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华伤Ⅰ号熨疗方治疗中老年患者寒性腰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96例入选病例按3: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对照组24例。治疗组予华伤Ⅰ号熨疗方,对照组给予模拟剂(纱布块+炒决明子),疗程为4周。分别于治疗,治疗后1周、2周和4周观察2组腰部疼痛指数、生活质量和腰椎活动度的变化情况。结果随着干预时间延长,2组在腰部疼痛、精神健康和社会功能等方面均较治疗改善(P<0.05)。治疗组在腰部疼痛、腰椎活动度、精神健康、社会功能、生理机能和生理职能方面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2组试验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华伤Ⅰ号熨疗方临床治疗寒性腰痛具有一定疗效,且安全性好。

  • 标签: 药熨疗法 腰病 外治法
  • 简介:目的探讨复方参红饮强身作用。方法动物实验,选用120只小鼠进行游泳试验,耐缺氧试验和脑血流试验;临床分析:治疗组和对照组事62例。结果治疗组临床主实验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本文提示复方参红饮能增强体质,防止衰老,提高中老年手生活质量。且无副作用

  • 标签: 衰老 复方参红饮 中药 小鼠
  • 简介: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对急性假性球麻痹(APBP)并发症的影响及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80例APBP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营养组,观察两组患者吞咽用难改善率、肺部感染发生率、神经功能提高率和治疗前后患者T淋巴亚群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经10d治疗后,营养组和对照组吞咽困难改善率、肺部感染发生率、神经功能改善率分别为82.5%和55%(P〈0.05);15%和40%(P〈0.05);77.5%和45%(P〈0.05)。肠内营养组治疗后抑制性免疫指标CD8%较治疗对照组治疗后下降(P〈0.05),而增强性免疫指标CD3%、CD4%和CD4/CD8较治疗对照组治疗后提高(P〈0.05)。结论肠内营养能提供肌体所需要的蛋白、碳水化合物和脂盼等成分。营养支持对于APBP患者存在的吞咽困难、营养不良不仅能提高人体细胞免疫功能,而且能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从而改善预后。

  • 标签: 肠道营养 眼球运动障碍 吞咽障碍
  • 简介:目的了解2010年-2014年问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收治的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和帮助。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之间华山医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例(年龄≥60岁)住院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包括骨折类型、年龄、性别、致伤原因等,电话随访治疗后满三年者的生存率、死因、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并与受伤比较。结果共收集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例651例,发现:(1)总体发病平均年龄为(76.90±9.05)岁,男女比例为1:2.72,男女发病年龄无统计学差异(t=1.413,P=0.158);(2)骨折类型中髋部骨折发生比例最高(占68.82%),股骨转子间骨折发病平均年龄高于股骨颈骨折,股骨颈和股骨转子间骨折两组的年龄均值有统计学差异(P〈0.001);(3)89.15%的患者合并有其他疾病,伴发疾病越多的组别内采用手术治疗者比例越少并且平均住院天数相应延长;(4)骨折多发生于冬季(25.79%);(5)致伤原因以自己跌倒者占大多数(73.11%),致伤地点中超过一半为居家(60.48%);(6)髋部骨折累及左侧者比例高于右侧,肱骨骨折相反;腕骨骨折累及两侧比例相同,胸椎椎体骨折则以T12和T11为主,腰椎椎体骨折则常见于L1与L2;(7)髋部骨折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下降最明显,其三年内死亡率高于其他各组;(8)骨折死亡原因:肺部感染占首位;(9)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骨折再发率最高。结论老年女性较男性更易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髋部骨折最为常见且多数累及左侧,股骨转子间骨折发病平均年龄高于股骨颈骨折,髋部骨折对患者生存寿命和生活质量危害最大、三年内死亡率最高;肺部感染占死亡原因首位;伴发疾病越多则接受手术机会�

