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药源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已成为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因为肾生理代谢功能的特殊性,大部分药物要经过肾代谢或排泄,药物毒副作用更易对肾脏产生不良影响。近10多年来,药物性肾损害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据统计,20%的成人急性肾衰是由药物引起。因此必须重视药源性肾损害,并对其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

  • 标签: 肾损害 药物 抗生素类
  • 简介:病例:男,30岁,退伍军人。于2011年10月某日下午食用油煎蜂蛹约400g,6h后出现头痛、头昏,随即出现惊厥,四肢强直,牙关紧闭,神志不清,持续3min后自行缓解,随后苏醒。于次日到医院就诊,候诊时再次发作抽搐1次,

  • 标签: 蜂蛹中毒 多器官损害 癫
  • 简介:目前,异烟肼(INH,H)、利福平(RFP,R),吡嗪酰胺(PLA,Z)是治疗结核病(TB)的三种主要药物,肝损害是这些药物最常见的严重不良反应之一,尤其是合并乙肝、丙肝以及老年患者肝损害较为明显,这一状况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我科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共收治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肝功能损害患者29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结核病 肝功能损害 护理
  • 简介:<正>106例住院SLE患者,根据美国风湿病学会1982年修订诊断标准发现胸膜损害76例,占71.7%。其中胸膜炎48例,急性狼疮性肺炎20例,弥漫性间质性肺炎11例,肺不张3例SLE性尿毒症性肺水肿1例。76例中无1例单独肺、胸膜损害。临床特征:①肺胸膜损害发生较早,发生在SLE病程半年内者48例;②肺胸膜损害可为首发症状,有5例;③X线表现多种多样;④对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反应良好,治疗好转率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急性狼疮性肺炎 美国风湿病学会 间质性肺炎 尿毒症性肺水肿 弥漫性
  • 简介:目的:研究皮层下单灶卒中后的执行功能损害特点,探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北京版)评估该类患者执行功能的合理性。方法:选择具有单一的丘脑、基底节、侧脑室旁白质卒中病灶的脑损害者31例与健康对照者2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线测验(TMT)、Stroop色词测验(CWT)、语义相似性测验(ST)评估其执行功能。结果:①皮层下单灶卒中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在信息处理速度和准确性、抑制干扰能力、推理转换能力上具有显著差异。②左侧卒中组主要表现为抑制干扰能力损害和信息处理速度减慢;右侧卒中组只表现为信息处理速度减慢。③丘脑组表现为信息处理速度减慢和抑制干扰能力受损;基底节区组表现为信息处理速度减慢和推理转换能力受损;侧脑室旁组基本表现为信息处理速度减慢。结论:①皮层下单灶卒中后的执行功能损害较广泛,且损害模式一致表现为执行速度减慢。②MoCA量表评估皮层下单灶卒中后执行功能损害有一定局限性,建议限时检测或评估耗时指标。

  • 标签: 皮层下卒中 执行障碍 评估 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
  • 简介: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与靶器官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纳人我院高血压住院患者254例,测定患昔血尿酸(LAl水平许将患者分为A组(高尿酸血症组,共86例)和B组(血尿酸正常组,共168例)。以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尿微量向蛋白,肌酐比值(尿A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作为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观察指标.结果l、患者一般情况比较:A、B两组患者在性别卡句成E有统计学差异.男性高血压患者中高尿酸血症比例高于女性(35.1%VS.32.8%,P=0.019);A、B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BMI)有统计学差异.A组明显高于B组(27.92±4.03.26.14±3.83.P=0.001)A、B两组之间年龄、收缩压、脉压、空腹血糖无统计学差异:2、A、B两组之间LVMI有统计学差异,且A组高于B组(106.13±22.65,99.99±24.94.P=0.048):A、B两组之间IMT无差异(P:0.867):A、B两组之间尿ACR无统计学差异(P=0.094).A、B两组之间的(:rr有统计学差异,H.A组叫显低下B组(75.21±37.40.88.11±32.92.P=O.008)。3、在LVMI的多元回归方程里,年龄(r=O.159.P=0.010)、收缩压(r=0.179.P=0.004)、尿酸(r=O.156,P=O.011)均有意义,且与LVMI呈正相关:在Cer的多元回归方程里,仅年龄(r=-0.706.P〈O.001)、尿酸(r=-O.122,P=O.006)有统计学意义,且与Cer呈负相关。结论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与LVMI呈正相关,且在血压水平较高的老年患扦中更勾明硅;血尿酸水平与内生肌酐清除率呈负相关,尤其在较年老的患者中更为明显;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尿ACR受众多因素的影响.未发现与血尿酸水平有明确的相关性。

