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目前中国大陆儿童细菌感染耐药现状。方法菌株资料来源2017年1至12月国内10所三级甲等儿童教学医院,抗生素敏感性试验采用自动化仪器法KB纸片法,结果判断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2017年标准。结果共监测到67774临床分离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42.1%,革兰阴性菌占57.9%,前5位分离株分别为:大肠埃希菌8904株,肺炎链球菌835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6976株,流感嗜血杆菌6515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5618株。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孢菌新生儿组非新生儿组分别占17.9%9.5%、42.9%55.4%、39.5%24.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两组检出率为35.8%39.5%。非脑膜炎来源肺炎链球菌分离株,青霉素不敏感株新生儿组非新生儿组分别为23.2%21.7%,流感嗜血杆菌β-内酰胺酶阳性检出率两组分别为54.8%59.9%。结论我国儿童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检出比例逐年升高,新生儿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比例较高。

  • 标签: 细菌 耐药 儿童 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
  • 简介:目的探讨〈34周早产儿出生后黄金小时体温集束化管理策略入院体温临床结局影响。方法纳入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2017年1-5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产房出生后1h内转入该院新生儿科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其中2017年1-5月收治早产儿为干预组(173例),采用黄金小时体温集束化管理措施;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收治早产儿为对照组(164例),采用常规体温管理方法。结果干预组患儿入院平均体温高于对照组(36.4±0.4℃vs35.3±0.6℃,P〈0.001)。干预组入院低体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6.6%vs97.6%,P〈0.001)。干预组患儿入院1周内颅内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5.0%vs31.7%,P〈0.05)。结论早产儿出生后1h内实施黄金小时体温集束化管理,可降低其入院低体温发生,改善临床结局。

  • 标签: 低体温 黄金小时 集束化管理 临床结局 早产儿
  • 简介:目的建立一种简单、有效无神经节细胞大鼠模型,为肠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提供可用动物模型。方法取新生1周龄乳鼠16窝,每窝随机取4只肛门灌注生理盐水为对照组,4只肛门灌注1%苯扎氯铵(BAC)作为实验组,灌注后2、4、6、8周观察两组灌注后表现(饮食、活动、腹部排便等情况)以及直肠形态;HE染色、HuD免疫荧光(IF)染色观察肠神经节形态,并计算各组大鼠肠肌间神经节数量;qRT—PCR检测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以及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表达情况。结果灌注后2、4周,两组大鼠无明显异常,6周后实验组出现轻微腹胀,排便减少,至8周时腹胀明显,不排大便,伴精神萎靡,对照组大鼠无异常表现。2周、4周时两组直肠形态无异常,6周时实验组出现轻度狭窄,8周时明显狭窄,对照组未见异常改变。HE染色:术后2、4周两组直肠神经节细胞大小、形状以及数量上无明显异常(P〉0.05),6周时两组神经节细胞数量中位数分别为3.0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82,P〈0.001),至8周时实验组未见肌问神经节细胞,对照组无变化。免疫荧光染色:HuD两组大鼠肠肌问神经节均有表达,2、4周两组无明显区别;6周时,实验组神经节细胞较对照组体积小、形态异常,至8周时,实验组已无荧光表达,对照组无改变。qRT—PCR:2、4周时两组GDNFmRNA、nNOSmRNA均无明显差异(P〉0.05),6、8周时实验组GDNFmRNA比对照组明显降低(0.06±0.03vs1.05±0.32;0.39±0.24vs1.02±0.22),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意义(P〈0.001),8周时GDNFmRNA表达量较6周时明显升高,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意义(P〈0.001);6、8周时实验组nNOSmRNA比对照明显降低(0.54±0.33vs1.14±0.50;0.40±0.24vs1�

  • 标签: HIRSCHSPRUNG病 动物模型 大鼠 苯扎铵化合物
  • 简介:为促进我国新生儿危重病医学发展以及新生儿生命支持技术应用与推广,《中国当代儿科杂志》编辑部、广州市医学会新生儿科分会、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广州市儿童医院)拟于2018年7月26~29日(26日报到,29日上午撤离)广州市联合举办"第二届新生儿生命支持技术高峰论坛"。本次会议系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项目编号:2018-06-03-048;Ⅰ类学分8分).

