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随着全球结核病疫情上升及人口老龄化。老年结核病增多已成为结核病流行的趋势。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资料中显示,60岁以后的男女结核病患病率均呈直线上升。而涂阳患病率从60—75岁也是一个上升状态。由于老年人多伴有各种呼吸、心血管方面疾病.部分老年结核病人的症状、X线表现不典型或多种疾病同时存在,极易掩盖结核病症状,造成误诊或漏诊。延误治疗。给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危害。而且老年人肺结核病痰菌检出率高于年轻人,对控制结核病的传播极为不利。因此对老年人结核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显得非常重要。如何将老年结核病人复杂的临床表现与其他有相似的临床表现的疾病中鉴别出来是关键。本文将老年结核病与一些常见的疾病进行鉴别。并重点放在肺结核与肺部疾病的鉴别诊断上。对肺外结核的鉴别诊断主要描述结核性胸腔积液与癌性胸腔积液的鉴别

  • 标签: 结核病疫情 鉴别诊断 老年人 结核性胸腔积液 多种疾病 癌性胸腔积液
  • 简介:胆汁淤积(cholestasis)是指肝内外各种原因造成胆汁形成、分泌和排泄障碍,胆汁不能正常流入十二指肠而形成的病理状态,临床可表现为瘙痒、乏力、尿色加深和黄疸等、各种原因所致的以胆汁淤积为主要表现的肝胆疾病统称胆汁淤积性肝病[1]。

  • 标签: 胆汁淤积 黄疸 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感性精神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并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临床表现为心境低落、思维迟缓、言语动作减少、并伴随有食欲降低、性欲减退、睡眠障碍等躯体症状。它是当今世界上广泛流行的疾病之一,又是引起自杀的重要危险因素。根据中医理论结合临床观察,其病因多由于情志所伤,如郁怒、忧愁悲哀或思虑太过等,导致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心神失养,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而成,与肝心脾三脏有密切关系。

  • 标签: 抑郁症 逍遥散治疗 情感性精神障碍 阴阳气血失调 肝失疏泄 行为改变
  • 简介:概述及诊断标准成人Still病(AOSD)是一种病因不明,以发热、关节痛和(或)关节炎、一过性皮疹、中性粒细胞增高等为临床特征,经过详尽检查无法获得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病等疾病证据的临床综合征。该疾病的临床特点与脓毒症有许多共同点,曾被称为"变应性亚败血症"。

  • 标签: 成人STILL病 风湿性疾病 免疫
  • 简介:大颗粒淋巴细胞(LGL)胞体较一般淋巴细胞大,胞浆较丰富,因含有多个粗大嗜苯胺蓝颗粒而得名,包含CD3-[自然杀伤(NK)细胞]和CD3+(T细胞)2个细胞群,约占正常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10%~15%,其中NK细胞占85%,T细胞占15%[1]。

  • 标签: 大颗粒淋巴细胞 白血病 诊断
  • 简介: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食品卫生问题,及超声诊断技术的飞速发展,甲状腺微小癌的早期发现率越来越高,本研究通过对甲状腺微小结节鉴别诊断的最佳超声声像图特征进行筛选,为临床对甲状腺微小结节鉴别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甲状腺微小结节 超声检查 声像图特征
  • 简介:<正>应用国产RFA-B型落射荧光装置,对结核病医院331例肺结核病人痰标本进行荧光染色法(金胺O)和抗酸染色法(Z-N)对比检查,以检测该装置用于抗酸菌的检出效果。上表331例肺结核病人中,荧光检出抗酸菌阳性者为177例,检出率为53.5%;抗酸检出阳性者105例,检出率为31.7%。荧

  • 标签: 抗酸杆菌 荧光法 痰标本 肺结核病人 检出率 抗酸染色法
  • 简介:<正>在诊断、菌型鉴别及耐药性的测定上,培养是一种重要的检验项目。当前,最广泛的是用改良罗氏培养基的培养。多数结核菌在培养后3—4周出现可见菌落,少数生长缓慢菌到8周后才生长。近年国外报导并已在国内外试用的一种快速培养方法.即Bactec。该方法使用Bactec12B液体培养基,将经过NaOH或NaCl-NaOH前处理的标本,用注射器吸取标本离心沉淀物(0.1—0.5毫升)接种于培养基上,再用Bactec460来检测放射性标记的14CO2。Bactec12B培养基中含有14C的基质,在分支杆菌生长与代

