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在许多发达国家,一氧化碳(CO)是引起中毒死亡和并发症的一个主要原因。急性中毒时,气体的最普遍来源是从火和机器中释放的烟雾。其他的来源包括在有限空间中木炭炉子所释放的气体。安装不善的家庭暖气设备,以及丁烷和丙烷的不完全燃烧(如:在旅行队中)所释放的气体将导致亚急性或慢性中毒。

  • 标签: 一氧化碳 CO 中毒机制 碳氧血红蛋白
  • 简介:原发性肝癌具有发病率高,手术切除率低,手术后复发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因此,研究非手术治疗方法,以延长患者生命,提高其生活质量,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之一。经超声介入治疗肝癌作为一种局部原位杀灭癌细胞的方法近年有较大的进展,已成为临床非手术治疗领域中值得重视的一项新技术,并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就经超声介入治疗肝癌方法综述如下。1经瘤内无水酒精注射治疗(PEIT)PEIT用于临床二十余年来,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其机理是利用无水酒精对肝癌细胞的蛋白质变性和脱水作用及癌内小血管的凝固作用,安全有效地杀灭癌细胞达到治疗目的。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对于≤3cm的肝癌,治疗效果可与手术相媲美。椎名秀一郎等

  • 标签: 介入治疗肝癌 经皮超声 肝癌进展
  • 简介:血清胆红素作为一项重要的生化指标,已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诊断疾病:以往临床上倾向于关注其含量升高时所赋予的意义,随着最近几年的深入研究,人们对其潜在的生物活性有了更新的发现,认为:胆红素是一种天然的内源性抗氧化剂,它具有抗氧化性,抗脂质过氧化,保护细胞免受损伤。

  • 标签: 血清胆红素 抗氧化作用 抗脂质过氧化 临床诊断 生化指标 生物活性
  • 简介:目的观测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的变化及高压氧的影响。方法把66例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分为轻、中、重度三组,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治疗前后三组患者及对照组的NO的变化。结果高压氧治疗前不同中毒程度组患者的NO的浓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同时各组间均有显著差异;高压氧治疗前后比较发现,高压氧治疗1次后NO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但仍明显低于对照组;而10次高压氧治疗后接近对照值。结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血清NO的降低参与CO造成的脑、心等脏器的病理损害过程;NO的变化可用于判断CO中毒的病理损害程度及高压氧的疗效。高压氧治疗对NO的变化有有益的调节作用,从而改善CO的病理损害作用。

  • 标签: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氮 高压氧 硝酸还原酶法 测定
  • 简介:血浆高密度脂蛋白除参与胆固醉逆向转运以外,还具有抗氧化等多种重要生理功能.高密度脂蛋白含有的载脂蛋白、磷脂、二乙基对硝基苯磷酸脂酶、血小板激活因子乙酰水解酶、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以及清道夫受体BI、ATP结合转运子等其它蛋白成份,不仅具有螯合过渡金属离子、中断脂质氧化反应的作用,还具有摄取、转运、酶解等清除脂质氧化产物、调节抗氧化剂的作用,因而可对抗脂质氧化修饰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 标签: 高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 氧化修饰 动脉粥样硬化 抗氧化作用
  • 简介: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多因素慢性进行性疾病。氧化LDL脂质衍生物激活NF-κB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进一步认识NF-κB的组成及活化、氧化LDL脂质衍生物激活NF-κB、激活的NF-κB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必然会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有深层次的理解。目前的研究已经从氧化LDL整体与NF-κB的关系进入其脂质衍生物激活或抑制NF-κB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这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

  • 标签: 氧化LDL 脂质衍生物 NF-ΚB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的方法于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中检测到α、β/δ和γ四类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PPARs)mRNA水平的表达,并且显示PPARs激活剂一不饱和脂肪酸、前列腺素J2和非PPARs激活剂-饱和脂肪酸对三类PPARsmRNA水平的表达均无影响.

