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针刺老年人支沟穴中枢响应特征,探讨其与支沟穴治疗老年性便秘作用有无相关性。方法本试验把17例健康右利手受试志愿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针刺左支沟穴组,对照组针刺左内关穴组。采用血氧水平依赖(BOLD)功能磁共振(fMRI)成像技术分别针刺左支沟穴、左内关穴时进行大脑皮层区域扫描,同时与自身未针刺前静息状态、同穴位贴皮电刺激状态进行对照。使用SPM8分析软件,根据一般线性模型方差分析(P〈0.05,簇〉50)得出相关激活区域。结果左支沟穴对照序列中大脑皮层被激活:右侧前扣带回,两侧枕叶,两侧颞叶,两侧顶叶,辅助运动氏,楔前叶。左支沟穴针刺序列中大脑皮层被激活:前扣带回,两侧颞叶,右侧顶叶,左侧额上回。左支沟穴针刺序列与对照序列相比,显著激活区域有:左侧颞叶,右侧额回。左内关穴对照序列中大脑皮层被激活:两侧颞叶,右侧顶叶,右侧楔前叶,右侧枕叶,岛叶。左内关穴针刺序列中大脑皮层被激活:两侧颞叶,左侧额回,左侧额下回,两侧顶叶,两侧枕叶。左内关穴针刺序列与对照序列相比,显著激活区域有:两侧额回,两侧额下回,右侧岛叶,右侧颞叶,右侧前额叶。结论针刺左支沟穴特异性激活左前扣带回,左额上回,左侧颞叶。这些区域已知功能性胃肠病大脑响应区域具有一致性。支沟穴便秘主治功能与大脑皮层综合调控有关。

  • 标签: 针刺 支沟穴 老年性便秘 功能磁共振成像 边缘系统 前扣带回
  • 简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以持续性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可以预防治疗疾病,其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是由有毒颗粒或气体导致气道/或肺泡异常所引起[1]。慢阻肺最常见危险因素是吸烟,但其他环境暴露如生物燃料空气污染起了重要作用。除了上述暴露,宿主因素也有作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患病率 慢阻肺 噻托溴铵 慢病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信息-知识-信念-行为(IKAP)健康教育模式急性胰腺炎(AP)患者院外遵医行为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6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78例AP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n=39)与对照组(n=39).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IKAP模式健康教育.对比2组干预前出院后3个月自我效能感(GSES评分)、生活质量(SF-36评分)、出院后3个月自我护理能力(GSES评分)、遵医行为依从性AP复发率.结果(1)自我效能感:干预前2组GSE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出院后3个月2组GSES评分较干预前提高(P<0.05),且观察组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自我护理能力: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护技巧ESCA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3)遵医行为依从性: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遵医行为依从性89.74%(35/39)高于对照组71.79%(28/39)(P<0.05),(4)生活质量:干预前2组SF-36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出院后3个月2组SF-36评分较干预前提高(P<005),且4.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5)复发率: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复发率2.56%(1/39)与对照组12.82%(5/39)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IKAP模式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AP患者自我效能感自我护理能力,进而有利于提升患者院外遵医行为依从性,促进生活质量改善.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模式 健康教育 遵医行为 生活质量
  • 简介: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年龄有2个高峰:45~55岁为第1个高峰,65~75岁为第2个高峰。老年女性是乳腺癌患者特殊群体,身体机能逐渐下降,内科基础疾病多,对手术、放化疗甚至内分泌治疗不能耐受,因此老年乳腺癌患者治疗临床上已然成为一大难点。中医药治疗老年乳腺癌有着不良反应少、接受度高、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等优势,本文做一简要综述。

  • 标签: 老年乳腺癌 临床特点 中医论治 乳腺癌患者 内分泌治疗 老年女性
  • 简介:探讨饥饿激素胃癌细胞转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胃癌MKN-28细胞分为空白对照(normalcontrol,NC)组、ghrelin组Akt阻断剂组3组.Ghrelin组采用10-8M饥饿激素处理MKN-28细胞;Akt阻断剂组ghrelin组基础上添加Akt阻断剂哌立福新(perifosine)5μM.采用划痕法与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侵袭能力;Westernblot法检测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hosphataseandtensinhomologdeletedonchromosometen,PTEN)、磷脂酰肌醇三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hosphorylatedproteinkinaseB,p-Akt)肌动蛋白表达变化.结果Ghrelin组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均高于NC组(P<0.05),Westernblot结果显示ghrelin组p-Akt与PI3K表达升高,PTEN表达下调,这种作用被哌立福新部分阻断.结论饥饿激素可以促进胃癌细胞迁移侵袭,p-Akt/PI3K表达上调和PTEN下调可能是饥饿激素作用分子机制.