  • 标签: 分支杆菌 液体培养基 培养法 耐药性 培养方法 生长缓慢
  • 简介:目的探索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ultrasound—guidedcoreneedlebiopsy,US—CNB)在甲状腺结节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市中心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US—CNB甲状腺结节778个,并与术后病理对照,分析其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778个结节中均穿刺成功。排除21例不能诊断的结节,病理诊断结果中恶性结节占16.4%(124/757),良性结节占83.6%(633/757),恶性的结节中微小结节所占比例为12.1%(15/124)。US—CNB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100%(124/124),94.8%(600/633)和94.8%(717/757)。良、恶性结节的超声特征统计,2者间在血流多少、边界情况、结节内部情况及钙化情况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不同长径的各组比较中,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下空芯针穿刺活检能安全、有效地获得甲状腺结节组织,有利于甲状腺疾病的诊断。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癌 粗针穿刺活检 超声
  • 简介:CP是一种以胰腺纤维化为病理特征的胰腺局部、节段或弥漫性炎症.2.2%~4.5%CP患者伴有胰头部局灶性肿块[1].CP局灶性肿块的病变性质既可能足良性的(如肿块型CP),也可能是恶性的(如胰腺癌).不同病变性质的肿块其临床治疗方法具有很大差别.所以,术前准确判断肿块病变性质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型胰腺炎 肿块型 胰腺炎胰腺癌
  • 简介:目的检测胰腺癌患者血清KL-6水平,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随访资料完整的53例胰腺癌(PC)、68例慢性胰腺炎(CP)、51例高危人群(highriskperson,HR)的血清样本,以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CA50、MUC4、KL-6水平,放免法测定血清CAl9-9水平。分析它们诊断胰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与临床病理参数、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Pc组、cP组、HR组及对照组的血清KL-6水平分别为(753±548)、(135±93)、(105±55)及(99±50)U/m1,PC组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以〉232U/ml为界,KL-6诊断胰腺癌的敏感性为96%,特异性为94%;以〉244U/ml为界,鉴别诊断PC与CP的敏感性为97%,特异性为91%。KL-6诊断胰腺癌的临床价值高于CAl9-9、CA50及MUC4。胰腺癌患者血清KL-6水平与肿瘤的临床病理参数均无相关性。血清KL-6≤300U/ml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为(9.3±1.2)个月,较KL-6〉300U/ml患者平均生存期(4.6±0.7)个月显著延长(P=0.006)。结论KL-6可作为诊断胰腺癌的血清学指标,且对胰腺癌和慢性胰腺炎的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 标签: 胰腺肿瘤 MUC1黏液素 病例对照研究 KL-6
  • 简介: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在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就诊于我院门诊SPN患者29例,64排螺旋CT胸部平扫后三维重建,并与常规胸部CT平扫对比分析。结果:29例患者中良性结节11例,恶性16例,排除诊断2例。毛刺和血管集束征的检出率在胸部CT三维重建中均高于普通胸部CT平扫(均P〈0.05)。结论:胸部CT三维重建在观察SPN形态学方面优于普通胸部CT平扫,对SPN的良恶性鉴别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孤立性肺结节 CT三维重建 鉴别诊断
  • 简介:目的建立以分子生物学技术为基础的华支睾吸虫与扇棘单睾吸虫的ITS-2序列分析鉴别方法。方法在华支睾吸虫流行区采集华支睾吸虫和扇棘单睾吸虫成虫,从成虫虫体分离并收集虫卵。以蛔虫、鞭虫、钩虫、蛲虫做对照虫种,按不同虫种和虫卵数分成5个实验组,各组分别提取DNA,并扩增ITS-2序列,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并作同源性分析以确保为目标片段,根据PCR扩增产物电泳获得的条带判定虫种。结果以华支睾吸虫和扇棘单睾吸虫虫卵DNA为模板的PCR产物电泳图谱分别在400bp、500bp左右各显示一条明显条带;在以两种虫卵DNA混合液为模板的PCR产物中,电泳图谱在400bp左右和500bp左右各显示明显条带。将测序得到的两种核苷酸序列进行Blast比对后,显示与GenBank中相应的华支睾吸虫和扇棘单睾吸虫序列高度同源。混入四种肠道线虫虫卵DNA的PCR产物中,除目的条带外,无其他条带。结论该方法可以对华支睾吸虫及扇棘单睾吸虫虫卵进行鉴别,且结果不受常见四种肠道线虫虫卵干扰,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可作为两虫种的鉴别检测方法。

  • 标签: 华支睾吸虫 扇棘单睾吸虫 ITS-2 鉴别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体素内不一致运动磁共振成像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当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经病理证实的50例乳腺良、恶性病变(其中良性20例,恶性35例)患者的相关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多b值DWI检查(b=0-2000s/mm2);使用IVIM模型和单指数模型获得病变的灌注不相关扩散系数(D)、灌注相关扩散系数(D*)和灌注分数(f)及标准化表观扩散系数(ADCstandard),并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通过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curve,ROC)评估各项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乳腺良性病变组D值、D%值、f值及ADC值分别为(1.31±0.47)×10^-3mm2/s、(26.47±13.81)×10^-3mm2/s、(17.35±3.78)%、(1.37±0.37)×10^-3mm2/s。乳腺恶性肿瘤组上述各参数值分别为(O.95±0.28)×10^-3mm2/s、(24.58±14.62)×10^-3mm2/s、(23.69±4.35)%、(1.03±0.14)×10^-3mm2/s,2组间D值、f值及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203、-5.139、3.991,P均〈0.05);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41,P〉0.05)。ROC曲线分析得出D值的诊断效能最大(AUC=0.866),而联合D值和f值的AUC可达到0.934。结论IVIM模型获得的相关参数有助于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以IVIM模型中D值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联合D值和f值的诊断效能最高。

