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对26082例胃镜结果进行分析,寻找上消化道疾病的一些规律和特点,以期能够更好地防治该类疾病。方法系用回顾性总结、归纳的方法,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详见附表资料。结论本项研究验证了胃镜检查的广泛适应性和安全可靠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上消化道疾病的发病情况,检出的上消化道疾病者,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另外,在胃镜检查中,要注意不同部位、多种疾病的诊断。

  • 标签: 内镜检查 上消化道疾病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经鼻胃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常规经口胃镜检查、经鼻胃镜检查各300例,记录患者检查过程中生命体征及耐受情况,综合比较两者的差异。结果95.67%(287/300)的患者感到鼻腔不适,4.33%(13/300)感到疼痛,但可以耐受。2.67%(8/300)患者出现鼻出血,放置小肠营养管5例中l例出现鼻出血,95%(285/300)的接受过经鼻胃镜检查的患者愿意接受再一次检查,对于曾做过常规胃镜现在做过经鼻胃镜的患者更愿意选择经鼻检查。经鼻检查前平均心率为88.1次/min术中增加至90次/min,术后约5min即恢复至原来的水平:鼻检查时收缩压平均为(118.64±15.57)mmHg,与经121检查时(144.21±20.51)mmHg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01)。普通内镜检查时末梢血氧饱和度平均可降低3%,为96.66%±2.61%,经鼻内镜检查为98.51%±1.62%.几乎不受影响.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001)。成功放置小肠营养管5例,其中1例为脑梗塞无法吞咽患者.1例为心梗并心功能衰竭并上呼吸机患者。均成功放置到屈氏韧带以下空肠。结论经鼻胃镜检查虽然有其不足之处.但对患者心肺功能影响小,患者耐受性好,比常规胃镜检查更安全,并可用于放置小肠营养管等特殊治疗,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经鼻胃镜检查 常规经口胃镜检查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 简介:胃肠肿瘤的预后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密切关系,胃肠镜的筛查已成为胃肠肿瘤早诊早治的重要手段。然而,胃肠镜检查的质量及效果受多因素影响,如胃肠道准备情况、术前准备用药等,目前胃镜检查术前准备准主要包括黏液溶解剂、祛泡剂等。本文就胃镜检查术前准备用药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胃镜 胃镜检查 准备用药 研究进展
  • 简介:目的探讨胃癌患者采用胃镜活检病理诊断的方法和准确率。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治疗的98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均行术前胃镜活检和手术病理学诊断。分析对比胃镜活检病理与手术病理学诊断胃癌的准确率、病理分型、以及分化程度。结果以手术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胃镜活检病理的确诊率为75.5%、疑诊率为15.3%、未确诊率为9.2%,两种检测方法之间差异显著(P<0.001)。MC的胃镜活检病理占3.0%,与手术病理病理学检查的2.0%相当;胃镜活检病理PAC和TAC患者占88.8%,髙于手术病理学诊断的69.3%,而SCC患者占8.2%,低于手术病理学诊断的28.5%;两种诊断方法之间差异显著(P<0.001)。胃镜活检病理诊断为分化型患者占44.9%,低于手术病理活检64.2%,胃镜活检病理诊断为分化不良型患者占55.1%,髙于手术病理活检35.7%,两种检测方法之间差异显著(P<0.001)。结论胃镜活检病理对于不同类型胃癌的判断存在局限性,胃镜活检病理的准确率和外科的病理诊断具有一定差异。胃镜活检可作为术前检测胃癌的初断方法,对胃癌病变积极预防和有效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胃癌 胃镜活检 病理诊断 准确率
  • 简介:目的探讨胃镜取上消化道异物的安全性及方法与技巧。方法通过我院1999年12月至2011年5月间共诊治115患者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115例患者,113例患者成功,成功率为98.5%。无大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胃镜取上消化道是安全可行的,在确保不出现大出血及穿孔的前提下取出异物,故术前选择好适应症,术中根据不同的异物,选择不同的方法及配件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异物 胃镜
  • 简介:目的探讨胃镜下溃疡大小与胃癌检出率的关系。方法以溃疡直径:≤1cm;>lcm、≤2cm;>2cm为标准,将溃疡分为A、B、C三组,分析每组的恶性溃疡检出率。结果三组恶性溃疡检出率分别为:10%、41.46%、50.94%,溃疡越大,溃疡恶性可能性越大。结论对每一例胃溃疡都应多点取材,病理检查。

  • 标签: 胃镜 溃疡大小 胃癌检出率 病理检查 胃溃疡 病例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的方法和技巧。方法胃镜下据异物的形状、大小、质地、滞留部位及时间等,选用不同的辅助器械如鼠齿钳、三爪钳、圈套器、取石网篮、拾物网兜、避孕套、橡胶手套、不同型号的透明帽等,结合操作技巧取出上消化道异物。结果132例上消化道异物患者,成功取出异物127例,成功率96.2%(127/132),无上消化道穿孔、大出血、窒息、异物掉落气管内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经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简单有效,安全可靠,是解决此类疾病首选方法。辅助器械的选择和操作技巧是取出异物成功与否、减少并发症的关键因素。

  • 标签: 胃镜 上消化道异物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无痛胃镜在老年患者检查中全程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4月-2018年1月100例老年无痛胃镜检查患者,数字表法分组,常规护理干预组用遵医护理,全程护理干预组用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满意程度;无痛胃镜检查的耗时、检查的依从性;护理前后收缩压、舒张压、监护心率、血氧饱和度;呛咳、流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全程护理干预组满意程度、收缩压、舒张压、监护心率、血氧饱和度、无痛胃镜检查的耗时、检查的依从性、呛咳、流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相比常规护理干预组更有优势,P<0.05。结论:老年无痛胃镜检查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效果确切。

  • 标签: 无痛胃镜 老年患者检查 全程护理干预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胃镜检出进展期胃癌的特点与增龄关系。方法对经电子胃镜检出的2498饲进展期胃癌临床及胃镜费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胃癌检出率较高.年轻人误诊较多;病灶分布:由胃窦渐向胃体胃底分布;病理类型:由低分化癌渐向高分化转化;肉眼分型:由BorrmanⅢ及Ⅳ型向BorrmanⅡ及Ⅰ型转化。结论随着年龄增长,胃癌发病率增高.但不能忽视青年人.尤其年轻女性。青年人胃癌病灶分布广.病理分化差.易转移.根除率低.更应提高警惕。

  • 标签: 胃镜检 胃癌 诊断 病理学
  • 简介:1病例介绍病人女,48岁。因右上腹痛、畏寒、发热伴呕吐2d入院。入院查体:T38.9℃,P90次/min,R20次/min,BP100/70mmHg。神志清楚,急性痛苦病容,巩膜轻度黄染,心肺无异常。腹软,剑突下轻压痛,墨菲氏征(+)。辅助检查:WBC12×10^9/L,尿胆红素(+)。B超提示:胆道蛔虫,胆囊炎,胆囊积液。入院诊断,胆道蛔虫症合并感染,拟胃镜下取虫。常规咽部麻醉后,顺利进镜至十二指肠降部。

  • 标签: 胆道蛔虫症 经十二指肠乳头 胃镜 十二指肠降部 入院查体 右上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