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专科医师-社区医师医联体续惯管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管理有效性.方法连续入选2016年全科医师推荐2级高血压、且血压控制未达标者共320例,其中经社区医生介绍给专科医生进行治疗者为实验组共170例,自行就诊治疗者为对照组共150例.比较1个月后、2个月后两组患者血压达标率、满意度、诊疗费用.结果1个月后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血压达标率(54%vs.70%),满意度(79.33%vs.97.65%)和诊疗费用[(518±58.9)元vs.(455.4±61.14)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月后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血压达标率(80%vs.92%),满意度(91.33%vs.98.24%)和诊疗费用[(410.9±82.69)元vs.(297.7±33.91)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专科医师-社区医师医联体续惯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患者血压达标率和就医满意度,降低诊疗费用.

  • 标签: 医联体 续惯管理模式 高血压
  • 简介:目的探索适合社区应用、规范有效高血压病例管理模式。方法通过抓住高血压病人这条主线,采取集中干预和病人自我管理相结合模式,从而调动整个家庭防病、治病意识,变被动为主动,对高血压控制发生作用。结果通过集中干预随访和病人自我管理相结合,达到规范化管理有41.38%;行为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改变,减少吸烟量病人有10.92%,戒烟病人有27.01%;减少饮酒量有13.22%,戒酒病人有35.06%;减少摄盐量有85.63%;减少脂肪摄入量有85.63%;增加体育锻炼有41.95%;降低了管理人群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结论以病人自我管理为主综合管理,形成医患互动,使高血压管理由被动变成主动,才能使高血压管理真正有效。

  • 标签: 高血压 病例管理 社区 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在呼吸内科护理干预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186例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3例,对照组实施呼吸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模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质量、满意度、护理不良事件、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病房管理、基础护理质量、消毒隔离质量、患者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6.728~9.743,P<0.05);护理事件发生率3.23%明显低于对照组10.75%(x2=4.052,P<0.05);观察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独立程度等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5.674~10.214,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模式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呼吸内科护理服务质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呼吸内科 护理风险管理模式 护理质量
  • 简介:医疗风险是指临床诊断、治疗或患者护理过程中不良结局出现机会,贯穿于疾病诊断、治疗与康复全过程.医疗机构各科室纠纷分布情况显示,外科医疗纠纷发生率高于内科,内科纠纷发生率心内科居首位.这与心内科诊断治疗手段“外科化”相关.本文借鉴企业风险管理(ERM)模式,提出心血管内科医疗风险新思路及方法.

  • 标签: 医疗风险管理 心血管内科 ERM 医疗纠纷 诊断治疗 临床诊断
  • 简介: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造成我国居民死亡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首要原因。全国目前心血管病患者约2.9亿人,其中心肌梗死患者达250万[1]。目前针对冠心病患者可采用药物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s,PCI)、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ing,CABG)、

  • 标签: 冠心病治疗 心血管病患者 心血管疾病 药物治疗 介入治疗 药物洗脱支架
  • 简介:编辑部医生:我丈夫身体总是暖暖,但我体温总是很低,不管是一年中什么时间。是不是女性体温比男性低?还是我可能有什么异常?读者:周女士

  • 标签: 感觉 编辑部 体温
  • 简介:一天吃够体积相当于十个拳头大小饭量:一个拳头大小肉蛋类(相当于2两肉、一个鸡蛋)、两个拳头大小主食(相当于5两主食,其中粗粮至少1两)、两个拳头大小豆奶制品、5个拳头大小蔬菜水果(相当于一斤蔬菜,深色蔬菜要占到一半,半斤水果)、食用油25克、食用盐5克。