  • 标签: 生命支持技术 新生儿科 高峰论坛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儿童医疗中心 危重病医学
  • 简介:目的研究早产儿纠正月龄6个月内追赶生长情况,并分析宫外发育迟缓(EUGR)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治疗后出院,并建立序贯化定期随访档案且有完整随访记录早产儿321例,按2015年"早产儿保健工作规范"出院后分组随访标准分为低危早产儿组(n=69)高危早产儿组(n=252)。采用Z评分法体重、身长和头围进行评估,分析早产儿纠正月龄6个月内追赶生长情况。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6月龄EUGR发生危险因素。结果低危组高危组两组早产儿体重、身长和头围Z值〈-2(未达追赶生长)百分比均随纠正月龄增加而逐渐下降。其中低危组早产儿纠正月龄6个月时体重、身长和头围未达追赶生长比例分别降为1.4%(1/69)、2.9%(2/69)1.4%(1/69),高危组早产儿相应比例为1.2%(3/252)、1.6%(4/252)3.6%(9/252)。高危组纠正6月龄EUGR发生率高于低危组(28.2%。。15.9%,P=0.03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早产儿纠正6月龄EUGR危险凶素包括多胎(OR=2.68,P=0.010)、出生体重较低(〈1000g:OR=14.84,P〈0.001;1000—1499g:OR=2.85,P=O.005)、宫内发育迟缓(OR:11.4I,P〈0.001),而出生后营养强化可降低EUGR风险(OR=O.25,P〈0.001)。结论早产儿多可在纠正月龄6个月内达追赶生长;高危早产儿6月龄EUGR发生率较高;多胎、低出生体重、宫内发育迟缓为早产儿EUGR危险因素,而出生后合理营养强化可降低早产儿EUGR发生。

  • 标签: 追赶生长 Z评分 宫外发育迟缓 危险因素 早产儿
  • 简介:肺隔离症(pulmonarysequestration,PS)是一种较少见先天性肺组织发育畸形,是胚胎期肺发育过程中部分肺芽组织与支气管树分离产生先天性肺发育异常。PS由PryceDM于1946年首次报道,约占先天性肺发育畸形0.15%~6.4%,其主要特征是肺组织不与气管、支气管树相通,但接受体循环供血。

  • 标签: 肺隔离症 手术适应证 术前干预 手术时机 先天性肺发育异常 先天性肺发育畸形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bladder,OAB)生物反馈治疗临床疗效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205例实施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OAB患儿临床资料,对治疗有效组195例无效组1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对两组患儿治疗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因素包括患儿年龄、性别、电刺激电流最大值、治疗频率、联合药物(奥昔布宁)、合并尿失禁情况等。结果有效组平均年龄(7.3±1.4)岁,无效组平均年龄(7.1±1.9)岁。有效组电刺激电流最大值(19.0±3.2)mA,无效组电刺激电流最大值(17.7±3.8)mA。有效组治疗频率为1~2次/天者135例,0.5~1次/天者135例,〈0.5次/天者4例;无效组治疗频率为1~2次/天者无一例,0.5~1次/天者3例,〈0.5次/天者7例。有效组使用药物伴有尿失禁患儿分别为115例、51例;无效组使用药物伴有尿失禁患儿分别为1例、2例。单因素分析表明,治疗频率、联合药物奥昔布宁是影响治疗效果重要因素(P〈0.01),而年龄、性别、电刺激电流最大值、合并尿失禁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治疗频率[比值比OddsRatio(OR)=0.016,P〈0.01]联合药物奥昔布宁(OR=0.029,P〈0.05)是其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治疗频率联合药物奥昔布宁是影响OAB儿童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疗效独立相关因素,通过相对增加治疗频率联合使用奥昔布宁治疗,可以改善治疗效果。

  • 标签: 膀胱过度活动症 生物反馈 LOGISTIC模型 儿童
  • 简介:目的分析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特征,并探讨其治疗方案。方法采集13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咽拭子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23srRNA编码基因2063/2064A:G突变情况,依结果分为突变耐药组(耐药组,n=81)野生型敏感组(敏感组,n=55),分析两组患儿年龄构成、呼吸道症状、肺外并发症、实验室检查指标、影像学改变、治疗方式住院天数。结果耐药组较敏感组发热时间、高热时间延长,有血氧饱和度降低例数多(P〈0.05);耐药组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水平高于敏感组(P〈0.05)。常规使用阿奇霉素治疗敏感组疗效好,而耐药组更多需要加用激素治疗。结论耐大环内酯类药物肺炎支原体感染单从某一项临床特征无法鉴别,但发热和高热时间延长、血氧饱和度降低,以及ALT、LDH升高有一定提示作用。对于耐药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阿奇霉素配合激素可能是更佳治疗模式。

