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儿童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简称传单)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本院儿科2004年6月至2006年5月诊治的儿童传单4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传单临床表现多样,除发热,咽峡炎,颈淋巴结肿大常见外,肝肿大(82%),鼻塞(49%)和双眼睑水肿(29%)较多见;传单肝功改变以酶学改变为主,其中以乳酸脱氢酶升高最常见,各年龄组传单患儿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均明显升高;早期检测EBV-IgM总体阳性率为86%,发生EBV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1例。结论: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累及多系统的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需提高对本的认识以早期诊断。

  • 标签: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连续血液净化在治疗重症毒血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重症毒血症患者44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诊疗组和对照组,诊疗组24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诊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连续血液净化治疗。7d内连续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结果诊疗组患者死亡3例,对照组患者死亡5例。诊疗组存活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血压、心率等)、机械通气时间优于对照组存活患者。研究结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血液净化在临床治疗重症毒血症的过程中具有显著改善患者酸碱平衡、保障体内电解质平衡,降低病情的严重程度。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重症脓毒血症 血液净化 应用效果
  • 简介: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endothelialcell,VEC)为覆盖于血管内膜表面纵向排列的单层扁平细胞,它为血管内血流提供一个光滑的表面。研究表明[1,2],VEC的损伤及功能

  • 标签: 内皮细胞脓毒症 血管内皮细胞
  • 简介:血栓微血管(ThromboticMicroangiopathes,TMA)包括血栓血小板减少紫瘢(Thrombot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TTP)、溶血尿毒综合征(HemolyticUremicSyndrome,HUS)和HELLP(HemolysisElevatedLiverEmzymesandLowPlatelets)综合征.

  • 标签: 微血管病 血栓性微血管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毒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均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早期液体复苏、纠正酸中毒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结果:治疗组第5d、第10d的APACHEⅡ评分差异明显;治疗组病死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第5d时两组血清TNF-α、CRP、GOT、CK、CK-MB、LDH较入院时均有所降低,且除LDH外,两组其他各项指标均有显著差异,治疗第10d时两组仅血清TNF-α及CK有显著差异。结论:血必净能降低病死率,有效地降低促炎因子水平,血必净注射液可有效治疗毒症。

  • 标签: 血必净 脓毒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毒症凝血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方法中西医结合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西药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只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结果两组毒症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治疗后WBC、CRP均下降,PLT、FG升高,PT、TT、APTT均缩短,APACHEⅡ评分,血乳酸均下降,中西医结合组患者28天病死率较西药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对毒症患者的凝血功能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 标签: 血必净注射液 脓毒症 瘀血证 凝血功能障碍 活血化瘀法
  • 简介:目的:探讨炎症并穿孔的临床发病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5年来炎症并穿孔死亡病例。结果:4例IBD饼穿孔死亡病人,3例行手术治疗术后分别出现吻合口瘘、出血、腹腔感染后死亡。1例感染性休克,无法耐受手术,抢救无效死亡。结论:IBD饼穿孔患者治疗上要正确选择手术方式,重视营养支持治疗。围手术期IBD药物治疗是必要的。明确IBD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合理应用外科治疗,同时重视整体治疗。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穿孔 死亡
  • 简介:目的:探讨口腔门诊临诊晕厥常见病因及其防治.方法:回顾分析在口腔门诊发生的52例晕厥病人临床资料.结果:不同性别、不同临诊经历病人晕厥发生率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初诊女性患者更易发生临诊晕厥:声音与影象的刺激较疼痛刺激更易诱发晕厥.

  • 标签: 晕厥 口腔门诊 病人 急救 女性患者 不同性别
  • 简介:目的:探讨乳果糖联合乙酰谷氨酰胺治疗肝(HE)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于入院时进行血氨水平、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测定及根据Child—Push分级标准和肝分级标准进行分级,两组患者分别接受乳果糖联合乙酰谷氨酰胺和醋酸灌肠联合乙酰谷氨酰胺治疗10d,观察上述检测值变化及根据Child—Push分级标准进行疗效观察。结果:两组均能降低血氨水平。乳果糖联合乙酰谷氨酰胺治疗组降低血氨水平明显优于醋酸灌肠联合乙酰谷氨酰胺对照组,P〈0.05;治疗10d后两组ALT、TBIL之间变化无差异,P〉0.05;根Child—Push分级标准。乳果糖联合乙酰谷氨酰胺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醋酸灌肠联合乙酰谷氨酰胺组,P〈0.01。结论:肝脑病患者接受乳果糖联合乙酰谷氨酰胺治疗疗效优于醋酸灌肠联合乙酰谷酰胺。在临床实际工作中。两种方法可相互结合。

  • 标签: 肝性脑病 乳果糖 乙酰谷氨酰胺 醋酸
  • 简介: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阻塞肺疾病(COPD)并肺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60例COPD并肺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按常规予以吸氧、抗生素、支气管舒张剂、呼吸兴奋剂、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30mL/天,每天2次,5天为一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76.7%(23/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19/30)(P〈0.05),且无明显副作用。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COPD并肺的疗效好,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醒脑静注射液 慢性阻塞性肺病 肺性脑病 治疗效果
  • 简介:血必净注射液是我国著名急救医学专家王今达教授根据"菌(细菌)毒(内毒素)炎(炎症介质)并治"的理论,经过30多年的科学实践研制成功的国家级二类新药[1].血必净注射液是一种纯中药制剂,随着对其的研究,发现它具有抗菌、抗毒素、抗炎介质的作用,为治疗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本文就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毒症、MODS的情况综述如下.

