min-1,R20次·min-1,BP135/83mmHg.神志清,精神可,自动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及巩膜无黄染,双肺未见异常,心律齐,HR78次·min-1,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坦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余(-).

  • 标签: 黄芪注射液 少尿 药物不良反应
  • 简介:近年来由于新药不断出现和临床治疗上的需要,在输液中添加其他注射剂合并使用的机会日益增多,几种注射剂合用的情况也越来越多。因此,注射剂的配伍变化问题也就显得更为突出。

  • 标签: 注射剂 配伍 变化
  • 简介:目的:对黄芪注射液临床应用及其疗效进行综述.方法:通过查阅近期国内部分期刊杂志,对黄芪注射液在肺心病、老年肺结核、脑中风、冠心病、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性心肌炎、甲亢、肝病及肾病等临床应用新进展进行综述.结果: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上述疾病疗效满意.结论:黄芪注射液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肾病、肝病等的有效药物.

  • 标签: 黄芪注射液 临床应用 综述文献
  • 简介:患者男,75岁.主因左眼磨痛、畏光1年余,于2005年4月20日来院就诊.查体:T36.2℃,R19次/min,P76次/min,BP110/80mmHg(1mmHg=0.133kPa).专科检查:左眼指数/50em,左眼上睑内翻,有部分睫毛倒向眼球,角膜偏向下方,有一圆形直径约1.5mm溃疡深至基质层,呈灰白色混浊,眼内见人工晶体在位.门诊以左眼睑内翻倒睫、左眼角膜溃疡收住院.

  • 标签: 黄芪注射液 心房纤颤 0.9%氯化钠注射液 氧氟沙星滴眼液 角膜溃疡 慢性支气管炎
  • 简介:探讨替硝唑注射液制备工艺中活性炭用量对注射液的pH值和替硝唑含量的影响。结果:活性炭用量对替硝唑含量有极显著影响,对pH值无显著影响;灭菌对含量及pH值无显著影响。

  • 标签: 替硝唑注射液 制备工艺 活性炭 PH值 替硝唑含量
  • 简介:自1990年以来,我们采用综合方法治疗中风患者,并与单纯针灸治疗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中风 电针 穴位注射
  • 简介: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也是世界医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医药为我们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天,人类进入21世纪,东方古老的中医药,她的魅力依然不减。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中华民族 中医药 医药发展
  • 简介:目的:分析引起中药注射剂的不安全因素。方法:查阅国内有关文献。结果:中药注射剂的质量、配伍和个体差异均能影响到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结论:重视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更好地发挥其在临床的疗效。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安全性 不安全因素 个体差异
  • 简介:目的:探讨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其以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胎儿、新生儿情况的影响。方法:采用无菌注射用水在第五腰椎棘突划一纵行中线,左右旁开2cm,向下2cm各注射成0.5—1.Ocm皮丘,对30例初产妇(观察组)与自然分娩的30例初产妇(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镇痛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产程时间和产后出血量有显著性差异(P<0.01);分娩方式,产妇和新生儿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水针用于镇痛分娩效果显著,可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对胎儿、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 标签: 注射用水 分娩镇痛 效果观察 产后出血 胎儿 新生儿
  • 简介:注射用头孢西丁钠由于抑制了细菌细胞壁合成而杀灭细菌,且由于该药结构上的特点使其对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具有很高的抵抗性,临床常见革兰氏阳性、阴性需氧及厌氧致病菌对该药高度敏感。头孢西丁钠对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或其它链球菌(除肠球菌)的敏感菌株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头孢西丁钠对革兰阴性菌中流感嗜血杆菌、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杆菌、摩氏摩根菌、紫茉莉变形菌、雷氏普罗威登斯菌和淋球菌的敏感菌株也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 标签: 注射用药 头孢西丁钠 淋球菌 药理作用 药代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