  • 标签: 耐大环内酯类肺炎支原体 肺炎支原体肺炎 临床特征 激素 儿童
  • 简介:1质量改进研究及其报告现状随着循证医学发展,应用最佳证据改进临床实践实施科学(Implementationscience)广受关注。质量改进研究是指在真实情境分析基础上,提出研究问题,并针对关键问题构建干预措施,真实情境应用干预措施,以改进卫生保健不足,并维持长期改进效果,持续促进医疗保健质量。

  • 标签: 质量改进 报告规范 解读 清单 医疗保健质量 干预措施
  • 简介:目的DD(disposablediapers,DD)是指一次性纸尿裤(尿不湿)、尿片、尿垫等婴幼儿用品。本研究回顾性调查婴幼儿尿不湿使用情况,并分析其3~6岁儿童排便功能障碍患病率排便功能发育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抽样随机整群抽样相结合方法,抽取我国广东省深圳市河南省郑州市6个区30个幼儿园6030名3~6岁儿童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性别、是否使用DD使用时长、是否可独立完成排便开始时间、是否存在排便功能障碍(便秘、大便失禁、直肠脱垂等),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性别、不同DD使用情况儿童排便功能障碍患病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使用DD未用DD组患儿自主控制排便年龄。结果本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5146份,DD使用率87.9%(4522/5146)。使用DD组未用DD组患儿自主控制排便年龄分别为(31.13±9.62)个月(27.18±8.9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04,P〈0.001);调查发现共有337名儿童有排便功能障碍,患病率为6.54%,其中使用DD组患病率为7.08(320/4522),未用DD组患病率为2.72%(17/6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63,P〈0.001)。377名排便功能障碍患儿,便秘201名(259.64%),大便失禁93名(27.60%),直肠脱垂43名(12.76%)。随DD使用时长增加,排便功能障碍患病率呈现升高趋势,经趋势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759,P〈0.001)。结论学龄前儿童排便功能障碍常见,出生后长期使用DD缺乏排便训练是学龄前儿童排便功能障碍危险因素,应引起社会关注。

  • 标签: 排便功能障碍 回顾性研究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程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早产儿临床特点预后。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入住NICU诊断为BPD且胎龄〈32周144例早产儿临床资料,其中轻度组81例,重度组63例,轻度组与重度组围生期高危因素治疗情况、合并症并发症、呼吸系统预后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重度组胎龄大于轻度组(P〈0.05),但小于胎龄儿比例高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重度子癎前期比例高于轻度组(P〈0.05),先兆早产比例低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生后2周仍需机械通气比例、机械通气时间、总氧疗时间、住院时间、肺炎胆汁淤积综合症发生率高于轻度组(均P〈0.05),枸橼酸咖啡因应用率低于轻度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小于胎龄儿(OR=5.974)、肺炎(OR=2.590)、出生2周仍需机械通气(OR=4.632)是BPD程度较重危险因素(P〈0.05)。纠正胎龄40周肺功能检测,重度组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EF/VE%)25%潮气量时呼吸流速(TEF25%)均低于轻度组(P〈0.05)。随访至纠正胎龄1岁,重度组因肺炎反复入院率喘息发作率均高于轻度组(P〈0.05)。结论小于胎龄儿、肺炎、机械通气时间较长与BPD严重程度相关,可加重BPD程度。重度BPD患儿肺功能较差,易出现反复感染、喘息等并发症,应关注其远期预后。

  • 标签: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临床特征 预后 早产儿
  • 简介:目的探讨宫内发育迟缓(IUGR)新生儿胰岛素敏感性影响,并研究IUGR新生儿胰岛素敏感性血浆脂联素水平关系。方法选择出生后24h内住院足月新生儿,按出生体重分为IUGR组(82例)非IUGR组(90例),均于出生24h内测量体格生长指数,生后第7天检测空腹血糖、TG、LDL、HDL、血浆脂联素胰岛素水平,并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IUGR组非IUGR组空腹血糖、TG、LDLHDL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IUGR组比较,IUGR组胰岛素水平较高,血浆脂联素水平较低,HOMA-IR较高,ISI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均显示HOMA-IR与脂联素、出生体重呈负相关(P〈0.05)。结论IUGR新生儿血胰岛素水平升高、敏感性降低,有发生胰岛素抵抗倾向,可能与IUGR新生儿脂联素水平降低有关。

  • 标签: 宫内发育迟缓 血糖 胰岛素抵抗 脂联素 新生儿
  • 简介:《儿科学》教材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本书由桂永浩、申昆玲教授主编。本教材编写通过提炼当今儿科领域重大科学问题,选择重大研究价值临床问题,围绕以问题为核心进行编排,既有儿科领域全球关注宏观问题,也有儿科学领域常见疾病发病机制以及诊疗方案发展过程,学科领域研究热点发展趋势进行评述分析,并针对重要疾病诊疗难点进展进行详细介绍展望,为研究生留出充分批判性思考空间,帮助研究生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注重研究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培养,使儿科研究生掌握儿科专业重要进展和面临问题.