  • 标签: 胃肿瘤 饥饿激素 磷脂酰肌醇三激酶
  • 简介:目的了解金山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诊治现状,探讨COPD规范化诊治宣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COPD患者诊断治疗效果临床价值。方法以金山区某社区医院2016年10月1日—2017年3月31日住院并诊断为COPD慢性支气管炎238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2组分别进行规范化宣教常规宣教后,观察3个月6个月,了解2组患者CAT评分、戒烟率、专科就诊率、COPD确诊率、规范化治疗率、延伸处方率、急性加重次数肺功能改善比率。结果2组3个月6个月戒烟率无明显差异(P〉0.05);2组3个月6个月CAT评分相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个月COPD确诊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时观察组更加优于对照组(P〈0.01);2组3个月6个月专科就诊率、规范化治疗率、延伸处方率、肺功能改善者比率相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值均〈0.01);3个月6个月期间急性加重次数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金山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COPD患者规范化诊治水平普遍较低,通过COPD规范化诊治宣教可促使COPD患者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得到规范诊断治疗。

  • 标签: 老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规范化诊治宣教 延伸处方
  • 简介: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老年人早期胃癌癌前病变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6月接受ESD治疗早期胃癌癌前病变患者临床资料,分成老年组(≥65岁)非老年组(〈65岁),观察比较2组ESD治疗情况、临床疗效安全性。结果老年组平均手术时间为(74.5±20.0)min,非老年组为(66.5±18.1)min,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ESD并发症发生率、病变整块切除率、完全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分别为2.2%、100%、95.6%95.6%,与非老年组2.4%、100%、97.6%97.6%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D治疗老年人早期胃癌癌前病变是安全有效

  • 标签: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老年 早期胃癌 癌前病变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目的了解2010年-2014年问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收治60岁以上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临床特点预后,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帮助。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之间华山医院收治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例(年龄≥60岁)住院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包括骨折类型、年龄、性别、致伤原因等,电话随访治疗后满三年者生存率、死因、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并与受伤前比较。结果共收集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例651例,发现:(1)总体发病平均年龄为(76.90±9.05)岁,男女比例为1:2.72,男女发病年龄无统计学差异(t=1.413,P=0.158);(2)骨折类型髋部骨折发生比例最高(占68.82%),股骨转子间骨折发病平均年龄高于股骨颈骨折,股骨颈股骨转子间骨折两组年龄均值有统计学差异(P〈0.001);(3)89.15%患者合并有其他疾病,伴发疾病越多组别内采用手术治疗者比例越少并且平均住院天数相应延长;(4)骨折多发生于冬季(25.79%);(5)致伤原因以自己跌倒者占大多数(73.11%),致伤地点中超过一半为居家(60.48%);(6)髋部骨折累及左侧者比例高于右侧,肱骨骨折相反;腕骨骨折累及两侧比例相同,胸椎椎体骨折则以T12T11为主,腰椎椎体骨折则常见于L1与L2;(7)髋部骨折患者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下降最明显,其三年内死亡率高于其他各组;(8)骨折死亡原因:肺部感染占首位;(9)股骨转子间骨折骨折再发率最高。结论老年女性较男性更易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髋部骨折最为常见且多数累及左侧,股骨转子间骨折发病平均年龄高于股骨颈骨折,髋部骨折患者生存寿命生活质量危害最大、三年内死亡率最高;肺部感染占死亡原因首位;伴发疾病越多则接受手术机会�

  • 标签: 骨质疏松性骨折 老年 临床特点 随访
  • 简介:目的观察基于老年综合评估系统(CGA)路径式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COPD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观察组(=53)对照组(=53)。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基于CGA路径式干预。评估与比较2组患者焦虑、抑郁、肺功能、健康状况满意度等情况。结果干预后2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与干预前相比均有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各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干预后FEVl、FEVVl/FVC、PEF等肺功能测定值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0.05),且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6.23%vs81.13%,P〈0.05)。结论COPD患者护理应用基于CGA路径式干预方法,可显著减轻患者负面情绪,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并使其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提高。