  • 标签: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 简介:齐明(Clofazimine,CLF),又名氯苯吩嗪、氨苯吩嗪、克风敏等,1969年开始用于麻风病的治疗,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抗麻风病药物。因其不仅对麻风杆菌有杀菌作用,对结核分枝杆菌亦有效,在结核病严峻耐药形势

  • 标签: 作用研究 抗结核作用 明抗结核
  • 简介: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卫生部联合发出的质技监局量函[1998]《关于血压计量单位使用规定的补充通知》的精神,血压计量单位恢复使用毫米汞柱(mmHg),但首次使用时应注明mmHg与千帕[斯卡](kPa)的换算系数(1mmHg=0.133kPa)。

  • 标签: 计量单位 血压 表示法 质量技术监督局 换算系数 首次使用
  • 简介: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抗核抗体谱(ANAs)的检测结果。方法分别采用间接免疫荧光(IIF)和免疫印迹(IB)对113例SLE患者和57例其他结缔组织病(CTD)患者及45例健康体检人员的12种抗核抗体进行测定。结果IIF检测ANA结果显示,SLE患者ANA的阳性率为76.1%(86/113),其荧光染色模型主要为核颗粒型、核均质型和浆颗粒型。IB检测12种ANA结果显示,SLE患者的抗dsDNA、抗Sm、抗SS—A、抗nRNP/Sm、抗核小体抗体、抗组蛋白抗体及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与其他CTD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厢IIF和IB进行ANAs体谱检测对SLE检测有一定的敏感性。

  • 标签: 红斑狼疮 系统性 抗核抗体谱 间接免疫荧光法 免疫印迹法
  • 简介: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矿物质含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骨强度降低、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骨代谢障碍性疾病。华林可拮抗维生素K,使骨钙素的羧化受抑制,减少骨钙沉积,抑制骨矿化,从而干扰骨代谢,导致骨质疏松症或骨折,对于老年患者的影响尤其明显。长期服用华林导致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可能与用药剂量和时间相关。目前预防和治疗华林引起的骨质疏松症主要依据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原则,对于长期服用华林的患者应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以预防骨质疏松症,对于已出现骨质疏松症的患者根据具体病情选择用双膦酸盐、降钙素、雌激素和甲状旁腺类似物治疗。本文对华林引发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和治疗策略进行综述。

  • 标签: 华法林 维生素K 骨质疏松症
  • 简介:目的用结扎建立小型猪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为研究干细胞移植对小型猪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治疗作用提供基础.方法选用中国小型猪25头,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中远1/3处,90min后松开.在结扎前后及松开时分别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描记心电图,4周后处死,进行心肌TTC染色、HE染色和PTAH染色.结果造模成功率为92%(23/25),结扎阻断冠状动脉血流及重新开放血流血管再通的成功率均为100%.模型猪心肌经病理显微镜检查有坏死心肌.结论结扎阻断冠状动脉血流及血管再通的成功率均为100%,此法是建立小型猪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较好方法.

  • 标签: 结扎 再灌注损伤 模型
  • 简介:目的探讨胆石性胰腺炎合理的临床分型方法,以更好地指导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方法依据胰腺炎的病情严重程度和胆管有无梗阻,将273例胆石性胰腺炎分成4个临床类型:非梗阻性轻型(Ⅰ型)、梗阻性轻型(Ⅱ型)、梗阻性重型(Ⅲ)、非梗阻性重型(Ⅳ型);再依据胆总管内是否存在结石,将每一类型分成a、b两个亚型。然后对临床分型结果、治疗方法、预后进行分析。结果Ia型34例,Ⅰb型112例;Ⅱa型59例,Ⅱb型11例;Ⅲa型6例,Ⅲb型4例;Ⅳa型3例,Ⅳb型44例。全组总病死率为3.3%(9/273),Ⅰ型、Ⅱ型、Ⅲ型、Ⅳ型的病死率分别为0、0、10%(1/10)、17.0%(8/47),组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手术、传统非手术以及早期区域动脉灌注治疗Ⅳ型的病死率分别为30.8%(4/13)、25%(3/12)、4.5%(1/22),区域动脉灌注组病死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4型2分是一种较为合理的胆石性胰腺炎临床分型。以临床分型为依据细化胆石性胰腺炎治疗原则,可提高临床疗效。但在治疗过程中还需重视临床类型的转变。

  • 标签: 胰腺炎 胆石 临床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