  • 标签: 《儿科学》 研究生培养 教材编写 出版 常见疾病 思维能力
  • 简介:目的探讨床旁肺部超声新生儿肺炎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3月就诊于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医学科,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诉,并在入院24h内完善床旁肺部超声49例新生儿临床资料。49例患儿临床资料、肺部超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床旁肺部超声诊断新生儿肺炎进行诊断价值评价。结果49例患儿,根据新生儿肺炎诊断金标准,44例诊断为新生儿肺炎;根据新生儿肺炎肺部超声诊断标准,38例诊断为新生儿肺炎。肺部超声在有呼吸道症状新生儿诊断新生儿肺炎敏感性为86%,特异性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45%。44例金标准诊断新生儿肺炎患儿,肺部超声声像图显示,44例(100%)均出现B线,表现为异常胸膜线比例达75%,部分患儿出现斑片/局限性弱回声区(36%)或肺泡间质综合征(27%)、支气管充气征(20%)等。结论床旁肺部超声作为新临床诊断技术,新生儿肺炎诊断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可作为新生儿肺炎诊断工具。

  • 标签: 床旁肺部超声 肺炎 诊断 新生儿
  • 简介:目的探讨单倍体非体外去除T细胞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急性白血病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8日至2015年5月4日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采用亲缘单倍体非体外去除T细胞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急性白血病23例(亲缘单倍体组),同胞全相合移植21例(同胞全相合组)。两组预处理方案均为清髓性,回输集落刺激因子动员造血干细胞,采用环孢素、甲氨蝶呤±霉酚酸酯联合方案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采用低分子肝素±前列腺素E预防静脉闭塞病。结果两组患儿均获得完全、持久供者造血干细胞植入。亲缘单倍体组同胞全相合组:(1)WBC植入位时间分别为(13.1±2.3)(12.5±1.4)d,PLT植入位时间分别为(19.4±8.0)(22.9±7.7)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位随访时间分别为(49.6±30.3)(32.5±31.6)月,移植后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9.5%(16/23)vs71.4%(15/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亲缘单倍体相合组与同胞全相合组急性GVHD临床分级(Ⅰ-Ⅳ)65.2%(15/23)23.8%(5/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亲缘单倍体非体外去除T细胞与同胞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急性白血病安全性与疗效相似。

  • 标签: 单倍体 非体外去除T细胞 造血干细胞移植 白血病 儿童
  • 简介: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辅助治疗心功能异常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血清脑钠肽(BNP)、氨基末端前脑钠肽(NT-proBNP)异常心脏功能影响。方法选取重症手足口病患儿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常规组)左卡尼汀治疗组(左卡组),每组60例。另选取30名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两组患儿均给予退热、抗病毒等治疗作为基础治疗,左卡组基础治疗基础上给予左卡尼汀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转归;检测对照组儿童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血清BNP、NT-proBNP水平,以及心率(HR)、左室射血分数(LVEF)、射血缩短分数(FS)、心脏指数(CI)等心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BNP、NT-proBNP水平H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LVEF、FS、C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左卡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3d后,左卡组血清BNPNT.proBN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常规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卡组LVEF、FS、CI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常规组(P〈0.05),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d后,左卡组血清BNPNT-proBNP水平,以及LVEF、FS、CI与常规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卡组心率恢复正常时间较常规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左卡尼汀辅助治疗重症手足口病能够早期有效降低血清BNP、NT-proBNP水平,改善异常心脏功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转归。

  • 标签: 手足口病 左卡尼汀 脑钠肽 氨基末端前脑钠肽 心功能 儿童
  • 简介:目的研究TOPK/PBK恶性淋巴瘤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患儿淋巴结表达差异。方法以80例恶性淋巴瘤、2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患儿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组化检测所有研究对象淋巴结组织TOPK/PBK表达,对比分析TOPK/PBK表达情况。结果恶性淋巴瘤患儿TOPK/PBK阳性率高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患儿(P〈0.05);TOPK/PBK阳性率霍奇金淋巴瘤(HL)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成熟B细胞淋巴瘤、成熟T/NK细胞淋巴瘤TOPK/PBK阳性率以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最高,但成熟B细胞淋巴瘤与成熟T/NK细胞淋巴瘤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结论TOPK/PBK儿童恶性淋巴瘤淋巴结组织中表达上调,其表达水平可能与NHL病理类型有关。