  • 标签: 老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路径式干预 负性情绪 呼吸功能 满意度
  • 简介:目的分析与放射性肺炎可能相关放疗剂量体积参数与血液学指标,以期获得具有预测价值临床参数用以指导预防性干预。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接受胸部放射治疗且年龄〉60岁老年肿瘤患者临床病史、物理计划随访资料。根据常见不良反应事件评价标准(CTCAE4.0),记录放疗后6个月内出现≥2级放射性肺炎情况,统计学分析多种因素与放射性肺炎相关性。结果共纳入回顾性分析患者80例,放疗结束6个月内发生≥2级放射性肺炎22例(27.5%)。单因素分析显示≥2级放射性肺炎发生与V10、V20、V30、MLD、D-二聚体有统计学相关性(P=0.011、0.000、0.008、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V20、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是放射性肺炎严重性独立危险因素P=0.009、0.002)。结论通过限制V20有助于控制老年胸部放疗患者急性期放射性肺炎严重性,而血浆D-二聚体对于放射性肺炎严重程度具有一定预测价值,因此通过密切检测D-二聚体浓度并予以干预,有助于降低放射性肺炎严重性。

  • 标签: 放疗 放射性肺炎 D-二聚体 剂量体积参数
  • 简介: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生活质量影响。方法将120例C、D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A组、B组C组。A组口服低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片6个月(每次0.6g安慰剂,每日各1次),B组口服高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片6个月(每次0.6g,每日2次),C组给予安慰剂治疗。比较治疗前后3组患者肺功能参数生活质量指数(SGRQ评分)变化。结果B组治疗后FEV1、FEV1%predFVC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SGRQ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A组C组治疗后FEV1、FEV1%pred、FVC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SGRQ评分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B组FEV1、FEV1%pred数值均明显高于A组C组(P〈0.05),而SGRQ评分均低于A组C组(P〈0.05)。结论长期每日口服1200mgN-乙酰半胱氨酸可减缓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下降速度,改善生活质量。口服600mgN-乙酰半胱氨酸未观察到同样作用。

  • 标签: 老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N-乙酰半胱氨酸 肺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动脉粥样硬化是累及大中动脉慢性炎症性疾病,是人类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导致该病最主要机制之一是动脉内皮细胞功能紊乱,低密度脂蛋白在内膜下沉积,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炎症因子释放,致使炎性细胞募集积聚于内膜下,吞噬脂质形成泡沫细胞致斑块形成。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功能异常 血管外膜 淋巴管 内皮细胞功能紊乱 低密度脂蛋白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炎症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支气管哮喘患者137例,分为老年组(n=92)非老年组(n=45),收集并比较2组临床、检验、肺通气功能及影像检查等资料,检测外周血清IgE、IL-4、IL-13IL-17等炎性标志物水平。结果老年组首发年龄高于非老年组,有明显季节发作性;老年组临床症状以咳嗽、咳痰、胸闷、气急呼吸困难为主;而非老年组以发作性喘息为主;影像学检查提示,老年组肺过度充气、肺透光度增高、肺大疱、肺气肿和气管壁增厚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而发生FEVlpred%下降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比率显著低于非老年组(P〈O.01);老年组嗜酸性粒细胞升高比例、IgEFeNo水平均明显低于非老年组(P〈0.01);老年组外周血清L-4IL-13水平均低于非老年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IL-17水平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1)。结论老年支气管哮喘临床症状、影像表现炎症等各方面具有其特征,更倾向于中性粒细胞性哮喘并发生气道重塑。

  • 标签: 老年 支气管哮喘 临床特征 炎性标志物
  • 简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lungdisease,COPD)是全球常见慢性疾病之一,据估计,2010年COPD全球发病率为11.7%,中国发病率为13.6%。由于吸烟、空气污染、老龄化等原因,COPD全球发病率仍然有上升趋势。