  • 标签: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血必净注射液 脓毒症 治疗 纯中药制剂 抗炎性介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在口腔义齿种植修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接诊的口腔义齿种植修复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采用精细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种植成功率、满意度程度以及口腔卫生效果。结果①研究组患者的种植成功率为98.7%,对照组患者的种植成功率为92.2%,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3.3%,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68.3%,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口腔卫生效果研究组患者口腔卫生良好51例(85%),一般9例(15%),较差0例;对照组患者口腔卫生良好39例(65%),一般15例(25%),较差6例(10%)。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口腔义齿种植修复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可以确保患者的口腔卫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精细化护理 口腔义齿修复 满意度
  • 简介:目的:总结一次带气囊配进口聚乙烯材料(PVC)内套管气管套管在口腔组织修复重建术后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我科40例舌癌根治+组织瓣转移修复舌再造患者术后行气管切开放置一次带气囊PVC内套管气管套管置管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一次带气囊PVC内套管痰痂堵管者显著低于一次聚脂类套管,反流误吸发生率显著低于金属气管套管.结论:带气囊PVC内套管气管套管在颌面外科大手术后气道管理中,便于观察和进行气道护理,有效的防止痰液阻塞,并可避免分泌物流入肺部引起肺部感染.

  • 标签: 带气囊 内套管 口腔组织修复重建 护理
  • 简介:目的:总结诊疗恙虫的体会,以免误诊误治.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5月至2002年10月收治的39例恙虫资料.结果:但均有持续发热,可出现心肺肾肝等多器官损害,特征的焦痂或溃疡发生率为64%,且分布部位隐蔽,外斐氏反应均大于1:160.氯霉素治疗疗效好.结论:恙虫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氯霉素可作为首选药物.

  • 标签: 恙虫病 诊断 治疗 临床资料 传染病
  • 简介:目的:探讨使用带芯多孔口腔吸痰管吸痰对机械通气患者气道的保护作用.方法:将8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39)分别应用带芯多孔口腔吸痰管和传统吸痰管吸痰;比较两组口腔粘膜损伤出血、口咽部和气囊上分泌物滞留量、口腔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率.结果:观察组的口腔粘膜损伤出血、口咽部和气管导管气囊上分泌物滞留量、口腔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带芯多孔口腔吸痰管吸痰町减少机械通气患者口腔粘膜损伤出血和气管导管气囊上分泌物滞留量,对气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标签: 多孔吸痰管 机械通气 气道护理 保护
  • 简介:目的:探讨口腔癌根治术后并发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的预防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3例口腔癌根治术后并发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临床表现为腹痛、排柏油样大便、呕血、低血容量休克、贫血等.11例出血得到较快控制,1例反复出血,延迟6d才得以缓解.1例死于失血性休克.结论:口腔癌根治术后并发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它与患者年龄大、精神紧张、手术创伤及使用激素等有关,要注重对本的预防,在治疗上应尽早采取积极措施,注意治疗方法的选择.

  • 标签: 口腔癌 根治术 术后并发症 消化道应激性溃疡 消化道出血 预防
  • 简介:川崎(KawasakiDisease,KD)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全身血管炎症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发病早期误诊率高,严重并发症为冠状动脉病变.近年来,随着临床认识水平的提高、超声心动图技术完善及在应用阿斯匹林的同时应用静脉丙球治疗,对缩短疗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诊治水平起重要作用.现将我院1990~2002年收治的54例患儿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 标签: 临床分析 例临床 川崎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针灸治疗颈椎的临床疗效进行探析。方法临床资料选自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治疗的10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实施常规牵引,剩余一组实施常规牵引联合针灸,观察与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时间、颈椎恢复时间以及症状消失时间分别是(8.63±1.82)d、(6.09±1.67)d、(4.55±0.93)d,对照组分别是(11.50±2.25)d、(9.53±1.64)d、(7.82±1.53)d,差异性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0%,对照组是70%,差异性显著(P<0.05)。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复发率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针灸治疗颈椎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

  • 标签: 针灸治疗 颈椎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临床工作中为方便卧床的危重患者穿着,避免患者因穿普通病员服不当发生受凉,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以人文关怀为前提下提出一种危重患者卧床专用服。该病服设计简单,制作方便。临床应用以来,取得良好的效果,具有省时、方便、实用和舒适等优点。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