  • 标签: 血尿酸 高血压 靶器官损害
  • 简介: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致药物性肝损害的门诊护理.方法针对大多数结核病患者居家治疗的特点,进行患者及家属结核病防治知识系统性整体教育、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心理护理,指导家庭护理,让患者及家属参与治疗与护理.结果382例结核药物性肝损患者,除6例入院,1例转院,其余均在门诊接受治疗.结论药物性肝损害重在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和合理的护理,能减轻患者药物性肝损害程度,使患者顺利完成抗结核治疗.

  • 标签: 肺结核 抗结核药 药物性肝损害 门诊护理
  • 简介:<正>颅脑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创伤,现代颅脑损伤的患者大幅度增加,损伤程度更严重,受伤机制更复杂,救治困难更大,致残严重,死亡率高,预后不良。受伤瞬间的脑损伤多因暴力震荡、挤压、机械撕裂、负压抽吸所致,损伤程度难以控制。而伤后数小时所发生的继发性脑缺血是促使脑组织进一步弥漫性损害的主要原因,可用人为方式干预减少其损害。有学者研究发现颅脑损伤死亡病人的90%,有明显的脑缺血性改变,也就是说各种原因所致的脑缺血才是导致脑组织进一步损害的主要原因,而内皮素(Endothelin,ET)导致的脑血管痉挛,是脑损伤早期致脑组织缺血的重要因素之一。内皮素是Yanagiswa等从猪的主动脉内皮细胞

  • 标签: 继发性脑损害 颅脑损伤 内皮素基因 主动脉内皮细胞 弥漫性 受伤机制
  • 简介: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hypertension,EH)的发病日益增多,由其所造成的致死、致残不断增加。防治高血压的关键,不仅要降压达标,而且应尽早了解靶器官有无损害,予以及时、合理的治疗,从而延缓靶器官的损害

  • 标签: 早期肾功能损害 原发性高血压 HYPERTENSION 缬沙坦 靶器官
  • 简介:目的探讨动态血压监测对评价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的价值。方法对246例高血压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其中单纯血压升高118例为原发性高血压组,伴靶器官损害128例为伴靶器官损害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伴靶器官损害组24h收缩压、白昼舒张压、夜间舒张压低于原发性高血压组(P〈0.01);(2)靶器官损害数目累及3个器官组与累及1个器官组相比,24h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血压波动的昼夜节律异常和血压负荷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压波动的昼夜节律异常、24h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和血压负荷越高,靶器官损害数目越多。

