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1 个结果
  • 简介:糖尿肾脏(diabetickidneydisease,DKD)是糖尿病重要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不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造成经济上的负担。DKD的综合治疗不仅可改善以白蛋白尿为主要表现的糖尿微血管病患者的预后,同时还可以减少与之紧密相关的心血管并发症。如果我们能够在糖尿发生的早期开始综合治疗,就能够有效预防或延缓糖尿并发症。即便在DKD早期,如果给予积极的综合治疗,使血糖、血压和血脂都达到目标,可使早、中期的DKD逆转。

  • 标签: 糖尿病并发症 综合治疗 肾脏病 心血管并发症 生活质量 主要表现
  • 简介:目的探讨肝炎病毒阳性受者肾移植术后临床处理对策。方法本组33例,其中18例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14例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virus,HCV),1例同时感染HBV和HCV;移植术前肝炎病毒DNA或RNA阴性;术后定期检测患者的肝功能,若肝功能异常及时应用护肝药物,同时调整免疫抑制剂用量或种类,HBV—DNA阳性者口服拉咪呋啶。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16例(16/33,48.48%)患者于术后2周-2月内出现程度不等的肝功能异常,除3例(3/33,9.09%)HBV-DNA和(或)HCV—RNA阳性,其余均呈阴性,经调整免疫抑制剂用量或种类,并给予护肝治疗,1例(1/16,6.25%)术后HCV—RNA阳性患者的肝功能好转但未恢复正常,其余15例(15/16,93.75%)均恢复正常。结论对肝炎病毒阳性受者,术后应进行严格的随访,出现肝功能异常时,应正确区分系药物性肝损害还是病毒性肝损害,及时采取相应处理,并给予护肝治疗。

  • 标签: 肾移植 肝炎病毒 感染
  • 简介:目前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尚无特效治疗。尽管该病有一定的自发缓解倾向,但仍有部分患者临床症状持续存在,在成人中可达40%~70%,部分最终进展至终末期肾病(ESRD),因此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措施以缓解蛋白尿、阻止肾功能恶化至关重要。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治疗 自发缓解 终末期肾病 肾功能恶化 症状持续
  • 简介:膀胱癌的发病率在我国泌尿系统肿瘤中位居第一,多发、难治和术后复发率高是膀胱癌的特点,目前以手术切除为主、放化疗为辅的治疗方案效果均不理想。膀胱癌的复发和转移率仍然很高,特别是对于晚期肿瘤、表浅膀胱癌以及有耐药性的原位膀胱癌。鉴于这种现状,迫切需要新的治疗方法的出现。重组腺病毒介导的膀胱癌基因治疗是目前关注最多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重组腺病毒介导 原位膀胱癌 病毒治疗 术后复发率 泌尿系统肿瘤 治疗方法
  • 简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对肾脏的损害有多种,如免疫复合物性肾炎(包括膜增生性肾炎、膜性肾病、IgA肾病)、肾淀粉样变性、狼疮性肾炎等[1~3].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性肾病(HIV-associatednephropathy,HIVAN)是HIV感染引起的以大量蛋白尿、快速进展性肾衰竭为临床特点,病理表现为萎陷型肾小球硬化(collapsingglomerularsclerosing)和变异的小管间质性肾炎(variabletubulo-interstitialnephritis)的一种独立的肾脏疾病[4].

  • 标签: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肾病 临床特征 病理学 发病机理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 简介:膀胱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美国癌症学会2006年报道,美国每年有超过56000名新发膀胱癌病例,位居男性癌症发病率中第四位、女性癌症发病率第九位。膀胱癌90%是移行细胞癌(transitionalcellcarcinomas,TCC),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为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ransurethralresectionofbladdertumor,TURBT),但该手术术后5年内复发率高达70%,其中有25%的复发患者会进展为浸润性膀胱癌,进一步侵及膀胱肌层。

  • 标签: 浸润性膀胱癌 P53基因治疗 腺病毒介导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 美国癌症学会 癌症发病率
  • 简介:1971年combers等首次报道了1例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后发生肾病的患者,此后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认为HBV感染与多种病理类型的肾小球肾炎有关。1989年我国在北京召开了有关该病的专题研讨会,对该病有了一个比较清楚和一致的认识,并将此统一命名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即指血清HBV标记物阳性,患。肾小球肾炎并除外狼疮肾炎等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且在肾组织中找到HBV抗原的这样一类肾小球肾炎。HBV-GN是肝肾2个系统的疾病,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应用抗病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中西医结合、对症支持等。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治疗方法 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乙型肝炎病毒HBV 肾小球肾炎 肾上腺皮质激素
  • 简介: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人均寿命的延长,生活饮食习惯和结构的改变,糖尿的患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据最新统计,我国目前约有成年糖尿病患者9240万人。其中约有61.7%的男性患者和59.8%的女性患者未能得到早期诊断,发现时多已伴有糖尿高危因素,其中以肾脏损害者居多。