  • 标签: 膳食建议 老年人 蔬菜水果 豆奶制品 食用油 食用盐
  • 简介:在卒中实验性研究中,发现胆红素能抑制动脉粥样硬化,与颈动脉斑块形成呈负相关,并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目前,尚无胆红素水平与卒中相关临床数据。美国哈佛医学院布莱根妇女医院内科Perlstein等推测,较高胆红素水平,也许能降低卒中发生率,并能改善卒中患者预后。一项能代表美国普通人群横截面调查———美国健康和营养检查(NationalHealthandNutritionExaminationSur-vey)在1999—2004年调查了胆红素与卒中关系。在13214例具有卒中史、血清胆红素检查和卒中危险因素资料成人参试者中,453例报告有卒中史。其中138参试者报告发生了卒中不良预后,即由卒中引起、长期健康问题,或因卒中导致残疾。校正人口学特征和卒中危险因素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评价危险度(OR值)和95%可信区间(CI)。校正多变量后,在所有参试者中,胆红素增加至1.71μmol/L(0.1mg/dl)水平,卒中发生概率降低9%(OR:0.91;95%CI:0.86~0.96);在有卒中史参试者中,卒中不良预后概率降低10%(OR:0.90;95%CI:...

  • 标签: 卒中预后 水平卒中 胆红素水平
  • 简介:摘要“人文关怀”已成为当今护理工作中备受关注的话题,当前医改新形势,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开展,将护士推到了“人性化”服务最前沿。各级医院相继推出了一系列“以病人为中心”各种“人性化”服务举措,为患者营造人情味,温馨的人文就医环境;那些在“人性化”服务最前沿与患者直接接触护士,面临压力也越来越大,她们在为患者实施人文护理同时,内心同样在呼唤着人性关怀。

  • 标签: 护理管理 人文关怀 护士长 护士
  • 简介:胆红素是肝功能检查中十分重要一项,如果胆红素偏高,往往意味着肝细胞受损,导致肝功能代谢不正常,除了必要治疗、定期复查之外,还应注意饮食调理,因为通过饮食调理是可以改善肝功能异常。当肝功能恢复正常,胆红素也会趋于正常。那么胆红素偏高吃什么好呢?

  • 标签: 总胆红素 健康饮食 体检报告 肝功能检查 患者 饮食调理
  • 简介:目的评价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冠心病可能关系。方法共纳入72例患者,38例为冠心病、34例无冠心病,对所有患者进行颈动脉B超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冠心病患者颈动脉IMT与无冠心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左室肥厚患者相比,左室肥厚组颈动脉I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MT增厚预示心血管疾病存在。

  • 标签: 肥大 左心室 动脉硬化
  • 简介:目的探讨黄芪黄酮(TFA)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律失常作用。方法应用CVB3感染BALB/c小鼠制作病毒性心肌炎模型,每日腹腔注射TFA(dOmg/kg)0.1ml;对照组每13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ml。10d后以BL一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对小鼠心电图进行观察和改良CurtisandRavingerovand评分,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应用黄芪黄酮(TFA)组病毒性心肌炎小鼠与对照组相比较,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减少(12例,P〈0.05)。结论黄芪黄酮可显著降低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律失常发生率。

  • 标签: 黄芪总黄酮 病毒性心肌炎 心律失常
  • 简介: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心脏监护专业委员会在前任主任委员顾菊康教授领导下,多次提议、策划和组织讨论关于《中国远程心电监测专家建议》事宜。2014年1月10日第四届心脏监护专业委员会成立以来,在新任主任委员侯月梅教授领导下,在黄永勤会长关怀下,将这项工作作为专委会2015年一项重要有意义工作落实。它是远程医疗重要部分,是当前急需规范检查项目

  • 标签: 远程心电监测 心律失常 房室阻滞 心动过速 心肌梗死
  • 简介:运动员是一个特殊群体,大强度、规律性运动训练使其心脏发生适应性改变。正确区分生理性心电图改变与病理性异常心电图,关系到运动员职业生涯与猝死风险防控。近年来,《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英国运动医学》和《欧洲心脏杂志》上先后发表了《运动员心电图解释国际专家建议》。该建议对运动员正常心电图、临界心电图和异常心电图进行了明确界定,可用于运动员竞技前猝死风险评估,具有较强可操作性。本文对上述三类心电图诊断要点加以解读,概述了猝死风险推荐评估流程,总结了该专家指南有别于既往运动员心电图检查标准特点,便于广大心电图工作者准确界定、解释运动员心电图。

