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表现、心电图1QⅢTⅢ特征、血浆D-二体(DD)水平与肺栓塞(PE)诊断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进行肺动脉CT血管成像(CTA)的212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肺动脉CTA检查结果,患者被分为PE组(56例)和无PE组(156例)。收集患者住院基本资料,包括临床表现、ECG特征及血浆DD水平,并在两组间进行比较。结果:与无PE组比较,PIE组呼吸困难(44.87%比75%),长期卧床(3.85%比14.29%)患者比例显著升高,无临床表现比例显著降低(38.46%比3.57%),P均〈0.01。PE组ECG具有SIQⅢTm特征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元PE组(50%比23.08%),P〈0.01。与无PE组比较,PE组血浆DD〉10μg/ml比例显著升高(19.23%比32.14%),P〈0.05。结论:临床症状有呼吸困难和/或长期卧床者,出现其他心肺疾患不能解释的临床表现时;ECG具有SIQⅢTⅢ特征;DD明显升高(〉10μg/m1)者应考虑肺栓塞的可能性。

  • 标签: 肺栓塞 心电描记术 呼吸困难
  • 简介:目的分析心源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体水平的表达情况.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3年1月至2016年7月马鞍山中心医院收治的心房颤动致脑梗死患者136例,均在入院次日清晨检测静脉血浆D-二体水平.依据出院时情况,分为死亡组(21例)和生存组(115例).记录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合并疾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抗凝治疗情况、脑梗死体积、并发症、血脂、同型半胱氨酸、血浆D-二体水平并进行比较.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断住院死亡患者的血浆D-二体的临床截点.结果死亡组与生存组比较,中枢性高热[28.6%(6例)比8.7%(10例)]、NIHSS评分[(19±3)比(12±3)]、入院昏迷[66.7%(14例)比15.7%(18例)]、C反应蛋白[13.5(9.1,50.6)比2.3(0.0,15.1)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死亡组的血浆D-二体水平显著高于生存组[2.9(0.9,4.0)比0.6(0.4,0.9)mg/L,P<0.01],血浆D-二体判断住院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6(95%CI:0.686~0.946,P<0.01).结论急性心房颤动致脑梗死死亡患者人院时血浆D-二体水平显著高于生存者.

  • 标签: 脑梗死 心房颤动 心源性脑栓塞 血浆D-二聚体 住院病死率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PTL2)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梗死相关动脉溶再通的关系.方法选取上游使用替罗非班的STEMI患者88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溶再通组43例和未溶再通组45例(对照组).收集其外周静脉血,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ANGPTL2浓度,同时提取患者血小板蛋白,利用WesternBlot检测ANGPTL2在血小板上的表达情况.结果STEMI溶再通组患者外周血血浆中ANGPTL2浓度显著高于未溶再通组[(37.13±19.49)ng/ml比(26.97±16.91)ng/ml,P=0.011],ANGPTL2在STEMI溶再通组患者血小板上的表达显著高于未溶再通组(P<0.05).结论ANGPTL2与STEMI梗死相关动脉溶再通呈正相关.

  • 标签: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自溶再通 血小板
  • 简介:我国民间保存肉类、鱼类等动植物食品时,常采用腌制、暴晒等方法制成咸制品或腊制品。腊肉、咸鱼、咸菜等都含有亚硝基化合,该物质在肠道中可转变为亚硝胺,亚硝胺是一种较强的致癌。那么,怎样才能消除这些食品中的致癌物质呢?

  • 标签: 致癌物质 腌腊食品 亚硝基化合物 植物食品 亚硝胺 制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是指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导致冠脉狭窄、阻塞,引起心肌缺血及梗死的病例现象,包括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及不稳定型心绞痛.近年来ACS发病率及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严重疾病[1].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预测体系,对ACS进行早期识别、早期治疗、降低死亡率成为目前医学界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2-4].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生物标志物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g)、D-二体(D-D)的变化。方法116例CHD患者其中单支血管病变组39例,双支血管病变组46例,多支血管病变组3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4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7例,稳定性心绞痛(SAP)35例与对照组77例,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浆Fg、D-D水平,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浆Fg、D-D含量较非冠心病者明显升高(P〈0.01);且与冠脉病变程度及类型相关,3支病变者血浆Fg、D-D高于2支和单支病变者(P〈0.01)。急性心肌梗死(A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血浆Fg、D-D水平较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及非冠心病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血浆Fg、D-D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病及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对预测心血管事件和判断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有参考价值。

  • 标签: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 简介:目的探讨拟理气活血通络方治疗气滞血瘀型冠状动脉心肌桥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冠状动脉心肌桥(气滞血瘀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来院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自拟理气活血通络汤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疾病疗效、心电图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拟理气活血通络汤对气滞血瘀型冠状动脉心肌桥患者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改善患者症状。

  • 标签: 理气活血 心肌桥 气滞血瘀 临床疗效
  • 简介:我国卒中患病率由1993年的0.40%上升至2013年的1.23%,呈持续增加趋势。缺血性卒中的症状学以及影像学是其诊断的主要依据,常规生化检查对其诊治可作为辅助。随着对缺血性卒中发病机制的深入认识,反映缺血性卒中特定病程变化的生化标志被发现,其中涉及高危缺血性卒中人群的筛查、缺血性卒中的早期诊断、缺血性卒中预后的评估等,因此,缺血性卒中相关生化标志具有预防、指导治疗的重要价值。

  • 标签: 缺血性卒中 生物学标志物 综述
  • 简介:我们现在饮食中的盐主要是氯化钠,如果应用氯化钙盐是一种很好的选择,但许多人更喜欢草本和香料混合。如果你有高血压,减少饮食中的盐是个明智之举。过多的钠(盐的主要成分)使机体与更多的水结合,可引起血压升高。大多数人每天摄入盐的总量是美国心脏协会推荐的1500mg限值的2倍多。