  • 标签: 1型糖尿病 肾脏病 防治 生活饮食习惯 女性患者 微血管病变
  • 简介:2008年6月,我科诊治巨大淋巴结增生症(Castleman)患者1例,报告如下。患者,女,16岁,左下腹间断发作隐痛5d,无恶心、呕吐,无尿频、血尿,无发热等不适,既往无特殊疾病史,无外伤及手术史,月经正常。体检无明显阳性体征。外院B超示腹膜后占位,

  • 标签: CASTLEMAN病 巨大淋巴结增生症 腹膜后占位 月经正常 阳性体征 疾病史
  • 简介:Castleman(CD)属原因未明的反应性淋巴结之一,临床较为少见。1956年由Castleman首先报道。临床上分为局灶型CD(LCD)和多中心型CD(MCD)。组织学分为透明血管(hyalinevessel,HV)型、浆细胞(plasmacyte,PC)型、混合(mixed)型即透明血管浆细胞型(HV-PC)。由于对本认识不深,临床上容易漏诊、误诊。

  • 标签: CASTLEMAN病 诊断 外科手术
  • 简介:2008年11月4~9日在美国费城举行了美国肾脏学会(ASN)第41届学术年会,本文拟将会上有关糖尿肾脏(diabetickidneydisease,DKD)诊断与防治中的几个问题作一简要介绍。

  • 标签: 肾脏病 糖尿病 防治 诊断 美国费城 学术年会
  • 简介:目的观察肾衰宁胶囊治疗糖尿肾脏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糖尿肾脏肾衰竭代偿期、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口服肾衰宁胶囊,对照组口服药用包醛氧淀粉酶,观察慢性肾衰竭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检测治疗前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的变化。治疗45d后,治疗组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SCr、BUN水平均降低,同时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肾衰宁胶囊治疗糖尿肾脏肾衰竭代偿期和失代偿期,能明显延缓肾功能不全的进展。

  • 标签: 血尿素氮 肾功能不全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内脏脂肪素(visfatin)与糖尿肾脏病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关系。方法将90例2型糖尿(T2DM)患者分为单纯T2DM组(A组)46例,糖尿肾脏(DKD)组(B组)44例;另设5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C组)。测定身高、体重、腰围(WC)、血压(BP),计算体重指数(BMI)。检测3组血清visfatin、hsCRP及血糖、血脂、肾功能等各项生化指标。血清visfatin与hsCRP、UAER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B组血清visfatin水平和hsCRP均明显高于C组(P〈0.01)。B组中血清visfatin水平和hsCRP均明显高于A组(P〈0.05,P〈0.01)。相关性分析中,B组血清visfatin水平与UAER呈正相关(r=0.479,P〈0.01),与hsCRP亦呈正相关(r=0.376,P〈0.05)。结论血清visfatin与DKD的炎症状态以及尿白蛋白排泄有关,可能在其发病机制中发挥一定作用。

  • 标签: C反应蛋白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肾脏病
  • 简介:糖尿肾脏(diabetickidneydisease,DKD)是糖尿晚期主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病理表现为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肾小球细胞外基质增生,最终发展为肾衰竭。近几年,随着对5型磷酸二酯酶(PDE-5)抑制剂西地那非的研究不断的深入,越来越多研究认为,西地那非可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发挥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本文根据有关西地那非与DKD的研究近况做一介绍。

  • 标签: 西地那非 肾脏病 糖尿病 肾小球基底膜 5型磷酸二酯酶 防治
  • 简介:病毒性睾丸炎常由腮腺病毒所致,临床表现为睾丸及附睾肿大,但不化脓,多见于青春后期,继发于流行性腮腺炎之后。中医学称之为“卵子瘟”,为肝经湿热累及肾子的病症。个别患者因此而不育。笔者近年来在季科夫主任医师指导下运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本38例,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外敷治疗 中药内服 睾丸炎 病毒性 内服外敷法 流行性腮腺炎