  • 标签: 血管内皮细胞 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 脂肪酸
  • 简介:引言众所周知脑血管疾病主要是由脑组织缺血、缺氧所致,大脑皮层对缺氧十分敏感,脑缺血缺氧时,氧化代谢障碍造成脑内乳酸性中毒,加重脑组织的缺血、水肿和坏死。各种氧疗对脑缺血、缺氧,改善脑水肿均有治疗作用。但无简便易行的仪机体缺氧变化进

  • 标签: 无创经皮氧分压测量仪 脑血管疾病 脑水肿 血氧分压 血氧饱和度
  • 简介:<正>30例维持性血透肾衰患者分A组15例,静滴右旋糖酐氯氧化铁(科莫非100mg/支),总补铁量=体重(kg)×(Hb目标值-Hb实际值)(g/L)×0.24+贮存铁量,其中Hb目标值120g/L,贮存铁量500mg;B组15例予琥珀酸亚铁(速力菲)口服,每日3次,每次2片(相当于200mg元素铁,100mg/片),空腹服用8周。科莫非可以明显提高血透患者的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显著提高病人的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水平,效果优于口服速力菲,未见严重不良

  • 标签: 肾性贫血 科莫非 肾衰患者 氢氧化铁 琥珀酸亚铁 维持性血透
  • 简介:目的研究花生四烯酸经细胞色素P450表氧化酶代谢产物-表氧化二十碳三烯酸(epoxyeicosatrienoicacids,EETs)对脂多糖(1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牛主动脉内皮细胞(bovineaorticendothdialcells,BAECs)凋亡的影响。方法原代分离培养BAECs。分别在细胞培养基中加入8,9-,11,12-,和14,15-EET1h后,用LPS(100ng/ml)诱导内皮细胞凋亡。用MTF法检测LPS对BAECs的毒性作用,再通过细胞形态学(吖啶橙/溴化乙锭染色)和流式细胞仪计数检测其凋亡变化。结果LPS对BAECs的毒性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LPS可明显诱导BAECs凋亡,但8,9-,11,12-,和14,15-EET干预的BAECs凋亡细胞数分别为(37.03±3.014)%、(33.45±7.918)%和(35.75±7.858)%明显少于溶媒对照组(47.33±3.154)%。结论这些结果证明了花生四烯酸细胞色素P450表氧化酶代谢产物EETs能明显的抑制LPS诱导的BAECs凋亡。这表明细胞色素P450表氧化酶可能有保护心血管系统,防止其受到炎症损伤和粥样硬化的作用。

  • 标签: 牛主动脉内皮细胞 脂多糖 凋亡 表氧化二十碳三烯酸
  • 简介:胃轻瘫综合征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以胃排空明显延缓而无上消化道器质性损害为特征,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我们应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血清NO含量,同时动态监测其消化间期和消化期体表胃电变化规律,以探讨NO在糖尿病胃轻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标签: 2型糖尿病 胃轻瘫 血清 一氧化氮 胃电变化 测定
  • 简介:目的:心肌标志物如肌钙蛋白T(c-TnT)已经被证实不适合检测早期和短暂心肌缺血。近来我们报道在急性心肌梗塞早期血清链道酶Ⅰ活性突然升高作为诊断标准。为了评价血清链道酶Ⅰ活性能否用于早期心肌缺血的标志,我们调查了经冠状动脉介入术(PCI)诱发短暂心肌缺血的患者血清中链道酶Ⅰ活性水平的变化。方法和结果:在24个连续性经历选择性经冠状动脉介入术的稳定性心绞痛的病人和12个经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CAG),在手术前、术后即刻及3h、12~24h检查血清链道酶Ⅰ活性和磷酸肌酸激酶MB(CK-MB)和肌钙蛋白T(c-TnT)的活性。24个PCI病人中,有21个术后3h血清链道酶Ⅰ活性比基础值明显升高。PCI术后3h血清链道酶Ⅰ活性比基础值平均百分比差异是35.9+/-37.5%。即使在16个PCI术后病人磷酸肌酸激酶MB和肌钙蛋白T在正常范围,13个PCI术后血清链道酶Ⅰ活性比基础值升高。在CAG病人组,CAG术后血清链道酶Ⅰ活性水平的每次测定值都保持不变。结论:血清链道酶Ⅰ活性的升高可用于检测短暂性心肌缺血的敏感标志物。