  • 标签: 盐摄入 替代物 美国心脏协会 氯化钠 血压升高 混合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A19-9、CA724、CA242和CEA4项肿瘤标志联检在胃癌早期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70例胃癌患者为观察组;同期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为CAGD组;60例胃部黏膜正常或浅表性胃炎患者为对照组。分析患者4项肿瘤标志的水平。结果4项肿瘤标志水平检测,观察组均高于其它两组;CAGD组高于对照组。单检敏感度性高的是CA724;特异性最高的是CA19-9;4项标志联检的敏感性与特异性高于任何单检。结论CA19-9、CA724、CA242和CEA4项肿瘤标志在早期胃癌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联合检测优于单项检测。

  • 标签: 肿瘤标志物 胃癌早期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置入单枚膨式支架同时治疗椎动脉起始部合并邻近锁骨下动脉狭窄的技术可行性和疗效。方法采用单枚支架置入同时治疗有后循环缺血症状的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狭窄率≥70%)合并邻近锁骨下动脉狭窄(狭窄率≥50%)的患者21例。术中将1枚膨式开环支架的头端放置于椎动脉V1段的中远端,尾端放置于锁骨下动脉的近端。术后6~12个月行CT血管成像(CTA)和(或)DSA随访。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结果全部支架成功置入,椎动脉平均狭窄率由术前(87.1±5.7)%降至(7.4±6.4)%(中位数5%,范围0%~20%),锁骨下动脉狭窄率由(61.9±8.4)%降至(4.5±5.7)%(中位数0%,范围0%~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无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随访中发现1例(4.8%)患者椎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狭窄率约50%),但无相关临床症状;1例(4.8%)术后6个月再发眩晕,复查CTA和DSA,显示支架压缩合并椎动脉闭塞。结论单枚膨式支架置入同时治疗椎动脉起始部合并邻近锁骨下动脉狭窄,技术可行且安全,支架内再狭窄和支架压缩的发生率较低。

  • 标签: 椎动脉狭窄 锁骨下动脉狭窄 支架置入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后路CAGE内植入术后辩证施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62例腰椎后路CAGE内植入术后患者进行观察,病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中医特色辩证施护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并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在临床疗效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观察组在生活质量、生理状况、功能恢复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辩证中医护理方法容易被患者接受,其恢复疗效显著,能明显提高护理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缩短住院平均日。

  • 标签: 辩证施护 腰椎后路CAGE术 体会
  • 简介: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注射液治疗早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93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早期脑梗死病人被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应用脱水、抗凝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银杏叶提取注射液.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率加显效率为76.6%,总有效率为91.5%,而对照组分别为26.1%和30.4%,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注射液对早期脑梗死疗效显著.

  • 标签: 银杏叶提取物 治疗 早期 脑梗死 临床观察
  • 作者: 李玉红
  • 学科: 医药卫生 > 心血管疾病
  • 创建时间:2023-04-26
  • 出处:《健康养生》2020年第15期
  • 机构:盐山县人民医院检验科,河北 盐山 061300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采用快速检测心肌标志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期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均为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收治,均给予快速检测心肌标志,分析观察组入院后不同时间段的Mb、CK-MB、cTnT以及对照组入院时的Mb、CK-MB、cTnT。结果:观察组入院时、入院8h、入院16h、入院24h的Mb、cTnT均高于对照组,入院时的CK-MB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入院8h、入院16h、入院24h的CK-MBP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采用快速检测心肌标志诊断价值较高,有助于医生做出正确判断,保证患者得到最及时的治疗。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快速检测;心肌标志物
  • 简介:推进胸痛中心建设优化诊疗流程国家卫生计生委于2015年发布《关于加强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急救体系建设的通知》,强调了提升各级医院心脑血管病的急救能力的重要性,并将胸痛中心建设纳入国家政策。作为对急性胸痛为主的急危重症患者提供的快速诊疗通道,胸痛中心采用全新的管理理念,结合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急诊重症监护病房以及院内多个学科共同合作的多学科协作医疗模式,

  • 标签: 心肌标志物 急性心梗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 胸痛中心 急危重症患者
  • 简介:近年大气污染备受关注,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成为国内外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大气污染不仅与呼吸道疾病直接相关,与心血管疾病也有较为明确的相关性.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AHA)发布了《大气污染与心血管疾病》的科学声明,提出细颗粒暴露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存在明确的因果关系,细颗粒暴露应被视为心血管疾病-种可控的危险因素.本文拟综述大气颗粒污染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 标签: 大气颗粒物污染 心血管疾病 大气污染 美国心脏协会 细颗粒物 呼吸道疾病
  • 简介:Giannitsis教授指出:“新一代高敏肌钙蛋白(hs—cTn)检测较传统的cTn检测方法,灵敏度、分析精密度显著提高,能更敏感探查既往易被漏诊的微小心肌损伤,有助于临床更早期诊断AMI,从而快速诊断高危患者以及安全排除非ACS患者,

  • 标签: 心肌标志物 急性心梗 微小心肌损伤 高危患者 肌钙蛋白 早期诊断
  • 简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存在很大差异,其关键因素之一就是脑侧支循环的代偿情况不同。因此,及早判断出脑侧支循环的代偿情况,可帮助临床医师对患者的病情及预后做出合理的评估并指导治疗。目前,常用的评估脑侧支循环的方法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磁共振血管成像(MRA)、CT血管成像(cTA)。但TCD、MRA和CTA对于脑侧支代偿的评价,主要局限在wmis环水平,对于颅内经软脑膜血管代偿情况的反映局限性很大。

  • 标签: 卒中 侧支循环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生物学标记 胆红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