  • 标签: 骨质疏松性骨折 老年 临床特点 随访
  • 简介:目的观察国产特比萘芬治疗老年甲真菌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用特比萘芬治疗30例老年甲真菌患者的结果进行疗效及副作用分析和比较.结果30例中痊愈5例(16.6%),显效6例(20%),有效13例(43.33%),无效6例(20%),总有效率36.67%.不良反应有胃肠道不适1例(3.3%),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检查未发现异常.结论口服国产特比萘芬治疗老年甲真菌病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国产特比萘芬 甲真菌病 老年人 药物治疗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人和非老年人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发病特征及治疗疗效的异同。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2011年9月-2013年6月门诊诊治的48例(66耳)老年人(老年组)和93例(122耳)非老年人(对照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二者在病程、病因、听力受损、鼓膜穿刺治疗有效性上的异同。结果老年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就诊平均病程较对照组长,病因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首诊原因多为耳闷、耳鸣;对照组患者病因也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首诊原因多为耳闷、听力下降。在听力受损伤上,除气骨导差外,均可出现骨导听阈提高,以4kHz、8kHz为主。老年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5.8%,较对照组的81.2%低。结论老年人与非老年人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在病程、首发症状、治疗有效性上有所不同,需完善筛查、及早诊治。

  • 标签: 老年人 中耳炎 回顾性研究
  • 简介:脑组织发生缺血时.不论糖尿病性和非糖尿病性所致的高血糖症均可加重脑组织的损害并可使预后不良.已被人们越来越重视。为此,作者对本院近二年来收治急性脑梗塞160例患者的血糖水平对预后的影响作如下分析。

  • 标签: 血糖水平 急性脑梗塞 患者 预后 高血糖症 非糖尿病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胆汁肝硬化(PBC)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将66例诊断为PBC的病人分为老年组40例,中年组26例,比较两组的临床表现、生化免疫指标(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抗线粒体抗体:AMA)。两组病例均给予口服熊去氧胆酸(UDCA:优思弗)治疗,服药8W后比较疗效。结果90%病人因体检发现ALP、GGT升高就诊,治疗两组患者的ALP、GGT升高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特异性皮肤瘙痒是老年PBC患者的主要表现,中年组患者中88.5%无症状,明显高于老年组的37.5%;口服优思弗8W后,两组ALP、GGT均较治疗明显程度降低(P〈0.05)。老年组中3例肝硬化患者服用优思弗后,其症状、体征及ALP、GGT均无改善,2例死亡。服药后两组患者乏力、皮肤瘙痒症状均无改善,影像学也无变化。结论:(1)PBC早期缺乏特异症状;(2)AMA对PBC诊断有重要意义,ALP、GGT的升高早于黄疸、肝肿大出现。(3)应重视体检中无法解释的ALP、GGT异常升高。(4)UDCA对早期原发性胆汁肝硬化疗效满意。(5)老龄可能是影响PBC患者预后的因素之一。

  • 标签: 老年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熊去氧胆酸
  • 简介: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老年人早期胃癌和癌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6月接受ESD治疗的早期胃癌和癌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成老年组(≥65岁)和非老年组(〈65岁),观察比较2组的ESD的治疗情况、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老年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74.5±20.0)min,非老年组为(66.5±18.1)min,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ESD并发症的发生率、病变的整块切除率、完全切除率和治愈性切除率分别为2.2%、100%、95.6%和95.6%,与非老年组的2.4%、100%、97.6%和97.6%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D治疗老年人早期胃癌和癌病变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老年 早期胃癌 癌前病变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社会劳动结构的改变,老年人的定义也在变化着。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以60岁及以上群体为老年人,而世界卫生组织(WHO)则以65岁及以上为老年人,其中80岁及以上者为高龄老人,90岁及以上者为长寿老人,百岁以上者为百岁老人。

  • 标签: 临床麻醉 高龄患者 世界卫生组织 高龄老人 老年人 人均寿命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人亚临床甲状腺机能减退症(SCH)与动脉硬化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老年SCH患者65例作为观察组,并设对照组42例,分析比较2组体质指数,血压水平,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全套,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明显增高(P〈0.05);hs-CRP亦显著增高(P〈0.05),Hcy水平增高更为明显(P〈0.01)。结论老年SCH患者存在血脂紊乱、高C反应蛋白水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提示老年SCH患者存在更明显的动脉硬化病理生理基础,可能预示有更高的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 标签: 亚临床甲状腺机能减退 症动脉硬化 C-反应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 简介:目的探讨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运动在脑卒中后非痴呆认知障碍患者中应用。方法选取我院91例脑卒中后非痴呆认知障碍患者,依据入院顺序分组,对照组45例实施基础护理及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46例于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运动,观察比较2组干预前后认知功能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及肢体功能(FuglMeyer)评分变化情况。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命名、语言、记忆、注意力、定向力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阻运动联合有氧运动可减轻脑卒中后非痴呆认知障碍患者神经功能损害,改善肢体功能及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 脑卒中 非痴呆认知障碍 有氧运动 抗阻运动
  • 简介:腹膜后纤维化(retroperitonealfibrosis,RPF)是以腹膜后纤维组织增生为主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增生的腹膜后病灶常包绕输尿管和其他腹膜后器官,如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等[1-2]。RPF发病率极低,约0.2~0.5人/百万[3]。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导致临床医师易忽略该病,故本文回顾分析经风湿免疫科会诊后确诊RPF的误诊原因。