  • 标签: 磷酸肌酸激酶MB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短暂心肌缺血 心肌标志物 活性水平 早期血清
  • 简介:目的研究过度表达表氧化酶基因,增加内源性EETs的产生是否对TNF-α损伤大鼠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反应具有保护作用,并初步从对血管V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机制。方法将携带细胞色素P450表氧化酶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B6质粒导入大鼠体内,2周后经静脉给予TNF-α,6h后观察去甲肾上腺素预收缩的主动脉血管环对乙酰胆碱的舒张反应,并以westernblot检测血管中VCAM-1蛋白质的表达情况。结果TNF-α降低了主动脉环对乙酰胆碱的舒张反应,CYP2C11、CYP2J2和CYPF87V基因转染使得这种被TNF-α降低的血管舒张反应增强。TNF-α增加了血管VCAM-1表达,CYP2C11、CYP2J2和CYPF87V基因转染使得这种被TNF-α诱导的VCAM-1表达减少。结论CYP2C11、CYP2J2和CYPF87V基因能提高了血管对舒血管物质的反应性。本研究提示,通过上调体内表氧化酶基因表达水平提高内源性EETs浓度可减轻炎症介导的血管损伤,这为研究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 标签: 花生四烯酸细胞色素P450表氧化酶 肿瘤坏死因子Α 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反应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 简介:<正>阳性症状为主组32例(阳性组),阴性症状为主组30例(阴性组),单用氯氮平12.5~50.0mg/d,2周内达规定剂量300.0mg/d,共观察8周。治疗前阳性组、阴性组和健康组(28例)血清NO含量分别为(59±16)、(26±7)和(38±11)μmol/L(硝酸还原酶法),组间比较均P<0.01。治疗后阳性组血清NO降至(39±8)μmol/L,阴性组升至(32±8)μmol/L,

  • 标签: 氯氮平治疗 血清一氧化氮 硝酸还原酶法 规定剂量 减分率 神经介质
  • 简介:目的观察金线莲提取物ARL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血压、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素(ET-1)和血清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浓度的影响。方法应用二肾一夹法制作RHR模型。ARL灌胃给药15d,给药后第5、10、15天以大鼠尾动脉测压法测量清醒RHR收缩压及心率。给药第15天末处死动物取血,放射免疫法测AngⅡ、ET-1浓度,硝酸还原酶法、生物化学法分别测定血清NO、NOS浓度。结果ARL灌胃给药5d后,RHR的血压和心率较给药前明显降低。ARL给药15d后,RHR血清NO、NOS的含量明显增加、血浆ET-1、AngⅡ的含量明显降低。结论ARL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其降压机制可能与降低ET-1、AngⅡ升高NO的含量有关。

  • 标签: 金线莲提取物 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 血管紧张素Ⅱ 内皮素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 简介:目的研究拟用形态学方法TUNEL染色观察肺动脉增生组的肺小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凋亡情况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DNALadder及PCR反转录反应研究肺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基因Bcl-2和基因Bax表达,以探讨NO是否可以通过调控凋亡相关基因表达来调控肺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这一途径,实现对先心病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以及开发术前治疗肺动脉高压新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于2001年3月-7月共选择先心病患儿15例,分为4组.男10例,女5例,年龄小于5岁,0.5~5(2.9±1.5)岁.组1为肺动脉平滑肌增生吸入NO治疗组共6例,包括室间隔缺损2例和完全心内膜垫4例均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每日吸入5~10ppmNO2~4h,约10~14d;组2为肺动脉平滑肌增生对照组,不吸入NO治疗共3例,包括室间隔缺损2例和完全心内膜垫1例均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组3为正常肺动脉对照组共3例,包括3例房间隔缺损合并轻度肺动脉瓣狭窄;组4为肺动脉发育不良对照组共3例,均为法鲁氏四联症.于术中,体外循环后取右肺中叶肺组织1×1cm3分别行TUNEL染色和DNALadder及PCR实验测定Bcl-2基因和Bax基因表达.结果形态学TUNEL染色方法显示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吸入NO治疗组与正常肺动脉组比较,肺小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增多;而未吸入NO对照组与正常肺动脉组比较则反之,肺小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细胞极少.ASD+轻度PS、TOF和VSD+PH吸入NO治疗的基因Bax表达上调.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未吸入NO对照组的肺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基因Bcl-2表达上调,Bax基因表达下调;吸入NO治疗组的肺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基因Bax表达上调,Bcl-2表达下调.结论比两组肺动脉增生组的患者,NO对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主要是通过对细胞凋亡基因表达的调控而达到治疗目的.

  • 标签: 左向右分流 先心病 重度肺动脉高压 NO 基因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