  • 标签: TOPK/PBK 恶性淋巴瘤 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儿童
  • 简介:目的了解川崎病(KD)患病情况临床特征,探讨KD冠状动脉损害(CAL)IVIG耐药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2012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初诊KD患儿临床资料,比较分析KD治疗前后,典型不完全KD,KD伴或不伴CAL,IVIG敏感或耐药临床特征,分析CAL发生IVIG耐药危险因素。结果725例KD患儿进入本文分析,男∶女为1.61∶1,平均年龄(2.7±2.3)岁;不完全KD206例(28.4%),典型KD519例;CAL216例(29.8%),IVIG耐药61例(8.4%);治疗仅使用阿司匹林者70例(9.6%)。KD伴CAL危险因素为IVIG耐药(OR=5.138,95%CI:1.835~14.836)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1000pg·mL^-1(OR=2.723,95%CI:1.110~6.679)。IVIG耐药危险因素为出现CAL(OR=2.586,95%CI:1.067~6.271)。结论KD患病人数、CALIVIG耐药患儿有增加趋势。IVIG耐药NT-proBNP≥1000pg·mL^-1为KD伴CAL危险因素,而发生CAL为IVIG耐药危险因素。

  • 标签: 川崎病 流行病学 冠状动脉损害 IVIG耐药
  • 简介:目的分析微量血气分析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新生儿血清总胆红素(TBil)值相关性一致性。方法回顾性纳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科入院时间2017年12月1日至2018年1月31日患儿入院当日首次同步使用微量血气分析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TBil值,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Bland-Altman散点图分析两种方法TBil检测相关性一致性。结果①共纳入123例患儿,全自动生化分析仪TBil检测值为(292.6±113.4)μmol·L-1,其中TBil<200、~300、~400>400μmol·L-1患儿分别为32、33、3523例;微量血气分析仪对应TBil检测值均低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P<0.001)。②123例以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TBil检测<200、~300、~400>400μmol·L-1患儿,两种检测方法TBil检测相关系数分别为0.98、0.88、0.81、0.780.88,P<0.001;平均偏倚分别为(30.9±25.6)、(15±12.5)、(23±18.3)、(39±28.3)(52±25.3)μmol·L-1,95%CI分别为-19.2~81.0、-9.5~39.6、-12.9~58.9、-16.5~94.52.3~101.7μmol·L-1,TBil值95%CI以外者分别占4%(5/123)、9%(3/32)、3%(1/33)、3%(1/35)4%(1/23)。结论微量血气分析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胆红素值线性相关性较好,但一致性较差,故微量血气分析仪仅可作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TBil值补充。

  • 标签: 胆红素 血气分析仪 可重复性 结果 新生儿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胸腔镜下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不同类型肺隔离症(pulmonarysequestration,PS)疗效优缺点,为肺隔离症手术方式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05年1月至2017年10月由本院收治肺隔离症患儿208例,其中男性138例,女性70例,年龄1个月至14岁,平均年龄(19.70±48.82)个月;叶内型143例,叶外型62例,叶内叶外同时存在3例。将叶内、叶外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开胸手术组胸腔镜手术组,分别比较两型开胸手术组胸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胸腔引流量、留置胸腔引流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20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叶内型143例,53例予开胸手术,90例予胸腔镜手术;叶外型62例,10例予开胸手术,48例予胸腔镜手术,颈部手术2例,腹腔镜手术2例。叶内型病例:胸腔镜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72.53±40.80)min,开胸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107.86±40.5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7,P〈0.001);胸腔镜手术组平均术中出血量(4.86±7.76)mL,开胸手术组平均术中出血量(36.53±38.4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0,P〈0.001);胸腔镜手术组平均胸腔闭式引流时间(5.12±2.46)d,开胸手术组平均胸腔闭式引流时间(5.67±0.82)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4,P=0.59);胸腔镜手术组平均胸腔引流量(310.16±265.96)mL,开胸手术组平均胸腔引流量(315.50±120.92)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3,P=0.98);胸腔镜手术组平均术后住院时间(7.42±3.04)d,开胸手术组平均术后住院时间(10.50±2.0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P〈0.05)。叶外型病例:胸腔镜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39.28±20.06)min,开胸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57.50±15.5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P〈0.05)。胸腔镜手术组平均术中出血量(2.26±1.41)mL,开胸手术组平均术中出血量(9.13±7.38)mL,差异有统计学

  • 标签: 支气管肺隔离症 外科手术 治疗 胸腔镜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