  • 标签: 腹膜后纤维化 临床表现 误诊分析 纤维组织增生 慢性炎症性疾病 RPF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肺结核与肺癌并存的可能机制及趋势。警惕两病并存。方法通过3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症状,X线胸片表现,痰结核菌及痰脱落细胞检查。根据2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2例痰结核菌和痰癌细胞同时阳性确诊结果分析。结果2例痰结核菌和痰癌细胞同时阳性未作手术治疗,28例手术患者27例大体标本及镜检均见肺癌与干醋坏死性结核灶或结节灶并发于同一部位、同一肺或同一肺段。结论60岁以上老年肺癌与肺结核并存者有上升趋势。积极作痰结核菌及痰脱落细胞检查,必要时行纤支镜或CT检查。警惕老年患者肺癌与肺结核并存的可能性。

  • 标签: 肺癌 痰结核菌 老年肺结核 临床病理分析 痰脱落细胞 老年患者
  • 简介:目的本文总结青霉烷砜/氨苄青霉素(优立新)与头孢呋肟序贯疗法对老年人急性呼吸道感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1例呼吸道感染患者静脉注射青霉烷砜/氨苄青霉素继服舒他西林(优立新组);同时对52例患者静脉注射头孢呋肟继服头孢呋肟酯(头孢呋肟组).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优立新组:痊愈12例(39%).显效12例(39%).总有效率78%;头孢呋肟组:痊愈24例(46%).显效15例(29%),总有效率75%;两组在疗程中均无肝、肾、血象等方面的不良反应。结论两种序贯治疗对老年急性呼吸道感染均有较好的疗效.无明显差异。安全性高,使用方便。

  • 标签: 氨苄青霉素 序贯疗法 呼吸道感染 老年 头孢 总有效率
  • 简介:老年肺炎在临床表现、部位、并发症等方面有一定特征.本文对1986年一1996年间本区基层护理院201例老年肺炎住院病例和同期中青年肺炎(对照组)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其特点,为防治工作提供参考资料。

  • 标签: 老年肺炎 老年人肺炎 并发症 临床分析 住院病例 对照组
  • 简介: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AHNP)是一种发病急、进展快、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病情危重变化较大、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的急腹症。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有较大的进步,但还须继续努力,以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本文报告经我院诊治、诊断明确、病史较完整的六例AHNP病例,并进行简要的讨论,以提高对AHNP的认识。

  • 标签: 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 临床表现 预后 AHNP 病情危重 高治愈率
  • 简介:目的明确老年人肺部感染患者并发胃潴留的相关危险因素,及胃潴留与患者疾病严重度、预后的火系,以利预防和及时处理,减少老年患者的死亡率。方法用Logistic同归分析方法分析83例不同程度肺部感染患者并发胃潴留的相关危险因素,如感染的病情、脑血管意外、尿毒症、代谢性酸中毒、低血钾、低血钙、MODS、机械通气等情况;分析并发MODS患者器官功能小全数与胃潴留存在是否相关;并分析胃潴留患者的预后。结果病情严重(APACHEⅡ评分高者)、尿毒症、代谢性酸中度、低钾血症、脑血管意外、MODS、机械通气等是老年人肺部感染继发胃潴留的危险因素;老年人肺部感染并发MODS患者,脏器功能衰竭的数量与胃潴留的发生成正相关;老年人肺部感染并发胃潴留者预后差,死亡率高。结论提示老年人肺部感染者发生胃潴留与多种因素有关.尤其是并发MODS患者,听且病情越严重,胃潴留发生越多,预后差。

  • 标签: 老年人 肺炎 多器官功能衰竭 胃肌轻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