  • 标签: 动态血压监测 高血压 心脏病 肾脏病 脑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α—adducin基因Gly460Trp与盐敏感性高血压及其肾损害、血浆肾素活性的关系。方法收集中国汉族EH组150例,正常血压(normaltensive,NT)对照组150例。采用改良的Sullivan’s法将150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盐敏感性(SS)和非盐敏感性(NSS)高血压病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肽性分析检测α—adducin基因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PRA、血尿β2-MG及尿ALB。结果(1)α—adducin基因TrpTrp和Trp等位基因频率在高血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SS和NSS组:α—adducinTrpTrp型基因频率显著高于NSS组(P〈0.05)。在EH和SS组,PRA水平与α—adducin各基因型间未见有显著变化(P〉0.05);(2)SS组晨尿β2-MG及尿ALB/Cr显著高于NSS组(P〈0.05),血β2-MG在SS和NSS组无明显差异;在SS组中α—adducinTrpTrp基因型组,尿β2-MG及尿ALB/Cr显著高于GlyTrp、GlyGly基因型组(P〈0.05)。结论(1)α—adducinGly460TrpTrpTrp型基因与盐敏感性高血压有显著相关,与PRA水平无相关性;(2)α—adducinTrpTrp型基因与盐敏感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相关,可能是盐敏感性高血压肾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盐敏感性高血压 α—adducin基因 Β2-微球蛋白 尿微白蛋白 血浆肾素活性
  • 简介:目的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对西安地区军队离退休人员进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筛查。方法随机、整群抽样选取西安市9个干休所304名离退休干部,同时进行个人信息、患病情况、MOCA量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量表、日常活动能力(ADL)量表、抑郁自评(CES-D)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PSQI)量表调查。结果西安干休所离退休干部MCI发生率为64.8%;80岁以上老年人MCI的发生率高于70岁组(P〈0.05);教育年限小于6年者MCI的发生率高于7~12年及12年以上者(P〈0.05);不参加体育锻炼者MCI的发生率高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P〈0.01);有脑卒中者MCI的发生率高于无脑卒中者(P〈0.05);MOCA量表得分与MMSE量表得分呈正相关(r=0.81),与ADL量表、CES-D量表得分呈负相关,与PSQI量表得分无显著相关。结论MOCA量表与相关评估量表具有相关性,测量方便,可行性好,能够用于军队离退休干部人群中MCI的筛查。

  • 标签: 老年人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MOCA量表
  • 简介:氟喹诺酮类药物又称吡酮类或吡啶酮酸类,自1963年应用于临床以来该类药物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效用。使用速度之快居各类抗菌药物之首。氟喹诺酮药物有一、二、三代,目前第三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Fluorogdones.FQNL)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尿路感染,消化道感染,骨和关节感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妇科感染等及白细胞减少患者感染的预防。目前应用于临床的FQNL有诺氟沙星(Norfloxacin,NFX)、氧氟沙星(Ofloxacin,OFX)、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CPFX)等。由于FQNL分子结构中6位碳原子上有疏水性的氟原子。因此具有一定的脂溶性,能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而导致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出现。随着该类药

  • 标签: 喹诺酮类药物 引发药源性 损害精神失常
  • 简介: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肝脏受累的特点,为临床诊断、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566例,比较狼疮性肝损害与无肝损害患者的一般情况、实验室检查结果及预后,并对狼疮性肝损害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56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狼疮性肝损害患者102例(18.02%)。狼疮性肝损害患者与无肝损害患者相比IgG较高[(18.65±8.64)g/L比(15.80±7.14)g/L,P〈0.01],红细胞沉降率(ESR)较快[(22.85±9.30)mm/1h比(19.89±9.70)mm/1h,P〈0.051,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较高(13.3±8.4比11.3±6.5,P〈0.05),病程较短[(3.0±4.6)年比(4.2±6.0)年,P〈0.051。给予0.5—1mg/kg的甲泼尼龙和谷胱甘肽治疗后,70例(68.6%)患者在住院期间肝功能好转。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狼疮性肝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是神经精神系统受累以及年龄≤18岁。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肝脏损害并不少见,对于SLEDAI积分高、病程短、IgG高、ESR快的患者考虑为狼疮本身引起的肝脏损害,使用常规剂量的激素和谷胱甘肽治疗后预后较好.年龄≤18岁及精神神经系统受累是发生狼疮性肝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肝脏损害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 简介:脑卒中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一般发病一个月内为急性期,经治疗大多数患者症状虽得到改善,但常易留有半身不遂等后遗症,并且近年研究表明,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存在感知觉、语言、记忆、意识等认知功能障碍,它与躯体损伤一样,对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如生存率,致残率都有重要影响。本文就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神经解剖学基础、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对脑卒中预后的影响作一简述,以期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 标签: 脑卒中 恢复期 认知功能障碍 研究进展
  • 简介: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年性相关疾病的发生越来越突出,轻度老年认知功能障碍是老年性痴呆的高危人群,是介于正常认知老化与轻度痴呆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然而,在临床常规工作对轻度老年认知功能障碍认识严重不足,故加强对老年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认识水平,提高对老年人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评估与筛查,是尽早干预和预防老年性痴呆发生的重要保障。