  • 标签: 稳定期 香烟烟雾 急性加重 肺气肿 气道炎症 乙型流感病毒
  • 简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onpulmonarydisease,COPD)是一种气流受限为特征常见肺部疾病,肺功能呈进行性进展,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1]。目前为止,COPD仍然是一个严重并且日益突出全球性健康问题。据统计,到2020年.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发病机制 发病率 心血管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运动脑卒中后非痴呆认知障碍患者应用。方法选取我院91例脑卒中后非痴呆认知障碍患者,依据入院顺序分组,对照组45例实施基础护理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46例于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运动,观察比较2组干预前后认知功能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肢体功能(FuglMeyer)评分变化情况。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命名、语言、记忆、注意力、定向力评分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阻运动联合有氧运动可减轻脑卒中后非痴呆认知障碍患者神经功能损害,改善肢体功能及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 脑卒中 非痴呆认知障碍 有氧运动 抗阻运动
  • 简介:目的研究EPOALI中发挥作用,以及EPO肺损伤作用是否与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化相关。旨在通过研究ALI发病治疗,降低ALI尤其是老年危重ALI死亡率。方法体内复制急性肺损伤小鼠模型,C57BL/6小鼠随机分为以下4组,每组18只:Con组、Vehicle组、LPS组、LPS+EPO组。小动物CTHE染色观察其炎症表现,炎症因子检测分析炎症反应影响,Realtime-PCR、Western-blotELISA分析NLRP3及其下游因子表达变化。结果小动物CT评估发现,LPS暴露24h后可引起肺组织CT值明显增加,经EPO处理后可减弱CT值增加(P〈0.05);HE染色提示,LPS暴露小鼠肺组织可以观察到肺间质肺泡腔内有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等炎症细胞浸润支气管壁增厚间质水肿等病理损伤,EPO预处理可改善炎细胞浸润病理损伤程度(P〈0.05)。LPS处理可诱导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显著增高,而经EPO处理组IL-1,CCL2,CXCL5表达增高情况有所抑制(P〈0.05)。LPS处理后,NLRP3mRNA蛋白水平表达有所升高,EPO可以降低其升高趋势(P〈0.05);LPS促进IL-1IL-18表达,而EPO可抑制上述表达增高。结论EPO降低LPS诱导ALI炎症反应进程,EPOALI保护作用与NLRP3炎症小体相关。

  • 标签: 急性肺损伤 促红细胞生成素 炎症小体 NLRP3
  • 简介: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生发展与炎症反应异常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分析COPD中性粒细胞特定表型变化,为老年COPD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0周龄C57BL/6雄性小鼠(n=24)随机分为空气AIR组(n=12)香烟烟雾CS组(n=12),通过吸入香烟烟雾建立了COPD肺气肿模型,造模时间总计16周。HE染色评估CS诱导肺气肿程度,BALF瑞氏染色检测中性粒细胞浸润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cleavage-Caspase-3表达,流式分析中性粒细胞表型。结果长期CS暴露组小鼠肺组织肺泡腔扩大,部分肺泡间隔断裂,肺泡腔融合,肺气肿形成,统计分析提示CS暴露组平均线性截距(MeanLinearIntercept,LM)值显著高于AIR组(P〈0.05);CS暴露组BALF中性粒细胞比例显著高于AIR组(P〈0.05);免疫组化提示CS暴露组c-Caspase-3阳性天青色颗粒比例显著高于AIR组(P〈0.05)。流式细胞分析结果提示,CS组CD11b+CD66b+双阳性中性粒细胞比例显著高于AIR组(P〈0.05)。结论CS诱导COPD小鼠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凋亡增加,其中以CD11b+CD66b+双阳性中性粒细胞表型增高为主。

  • 标签: 老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气肿 气道炎症 中性粒细胞表型
  • 简介:目的探讨肺保护性通气在全麻手术合并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应用,评估肺保护性通气该类疾病患者围术期肺部感染作用,为临床该类疾病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提供针对性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普外科收治择期行全麻手术轻中度COPD老年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行全凭静脉麻醉,根据术采取通气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常规通气组肺保护性通气组,每组患者各30例,2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包括麻醉前、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以及第7天)肺部感染进行评分(CPIS)并比较,观察2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CPIS分值随着时间延长均有所上升,但常规通气组患者第1、3、5天CPIS分值较麻醉前升高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保护性通气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为6.7%(2/30)明显低于常规通气组20%(6/30)(P〈0.05)。结论与常规通气比较,肺保护性通气可以减少全麻手术合并轻中度COPD患者围术期肺部感染发生。

  • 标签: 老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正压通气 肺部感染
  • 简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是一种以进行性气流阻塞为特征慢性呼吸疾病[1]。最新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我国COPD总人群发病率为8.6%,其中4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高达13.7%[2],已成为我国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健康重大慢病。我国COPD发病率高与吸烟,环境空气污染,出生时体重不足.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气肿 病理改变 肺动脉压力 病理生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