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如果长期饮用矿泉水的话,是否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矿泉水和一般饮用水不同,它含有锂、锶、锌、碘、硒、等微量元素,有的还含有比较丰富的宏量元素,因而它能补充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和宏量元素,调节人体的酸碱平衡,这些特点都是一般饮用水所不具备的。

  • 标签: 饮用矿泉水 夏季 微量元素 宏量元素 人体健康 酸碱平衡
  • 简介:有些患者空腹血糖控制得比较好,但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一直不达标。部分原因就是应酬多、吃大餐多,导致后血糖高,影响了HbAlc的达标。而且,据多项研究结果显示,后高血糖比空腹高血糖对心血管疾病猝死的危险性更高。也就是说,发生猝死的危险性随着后2小时血糖的升高而升高。反之,后血糖降得越低,越能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造成的死亡。

  • 标签: 餐后高血糖 药物控制 餐后2小时血糖 心血管疾病 空腹高血糖 妙用
  • 简介:2004年我发现了自己“三多一少”的症状,当时查空腹血糖为12.0mmol/L,一直未用药治疗。2008年体重由85公斤下降至60公斤(身高168厘米),当时空腹血糖为12.0mmol/L,后2小时的血糖为23.0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7.9%。从4月份开始注射胰岛素(甘舒霖)早中晚各10单位,治疗1个月后停药,至今未用药,主要采取饮食和运动控制病情。目前前血糖正常,后很不稳定,一直徘徊在7.0~13.0mmol/L。

  • 标签: 用药治疗 血糖高 餐后 糖化血红蛋白 空腹血糖 注射胰岛素
  • 简介:空腹血糖(基础血糖)和后血糖是诊断糖尿病时的两个指标。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的高低,受糖尿病治疗和控制状况的影响,如饮食不控制、无运动或运动量过小、用药量过低,空腹血糖会升高;后血糖的水平与空腹血糖水平密切相关,随空腹血糖变化而变化。空腹血糖水平直接影响到后血糖水平和升幅。影响后血糖的因素有很多,

  • 标签: 餐后血糖 空腹血糖水平 糖尿病患 糖尿病治疗 控制状况 血糖变化
  • 简介:降糖药不能乱用糖尿病患者在服药前先要分清是基础血糖高还是后血糖高,才能选择合适的降糖药。应根据一天测7次血糖的检测结果,搞清楚一天中自己是哪个时间段的血糖高。如果是基础血糖高,应选择降基础血糖的药物;如果是后血糖高,则应选择降后血糖的药物,而且降后血糖的药物不能用在降基础血糖上。

  • 标签: 餐后血糖 药物选择 血糖高 糖尿病患 检测结果 降糖药
  • 简介:病例14年前,王先生在单位组织查体时发现血糖高,确诊为2型糖尿病。当时并无明显的自觉症状,以后一直坚持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病情比较稳定。近半年来,王先生逐渐出现口渴、多、多尿等症状,并有进行性加重的趋势,现在每天至少要喝两暖瓶水,尿量达6000~7000毫升/天,每晚起夜小便达十多次。

  • 标签: 血糖高 多饮 多尿 自觉症状 2型糖尿病 进行性加重
  • 简介:“老张在当地医院查空腹血糖6.Ommol/L,糖化血红蛋白8.0%,他很困惑,问我:“为什么血糖正常,但糖化血红蛋白很高?”

  • 标签: 血糖升高 糖化血红蛋白 餐后 空腹血糖
  • 简介:本人今年75岁,是2型糖尿病患者。现在打预混胰岛素20单位(早餐前12单位,晚餐前8单位)。上午11:00左右常有低血糖发生,晚上睡觉多数都加餐,否则夜间也有低血糖现象。我想改成每日打长效胰岛素一次,时吃降糖药。请专家帮我调一下,应该打哪种长效胰岛素,什么时间打?配合什么时降糖药,大约吃多少比较合适?(辽宁王某)

  • 标签: 预混胰岛素 降糖药 长效胰岛素 2型糖尿病 晚上睡觉 低血糖
  • 简介:目的观察加味芪黄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糖化血红蛋白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61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加味芪黄,1剂/d。观察时间为12周,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糖化血红蛋白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的水平。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的表达水平。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糖化血红蛋白和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芪黄可能通过对早期糖肾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的降低,改善胰岛素抵抗,从而对早期DN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标签: 加味芪黄饮 糖尿病肾病 胰岛素抵抗指数
  • 简介:通过自身前后对照研究方法,利用动态血糖监测技术,观察36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原有治疗不变的条件下,分别进行糖耐量试验及馒头试验(间隔1周),观察2种试验的一致性及对试验当天血糖波动的影响。结果:馒头试验30分和60分钟血糖高于糖耐量试验该时点血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试验,其它时点血糖及5点平均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种试验条件下,患者全天血糖最高值、最低值、24小时平均血糖、血糖变异系数和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糖耐量试验时发生恶心、胃部不适事件6例,高于馒头试验1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馒头试验和糖耐量试验具有很好一致性,前者具有操作方便、胃肠道反应轻微、更符合生理等优势,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糖耐量试验 馒头餐试验 2型糖尿病 血糖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