  • 标签: 老年人 早期认知功能障碍 诊断
  • 简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麻醉与手术后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并发症,尤以老年患者多见.老年患者出现POCD并非由单一因素引起,而是多个危险因素相互作用的共同结果,应及时发现并处理,否则会导致终身认知功能损害.本文分析并总结了POCD的相关文献,对POCD的危险因素、手术操作、麻醉药物、麻醉方式对POCD的影响以及POCD的预防策略进行阐述,探讨其在POC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防治老年患者POCD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危险因素 手术操作 预防策略
  • 简介:目的了解北京市老年住院高血压患者的诊治情况以及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特点,为临床老年高血压的合理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60岁以上住院高血压患者的一般情况、病史、超声心动图结果和治疗情况等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共调查病例2671份,其中60~79岁的老年组2238例,≥80岁的老老年组男性383例。所有患者中仅660例(24.7%)未合并危险因素,1758例(65.8%)合并不同的心脏损害,545例(20.4%)合并不同部位的外周动脉硬化,631例(23.6%)合并脑血管病。老年组血压(146.40±24.28)/(81.87±13.31)mmHg,老老年组血压(143.91±21.83)/(76.85±11.93)mmHg。两组患者血压达标率(〈140/90mmHg)分别是33.3%和39.3%,尤以收缩压达标率差。老年高血压患者超声心动图显示存在多种心脏损害,其中E/A比值异常率高达77.3%。临床有心力衰竭表现的患者合并更多的心脏结构异常,包括左房扩大、左室扩大和左室肥厚,超声心动图更多的表现为舒张功能不全。结论(1)北京市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多种危险因素和靶器官损害;(2)北京市三级医院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仍较低,尤以收缩压达标率低;(3)临床表现心功能不全的高血压患者超声更多显示心脏舒张功能异常。

  • 标签: 老年人 高血压 心脏损伤 流行病学研究
  • 简介:目的:评价无创机械通气结合认知康复训练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认知障碍患者的综合康复疗效。方法:61例稳定期重度COPD合并认知障碍患者分为2组,分别给予无创机械通气+认知康复及低浓度持续吸氧治疗,为期12周。比较康复前后及2组患者认知、BODE指数、动脉血气分析、心理状态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差异。结果:经过12周的治疗,无创机械通气+认知康复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1s用力呼气量(FEV1)、6min步行距离(6MWD)、改良呼吸困难评分(MMRC)、BODE指数、pH、动脉血氧分压(PaO_2)、Barthel指数(B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分及各分项均有显著差异(均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体质量指数(BMI)治疗前后自身比较无明显差异(均P〉0.05)。低浓度持续吸氧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MMRC有显著差异(P〈0.05);余指标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治疗12周后,无创机械通气+认知康复组在FEV1、6MWD、pH、PaO_2、HRSD、BI、MMSE总分及地点定向、复述、计算、语言等分项较低浓度持续吸氧组有显著差异(均P〈0.05);在MMRC、BMI、BODE指数、PaCO2、HAMA及时间定向、记忆力较低浓度持续吸氧组无明显差异(均P〉0.05)。结论:经过12周的无创机械通气+认知康复治疗,稳定期COPD合并认知障碍患者的综合康复疗效包括认知、BODE指数、动脉血气分析、心理状态及日常生活能力有明显改善。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认知康复 无创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