  • 标签: 心电图 运动员 心脏性猝死 风险评估
  • 简介:心电图诊断规范、统一具有不言而喻重要性。本期我们特别刊出今年3月17日发表由权威专家起草和审核了AHA/ACC/HRS科学声明《心电图标准化与解析建议》中“心电图诊断术语规范化”部分,必将对心电事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也是我国心电图走向全球化进程中极重要步骤。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解读和执行。从本期开始,我刊将立即执行这一标准,望广大读者响应。

  • 标签: 心电图诊断 诊断术语 标准化 HRS ACC AHA
  • 简介:多数临床医师对活血化瘀等中药治疗超早期脑出血持慎重怀疑态度,目前,缺乏确切实验和临床证据证明脑出血超早期应用活血化瘀中药是否有益。本研究选择大鼠脑出血后12、72h2个不同时间点作为开始应用三七皂苷治疗时间,观察三七皂苷超早期应用,对脑出血大鼠微管相关蛋白-2(MAP-2)及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及脑水肿影响。

  • 标签: 微管相关蛋白-2 神经生长相关蛋白 超早期脑出血 三七总皂苷 蛋白表达 大鼠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月龄大鼠颈动脉零应力状态变化与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蛋白表达关系。方法取30只3、12和24个月龄SD大鼠(每组10只)。处死大鼠后,迅速取下左右两侧颈动脉。左侧颈动脉置人4℃氧合Kreb’s液(pH=7.4)中,用于各组大鼠颈动脉血管零应力状态张开角测量。右侧颈动脉置人4%多聚甲醛溶液,采用组织形态学方法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对颈动脉组织形态学及定量形态学进行观察,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观察各组大鼠血管壁eNOS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随着大鼠月龄增高,成年大鼠颈动脉发生明显重构,血管内膜增生明显,并伴有eNOS蛋白表达降低。①3个月龄大鼠颈动脉内皮细胞和中膜平滑肌细胞eNOS阳性表达数分别为10.1±2.5和79±8,显著高于12(6.7±1.4,64±8)和24个月龄大鼠(1.9±0.9,30±5),P〈0.01;②3、12和24个月龄大鼠颈动脉张开角分别为(80±6)度、(110±6)度和(121±4)度,12和24个月龄大鼠颈动脉张开角都显著大于3个月龄大鼠张开角(P〈0.01);③应用相关分析表明,不同月龄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和中膜平滑肌细胞eNOS阳性表达数量与血管张开角变化呈负相关(r=-0.8089,r=-0.7560,P〈0.05)。结论无论在血管形态学还是在零应力状态方面,不同月龄大鼠颈动脉都存在着显著差异,而且血管壁组织eNOS蛋白表达与大鼠颈动脉零应力状态改变呈显著负相关。

  • 标签: 颈总动脉 一氧化氮合酶 应力 物理 张开角 大鼠
  • 简介:3.3.1.4SPECT在急性卒中中应用:对于非溶栓患者,很多研究证实,HMPAO-99mTcSPECT可检查急性卒中症状相关低灌注区。有两项双盲对照前瞻性研究显示,SPECT对急性卒中灌注异常敏感性为61%~74%,特异性为88%~98%(证据级别:A级)。图像所示异常与梗死灶大小、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及未治疗患者预后有关,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诊断显像 体层摄影扫描仪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 简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闭塞血管及时开通会显著降低患者致残率和病死率,故时间就是大脑。近20年来,学者们一直探索应用各种技术,以实现这一设想,同时也在科学地评估各种治疗方法风险和获益。

  • 标签: 脑梗死 急性 血栓溶解疗法 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